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56期-日治時期軍事遺構調查-美軍攻台計畫(二)

取自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19年,蘭陽地區⽇治時期軍事遺構⽂化資源調查計畫成果報告書》

編按

臺灣的戰略位置優越,在 1944-1945 年間,成為美、日兩國航空對決的主要戰場。宜蘭因位處東北部,銜接琉球至臺灣之空中防線,又有廣大的平原、沙灘,可供登陸與補給,加上擁有蘇澳港,並配置三座機場,成為日本部隊南向東南亞的關鍵地位。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在2018年執行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以宏觀視角、區域定位及軍事功能之探討,此案在2019年完成結案報告,還原了宜蘭地區在臺灣二戰史上扮演的角色與歷程,本刊將逐期擇要刊載,讓後世重新認識、理解刻劃於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跡痕。

登陸臺灣計畫

根據第十軍團之情報,1944年9月時,臺灣約有69,000-82,000名日軍及668架作戰飛機(9月11日情報)。其中有40,000兵力與164架戰機是8月7日至9月11日間進駐。[1]因應戰事發展,日軍除增強臺灣之兵力,也將部份南方的部隊移至菲律賓(約四個旅團)。[2]當登陸之日,美軍估算,臺澎地區的日軍或有8個師團,其中1/3個師團駐於澎湖。這些部隊約有相當於2又2/3個師團的兵力用於機動作戰、航空與海軍武力維護、海岸防衛、防空陣地與工兵等。汽車運輸的能量則可支援2個師團的移動。[3]
美軍預估,在登陸日(D day)前三天,不會有日軍增援部隊抵達臺灣。而登陸日當天,所有的橋梁、道路與鐵路均遭空襲與艦砲摧毀。但日軍可迅速地以浮橋代替橋梁。日軍士兵行軍可達1小時2.5英哩、搭乘卡車可達12.5英哩。以此估算,若利用卡車,可使一個師團的兵力在一日內前進125英哩,而步行僅一日15英哩、急行軍約30英哩。但一個師團的卡車縱隊,若以每輛車200碼的間隔,車陣將延展125英哩長,首尾相距之行車時間約14小時。[4]
美方評估,日軍指揮官用於臺灣戰役之戰機可達1,500 架,增援部隊由中國大陸(Mainland China)與琉球飛抵臺灣,而臺灣各地機場總容量約1,500架,具有彈性與分散的特性。當美軍攻下南臺灣一帶後,最具威脅的會是嘉義(Kagi)、臺東(Taito)、新竹(Shinchiku)、臺北(Taihoku)等機場。[5]
當美軍登陸時,臺南-高雄-枋寮(Boryo)的日軍,估計有2又1/3個師團可直接應戰,援軍由嘉義及以北地區增援,登陸戰發起12小時內,將有1個師團抵達戰場,12天內,可增援2又1/3個師團,使日軍兵力達到4又2/3個師團。而美軍擬定的登陸計畫,有A、B、C三項:[6]


A計畫
登陸日前三天(D – 3 day),以航艦之飛機對臺猛烈轟炸。開始登陸時,先以艦砲及轟炸,破壞交通系統,以防止或延緩日軍增援。海軍陸戰隊第3軍搶灘鳳鼻頭(Hobito),另分兵一個營登陸琉球嶼(Ryukyu-Sho)。然後,第3軍及其在下淡水溪(Shimo-Tansui River,今高屏溪)之右翼部隊,盡最大力量攻入鳳山(Hozan),鞏固高屏溪防線並協助陸軍第24軍。最後與24軍會師佔領高雄,驅逐曾文溪(Sobun River)以南海岸平原之日軍。
第24軍則搶灘枋寮以北的沙灘,佔領水底寮(Suiteiryo)機場。[7]另以一個團戰鬥群登陸大坂埒(Daihanratsu,今墾丁之南灣里),佔領恆春(Koshun)機場,控制南灣(Nan Wan)一帶的海岸。隨後進軍里港(Riko),重整兵力後向西發起里港至屏東一線的攻勢。突破後,主力自里港轉折,攻向里港至岡山一線,佔領岡山機場。該軍將保護美軍北面側翼,協同海陸第3軍佔領高雄,然後向北、向西擴大、鞏固佔領區。


