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31期-大神尪製作及其程序

文:林蔚嘉

一尊高大龐然的大神尪,在製作上,需要有木雕、刺繡、彩繪…等多種不同工藝師傅的通力合作。早期,在製作順序上,是將大神尪頭顱的雕刻與骨架相配合,待頭顱與骨架完成後再進行服飾和頭盔尺寸的丈量與製作,無論是哪個環節的製作,均需合文公尺。

 

在台灣,大神尪製作多集中在台南、嘉義、台北、宜蘭等地,其他地區或有零星的師傅,但都鮮少被提及。且由於大神尪在製作上不屬於單純一種木雕或刺繡的工藝,而是需要經過三到四位不等,具有個別專長的師傅所通力合作而成。再者,雖然部分繡莊能夠承製一尊完整的大神尪,但還是有相當多是由軒社或尪仔會人員自行在台灣各地找尋木雕、刺繡、頭盔等方面的師傅來製作,最後再自行組裝,於是若要論及大神尪在工藝上是否具備的地方特色,會是比較困難的。然若改由討論大神尪單一部位,如頭顱或服飾,其在工藝上是否因師傅個人在技法上有所差異,或因時代演進而有所變化,則較為可行。

 

需特別說明的是,因大神尪各部位的製作可能因師承、派別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作法或說法,而筆者在本文中所討論的大神尪製作工藝及其程序,採納的只是筆者所曾訪問的對象,如骨架師傅—台南柯興先生、木雕與頭盔製作師傅—大溪劉清剋先生、刺繡師傅—台北南新繡莊、大神尪師傅—基隆賴文瑞先生、宜蘭麗鴻繡莊黃真華先生等諸位師傅對於其在大神尪各環節製作上的說明與記錄。

一、頭顱

開譜(斧)儀式後,師傅使用電鑽將木材鑿成空心。
開譜(斧)儀式後,師傅使用電鑽將木材鑿成空心。

大神尪頭顱的製作,因時期的不同,而有製作材料上的分別。根據相關文獻的記載,大神尪頭顱最早有以彩塑(註1) 或紙糊等方式製成,彩塑頭顱之製作方式因目前已不可見,無法得知確切製作方法;紙糊方式則可從楊天厚先生所著《金門城隍信仰研究》一書中,略見端倪:

 

「…民國38年(1949年)隨同政府轉進來金門的部分福州籍的游擊隊成員,幼年時曾紮下深厚的糊紙技術,平時閒來無事,就將當年故鄉廟會遊藝隊伍中的神祇,依記憶所得,以克難方式,在後浦街清總兵署後面的民宅,以舊報紙、破布疋等為素材加以糊製,當初的構想本來是要糊製「降魔將軍」,後來卻陰錯陽差糊製成顏、柳兩位督察(註2) 。」(註3)

 

此種糊製方式,應類似於脫胎法的製作方式,即先以泥土塑形,接著以舊報紙、布等層層披上,等乾固之後脫掉泥胎,即可完成粗坯,最後再上色、上漆,大神尪頭顱即製作完成。

 

以糊紙技術製作而成的大神尪頭顱,並不只見於金門,筆者在田野調查時也曾發現紙糊而成的大神尪頭顱,如宜蘭城隍廟內由保安社所擁有的老祖謝、范將軍及台南臺灣府城隍廟三川殿中之謝、范將軍皆為紙糊作品。

 

如前所述,大神尪頭顱在早期曾使用彩塑或紙糊方式等來製作,今日所見之大神尪,其頭顱的製作則大多採用木頭雕刻而成。木雕的大神尪頭顱至遲在清末年間就已經出現,如筆者於田野間所蒐集到的《鳳邑城隍廟誌》(註4) 內就記載了一段話:

 

「相傳一百三十二年前,清朝同治四年,乙丑年(西元一八六五年),一位長相矮胖,操著濃厚福州口音的人,將碩大的樟樹幹雕成的范、謝二位將軍的頭,寄放在城隍廟後,就再也沒有來拿過,這麼多年來,二位將軍後來訂製的身架,衣物等都間有磨損,但其頭部卻始終完好無缺。」

 

使用於雕刻大神尪頭顱的木材,大多數為樟木,也有小部分的師傅選擇肖楠木。師傅們選用樟木的原因主要是樟木木質堅硬、耐久,且樟木所具有的特殊香味,可防蟲蛀。

 

大神尪頭顱的雕刻程序與佛像雕刻相符,首先是選材,木材的首選是選擇年代較久、無心、乾燥、沒有裂痕者。木材選好後要先以沸水進行煮木,木頭煮過後再將木頭裡面的水氣抽出來,然後放置一旁使其自然陰乾,而從煮木到陰乾的過程約需要一年的時間。需注意的是,雕刻用木頭不能存有濕氣,必須相當乾燥,且使木頭乾燥的方式必須是將之置放於陰涼處使其自然風乾,並非置於烈日下曝曬,否則容易使木頭在雕刻過程中產生裂痕。

 

當一大小適宜的木材選好後,師傅就會選擇一個良辰吉日進行開譜(斧)儀式。開譜(斧)儀式的進行需以水果祭拜,請欲雕刻的該位神祇降神,接著師傅以紅紙描繪欲雕刻之神祇臉形,後貼於木頭上,最後以斧頭劈於木頭的東、西、南、北、中等五個方位上,藉以祈求雕刻過程的順利。

