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1期-走進歷史眷村─篤行三村

林正芳 / 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長
改寫自王珩,2007,《宜蘭縣眷村文化潛力普查計畫》,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民國74年篤行三村照片,資料來源:1985.7,《宜蘭縣軍眷村(大陳義胞)改建國宅研討會資料》,未刊本。
民國74年篤行三村照片,資料來源:1985.7,《宜蘭縣軍眷村(大陳義胞)改建國宅研討會資料》,未刊本。

前言

眷村是少有且深具特色的文化資產,在世界各國積極保存舊建築、地方特殊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的潮流下,為使台灣眷村及國防特色文化資產獲得妥善保存,宜蘭縣眷村文化潛力普查計畫先行建立基礎資料之調查,予以普查分析後再行保存價值判斷。

 

由於眷村文化保存涉及範圍十分廣泛,必須長時間進行,但眷建築的消失十分快速,故本計畫針對宜蘭縣內尚未改建、具代表性之眷村進行相關之建築、文獻、文物等普查紀錄,採集編纂口述歷史、生活史,藉以釐清史實,以及其在台灣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價值和貢獻,作為未來保存甚至設置的基礎資料。

 

蘭陽博物館摘自此計劃內的眷村紀錄作系列電子報,希望讓更多人能認識到這個可能耳聞過,但沒有機會接觸的特色文化。每一個眷村皆是由無數個可歌可泣的故事構成,這些故事可能離你很遙遠,但你一定不陌生,蘭博希望藉由這些資料紀實,拉進我們和歷史的距離,一同為珍貴的史實作見證者。

眷村沿革

五結鄉四結村中正路上的篤行三村,位於羅東林管處的北側,行政區域隸屬五結鄉,都市計畫屬於羅東鎮保護區,是一處老舊的眷村。據現任的自治會會長胡家榮表示,目前眷村的房子有119間,戶口108戶,在此居住的僅剩30戶不到,如C-7棟73號陳伯伯於羅東鎮置產,每天回來整理環境,若遇到重大事情或是選舉,可以聯絡到的約90幾戶人家。

 

民國39年陸軍43師眷屬隨部隊由駐紮三個多月的金門移防台北,原住在景美國小,後來輾轉來到宜蘭金六結營區。篤行三村是民國39年底由政府提供土地,師部工兵自己動工興建,牆壁是竹編夾泥牆,極為簡陋狹窄,41年完成的第一批房子只有20戶,當時有許多人沒抽到房子而散居各處賃屋而居,後來陸續增建才有現在的規模。

 

原住戶包括士官和校官,退伍或現役都有,後來的住戶也都是軍人和其眷屬但兵種、單位不一。民國45年劉媽媽搬到篤行三村居住,當時分配到的房子一間只有6、7坪,眷村四周都是稻田、田埂路,飲用水得到附近百姓家提水,後來才有井水,根據調查,水井位於眷村西南側,目前已回填廢棄不用。

 

民國52年「波蜜拉」颱風吹倒了最早蓋好的一大半房子,竹編的泥牆曝了光,但也因為簡陋的材質沒什麼重量,壓到人不至於傷重,之後改建的水泥磚牆房子較為牢靠,便一直使用到現在,但是屋頂經不起長時間的風雨摧殘,從顏色五花八門、高低不一的現狀就能看出,曾有過一番的坎坷歲月。胡會長指出,小時候門前的道路(空地)很寬,白天可以玩耍,晚上乘涼,但是因為房子不夠住,所以紛紛築起圍牆與增建廚房等空間,變成了現在的小巷弄。

篤行三村鳥瞰照片
篤行三村鳥瞰照片

眷舍特色

篤行三村為棋盤式規劃,以南北及東西向為配置原則,建築物配置以東西向及南北向為主,區內巷道南北向聯絡巷道有兩條,一為A排及B排間呈南北長巷,另一為C區東側的南北向長巷,東西向有B-1及B-2棟,B-2及B-3棟,B-3及B-4棟間的均有巷道可與C區東側及A排及B排間的南北向長條區域連通。

 

南北向二長排間為巷道,A排及B排眷舍配置皆面對巷道為出入大門,A排眷舍門牌由南邊的1號開始至北側的33號,B排則由南側的34號至北側的71號。A-1棟33號及C-1棟71號北側入口,有一閒置廣場,目前為停車使用,廣場東側有一公共廁所(已閒置),廣場與道路間有白色大理石板上書寫篤行三村的立柱,只是門柱間的通道有RC塊堵住不為車輛進入。A排及B排眷舍南側有一廣場及榕樹數株及公共廁所(已閒置),目前為居民及小孩遊憩散佈空間,向南鄰接舊太平山林鐵道路徑,更可直達羅東林管區內的竹林舊驛、儲木池等歷史路徑。

