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74期-蘭陽濕地生態社—濕地工班的「做中學」

文/圖:賴擁憲(頭城國小教師)

 

2007年,時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夏道緣認為:「認識大自然的方式很多,自行到戶外走走,參與解說導覽、自然觀察等,都是不錯的途徑。然而,在『工作假期』中,崇尚『親手做』的哲學,從『做』中出發,思考、學習、體驗隨之而來,以拋開慣有的觀點與方式,重新認識我們熟悉又陌生的大自然。」

學員們正在辨識與觀察水生植物
學員們正在辨識與觀察水生植物

而在宜蘭地區,也有一群朋友,以親手做的方式去認識宜蘭的濕地環境,有別於到戶外單純的觀察自然、欣賞自然,他們以「生態工作假期」的活動號召更多的人參與,以「環境復育志工」為己任,用關懷環境的行動力為宜蘭濕地環境打拼。

 

他們是「濕地工班」-宜蘭暨羅東社區大學蘭陽濕地生態社的師生。

緣起

宜蘭社區大學成立於2000年,當時只是一個登山嚮導的邱錦和老師,他曾經協助衛視中文台拍攝以宜蘭地區的自然湖泊為主的「台灣探險隊」系列節目,民國90 年,向社大申請開設「蘭陽湖泊之美」班,是以節目影片當作上課教材,晚上欣賞影片,隔天實地走訪自然湖泊的一種戶外生態觀察課程。

 

民國91年間,發生員山鄉雙連埤生態搶救行動過後,邱老師開始在各項會議當中不斷地為濕地的生態復育發聲,不管是公家單位還是私人機構,只要有人願意提供土地的話,他都願意幫忙建造一塊收容濕地植物的生態池。為了要持續這項工作,他也決定將原本以戶外生態旅遊為主的《蘭陽湖泊之美》改成《宜蘭水生植物尋奇》班,活動內容也轉變為以帶領學員做生態復育的濕地營造為主。

 

剛開始設計環境解說志工的培訓課程,接著,執行了一些營造生態池的專案,原本這些環境解說的志工們,就變成了支援這項行動的班底,因為是在假日工作,工作時間以1日為主,因而沿用「工作假期」概念,成為宜蘭縣第一個以濕地環境復育為服務對象的濕地生態工作假期社團。

 

該班從民國90年成立迄今,整個課程的走向,從最剛開始單純的生態旅遊與導覽解說,加入了濕地生態搶救,生態調查與監測、水生植物復育技術等內容,而更加豐富了生態工作假期的活動內容。

目前課程的已不再是單純的生態旅遊與導覽解說,圖右即為邱老師(莊雅惠 攝)
目前課程的已不再是單純的生態旅遊與導覽解說,圖右即為邱老師(莊雅惠 攝)

維護及復救自然湖泊

為觀察、了解整個自然湖泊的環境,並親手復救濕地生物,邱老師指導學員們調查及測量記錄,並替湖泊補洞及做擋水牆,也採集一些種子下山復育、清除多餘外來種以及圍網復育水草…等。

 

湖域植物調查及測量
以每木調查方法進行,先紀錄自然湖泊週邊陸域植物與濕地植物等名稱,再畫出植物分布平面圖。並利用小船到湖泊裡,取東西向及南北向之縱橫線,拉紅繩子成直線,取每5公尺的距離測量湖底深度,繪製湖域植被分布剖面圖。

雙連埤A3樣區植物社會剖面圖 (資料來源:雙連埤整地後水生植物調查報告,p20,2003年7月)
雙連埤A3樣區植物社會剖面圖 (資料來源:雙連埤整地後水生植物調查報告,p20,2003年7月)

補洞與做擋水牆
探訪自然湖泊時,發現湖泊似乎因為漏洞而持續降低水位,補洞或做擋水牆是為延緩湖泊陸化現象而採取的不得已措施。我們會帶著數十袋的麻布袋和挖土工具到出水口處,就地將麻布袋裝滿該處土壤繫緊後填補於出水洞口,以防止水位繼續降低。或是將砂包送這湖泊的出水口處,一一堆疊起來,形成一個自然又不傷害水域生態的擋水牆。

 