 

開譜(斧)儀式後,師傅使用電鑽將木材鑿成空心(圖一)。一般來說佛像是以實木刻成,但因大神尪在出巡時是由人扛抬,為使其重量減輕,方有將之挖成空心的作法。當師傅將木材挖成空心之後會將之置於一旁讓木材自然風乾,待風乾後就開始雕粗坯的步驟,待粗坯完成,師傅會視大神尪頭顱適宜的厚度,再將其打薄。

武生,如武判、周蒼等,其臉部表情會較為兇狠、嚴肅,通常以一對圓睜睜的眼睛與皺起來的眉頭來表現。
武生,如武判、周蒼等,其臉部表情會較為兇狠、嚴肅,通常以一對圓睜睜的眼睛與皺起來的眉頭來表現。

 

粗坯後接著是修光,修光是以雕刻刀將大神尪臉部表情、紋路做更細膩的表現。舉謝、范將軍一例來說,依循著民間傳說而呈現的謝、范將軍形象相當鮮明。謝將軍瘦長的臉型與范將軍寬大的臉型,在視覺上產生了強烈的對比,所以師傅在雕刻時會特意將此一對比呈現出來。再者,流傳中的謝將軍有副八字眉,雕刻師傅也會強調謝將軍眉毛的部位,以誇張的八字眉來表現。此外,因謝將軍為自縊而亡,反映在相貌上則呈現吐著長舌頭;溺斃的范將軍,則是張著大大的嘴巴(註5)。此外由於謝、范將軍大神尪與冥神信仰有關,而冥神信仰向來以善惡果報的死後審判形象示人,於是早期雕刻師傅在雕刻謝、范將軍大神尪時,為達到恐嚇的目的,總不忘賦予二大神尪相當恐怖、猙獰的面貌。

 

一般將軍、元帥的頭部雕刻,如同謝將軍,但師傅會依據各神祇的不同雕刻出具各神祇的臉部特色,其中又可大致區分為文生、武生二類。文生,例如文判、文財神等,其臉部表情斯文、眉清目秀;武生,如武判、周蒼等,其臉部表情會較為兇狠、嚴肅,通常以一對圓睜睜的眼睛與皺起來的眉頭來表現(如圖二)。而鍾馗、福德正神、太子、童子等神祇的頭部雕刻,則如同范將軍,頭圍尺寸較大(註6),並於嘴巴部位做開口,臉部表情的處理上,鍾馗嚴肅(圖三)、福德正神老態龍鍾、和藹親切、太子、童子(圖四)則笑口常開、稚氣未脫。

左圖:臉部表情的處理上,鍾馗嚴肅莊重。 / 右圖:童子笑口常開、稚氣未脫。
左圖:臉部表情的處理上,鍾馗嚴肅莊重。 / 右圖:童子笑口常開、稚氣未脫。

 

此外,需特別提出的是,由於大神尪的眼睛分固定式與可活動式兩種,固定式的眼睛在雕刻時就已雕好,而活動式的眼睛則是在雕刻時,將眼睛的部分鑿空,並另外安裝一對眼睛。眼睛的作法通常是在一塊長形木頭上雕刻出兩個眼睛,並用一支竹篾做為支架(註7),利用竹篾的彈性,固定於兩側(圖五),如此一來,大神尪眼睛方可上下活動,猶如真人。

眼睛的作法通常是在一塊長形木頭上雕刻出兩個眼睛,並用一支竹篾做為支架(註7),利用竹篾的彈性,固定於兩側。
眼睛的作法通常是在一塊長形木頭上雕刻出兩個眼睛,並用一支竹篾做為支架(註7),利用竹篾的彈性,固定於兩側。

 

大神尪的雕刻工作在修光後大抵完成,接下來進行的工作,主要是修整與上漆。修整的開始是使用砂紙將粗糙的部分磨平,磨好後要補土,因為木材有毛細孔,需使用補土方式將木材的縫隙填滿,一般使用的土分油性和水性兩種,兩者的區分主在攪拌時加油或加水的不同而已。補土後師傅會再次使用砂紙將之磨平,如此方能使大神尪頭部更加細緻。

 

緊接於補土之後的工作是上漆(註8),上漆也是項繁複的工作,通常需上四種漆。第一道漆是防裂漆,用以防止木材裂損。第二道漆是一般塗於木製品的油漆,主在防止土的掉落,上第二道漆的次數需視情況而定,通常上一次底漆即可,但若不夠會上第二次底漆,上完第二道漆後仍須再次使用砂紙磨平。第三道漆是依照大神尪臉色所上的臉色漆,若所漆之臉色為深色,如黑色,只需上一次漆;反之,若臉色為淺色,如膚色,就需先上白色漆,再上一次膚色漆。

 

