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73期-噶瑪蘭族的編織

文/圖:邱秀蘭(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長)

 

噶瑪蘭族和其他原住民族一樣,擅於利用大自然的材料做為各種生活行為所需,例如海邊的一棵林投樹割取葉子,去其刺,就可編製成裝糯米飯的殼子,作成qudibunbun;也可變化出多種用途成為各種童玩等(註1)。

左:噶瑪蘭人以林投葉編織成qudibunbun / 右:用竹子編織的提籃,噶瑪蘭語kanas,用來裝貝     類及海菜(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提供)
左:噶瑪蘭人以林投葉編織成qudibunbun / 右:用竹子編織的提籃,噶瑪蘭語kanas,用來裝貝 類及海菜(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提供)

大自然中竹子、黃藤、黃槿、構樹、苧麻、香蕉樹、黃麻、單葉鹹草、蘆葦、五節芒、林投葉等,是噶瑪蘭族人還記得的編織素材,例如長枝竹、黃藤的柔韌特性,取其皮削劈成編條,即可編製魚撈或採貝的工具,如魚簍、魚筌、蝦籠、提籃(註2);黃槿、構樹剝取樹皮,取其纖維可以製網捕魚;黃麻、單葉鹹草可編織成農作的用具,如穀袋、蓆子(註3)或蓑衣;苧麻、香蕉樹的纖維可以織成布來穿;蘆葦、五節芒的莖桿可以編織作為建築的牆壁等豐富的用途。

 

目前在花東噶瑪蘭部落中,60歲以上老一輩的男性,都還有能力至山上抽藤、處理藤皮。居住在臺東樟原部落的潘姓耆老,手腳非常俐落,3天內進行抽藤及修藤,一次可完成1000皮。他道述:「早些年有外人會來收購,現在已經沒有,因此年輕人大都不會做了。」(註4) 而在新社部落中有一位中年男子除擅長上山下海外,經常還會抽藤,並能利用藤皮及竹片,編織各式的提籃、帽子、簍子…等(註5)。

噶瑪蘭族和其他原住民族一樣,擅於利用大自然的材料做為各種生活行為所需,圖為蘭博「探溯淇武蘭」特展模擬場景(莊雅惠 攝)
噶瑪蘭族和其他原住民族一樣,擅於利用大自然的材料做為各種生活行為所需,圖為蘭博「探溯淇武蘭」特展模擬場景(莊雅惠 攝)

噶瑪蘭人的衣著在廳志中記載「以番布作單褂,如肩甲狀;下身橫裹番布一片,乍見如赤身一般」。(註6)「番布」究竟是何種質料?新社的噶瑪蘭族後裔,至少記得的三種植物纖維,可供不同衣著使用:苧麻(Boehmeria nivea (L.) Gaud),單葉鹹草(Cyperus malaccensis Lam. Subsp. mono-phyllus(Vahl.)T. Koyama),與香蕉(Musa sapientum Linn.)。

 

苧麻布應即是所謂的「番布」,為平日之衣著,兼可混織其他棉毛或絲線;單葉鹹草專供農事,可製作蓑衣,以遮陽防雨(註7);而香蕉布則較輕薄,並不混織其他纖維,特性是涼爽易乾,但製作費時,只有經濟狀況好的人家或老人在特別的節慶場合才穿(註8)。 噶瑪蘭族利用香蕉纖維所織的蕉布最屬特殊,是臺灣原住民族中唯一留有香蕉織布的技藝,更被視為傳統工藝的表徵。目前僅剩新社村的少數阿嬤還會織香蕉布,此工藝技術實有待年輕族人積極學習。

 

本文在編織部分僅就目前噶瑪蘭後裔有別於其他原住民族還保存的編織工藝:香蕉纖維織布以及林投葉編織,作以下簡述。

香蕉絲編織

香蕉在台灣有好幾種,噶瑪蘭族是用當地人工栽培食用香蕉樹 (註9)。 選擇香蕉樹必需是成熟但未長出果實的樹種,砍其莖幹,此時期纖維最為堅韌,樹皮的色澤也最美,呈現淡紫色。香蕉樹纖維很脆弱不耐久藏,需在短期內織成布。通常一棵香蕉樹可織成一幅長約70公分,寬約50公分的香蕉布。