但是後來發現這樣子的效果有限,就改成清除部分植物來擴大某些植物生長面積,或者以採集種原下山復育的方式來保存屬於該地的水生植物。

 

採集種苗或種子
採集的目的在於保種及擴大生長範圍,在自然湖泊區採集到的種苗和種子,會在老師的種原場裡復育,俟營造生態池或製作生態浮島時,再移植這些種原過去。若是木本植物的原生棲地面臨到重建的危機時,就會想辦法移植到其他適合環境,例如:搶救冬山鄉52甲濕地三奇村的風箱樹,另覓它處合適棲地進行復育。

在冷埤把一部分的水禾堵住水面形成一個自然又不傷害水域生態的擋水牆
在冷埤把一部分的水禾堵住水面形成一個自然又不傷害水域生態的擋水牆

清除外來種
如上圖所示,該班去冷埤清除生長過盛的外來種水禾,再將清理出的水禾就地利用,於出水口處堆舖成一道牆,讓冷埤的水流速度變緩慢。

 

圍網復育水生植物
有些時候,礙於水生植物的原棲地已被外來魚種入侵,因擔心返回原棲地復育時,仍無法避免被外來魚種吃光而徒勞無功,因此,就嘗試在湖域裡用圍網圍出一塊封閉區域,進行水生植物的復育。

 

小結
在幾次的自然湖泊維護管理的策略當中,他們嘗試著用補洞、設擋水壩的方式讓湖泊的陸化情況延緩,也嘗試將湖域裡優勢生物清除以增加其他物種生長空間,目的是為了增加湖泊的自然生命力,延緩陸化的時程,甚至,也讓與之共存的水生物種得以留存於該棲地。但其實後續觀察結果讓我們都知道,那只是跟大自然掙出來的一丁點時間,徒勞無功,無濟於事。所以,為了讓一些”原住民”物種得以留存原棲地,採集種子和圍網策略復育的方法,變成了水生物種保存的現行策略。

採集種子和圍網策略復育的方法,變成了水生物種保存的現行策略
採集種子和圍網策略復育的方法,變成了水生物種保存的現行策略

營造人工生態池

 

要營造一個生態池,會從最基本的營造樣區週邊植物調查開始,再規劃植物分布及栽種,接著,製作解說牌、不定期的進階維護管理,如打枝、矮化、修剪老化枝葉、以及修築週邊設施,如烤麵包窯、雨水回收系統、乾式廁所、林間木椅…等項目的工作內容,是該班在「人工棲地營造與管理」的做中學之路。

七賢國小的人工生態池
七賢國小的人工生態池

營造樣區週邊植物調查
通常,願意提供土地施作生態池的學校、社區等公部門或私人機構的承辦人所提供要營造生態池的土地,多是無人使用與管理的荒地,原本的生態就十分豐富,因此,為了方便在未來能把施作的前後做比較與對照,進一步了解在這段時間植物發生了哪些變化,就需要做營造前的區植物調查與紀錄。調查前先畫一張平面圖,行走樣區觀察一圈並在平面圖上編號與紀錄植物名稱,若有無法辨識的植物就拍攝照片,並採集標本裝入夾鏈袋,請老師或其他學員鑑別,最後繪製成一張植物分布平面圖。

五結鄉學進國小校園內由本班學員協助營造的生態池
五結鄉學進國小校園內由本班學員協助營造的生態池

營造生態池
怎麼樣的生態池才是對的呢?當然還是要「師法自然」,邱老師對生態池的構想是源自於自然湖泊—崙埤池和雙連埤,他認為在宜蘭地區的原始湖泊生態系統,由於人為的干擾比較少,因此比較完整。對於生態濕地營造的構想,其一是挖的要深,否則易陸化,其二是不用水泥,改以生態工法營造生態池,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發展。老師會先依營造池子的範圍及面積大小,先在種原場或是其他生態池準備好水生植栽,載送到施作地點後,指導學員各類水生植物栽種方式、栽種水域深度及範圍大小等,分組施作,種植後並完成植栽分布平面圖,方便後續的觀察及維護管理。

 