大神尪臉色或從該位神祇傳說中的面貌來決定,或與原廟宇中已刻有的神像相同,例如謝、范將軍,在民間故事中對謝、范將軍有兩種說法,一說為謝將軍為一位膚色偏白、清秀斯文類型人物,范將軍為一膚色較黑、豪爽型人物,故謝將軍上白色漆作為臉色;范將軍則採用黑色漆。另一說法則謂因謝將軍是上吊而死故臉色慘白;范將軍為溺死,故為黑臉(如圖六、圖七)。

左圖:謝將軍 / 右圖:范將軍
左圖:謝將軍 / 右圖:范將軍
對比色較為常見的有前述之謝(白臉)、范(黑臉)將軍、周蒼(黑臉)、關平(白臉)、千里眼(綠臉)、順風耳(紅臉)。
對比色較為常見的有前述之謝(白臉)、范(黑臉)將軍、周蒼(黑臉)、關平(白臉)、千里眼(綠臉)、順風耳(紅臉)。

 

承前述大神尪臉色的取決方式與神話傳說有關,然筆者在田野中發現,大神尪臉色以對比色或相同色呈現的比例相當高,對比色如黑與白(或淺膚色)、紅與綠、紅與白(或淺膚色);相近色如淺膚色、深褐色、金色等。對比色較為常見的有前述之謝(白臉)、范(黑臉)將軍、周蒼(黑臉)、關平(白臉)、千里眼(綠臉)、順風耳(紅臉)(如圖八)、伽藍(紅臉)、韋駝(白臉)護法;較常見的相同色大神尪則有二郎神、中壇元帥(皆為粉臉,也有金色臉)(如圖九、圖十)。除上述以對比色或相同色做為臉色上色標準的大神尪,晚近也出現了繪有臉譜的花臉大神尪(註9),代表人物為鍾馗,其畫臉重點是其花紋主要為一隻蝙蝠(圖十一)。其他較常見的有花臉之謝、范將軍(圖十二、圖十三)或日、夜巡遊…等等。

左圖:常見的相同色大神尪則有二郎神、中壇元帥(皆為粉臉,也有金色臉)。 / 右圖:鍾馗,其畫臉重點是其花紋主要為一隻蝙蝠。
左圖:常見的相同色大神尪則有二郎神、中壇元帥(皆為粉臉,也有金色臉)。 / 右圖:鍾馗,其畫臉重點是其花紋主要為一隻蝙蝠。
常見的花臉之謝(左)、范將軍(右)。
常見的花臉之謝(左)、范將軍(右)。

 

臉色漆上完之後,就要上第四道,也是最後一道漆是屬於亮光漆。亮光漆主要用以保護漆不易氧化。當上漆工作結束,最後再黏上眉毛和鬍鬚,大神尪頭顱的製作即告一段落。不過,木雕師傅在大神尪雕造中所負責的工作,不僅僅是頭部的雕刻,手掌部位(註10)也在木雕師傅職掌範圍內。當頭部雕刻完成,師傅便再進行手掌部位的雕刻,因大神尪均有手持物,大神尪手掌採取握姿(圖十四),雕刻順序則與上述步驟相同。

 

以木雕師傅所雕刻的大神尪頭顱自一百多年前沿用至今,目前大神尪頭顱的製作雖大部分仍使用木頭雕刻而成之材質,但仍舊避免不了受到工業化以及新興材質的衝擊。這樣的衝擊一方面來自於工業的發達,機器代替手工,出現工廠使用模具,利用機器大量生產大神尪頭取代了傳統手工打胚;另一方面則來自於玻璃纖維的出現,部分取代了木雕大神尪的市場。

 

玻璃纖維屬人造纖維,是使用製作玻璃之原料,如砂石、石灰石、蘇打等,利用高溫融漿技術,將玻璃融漿以拉絲方式製成之無機纖維,目前應用相當廣泛,最早應用於製作大神尪頭顱約在民國八十年前後。

 

使用玻璃纖維為主要材質製作大神尪頭顱的方式為脫胎法,過程大致有鑄模、鋪上玻璃纖維、定型、脫模、磨光、上色等步驟。首先是鑄模,師傅預先做好各種大神尪頭部模具,模具採分片式,二到四片不等。其次於模具內側一層層鋪上玻璃纖維並塗上黏著劑使其凝固,待其乾固之後即可脫模,最後將已成形的大神尪頭進行磨光、上色並黏上眉毛、鬍鬚等物即告完成。

 

與木雕頭顱相比,玻璃纖維的重量僅約為木雕大神尪的三分之一,價錢也便宜一半左右,方漸能在大神尪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但由於玻璃纖維製成之大神尪頭較為呆板、生硬,不如木雕大神尪頭帶有獨特的神韻,故仍有部分人士願意多出些經費購買木雕製品。

當頭部雕刻完成,師傅便再進行手掌部位的雕刻,因大神尪均有手持物,大神尪手掌採取握姿。
當頭部雕刻完成,師傅便再進行手掌部位的雕刻,因大神尪均有手持物,大神尪手掌採取握姿。

