:::

蘭博電子報

在蘭博繪自然-看見巡迴展覽中地方的可能性

文、圖 / 黃昭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嚴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165期-2024年6月

一、前言

蘭陽博物館(以下簡稱蘭博)向來是臺灣談及地方博物館時的指標性館舍,以「宜蘭是一座博物館,蘭博是認識這座博物館的窗口。」為己任,而隨著整體環境變遷,在經費、人力的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活用資源實踐館舍理念,成為地方博物館的重要功夫。本篇報導觀察蘭博現正展出的特展《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以下簡稱繪自然),並訪談策展承辦人蘭陽博物館彭仁怡研究員,解析蘭博如合結合外部資源,將平時的積累轉換為能量,發揮地方博物館的動能。

圖1:蘭陽博物館策展人彭仁怡研究員。(黃昭雯 攝)
圖1:蘭陽博物館策展人彭仁怡研究員。(黃昭雯 攝)

二、《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讓巡迴展變得獨一無二

《繪自然》為國立臺灣博物館策畫的巡迴展,20201月於臺博館首展,後陸續於臺中、臺南展出,展覽內容自科學繪圖緣起切入,探討科學繪圖在臺灣的發展,以及其如何伴隨臺灣自然史研究成長,再至當代科學繪圖的意義。展區分為四大主題:「自然史與科學繪圖」、「畫說臺灣」、「​​當代科學繪圖示範」、「科學繪圖的未來」,試圖引領觀眾透過科學繪圖,認識臺灣自然史探索的歷程。

而當《繪自然》與蘭博合作進行東部巡迴時,蘭博以自身的關懷打造不同風貌。蘭博作為認識宜蘭窗口的設定下,2013年通過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以「宜蘭成為一座向環境與地方文化學習的生態博物館」為願景,環境教育成為蘭博發展的重點政策,《繪自然》在蘭博的核心概念轉化為「對於大眾在生活中實踐環境觀察、友善環境的邀請」,仁怡表示希望觀眾在了解科學繪圖家的生態觀察技巧經驗後,可以藉由繪圖這件事情仔細去做一些生物觀察,這對蘭博來說是更重要的事情,因此將主軸轉至生物觀察。在臺博的研究基礎上,加入宜蘭在地的自然研究視角,鼓勵觀眾對於生活中的自然環境有更多的注意。

三、在宜蘭繪自然:宜蘭的野外繪圖公民科學家

蘭博的《繪自然》最顯著的獨特之處,即是展覽的最後展出「宜蘭的野外繪圖公民科學家」,內容為余遠猛老師的彩鷸研究,余遠猛老師是宜蘭高中退休物理教師,自1985年起,開始彩鷸的野地觀察攝影繪畫記錄,研究範圍多達數十平方公里,並以文字與鋼筆繪圖紀錄觀察,累積時間長度、範圍廣度厚實的圖文資料,見證蘭陽平原重要的生態環境變遷。仁怡談到余遠猛老師是宜蘭著名的彩鷸達人,在其他地方的展示多是以彩鷸畫作為主,在這次展覽主題下轉為繪圖公民科學家,呈現宜蘭民間的生態研究視角,展覽也特別展出余老師平時繪畫的工具,例如棉花棒,就是平常較不會想到的繪畫工具,期待引發觀眾好奇心,成為與觀眾對話的亮點。

展覽的最後也提供標本和紙筆,讓觀眾可以動手繪畫,也邀請觀眾注意,在蘭博的常設展有許多動植物標本,戶外園區也有豐富的生態,皆是「繪自然」的好去處,只要開始觀察、動手繪畫,各位觀眾都有機會成為繪自然的公民科學家!

圖2: 宜蘭的野外繪圖公民科學家展區。(黃昭雯 攝)
圖2: 宜蘭的野外繪圖公民科學家展區。(黃昭雯 攝)

四、邀請大家一起動手繪自然

在展覽之外,教育推廣活動延伸「生態觀察」的展覽主軸,希望讓觀眾有機會經歷從觀察到繪圖的過程,從中學習自然知識及觀察方法,仁怡分享兩場「帶我繪自然」活動的規劃和執行成果,並分析與不同參加對象、觀察主題和合作老師共同激盪出的火花。

「帶我繪自然——植物生態觀察」課程在今年(2023年)5月份舉辦,參加對象是宜蘭縣大同鄉寒溪國小師生,課程由宜蘭縣文化局的經費支持,邀請擅長植物科學繪圖的黃瀚嶢老師授課。

課程首先介紹科學繪圖概念,由老師向學生說明植物觀察的重點與紀錄方法,接著師生們走出館外,來到博物館園區內的鄰湖步道,分組進行不同植物的觀察任務,老師引導大家觀察植株的構造和周圍生態,並進行採集紀錄。回到館內後,學生們開始著手畫出自己的植物觀察,儘管同一組別觀察同樣的植物,每個人的作品也呈現出多元的觀察重點,例如在海檬果的組別中,學生們分別描繪出樹根、花瓣、種子、以及蟲咬後葉片。接著老師請大家在桌上排列展示自己採集的植物和繪圖,一起觀賞討論彼此的成果,最後師生們一起到特展參觀,看看古今中外的人們怎麼進行科學繪圖。

仁怡在課程中看到學生展現了驚人的細節觀察力,也驚艷於他們的創作力,而館內志工長期植物監測所累積的資料,也幫助瀚嶢老師更能掌握園區植物生態,讓館內展覽及園區生態相互連動,創造有趣的生態觀察體驗。