依據該班已施作池子的案例整理,大致可分為下列種 :
(一)生態復育型:以陳氏鑑湖堂為最成功的典範,但最後也變成失敗的案例。
(二)中水回收教育型:把不含廚房油脂成分的生活污水回收處理再利用作為生態池的水源,如蘇澳鎮岳明國小和育英國小的中水回收系統即具教育功能,
(三)景觀型:以員山鄉雷公埤的浮島、羅東林管處生態池為典範。
(四)污水淨化型:在黎明社區禾風竹露民宿和羅東水資源回收中心的生態池均具有污水淨化的功能。
(五)經濟功能型:清溝社區的經濟農作池現可視為示範作品,未來有待進一步觀察。

左:黎明社區禾風竹露民宿的生態池 / 右:羅東水資源回收中心的生態池
左:黎明社區禾風竹露民宿的生態池 / 右:羅東水資源回收中心的生態池

製作解說牌

羅東林管處池畔豎立著自製水生植物解說牌
羅東林管處池畔豎立著自製水生植物解說牌

 

為了讓生態池在無人導覽解說的情形下也能有教育民眾的功能,就學習公園設立樹木解說牌的方式設置水生植物解說牌。但是,一方面解說牌的材質未必環保,另一方面花錢買人家做好的也不怎麼有成就感,於是,邱老師就嘗試著將他的雕刻技術帶入解說牌,材料是漂流木或當地倒木,教導學員們將之鋸成片狀後,再用木雕器具刻上植物名稱及簡易說明,再用火烤後,刮除炭面,釘上木條後即為環保解說牌,豎立於植物前方供大家閱覽,這樣的解說牌不僅有達到環保概念,更為種藝術創作,對於製作的學員而言,另有種成就感。

 

進階管理

在生態池施作完成後,各個植物會隨著氣候、環境等不同因子的適應差異而造成生長競爭的自然演替現象,為了要讓整個池子感覺不是雜草叢生,恣意萌生,形成景觀上的不舒服感,或是特定復育的植物生長情形不如預期,需要補種,或是生長過剩需要修剪矮化、清除或移植至其它地方…等等情況發生時,就需要勞動人手「進階管理」了。

 

有學員曾分享過這段經驗:「經常聽到要去做進階管理的工作時,腦海中浮現的就是:把過度生長的植栽清除並集中,多餘的不是移植就是讓它變成綠肥再利用;再整理出一塊區域,把消失的一些植物補種回去;把側枝生長過剩的木本植物,利用工具修剪……等這些工作。」而且,透過討論,我們認為要管理好一個生態池,主要後續的維護管理,並且讓它能發揮應有的功能和價值。

為了要讓整個池子感覺不是雜草叢生,形成景觀上的不舒服感,或是特定復育的植物生長情形不如預期,需要補種,或是生長過剩需要修剪…,就需要勞動人手「進階管理」了
為了要讓整個池子感覺不是雜草叢生,形成景觀上的不舒服感,或是特定復育的植物生長情形不如預期,需要補種,或是生長過剩需要修剪…,就需要勞動人手「進階管理」了

小結
邱老師對於生態池的營造規劃迄今已有另一番的體悟,他說:「以前是經驗不足,我們就是先搶救,做中學,邊做邊看,現在變成是我這個基地20年後要怎麼的發展,我現在先做20年後的事,由中、長期的水生植物復育先做,再做短期的。」這是一種預想未來池子模組的作法,從中、長期的木本植栽先行栽植,木本植物先種,短期的草本挺水植物再慢慢種回來,形成了營造與管理維護生態池雙管齊下的方法。期望這樣的施作方式能兼顧「師法自然」以及「永續經營」的理念。

製作生態浮島

生態浮島製作的最初構想是來自於雙連埤的浮島,而在邱老師後來陸續發現宜蘭的神秘湖、神代池、草埤、崩山湖、湳埤、坔埤等湖泊也有不同因子的生態浮島,他認為浮島可以視為宜蘭地區天然湖泊之一大特色,就嘗試著把製作生態浮島的想法帶入課程當中操作,帶領學員們在不同的人工濕地裡,營造一座座人工生態浮島。

 