二、骨架

左圖:骨架師傅準備了一盆水及火爐於一旁待命,方法是先將竹枝浸入水盆,後將浸過水的竹枝於火爐上烘烤,在烘烤的同時使力將竹枝折彎,後再次將折彎的竹枝置入水盆,利用瞬間冷卻使竹枝的彎度固定。 / 右圖:待各種長短竹枝於此過程中或折成弓形、或圓形後,接下來就可以進行綁竹的程序了。
左圖:骨架師傅準備了一盆水及火爐於一旁待命,方法是先將竹枝浸入水盆,後將浸過水的竹枝於火爐上烘烤,在烘烤的同時使力將竹枝折彎,後再次將折彎的竹枝置入水盆,利用瞬間冷卻使竹枝的彎度固定。 / 右圖:待各種長短竹枝於此過程中或折成弓形、或圓形後,接下來就可以進行綁竹的程序了。

 

大神尪骨架因需與頭顱大小配合,尺寸已有固定,常用的有四種骨架,分別是一號架高約四尺二、二號架高約四尺、三號架高約三尺八與五號架高約二尺到二尺二左右。前三種是屬於將軍、元帥類的尺寸,五號架則為太子、童子類的尺寸。

 

大神尪骨架主要以竹、籐製作而成,近年也出現以鋁來製作骨架(註11)。竹、籐製之製作手續繁複,需歷經選竹、劈竹、磨光、燒竹、綁竹、綁籐與上漆等程序,一個大神尪骨架從選材到最後的上漆工作完成約需要七到十天的時間。其詳細作法如下:

 

選竹:大神尪骨架所用的竹材孟宗竹或桂竹。孟宗竹竹材堅硬有彈性,不易折斷,耐用度較高;桂竹則材質細緻堅韌,富彈性,容易折彎。

 

劈竹:選擇適宜的竹材後,就開始劈竹程序,將竹材劈成寬度約3.5公分寬的竹枝,再依需要的長度切割成數10枝長度不等的竹枝。一般來說,完成一個大神尪骨架的製作,需要裁成各種長度的竹枝約20枝左右。

 

磨光:即以砂紙將竹枝打磨得較為光滑的手續。在整個製作過程中,由於考慮到扛抬大神尪者的使用順手與否,製作骨架的師傅會在各個製作的環節上持續重複以磨砂紙磨光的動作。

 

燒竹:大神尪骨架所需的竹枝並非完全筆直,而是各式圓形、弧形、弓形等彎曲的形狀,為使竹枝彎曲且不被折斷,骨架師傅準備了一盆水及火爐於一旁待命,方法是先將竹枝浸入水盆,後將浸過水的竹枝於火爐上烘烤,在烘烤的同時使力將竹枝折彎,後再次將折彎的竹枝置入水盆,利用瞬間冷卻使竹枝的彎度固定。待各種長短竹枝於此過程中或折成弓形、或圓形後,接下來就可以進行綁竹的程序了。(見圖十五、圖十六)

 

綁竹:此一步驟是將烘烤成形的竹枝以鐵絲一一組合的程序。這個步驟中,師傅會在兩個相接竹枝中心以電鑽穿洞,之後再使用鐵絲綑綁竹枝,綁竹的順序是將主要軀幹固定後,再由下而上,依次於各部位以相同手法捆綁竹枝。

 

綁籐:骨架成形後,師傅會在各個鐵絲綑綁處再以籐條綑綁。因為鐵絲容易割傷扛抬大神尪者,這道綁籐的程序主要是保護使用者避免被鐵絲割傷。使用的籐條需先浸過水,方能比較柔軟、容易綁,且不易斷裂。(見圖十七)

鐵絲容易割傷扛抬大神尪者,這道綁籐的程序主要是保護使用者避免被鐵絲割傷。使用的籐條需先浸過水,方能比較柔軟、容易綁,且不易斷裂。
鐵絲容易割傷扛抬大神尪者,這道綁籐的程序主要是保護使用者避免被鐵絲割傷。使用的籐條需先浸過水,方能比較柔軟、容易綁,且不易斷裂。
左圖:骨架大致成形,師傅便開始進行手臂的安裝,手臂是使用事先裁好的方形木材利用鐵片及鐵鍊等物固定於兩側。 / 右圖:上下手臂間利用鐵片相接而成一L形,且可視需要做成固定式或活動式二種手臂。
左圖:骨架大致成形,師傅便開始進行手臂的安裝,手臂是使用事先裁好的方形木材利用鐵片及鐵鍊等物固定於兩側。 / 右圖:上下手臂間利用鐵片相接而成一L形,且可視需要做成固定式或活動式二種手臂。

 

固定手臂:當骨架大致成形,師傅便開始進行手臂的安裝,手臂是使用事先裁好的方形木材利用鐵片及鐵鍊等物固定於兩側,上下手臂間也利用鐵片相接而成一L形,且可視需要做成固定式或活動式二種手臂。(圖十八、圖十九)

 

上漆:做好的大神尪骨架都要加上一層亮光漆,用以防止竹材受潮、蟲蛀。

 

骨架完成後,師傅通常需要先行試用。因一個適用的骨架重心必須維持在中間,於是師傅在製作過程中,會時時注意骨架的對稱與均衡,製作完成後,經由試用,方能瞭解骨架是否會向前或向後傾斜,若重心不穩,致使骨架有前傾或後仰的狀況,就需要重新調整骨架,待重心確定穩定,一個大神尪骨架方算真正完成(如圖二十)。

