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期-山河顯影系列:宜蘭河
文:蘭陽博物館/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宜蘭河河道自然蜿蜒,沿岸風光明媚,景致四季有佳,昔日宜蘭人乘航運之便、享灌溉之利,不僅滿足百姓取水的生活機能,亦是商賈貨物往來運輸的重要航道。
宜蘭河穿越了繁華的宜蘭市,中、下游河段流經蘭陽人口密集的地區,部份的河灘地已闢為宜蘭市民休憩、玩樂、辦活動的重要場所,人河關係密切。
宜蘭河,清朝時稱西勢大溪,是蘭陽溪水系北岸的主流,由北而南先後由小礁溪、大礁溪、五十溪及大湖溪等四條小支流匯集而成。依早期的文獻記載宜蘭河發源於三鬮右岸,即今台北縣烏來鄉與宜蘭縣礁溪鄉交界的大礁溪山(1,161公尺)與小礁溪山(1,147公尺),主流長25公里,從員山大橋至出海口流長17.25公里,在員山鄉的新城納入五十溪和大湖溪後,繞宜蘭市北邊往東南流去。
湖北村的船仔頭是宜蘭河上游船運的起點
宜蘭河與在地居民不論就水系、物產、船運和人文歷史的互動關係,員山鄉大湖底這個聚落群是必選之處。
湖西村九芎林的姓黃仔底,最靠近五十溪的源頭,黃氏家族自黃阿房和黃新勇到九芎林仔落腳至今約70年歷史,早年他們家族因擅於製作抓溪魚的漁具而聞名,數十年至今來黃家大大小小無不喝著比鄰的五十溪水長大,從前溪裡最多的魚是鱸鰻和苦花(即魚固魚),也有抓不完的蝦仔和毛蟹,只要將魚笱放在溪裡沒一會就有滿滿一簍的漁獲可下鍋。
從逸仙村「八十佃」的地名,可以追索出當地的開發背景,清嘉慶17年(1812)漳州人江日高率眾佃開發大湖底,之後將所開發之地分成約八十一份,形成「八十一佃」的地名,後來簡化為「八十佃」開拓先民堵水引流築而成的金大安圳。
1892年宜蘭河大改道
早期宜蘭河道是由佛祖廟(宜蘭市慈安廟)後面下渡頭後即轉向偏北,自七張里、新生里之間蜿蜒北上,流經五間、功勞、古亭笨一帶,由烏石港入海。宜蘭河於大水之後,把原本在河南岸的下渡頭一分為二,從此河道地位丕變,北上主流淤塞,東南向支流則扶正成主流。舊河道逐日退出河運乃至記憶,宜蘭河委身堤防不再浪遊,順流東奔入海。
留下「風吹大枝尾,捲東捲西;水崩下渡頭,河南河北」的對句,『大旗尾』是五結鄉的大吉村;『捲東捲西』是大陸『廣東廣西』的閩南諧音,下聯『下渡頭』就是指宜蘭市的慈安里,『河南河北』也是大陸的省名,自然氣候的「風吹」對「水崩」,宜蘭舊地名「大枝尾」對「下渡頭」,大陸省名的『廣東廣西』對『河南河北』既工整又貼切,饒富宜蘭地方特色,而且也用諺語聯句的方式,讓歷史的災變流傳下來。
河畔的辛仔罕社
第一位有系統研究台灣平埔族原住民的學者伊能嘉矩,1895年10月來到宜蘭,伊能嘉矩由北向南,循舊河道訪探河域周邊平埔社群;反覆涉河出入蘭城:
…十月十五日,我前往宜蘭城北邊一日里處的辛仔罕(Sinahan)社訪談。這平埔蕃社位於宜蘭河的北岸,蕃社四周種刺竹,圍成一個住家的範圍。……我在社內串門子時,見到一個蕃婦把兩歲大的嬰兒放在漢式搖籃裡,一邊用手上下搖動,一邊唱好聽的蕃歌,讓嬰兒安睡。……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
漢人入墾後,原住耕地逐漸流失, 1896年伊能嘉矩調查宜蘭平原上各平埔族社人口紀錄,其中奇立板78人,貓里霧罕的66人。可是經過13年後,1909年奇立板只增加了3個人,貓里霧罕卻從66人減少為24人,整個宜蘭平原平埔族人口更是少掉半數以上。
東港嘴
沿著壯圍鄉過嶺濱海沙崙西側,曾有一條宜蘭河支流過嶺港由北而南,從奇立板、貓里霧罕兩番社西側掠過,在貓里霧罕南端與現今的美福大排匯流後,再東奔入海。
東港村三大聚落:頂社(奇立板)、下社(貓里霧罕)、廍後,與對岸的五結鄉的茅仔寮就像張嘴的老虎鉗,鉗制著宜蘭河、蘭陽溪、冬山河三流匯合的「東港嘴」,成為早年進出宜蘭平原內陸河運的重要轉運站。
從基隆或烏石港走海路而來的雙桅或三桅帆船「垵邊仔」,運來瓦片、磚塊、香菇等建材和農產品,在現今榕樹公園與噶瑪蘭大橋之間的「米棧」登岸,換由「駁仔」船接駁,再循宜蘭河、美福大排等渠道逆流而上,轉運到宜蘭市、員山鄉等地,是蘭陽溪以北地區民生用品及物產吞吐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