 

在織布的過程首先需有一個簡單的Spaw儀式,目的是祈求祖靈保佑整個織布過程一切順利,以及織出來的布精美。織布前階段先「刮取纖維」、「曬乾」、「接絲線」,第二階段進行「整經」後,方可進入第三階段「織布」。

 

第一階段過程,先將香蕉樹的莖幹一層層剝下,以小刀刮除肉質,有技巧的留下淡紫色長條狀的薄纖維(註10);完成後立刻晾曬在竹竿上或地上,約7、8分乾時,需移至陰涼處自然陰乾;等完全乾燥後,利用十隻手指縫隙撥成細線,即成為香蕉絲,接下來一一將香蕉絲接連成一直線,捆成一如棒球大的線球。

刮取纖維
刮取纖維
曬乾
曬乾
曬乾後的香蕉絲
曬乾後的香蕉絲
剝絲後接絲線
剝絲後接絲線
香蕉絲線
香蕉絲線
噶瑪蘭阿嬤進行整經操作
噶瑪蘭阿嬤進行整經操作

 

第二階段,準備整經架,插好木桿,以事先定好所要的布面長度,在架上有順序的織經直線;在橫的緯線方面,先將香蕉絲線捲以對角交叉的方式纏在梭杼的木棒上即可。

 

經過以上的準備,進入第三階段,即可上機完成最後的上橫緯線密織的織布工作。織布時的姿勢是單人兩腿平伸席地而坐,兩腳底撐住於經紗軸上,另外又將腰固定帶繞於腰上,使整個織布架固定起來。接著操作過程是:穿梭杼、打線板、挑線棒、順紗弓形棒四個配件依序左右穿梭執行,才能使橫線和直線交織成密密的十字形布面(註11), 整個織布的過程才告完成。香蕉布編織,細緻而略帶透明的質感,顯然織造技術功高(註12)。

左:噶瑪蘭族阿嬤進行香蕉織布(攝於2005.04.30蘇澳鎮武荖坑風景區) / 右:織成的香蕉布(宜蘭縣政府化局 提供)
左:噶瑪蘭族阿嬤進行香蕉織布(攝於2005.04.30蘇澳鎮武荖坑風景區) / 右:織成的香蕉布(宜蘭縣政府化局 提供)

林投葉編織

林投樹是台灣沿海一帶重要的防風林。選擇林投葉,必須是葉片生長條件較好,沒有乾枯、扭曲或折斷。首先將一片一片的長條形葉子割下,不可將整株砍下,避免會影響未來生長。接下來刮除葉片兩邊的刺,再將葉片裁分成兩片,裁分好的葉片,清洗乾淨,瀝乾後即可進行編織。

左:刮去葉片的刺 / 右:預防乾枯泡在水中的林投葉
左:刮去葉片的刺 / 右:預防乾枯泡在水中的林投葉

此編法是極為簡單的交織編法,有底部、身部和緣部,葉片分為2組共4片,編織過程以各組平行相交進行編製,每一編片和每一與其垂直的編片,均作交織而成的方格編紋,往上編織成為長方體;編至口緣處,兩端各尚留4個葉片,即完成所謂的殼子;接下來將殼子裡面裝完米飯及鹹豬肉後,其緣部即需收口使其不外溢,最後將未編完之葉片,剪其適當長度,留於左右兩端,即完成編織,其造型頗有趣味。

左:編織的起頭 / 右:噶瑪蘭人編織教授
左:編織的起頭 / 右:噶瑪蘭人編織教授

噶瑪蘭人稱此為qudibunbun,是早期族人出野外攜帶的便當,現今新社村的噶瑪蘭後裔曾經於2002年2月參加原住民族委員會及高雄餐旅學院共同舉辦「台灣原住民廚藝競技」,以qudibunbun作為食材烹煮,榮獲第二名,現已將其推廣成為該部落的傳統美食(註13)。