師傅在製作過程中,會時時注意骨架的對稱與均衡,製作完成後,經由試用,方能瞭解骨架是否會向前或向後傾斜,若重心不穩,致使骨架有前傾或後仰的狀況,就需要重新調整骨架。
師傅在製作過程中,會時時注意骨架的對稱與均衡,製作完成後,經由試用,方能瞭解骨架是否會向前或向後傾斜,若重心不穩,致使骨架有前傾或後仰的狀況,就需要重新調整骨架。

三、服飾

大神尪所穿神衣由繡莊師傅製作。神衣表布早期為綢緞,後來改為綢緞混尼龍的材質,因尼龍較為堅固、耐用,可延長繡品的使用年限。進行神衣製作之前,需要決定服色與丈量尺寸。服色與大神尪臉色相搭配,也有部分是訂製者向師傅指定顏色。服飾尺寸上原本製作大神尪服飾前需先丈量尺寸,後因大神尪骨架尺寸的固定,服飾尺寸也逐漸有了定制。將軍等大尊大神尪在尺寸的丈量上有二個部分,一是衣領至胸口開窗的尺寸有一尺六和一尺九兩種;二是神衣全長,約為六尺半。僮仔等大神尪僅丈量全長,約四尺半。

 

(一)神衣繡製程序
左圖:大神尪服飾來說立面繡樣有寶塔及龍、虎、麒麟等動物,立面繡樣的處理是先以棉花鋪於畫樣上,接著使用棉線固定。 / 右圖:為增加立體感,師傅會使用粗棉線縫製於上層,最後再使用金銀蔥線將圖樣繡滿。
左圖:大神尪服飾來說立面繡樣有寶塔及龍、虎、麒麟等動物,立面繡樣的處理是先以棉花鋪於畫樣上,接著使用棉線固定。 / 右圖:為增加立體感,師傅會使用粗棉線縫製於上層,最後再使用金銀蔥線將圖樣繡滿。

 

神衣繡製有製圖、上繡規(框)、圖樣複製、刺繡、修邊、刷漿、縫製內裡、組合等程序,一一分述於下:

 

製圖:或稱畫樣,即根據欲繡之神祇神格進行神衣繡樣的畫製。師傅首先將繡樣繪於描圖紙上,接著以針刺於先前描繪之圖樣線條。以針刺圖的目的在於方便將繪製於描圖紙上之圖樣再次複製於繡布上。

 

上繡規(框):這個步驟是將裁好尺寸的繡布平鋪於繡規上(框),以便於刺繡作業的進行。在這一環節中,需注意到繡布是否撐緊,若緊實度不夠,將影響日後的工作進行順利與否。

 

圖樣複製:即將原繪製於描圖紙上之圖稿複製於繡布上頭。複製的方式因應繡布顏色的深淺而有不同。淺色繡布可將描圖紙固定於繡布下方,直接於繡布上將畫樣描繪下來即可;反之,深色繡布因其不透色,必須使用白色粉末灑於畫稿上,因畫稿於先前已以針刺圖,白色粉末掉落於針孔上,即可呈現原紙稿圖樣,隨後再依循粉末描繪,便可順利將圖樣複製於繡布上。

 

刺繡:圖稿完備之後,就開始刺繡作業。刺繡繡線分一般繡線與金蔥線兩種,一般繡線用於平面繡;金銀蔥線則用於立面繡。程序上是先繡平面繡再繡立面繡。早期刺繡為純手工繡,需耗費較多的工時,電動縫紉機的出現,取代了部分手工繡,現在繡莊師傅大多使用電動縫紉機先將平面繡的部分以車繡處理,隨後才以手工繡製立面繡樣。以大神尪服飾來說立面繡樣有寶塔及龍、虎、麒麟等動物,立面繡樣的處理是先以棉花(註12) 鋪於畫樣上,接著使用棉線固定(圖二一),為增加立體感,師傅會使用粗棉線縫製於上層,最後再使用金銀蔥線將圖樣繡滿(圖二二、圖二三)。不過,晚近也出現了以車繡先行繡好的金銀蔥繡布,師傅只需要將適當大小的金銀蔥繡布剪裁好,鋪於棉花上再以繡線固定即可。待繡樣完成,師傅會在繡樣四周再加上亮片、珠子、流蘇等裝飾物(如圖二四),隨後就可開始下一步驟的工作。

 

修邊:即車邊。

 

刷漿:於繡布內側刷上漿糊,以防止線頭脫落。

 

縫製內裡:於繡布背面襯上一層棉布,並與繡布相縫合。

 

組合:大神尪服飾並非一體成形,是由一塊塊大小不等的繡布組合而成,當前述工作皆完成之後,師傅最後需將各部位繡布一一組合、縫合。此步驟中縫合的是服飾體的部分,其他另行繡製的甲裙、雲肩、腰帶、劍帶等配飾物,則等到大神尪製作完成後的穿戴工作再穿戴上去即可。

待繡樣完成,師傅會在繡樣四周再加上亮片、珠子、流蘇等裝飾物,隨後就可開始下一步驟的工作。
待繡樣完成,師傅會在繡樣四周再加上亮片、珠子、流蘇等裝飾物,隨後就可開始下一步驟的工作。

 

(二)神衣樣式

 