最初是在羅東運動公園,用廢棄的鐵道木就地取材,每塊木材併起來後再以ㄇ字釘固定的簡易型浮島,但是,隨著時日漸久,植物承載量過重,最後還是沉了。接著,就在礁溪玉田社區和員山蓁巷社區…等地方,繼續嘗試新作法,製作一座成功的浮島並不容易。一個技術的成熟,需要長時間經驗的累積和持續性的成果展現。

 

製作生態浮島的目的主要是能在各人工濕地展現宜蘭自然湖泊的特色之美,也希望能造就另一種生態美感與價值。但如何製作一個經得起風吹日曬雨淋,能長得頭好壯壯且不下沉的人工浮島是一件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有諸多的因素必須考慮及克服。因此,在失敗中獲取寶貴的經驗是這一班上課時必修的學分。

於礁溪玉田社區製作人工浮島
於礁溪玉田社區製作人工浮島

參與社區保育工作

近年來,原本協助營造宜蘭的陳氏鑑湖堂、員山鄉的蓁巷社區以及羅東鎮的羅東運動公園的人工生態池逐漸吸引很多關注濕地生態的民眾後,該班師生為了讓濕地復育的理念獲得多數人的支持,也開始接觸一些社區、學校等公部門單位或私人機構所提出的營造人工濕地計畫。但是,後來,由於陳氏鑑湖堂以及蓁巷社區的生態池在面臨租地收回、民眾質疑水深對社區居民有危險的因素下,被迫填平消失,讓指導老師在接洽新的案子時候更謹慎其事。因此,如何讓社區民眾有生態復育的共識,與社區民眾溝通生態保育的觀念變成了在社區裡復育水生植物成敗的關鍵。

 

為了提高社區居民的參與度,從原本只想要高調呼喊「保育生態」的理想性,在幾經挫折與反省後,漸漸轉化為一種比較貼近居民語言的方式,與他們溝通,學習如何將濕地生態復育的觀念用更近於一般民眾的想法和角度,帶入社區裡,用他們能接受的語言,去吸引更多的人參與保育工作。同時也提出營造生態池的三個原則:「第一是土地為提供之業主所擁有,第二是願意開放為公共空間給大眾使用,第三是有能力持續管理經營下去。」

 

這些年,教育部推動的「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劃」曾補助營造生態池與中水回收系統,該班師生因而協助縣內外學校營造人工濕地,也會安排課程回該校進階管理,但經過長期的觀察與比較後發現,該池子的成敗關鍵仍在於管理單位的團隊參與度和管理技術培養,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社區裡面。突顯出民眾對於生態池復育的觀念仍不足,而管理又只靠少數人付出時,最初為了保育原生水生物種而營造的人工濕地就失去意義了。

 

總結來說,居民對於「種草」這件事,普遍認為「百害而無一益」,像是:池水過深沒有安全感、也沒經濟效益、又無法忍受動、植物引來不該來的動物、雜草就是髒亂…等等因素,造成社區民眾較不能接受住家附近多了一座生態池,也直接影響了社區參與推動復育的力量。然而,對參與的學員而言,「假期去工作,在工作中獲得身心靈的成就」本來就是其參與的目的,只是在付出勞力,揮灑汗水之後,發現所有辛勞最後得到的代價是「結束」,難免會感傷,畢竟,用手種水草,種的是人和水草之間的感情。

員山鄉蓁巷社區人工生態池
員山鄉蓁巷社區人工生態池

結語

在這一條「做中學」的路上,邱老師不僅只是帶領學員探尋原始湖泊生態,更進一步嘗試著為湖泊生態環境的保存做一些人力可為之事,其間更不斷的與學校、社區互動,透過各種方式在公共空間裡營造生態池,希望在宜蘭的各鄉鎮裡都能有至少一處復育台灣原生濕地植物的人工濕地。學員們不斷的「做中學習」中成長及改進,一同關心公共空間水生植物環境的永續發展,創造社區水生植物生態旅遊並倡導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蘭陽濕地生態社的師生,正在用他們「做中學」的學習精神,以一個工作假期的模式去認識他們的大自然!

清溝社區民眾參與生態龍舟競賽
清溝社區民眾參與生態龍舟競賽

參考文獻

  • 宜蘭社區大學(2003)。雙連埤整地後水生植物調查報告。宜蘭:宜蘭社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