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51期-黃阿茂

文/圖:吳小枚

節錄自《海海人生》

出生在昭和五年,已近八十高齡的黃阿茂,是南方澳的資深造船師傅,台灣為二戰戰火波及之際,他曾跟隨據台日人學習造船技術,戰事落幕後,他短暫的學徒生涯亦隨之告終,但憑著紮實的基礎及後來不斷的自我研修,終究成為一位上自製圖設計、下至木工實作皆可獨當一面的造船達人。
出生在昭和五年,已近八十高齡的黃阿茂,是南方澳的資深造船師傅,台灣為二戰戰火波及之際,他曾跟隨據台日人學習造船技術,戰事落幕後,他短暫的學徒生涯亦隨之告終,但憑著紮實的基礎及後來不斷的自我研修,終究成為一位上自製圖設計、下至木工實作皆可獨當一面的造船達人。

 

黃阿茂說,父親頗有些怪癖,特別是絕不似一般人─尤其是老一輩─一樣「安土重遷」這點。他常常會在決定移居一個地方的時候,便將前一處住所的土地、建築、莊稼……等通通棄若敝屣,一切重新洗牌再來過。除了早年「蛇吞鯉魚尾」的事件外,即便在定居南方澳後,也還發生過類似的事件。

 

當時黃阿茂還只是個十歲出頭的小孩,不過對此可是記憶猶新;他說,父親早年曾在神州路一帶,親手蓋了兩間佔地空闊的木造瓦房,「當時大部份人家住的都還是茅草屋頂的房子哪!」黃阿茂補充。但後來遇上了一次強烈颱風,屋舍遭到嚴重毀損,正當大家都還在收拾殘局之時,父親便決定直接放棄修葺,另行覓地重建家園。「結果沒多久,我們老家的原址就被幾個北方澳移民給佔了。」黃阿茂不勝惋惜地說。

日治時期的南方澳景象 中央呈槽狀的是於大正十二年竣工啟用的第一漁港,圖左之沙灘後來則填海改建成第三漁港。 (莊滿禎 提供)
日治時期的南方澳景象 中央呈槽狀的是於大正十二年竣工啟用的第一漁港,圖左之沙灘後來則填海改建成第三漁港。 (莊滿禎 提供)

昭和十五年 那「粒」不知名的「風颱」

提起發生在昭和十五年(民國二十九年)間那「粒」不知名的「風颱」,黃阿茂可是餘悸猶存。黃家曾經落腳的神州路一帶,當時是來自四國及九州地區的日本移民群居之處,一整片日式木造房舍櫛比鱗次,堪稱南方澳的「高級住宅區」,但卻也敵不過那次颱風的肆虐;一陣狂飇過後,建築物倒的倒、毀的毀,幾乎無一倖免。黃阿茂家的兩間木造瓦房,則是在颱風還滯留在南方澳上空的途中,便已應聲坍塌,於是一家老小只得頂著強風豪雨另覓避難之地。

 

黃阿茂當時年齡半大不小,家人認定他忙或許幫不上,但自行逃命應該沒問題,於是便放他隻身行動,母親則由三位兄長夾身護送。一陣慌亂中,黃阿茂瞥見母親身上的簑衣被狂風扯落,飛得不知所終;也目睹了附近造船所裡幾噸重的船隻,被風掀倒在地上,像個輪子似地翻滾不休。

 

後來他們終於找到了一處暫可保身全命的處所,那是一間位在內埤仔城隍廟附近小小的、用來安厝人骨的水泥房。經此事件後,父親便執意自神州路的「高級住宅區」舉家搬遷至內埤仔。內埤仔周邊當時可說是琉球(沖繩)人的地盤,他們群居在距海較近的「外圍」一帶(大概是現在第二漁港所在的位置),而距山較近的「裡邊」,則幾乎全是台灣人的天下。

黃阿茂製作的鏢釣船模型 退休後,黃阿茂仍孜孜不倦於漁船的創作,只是將昔日之實體,等比例縮小為具體而微的模型。他所打造的模型不僅船身外型栩栩如真,就連船內之設施、漁具之配置等亦詳實做出,作工細膩令人激賞。
黃阿茂製作的鏢釣船模型 退休後,黃阿茂仍孜孜不倦於漁船的創作,只是將昔日之實體,等比例縮小為具體而微的模型。他所打造的模型不僅船身外型栩栩如真,就連船內之設施、漁具之配置等亦詳實做出,作工細膩令人激賞。
黃阿茂手繪的鏢釣船設計圖 早年鏢釣漁船數量頗多,每年入冬「九降風」(東北季風)起,便是它們出港「鏢丁挽」的時節,一直到隔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左右,船隻盡皆競逐於海上。
黃阿茂手繪的鏢釣船設計圖 早年鏢釣漁船數量頗多,每年入冬「九降風」(東北季風)起,便是它們出港「鏢丁挽」的時節,一直到隔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左右,船隻盡皆競逐於海上。

日人產業,先佔先贏

黃阿茂打造的模型船在「鯖魚節」中展示
黃阿茂打造的模型船在「鯖魚節」中展示

 

戰爭結束後,來自四國、九州及沖繩地區的移民幾乎全數撤退回日本。也許因為百廢待興、無暇顧及之故,對於原屬日人所有的不動產,國民政府接收後所採取的,竟是「無為而治」的處理態度:雖不鼓勵、但也不禁止民眾們「如果喜歡就去佔,先佔先贏」,甚至完全不用經過任何公告、登記……等至少讓人覺得理直氣壯些的行政程序。

 

雖然有這種便宜可撿,但據黃阿茂回憶,當時多數南方澳人都骨氣十足,即便自家的房舍破舊簡陋,但「金窩銀窩也比不上自己的狗窩」,鮮少有人會興起「去佔日本人的房子來住」的念頭;也因此,這些地方幾乎都被晚期來自外地的移民給盤據。而這種解構後重新組成的族群生態,在南方澳歷經數十年變遷之後,卻依舊是有跡可循的。

造船廠內一艘「塑膠船仔」新船開模 (吳文明攝)
造船廠內一艘「塑膠船仔」新船開模 (吳文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