大神尪身上穿戴的服飾會因為大神尪屬性的不同而有區別,大致以職等高低、文武之分、男女有別等條件來區分樣式。各種大神尪服飾之樣式名稱、特色詳列於下:

 

長衫

長衫是最為簡單、樸素的式樣,由官職較低的大神尪所穿著,如謝、范將軍、福德正神、招財、進寶童子……等等。同是身穿長衫,不同大神尪在服色及服飾上所繡紋樣也不同。謝將軍穿白長衫,范將軍則穿黑色或深藍色長衫(圖二五),早期謝、范將軍所穿之長衫樣式簡單、樸素,一般只有在領襟、袖口及下擺等處以刺繡或貼飾的方式裝飾,近代,謝、范將軍所穿服飾漸顯得繁複,單色式樣被繡滿卍字、牡丹花、蝙蝠吉祥圖紋的長衫所取代(圖二六);福德正神穿藍色長衫,服上之繡樣以「壽」字為主體,繁複者多繡滿壽字,間以雲紋、花卉等圖樣為陪飾(圖二七);招財、進寶童子則穿著粉色與淺藍單色式樣。

左圖:謝將軍穿白長衫,范將軍則穿黑色或深藍色長衫。 / 中圖:近代,謝、范將軍所穿服飾漸顯得繁複,單色式樣被繡滿卍字、牡丹花、蝙蝠吉祥圖紋的長衫所取代。 / 右圖:福德正神穿藍色長衫,服上之繡樣以「壽」字為主體,繁複者多繡滿壽字。
左圖:謝將軍穿白長衫,范將軍則穿黑色或深藍色長衫。 / 中圖:近代,謝、范將軍所穿服飾漸顯得繁複,單色式樣被繡滿卍字、牡丹花、蝙蝠吉祥圖紋的長衫所取代。 / 右圖:福德正神穿藍色長衫,服上之繡樣以「壽」字為主體,繁複者多繡滿壽字。

 

蟒袍

蟒袍是由職位較高的文官所穿戴,如陰陽司、文判、財神、鍾馗等大神尪皆穿著蟒袍,蟒袍服色以紅色系居多(如圖二八),也有其他服色製成蟒袍者。蟒袍特點在於整套神衣以龍形圖案為主要圖紋(圖二九),且龍形圖案皆成雙,不能落單,袍服下擺則以平面繡方式繡有山水紋。較為早期的蟒袍僅在前後各繡一條龍,並在搭配的腰帶繡上雙龍搶珠圖案,晚近的蟒袍神衣日趨繁複,大大小小的龍紋皆盤據於上。

蟒袍是由職位較高的文官所穿戴,如陰陽司、文判、財神、鍾馗等,蟒袍服色以紅色系居多,也有其他服色製成,特點在於整套神衣以龍形圖案為主要圖紋。
蟒袍是由職位較高的文官所穿戴,如陰陽司、文判、財神、鍾馗等,蟒袍服色以紅色系居多,也有其他服色製成,特點在於整套神衣以龍形圖案為主要圖紋。

 

部份文官或屬於主神性質的大神尪,如陰陽司、關聖帝君……等大神尪,在其所穿著之蟒袍外,會再罩上一件斗蓬(也稱披風)(如圖三十)。

左圖:部份文官或屬於主神性質的大神尪,如陰陽司、關聖帝君等大神尪,在其所穿著之蟒袍外,會再罩上一件斗蓬(也稱披風)。右圖:戰甲式樣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大神尪服飾
左圖:部份文官或屬於主神性質的大神尪,如陰陽司、關聖帝君等大神尪,在其所穿著之蟒袍外,會再罩上一件斗蓬(也稱披風)。右圖:戰甲式樣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大神尪服飾

 

戰甲式樣應源於清代將官之綿甲戎服,形制為上衣下裳(註13),為將軍、元帥等大神尪所穿著的服飾,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大神尪服飾,可以說大部分的大神尪都是穿著戰甲(圖三一)。戰甲是以獅子為主要圖紋繡製而成(圖三二),戰甲上所繡製的獅子皆為單數,左右手臂與腹部這三處必須各繡有一隻獅子,雲肩左右二處繡有雙龍相對,其他部分則繡鱗片及綴以亮片、鏡片等物。

左圖:戰甲是以獅子為主要圖紋繡製而成 / 右圖:戰甲上之鱗片繡樣傳統上多使用金蔥繡線
左圖:戰甲是以獅子為主要圖紋繡製而成 / 右圖:戰甲上之鱗片繡樣傳統上多使用金蔥繡線

 

戰甲上之鱗片繡樣傳統上多使用金蔥繡線,今則多偏愛採用銀蔥繡線,因銀色感覺較亮眼。(如圖三三)繡樣較為繁複者會有數目較多的獅子圖樣,並於胸前開窗處繡寶塔(圖三四)、獅子等圖紋。穿著戰甲的大神尪在背上配飾有五方旗,一般的將軍、元帥所配飾的五方旗為四支,只有中壇元帥(三太子)能配飾五支。五方旗上前後兩面皆繡龍紋(註14)(圖三五)。