B計畫
陸軍第24軍於高雄南、北之沙灘搶灘。北路軍登陸後向東攻入橋仔頭(Kyoshito),切斷縱貫公路與鐵路,以防範或延緩日軍增援高雄。然後佔領岡山及機場,鞏固陣地後佔領高雄。南路軍與北路軍同時登陸,協同高屏溪一帶的右翼部隊,進軍鳳山,佔領並鞏固該地之機場,然後與北路軍會師高雄。
海陸第3軍(所屬之陸軍第77步兵師保留為預備隊),於枋寮西北的沙灘登陸,攻佔佳冬機場後,進軍屏東,佔領該地及機場。以火力支援第24軍的攻勢,保護陸軍的右翼。海陸第5軍[8]則分兵一個團戰鬥群及兩個8吋砲營(Bn 8” guns)[9],搶灘琉球嶼。另兩個團戰鬥群登陸大坂埒、佔領恆春機場,控制南灣一帶的海岸。若是陸軍第24軍與海陸第3軍進軍順利,那麼預備師就會投入增援海陸第5軍。各軍佔領高雄港後,登陸之美軍重整兵力向北推進,掃蕩曾文溪以南的日軍,並向北、向西擴大、鞏固佔領區。


C計畫
為B計畫之調整,由陸軍第24軍除岡山或鳳鼻頭之外,北路軍登陸二層行溪(Nesoko/Nisoko)河口沙灘。三項計畫各有優劣。A計畫的優點是登陸地點相近,可互相支援;所選擇的沙灘,均屬海岸寬廣之地。缺點是日軍可運用臺南-高雄-枋寮的部隊,攻擊美軍兩條狹長如水道的縱隊,但美軍卻缺乏地面部隊可供逆襲與反擊。B計畫的優點是逼迫日軍困守陣地,使美軍能在最短時間內,佔領高雄港及登陸區之主要機場,鞏固其它灘頭以增援、補給登陸地,迫使日軍指揮官將部隊分散於更寬廣的區域,利於各個擊破。但B計畫的缺點是北路軍(第24軍)登陸之南、北沙灘相隔達15英哩。C計畫的優點與B計畫相同,缺點是登陸之沙灘相隔更加遙遠,達30英哩。[10]三者相較下,美軍選擇B計畫,保留C計畫。[11]日軍對此似有偵知,7-10月間強化鳳鼻頭、恆春、澎湖的兵力整備,並以海上挺進戰隊進駐楓港、枋山、高雄西子灣、二層行溪等地。[12]
傷亡方面,美方估計攻擊部隊(350,000 人)在登陸後60 天內,傷亡達十分之一(35,000,其中受傷人數為28,000人)。美軍醫療單位可醫治37,000人、可於當地醫院治療7,000人。傷患須撤出戰場21,000人,可後送傷患22,000人,包括6艘醫療船(AH,可運送7,200人)、3艘傷患後送運輸艦(APH,可運送2,100人)、40艘人員運輸艦(APA,可運送12,700人)。病床可提供17,000 床,分別由南太平洋戰區(6,000)、夏威夷(6,000)、馬里亞納(5,000)提供。[13]
由於美軍計畫在臺灣及中國沿海建立武裝力量,加上佔領區廣大,與先前搶灘小島不同,尼米茲認為應設置臺灣地區司令(Commander Formosa Area),管轄臺灣、廈門的陸地,及北緯21-26 度、東經117-123度間的海域,包括部隊、船艦與岸基航空部隊等。司令直接向太平洋戰區司令負責,但當情勢變化時,也會由第五艦隊(Task Fleet, Fifth Fleet)指揮。臺灣地區司令下,規劃有臺灣島(Island Commander Formosa。指揮官為陸軍少將,Maj. Gen, USA)、廈門基地(Base Commander Amoy。指揮官為海軍少將,Rear Adm, USN)、岸基航空部隊(Commander Shore- Based Air Forces。指揮官為陸軍少將),以及海軍地方防衛部隊(Commander Naval Local Defense Forces。指揮官為海軍少將)。[14]地區司令下的臺灣島指揮官曾一度考慮賈曼陸軍少將(Major General Sanderford Jarman)。[15]
鋪道計畫發動的時間,為1945年2月15日。其後為登陸硫磺島(Iwo Jima,4月15日)、琉球(5月1日)、(浙江)溫州(6月1日)、南日本/九州(6月15日/10月1日)、本州(9月15日/12月3日)。[16]