圖3:黃瀚嶢老師帶領學生觀察園區植株。(彭仁怡 攝)
圖3:黃瀚嶢老師帶領學生觀察園區植株。(彭仁怡 攝)
圖4:寒溪國小學生認真描繪樹葉外型。(彭仁怡 攝)
圖4:寒溪國小學生認真描繪樹葉外型。(彭仁怡 攝)
圖5:觀察海檬果的學生小組,分別展示出對植物不同構造的觀察細節。(彭仁怡 攝)
圖5:觀察海檬果的學生小組,分別展示出對植物不同構造的觀察細節。(彭仁怡 攝)

八月舉辦的「帶我繪自然——鳥類解剖學科學繪圖」課程主要參與者為親子觀眾,邀請專精於生態研究和科學繪圖的李政霖老師授課。課程首先帶領學員參觀繪自然特展,說明科學繪圖的歷史和特色,再回到教室講授科學繪圖及鳥類觀察技巧。接著開始走出館外,到烏石港進行鳥類觀察,此次鳥類觀察的目標是園區內常見的花嘴鴨,老師發下印著各式鳥類構造的學習單,請學員辨認哪一個才是花嘴鴨的嘴喙、頭型、腳和尾羽,也請學員嘗試在紙上速寫花嘴鴨的外貌。

走至園區,老師很快找到在石塊上的花嘴鴨,當學員們用望遠鏡興奮地觀察時,老師先快手畫出一隻美麗的花嘴鴨,接著說明在戶外很難掌握動態的生物細節,繪者通常早已了解生物的身體構造,僅是參考現場的動物姿勢,以「默寫」的方式完成繪圖。老師的示範畫作也說明觀察生物構造是科學繪圖的重要基礎,因此回到教室後,老師先向學員解析鳥類身體部位特徵,並說明繪圖技法,最後學員們跟著老師逐步畫出灰背鶇,在實作中領略科學繪圖結合觀察與紀錄的精神。

仁怡分享在蘭博開發的系列環教課程中,原先就有帶領學員觀察鳥類的「烏石濕地鳥世界」課程,運用館內志工長期進行鳥類監測累積的資料,帶領學員用望遠鏡觀察鳥類外型和棲地。因此此次科學繪圖課程採用館內既有的環境資訊和課程設備,結合政霖老師的科學繪圖專業,共同激盪出新的生態觀察體驗。

圖6:學員們參觀特展並從中認識何謂科學繪圖。(嚴麗 攝)
圖6:學員們參觀特展並從中認識何謂科學繪圖。(嚴麗 攝)
圖7:學員們以望遠鏡觀察在石塊上休息的花嘴鴨。(嚴麗 攝)
圖7:學員們以望遠鏡觀察在石塊上休息的花嘴鴨。(嚴麗 攝)
圖8:李政霖老師示範速寫花嘴鴨。(嚴麗 攝)
圖8:李政霖老師示範速寫花嘴鴨。(嚴麗 攝)

五、策展人有話說:希望大家看到蘭博、我們一起合作!

在展覽、教育推廣活動,都可以看到蘭博努力呈現自身的關懷,回到蘭博本身,當與友館合作的巡迴展覽成為館內特展的重要資源,策展人如何看待蘭博在其中展現的地方研究視角呢?仁怡提到雖然巡迴展內容多由他館策劃,但是蘭博一定會在合作中加入關於宜蘭人文風土的單元,除了《繪自然》的案例,2015年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合作的「聽水的故事特展:水的科學、文明、未來」巡迴展中,則加入「宜蘭水咚咚」單元探討宜蘭人如何與豐沛的雨水共處,並藉由《宜蘭不下雨了》繪本觀眾思考雨水對宜蘭的重要性。仁怡認為即便是合作巡迴展覽,蘭博也需要有自己的策展立場,掌握館舍發言權,才能持續發揮作為地方窗口的使命。

談及對未來的期待,仁怡希望更多館舍看到蘭博在巡迴展上的努力,這樣或許當其他館舍有巡迴展計劃時,蘭博可以在策劃階段受邀加入,除了能豐富策展視角,實務上如果展示設計時考慮在不同館舍的巡迴需求,也能省下重複製作展板耗費的資源。

 

六、地方博物館的持續鍛鍊

博物館的經費資源受社會環境影響,考驗著館方整合各方資源、持續輸出博物館量能的功力。在《繪自然》的展覽及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蘭博如何善用平常積累的地方研究量能,將民間自發的公民科學研究、博物館培力的環境監測志工,與精心研發的環境教育課程組合出擊。妥善的資源運用除了需要持續研究累積,也有賴於館員們對館舍定位的深刻思考,如此在有機會與外部資源合作時,才能快速盤點博物館資源、規劃行動方針,充分發揮地方博物館的能動性。

透過訪談我們也看到,館員在資源限制中努力推廣的辛苦與熱情,仁怡不諱言提到,有幾場教推活動因經費或報名狀況未能如期舉行,博物館經費無法支持深入地方的教育活動,或是觀眾不受課程內容吸引,都難免令人失落,但是仁怡仍笑說,自己在教育推廣活動中與大家一起寓教於樂很開心。期待將來能有更多元的資源串連,帶來更多展覽及教推活動的新可能,讓地方博物館可以在資源考驗中站穩腳步,持續為地方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