左圖:胸前開窗處繡寶塔式樣 / 右圖:背上配飾的五方旗,前後兩面皆繡龍紋。
左圖:胸前開窗處繡寶塔式樣 / 右圖:背上配飾的五方旗,前後兩面皆繡龍紋。

 

文武甲

文武甲屬於高級將領之穿著,其與戰甲相仿,最大的特色在於其在兩手臂部位所繡圖樣全然不同,與前述戰甲兩臂各繡一獅頭之樣式有所區隔,文武甲在手臂上的繡樣為右臂繡立面獅頭,左臂則繡平面龍紋。

 

馬掛甲

馬掛甲的服飾形式多見千里眼、順風耳二位將軍所穿戴,屬上服下甲的形式。上服屬前開襟式的衣服,繡有龍紋及雲紋,披有雲肩;下方則穿戴前後二片式的甲裙,主要繡樣可繡獅子或龍形,底端多繡有山水紋。(如圖三六)

馬掛甲的服飾形式多見千里眼、順風耳二位將軍所穿戴,屬上服下甲的形式。
馬掛甲的服飾形式多見千里眼、順風耳二位將軍所穿戴,屬上服下甲的形式。

 

霞服

女大神尪在服飾穿戴上也有文、武裝之分,與京劇服飾中武裝的女靠及文裝扮相的女蟒略同。武裝女大神尪之穿著與前述男性大神尪所穿戰甲樣式相同,只是下擺部分改繡鳳凰。而此處所謂霞服屬於文裝女大神尪之穿著,由女性陪祀神所穿戴,如宜蘭城隍廟大小姐。霞服以紅色、粉色系為主,以鳳凰為主體圖紋,間以牡丹花陪襯(見圖三七、圖三八)。

霞服以紅色、粉色系為主,以鳳凰為主體圖紋,間以牡丹花陪襯。
霞服以紅色、粉色系為主,以鳳凰為主體圖紋,間以牡丹花陪襯。

 

其他

其他尚有濟公服與僧服,濟公服所穿屬於破布衫,黑色或黃色底布,上頭以多色碎布拼貼而成(圖三九);僧服為袈裟,為佛教大神尪穿著之服飾,如達摩、招應、護應尊者等,服色為紅色或黃色,主體圖紋為磚塊形狀,無其他裝飾圖紋。(見圖四十)

左圖:濟公服所穿屬於破布衫,黑色或黃色底布,上頭以多色碎布拼貼而成。 / 右圖:僧服為袈裟,為佛教大神尪穿著之服飾。
左圖:濟公服所穿屬於破布衫,黑色或黃色底布,上頭以多色碎布拼貼而成。 / 右圖:僧服為袈裟,為佛教大神尪穿著之服飾。

 

三、帽冠

 

大神尪帽冠(或稱頭盔)(註15) 由專門從事帽冠製作的師傅製作之,使用的材料,早期以紙板、牛皮或豬皮做為主要材質,後來有使用鉛片、鐵片製作者。帽冠的尺寸取決於大神尪頭頭圍大小,早期需先行丈量大神尪頭圍後才能決定,今則由於大神尪頭有固定尺寸,帽冠尺寸也趨於固定。

 

帽冠的製作,早期製作上分前眉後筒兩部分來處理,製作的程序:首先分別於兩塊紙板或皮革上畫樣後剪裁(如圖四一),並將剪下的樣版以棉線縫合或以黏著劑黏合,縫(黏)合後帽冠的外型大致底定,緊接著師傅會以鐵線於帽緣圈上一圈使其定型。待帽冠定型後即可開始打土底、擠土、上底色,最後進行安金箔或穿珠帽、安裝鏡片、流蘇等裝飾物的步驟,隨後再略加修飾、整理即告完成。

 

神明帽冠並非完全相同,需依據神明職等、位階製作不同種類的帽盔,而帽盔種類眾多,不同師傅製作同一大神尪之帽盔也有所差異,本文僅就較為常見的四角筒、武盔、帥盔、太子盔、五鳳盔、官帽及其他等幾種樣式加以說明。

 

四角筒,由謝、范將軍所配戴四角筒,前眉部分為圓弧狀,後筒部分呈四方筒狀,且謝將軍所戴四方筒為瘦長的長方形,上書有一見大吉四字;范將軍所戴之四方筒則較扁且寬,並書有賞善罰惡或見我生財等字樣(如圖四二、圖四三)。

帽冠的製作,早期製作上分前眉後筒兩部分來處理。
帽冠的製作,早期製作上分前眉後筒兩部分來處理。

 

武盔,也稱將軍盔,由將軍配戴;帥盔,元帥配戴,這兩種帽冠較為類似,可從後筒來做區別,武盔後筒為六角形,或有箭頭樣式(圖四四);帥盔後筒頂部為尖錐形(圖四五)。前額呈圓弧形(圖四六),裝飾較為繁複者有獅頭或寶塔。基本上大神尪帽冠中武盔、帥盔並非一體成形,配戴時才將各個組件分別裝上,配戴的順序先後筒、再前眉,隨後是左右帽帶,最後是掛上後腦的鎖片。