左圖:眷村主要出入口及門坊有白色大理石板上書寫的篤行三村的立柱 / 右圖:西側東西向第2、3、及4、5排屋前的巷道。
左圖:眷村主要出入口及門坊有白色大理石板上書寫的篤行三村的立柱 / 右圖:西側東西向第2、3、及4、5排屋前的巷道。

東側A排及B排形式均屬丁種眷舍,以一門一窗的立面,寬約3米,僅於深度及空間配置上稍有差異,但亦可見數種式樣,其一,北段(A-1, B-1)部份連棟每戶寬約3米,正立面一門一窗,如B-164-71號等8戶,到了中段的A-126-33號等10間樣式雖相同,但屋身上則顯得較高。

 

第二種為單棟每戶寬約6米,正立面亦為一門二窗的樣式,如A-4910B-164號等,其中A-49號眷舍前側有水平出簷,在屋身上略高於10號眷舍。

 

第三種為前庭3米,前後二棟相連的山形斜坡屋面眷舍,進深皆約6米,其中亦雜有混凝土平頂的式樣,如B-353號。另外在B-43940號眷舍前庭院可看到應屬原始寬約15公分的淺水溝及舊有的自來水止水栓蓋。

左圖:相連的前後屋形式與前庭的增築(B排) / 右圖:一門一窗形式的正立面(A排)
左圖:相連的前後屋形式與前庭的增築(B排) / 右圖:一門一窗形式的正立面(A排)

 

西側C排的七排眷舍,最南側的為一排(C-7)為南北向配置的丁種眷舍,由南側的73號至北側的78號共六戶。C-7棟眷舍後方現為為天主教堂及惠民殘障服務中心,C-7棟其南側有一公共廁所,目前已閒置。

左圖:長巷南端之空地、榕樹。  /  右圖:眷村裡唯一的天主堂現在是惠民殘障服務中心
左圖:長巷南端之空地、榕樹。 / 右圖:眷村裡唯一的天主堂現在是惠民殘障服務中心

其中75-78號共四戶,面寬約3米正立面為一門一窗形式。其他二戶面寬則倍於前四戶,應為合併使用且經門牌重編後,原8戶為丁種眷舍形式,約3米寬6米深,後設有廚房。

 

C排北側為六排東西向的眷舍,由南至北,C-6棟面向南側較寬可通台九省道、東側長條眷區的巷道。C-4及C-5棟及C-2棟、C-3棟排皆面對中間約1.2米寬的巷道,巷道二側有排水明溝,跨過明溝上的弧面走道可至每戶前庭院,另外在C-1及C-2棟間C-3及C-4棟C-5及C-6棟間亦設置排水溝。

 

C排南側C-1棟共有5戶,每戶面寬約5.4米,進深約4米,在正立面上採中間單開門,二側各一雙推拉窗戶的形式,室內規劃一廳兩房,左右配置,後設廚房,後期均增建廚浴設備。

左圖:西側(C排-C-6)東西向第一排的連棟眷舍 / 右圖:巷內通道、水溝及前庭的增築情形。
左圖:西側(C排-C-6)東西向第一排的連棟眷舍 / 右圖:巷內通道、水溝及前庭的增築情形。

 

C排南側C-1-5棟眷舍進深皆約為3米,每棟前後留各約3米的前後院空間,只是現況上大多在前後增築加蓋構造物,每戶立面仍屬一門二窗的形式。本區中多數眷舍前庭多後期的增建加蓋、荒廢無人居住等,已不見有人居住時多樣豐富風貌。

左圖:(C排-C-4)巷道、前庭雨庇、植栽等的空間。 / 右圖:(C排-C-4)連棟眷舍及前後庭增築的情形
左圖:(C排-C-4)巷道、前庭雨庇、植栽等的空間。 / 右圖:(C排-C-4)連棟眷舍及前後庭增築的情形

眷村檔案

  • 村址:五結鄉四結村中正路一段篤行三村1-119
  • 建村時間:民國4771
  • 土地權屬:五結鄉四結段440號等筆土地,國有財產局
  • 管理單位:陸總部
  • 土地面積:1.0740公頃
  • 興建單位:陸總部
  • 興建戶數:興建戶數為120戶,現今門牌編號為有119戶,應屬後期自行合併,並門牌重編後的結果。
  • 村民組成:452人

 

篤行三村位於羅東鎮與五結鄉交界處,即台九省道(中正路一段)過羅東鎮環鎮道路(光榮路)北側,由台九省道轉下四北路即可進入。鄰近有興中國中、中興紙廠、四結教會及羅東林區管理處,主要出入動線以北側巷道及西南側廣場向西連通至中正路為主要出入口。

篤行三村位置圖
篤行三村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