 

qadibunbun是噶瑪蘭傳統美食,根據耆老訪查資料表示:「qadibunbun是阮噶瑪蘭人早期出野外攜帶的便當,用海邊的林投葉編織成各式形狀,裡面裝有糯米飯,飯裹並包有鹹豬肉,這是噶瑪蘭的傳統美食」(註14)。經訪查,在新社村60歲以上的村民,小時候都曾吃過此美食,而婦女大都會編織,但由於現代的外來食品取代,大都已不會編織了,瀕臨失傳。

左:切成小片的鹹豬肉 / 右:qadibunbun裝餡
左:切成小片的鹹豬肉 / 右:qadibunbun裝餡

 

而村落中目前唯一一家海產店,現今有一道噶瑪蘭風味餐是為qadibunbun,中文為『阿里蓬蓬』,該店是林金花開設的,現年55歲,對於qadibunbun傳統編織乃為母親教授的,林母(林宇把)85歲,為賺錢貼補家用,就教作逐漸失傳的qadibunbun,且還記得4種編織的方法。

蒸好的 qadibunbun
蒸好的 qadibunbun

備註

  • 註1 93.10.29.花蓮新社田野訪查資料,噶瑪蘭語林投樹為pangzan,林投子為isi na pangzan,林投心為minaw;林投葉編織成的殼子裡面裝糯米飯,內加一塊鹹豬肉,蒸熟後就可攜帶至野外作為便當,稱為qudibunbun,現今的噶瑪蘭後裔將其推廣成為傳統美食。
  • 註2 花蓮新社的噶瑪蘭後裔會利用藤編織成一種自稱為ganas,是去海邊採集貝類及海菜專用的提藍。
  • 註3 93.10.29.花蓮新社田野訪查資料:單葉鹹草,噶瑪蘭語稱為dinmeth,早年地上都是土或石頭,非常不平,農作時,會先用牛糞舖在地上曬乾後使其平坦,再用鹹草編織成草席約成三、四塊後,拼在一起縫起來,舖在地上可以曬稻穀,且以便好收拾。伊能嘉矩在《宜蘭方面平埔蕃的實地調查》中記述貓里霧罕社:在這裡看到社番用一種草莖,編成長方形的草袋,也用自製的麻布,先折成三角形,然後製成布袋,袋口加縫繩子,以便攜帶日用品。長方形的草袋應類似鹹草的植物,而麻布應該就是黃麻製成的。
  • 註4 93.05.30.潘都耀口述,見關華山等,2004,《邵族、噶瑪蘭族傳統聚落設置展示計畫委託研究發展及規劃設計報告書》,頁2-72。現今部落中黃藤大都抽取藤心來食用,僅少數耆老偶而會抽藤來運用。
  • 註5 新社部落噶瑪蘭人彭福生(又名阿生、馬蓋先),除擅長到山上抽藤做陷機,也下海捕魚,其編藤手工也很細。
  • 註6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頁229。
  • 註7 94.12.19.田野訪查。新社村噶瑪蘭人少數還保存長輩留下來的蓑衣,阿嬤說蓑衣是用單葉鹹草製作,其功能除遮陽外,也可防雨;防雨時需在內側夾一層姑婆芋的大葉子即可使用。
  • 註8 李瑞宗,〈原住民時代--植栽文化-噶瑪蘭族(下)〉,頁79-80。
  • 註9 李瑞宗,〈原住民時代植栽文化-噶瑪蘭族〉(下),頁79。
  • 註10 94.04.20.噶瑪蘭耆老朱阿菊解說莖幹越往內剝,顏色越白,纖維越嫩,織布時易斷,通常都不取用。
  • 註11 現在在新社的婦女仍能織出的香蕉布織紋,只剩簡單的十字交叉紋,並不像以前能有橫斜紋或複雜的紋布。
  • 註12 新社村耆老織造的香蕉布,除做為衣服外,還有側背帶、背帶,以及配合現代流行物手機帶等。
  • 註13 參加廚藝競賽有噶瑪蘭婦女林金花、潘金英兩位。qudibunbun推廣於新社部落噶瑪蘭風味餐餐廳。
  • 註14 噶瑪蘭族人林金花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