左圖:武盔後筒為六角形,或有箭頭樣式。 / 中圖:帥盔後筒頂部為尖錐形。 / 右圖:前額呈圓弧形,裝飾較為繁複者有獅頭或寶塔。
左圖:武盔後筒為六角形,或有箭頭樣式。 / 中圖:帥盔後筒頂部為尖錐形。 / 右圖:前額呈圓弧形,裝飾較為繁複者有獅頭或寶塔。

 

太子盔,三太子配戴此種頭盔,帽樣較其他帽冠小,側面呈現倒勾圓弧狀,有時會在兩側加上長長羽翎(如圖四七)。

 

五鳳(佛)盔,由女大神尪配戴,後面為天官鎖,下方綴以流蘇,兩側或上方會有鳳凰圖樣(見圖四八)。

左圖:太子盔側面呈現倒勾圓弧狀,有時會在兩側加上長長羽翎。 / 右圖:五鳳(佛)盔,由女大神尪配戴,後面為天官鎖,下方綴以流蘇,兩側或上方會有鳳凰圖樣。
左圖:太子盔側面呈現倒勾圓弧狀,有時會在兩側加上長長羽翎。 / 右圖:五鳳(佛)盔,由女大神尪配戴,後面為天官鎖,下方綴以流蘇,兩側或上方會有鳳凰圖樣。

 

官帽,或稱烏紗帽,由文官配戴,如包公、文財神、文判等,包公為黑色帽,其他文官則多紅色、金色式樣,中間以方帽為主體,兩側有翅(見圖四九、圖五十)。

 

其他尚有土地公帽、濟公帽、佛帽……等等,土地公帽是仿照古時員外帽的型制製作而成;濟公帽則為僧帽,似元寶狀,前額有佛字。

官帽,或稱烏紗帽,由文官配戴,如包公、文財神、文判等。
官帽,或稱烏紗帽,由文官配戴,如包公、文財神、文判等。

 

經由不同工項的師傅手藝施作及組裝,大神尪方能神靈活現地呈現在世人面前,而當一尊尊昂然的大神尪遊行在大馬路上,從其精緻的頭冠,造型不一、性格分明的面孔,到刺繡繁複華麗、官階角色不一的服裝,無一不是一門藝術,同時還是一個活動的民間故事角色。

 

大神尪的存在不僅於宗教活動,還是人們進入傳統文化的一扇窗戶,當孩子們跟著大人在街上圍觀討論,認識這些傳統故事人物時,其實也自然地進入了傳統文化的一環。

備註

  • 註1 葉明生,1993,〈論「八將」在福建的流布、變異及儺文化意義〉,《民俗曲藝》85:63-104。
  • 註2 楊天厚先生文中所提之顏、柳督察供奉於金門森羅殿,其紙糊頭顱已於民國79年焚化,現已改為木刻頭顱。
  • 註3 摘錄自楊天厚,2003,《金門城隍信仰研究》,頁159,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 註4 高雄縣鳳山市城隍廟第六屆管理委員會編印,1998,《鳳邑城隍廟誌》;高縣:高雄縣鳳山市城隍廟管理委員會。
  • 註5 以使用的角度來說,范將軍在頭顱的雕刻上會以比較大的頭圍及嘴巴做為其個人特色,主要是因為范將軍的高度與操演者差不多,操演者的頭部必須伸入木雕頭顱內,且操演者眼睛的部位恰好在木雕頭顱口部的位置,故而,范將軍神將在頭顱製作上,必須有比較大的頭圍與嘴巴。
  • 註6 神將頭顱在尺寸上有幾號頭的區分,其丈量方式有高度和頭圍兩種,使用的度量衡為台尺。神將頭顱高度約在一尺六左右;頭圍:一號頭約二尺八、二號頭約二尺六、三號頭約二尺四、五號頭則有三尺多。前三種為將軍、元帥等神將尺寸,最後一種則為范將軍、童子……等的尺寸。
  • 註7 使用竹篾固定屬於傳統的作法,現多改以鐵片作為固定的支架。
  • 註8 傳統上採用水性漆料,現今則以塑膠漆、油漆替代之。
  • 註9 據報導人賴文瑞先生表示,花臉神將的出現不到十年,三、四年前是最為受歡迎的時期。
  • 註10 只有將軍、元帥等大尊神將需雕造手掌,太子、神童之屬手部系真人之手,無須另行雕造手掌。
  • 註11 鋁製骨架是以長短不等的鋁條焊接而成,目前只在桃園大溪見過,且數量不多。
  • 註12 棉花是早期立面繡所使用的材料,現許多繡莊為了使圖樣更立體,採用填入保麗龍的方式。
  • 註13 戰甲形制與京劇中武將所穿之靠相似,可參見譚元杰、中國戲曲學院編,1990,《中國京劇服裝圖譜》;北京市,北京工藝美術社出版社,頁60。
  • 註14 宜蘭麗鴻繡莊黃貞華先生在訪問中表示,五方旗上繡龍紋其實是現代的作法,傳統上,五方旗上是繡製該將軍名諱。
  • 註15 大多數神將皆配戴有帽冠,少數屬於精怪類,如千里眼、順風耳或僮仔,如招財進寶童子等無須另製帽冠;也有部分神將,如三太子,帽冠與頭部雕刻屬於一體成形,也無須另製帽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