參考資料與註釋

[1] 以戰機數量而言,筆者以日本防衛省之《沖繩、臺灣、硫黃島方面作戰:陸軍航空作戰》、《臺灣方面軍作戰記錄 昭21年8月》等資料調查,成軍時駐臺之日本陸軍第八飛行師團,戰機在368架以上,8月後調派飛行第20戰隊、飛行第67戰隊一部赴臺。9月中以後,另有飛行第10、第11戰隊等來臺增援。海軍航空隊主力為14聯空,戰機約90架,另有953空、水偵隊與30艦攻隊等。7月末則221空之一部與341空約50架戰機進駐新竹。陸軍師團數量似有誤,當時駐臺為三個師團(10、50、66)及一個旅團(68)。參見第一復員局,〈第3章 捷号作戦準備〉(自昭和19年7月下旬至昭和19年10月中旬)/其の兵力の増減及兵力運用)。但日軍師團約2萬人、旅團約4 千,外加獨立單位,總人數應與美軍估算相去不遠。

[2] 原文為Four independence mixed brigade,意為獨立混合旅團。

[3] 本段文字參見:Headquarters Tenth Army, Office of the A.C. of S., G-2, APO 357: “G-2 Estimate of the Enemy Situation: Formosa,” 20 Sept., 1944, pp.1-3, RG338, P50419, Box.75(NARA).

[4] Headquarters Tenth Army, Office of the A.C. of S., G-2, APO 357: “G-2 Estimate of the Enemy Situation: Formosa,” 20 Sept., 1944, p.3, RG338, P50419, Box.75(NARA)。此估算應是指西部各河川之橋梁以浮橋替換後,導致行車尚無法通暢。

[5] Headquarters Tenth Army, Office of the A.C. of S., G-2, APO 357: “G-2 Estimate of the Enemy Situation: Formosa,” 20 Sept., 1944, p.9, RG338, P50419, Box.75(NARA)。

[6] “Commanders Estimate of the Situation, Causeway Operation: Formosa Phase,” 1944, RG338, P50419, Box.75(NARA). 另有一估算,認為日軍於登陸後12天內可集結之總兵力為5又1/3個師團。Headquarters Tenth Army, Office of the A.C. of S., G-2, APO 357: “G-2 Estimate of the Enemy Situation: Formosa,” 20 Sept., 1944, p.5, RG338, P50419, Box.75(NARA).

[7] 意指佳冬機場。
[8] 第五軍(V Amphibious Corps, VAC)成軍於1943年8月24日,為第五艦隊(Fifth US Fleet)所屬的兩棲登陸部隊,用於支援中太平洋戰區的任務。性質上應是補充或增援部隊。參見V Amphibious Corps, VAC, FMF/FMFPac, in George Forty, US Marine Corps Handbook 1941-1945(UK: The History Press, 2013), no pages.
[9] Bn為Battalion(營)之縮寫。

[10] 如二層行溪溪口之白砂崙(北路)-鳳鼻頭(南路)約53公里,約合33英哩。
[11] A、B、C三項計畫之內容,參見:“Commanders Estimate of the Situation, Causeway Operation: Formosa Phase,”1944, RG338, P50419, Box.75(NARA).
[12] 第一復員局,〈第3章 捷号作戦準備〉(自昭和19年7月下旬至昭和19年10月中旬)/其の兵力の増減及兵力運用)(JACAR: C11110354800)。
[13] “Logistics,” RG338, P50419, Box.75(NARA).
[14] Headquarters of the Commander in Chief, United States Pacific Fleet and Pacific Ocean Areas, “Command Relationships in the Formosa Operation,” 13 Sept., 1944, RG338, P50418, Box.68(NARA); “Commanding Organization Formosa Area,” RG338, P50423, Box.91(NARA); Headquarters of the Commander in Chief,United States Pacific Fleet and Pacific Ocean Areas, Serial 000110, “Command Organization,” 18 Sept., 1944,RG338, P50418, Box.68(NARA).
[15] 此議於1944年9月4日提出,但9月15日時賈曼已調任馬里亞納地區司令(Marianas Area Command,Pacific Theater),因此9月17日時,太平洋戰區表示暫緩,待後續時機成熟再進行。Headquarters Tenth Army,APO 357: “Command Organization,” 21 Sept., 1944, RG338, P50418, Box.68(NARA). 賈曼職務調動時間參見The Worlds Military History Wiki: http://theworldsmilitaryhistory.wikia.com/wiki/Sanderford_Jarman.
[16] “JCS 924,” RG338, P50418, Box.68(N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