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44期-吳沙後裔聚落發展史

文/圖:莊雅惠

改寫自「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第三階段報告書」(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提供)

聚落空間的變遷

嘉慶七年(1802)──落居四城地區

嘉慶七年(1802)吳化帶領部眾進墾五圍(宜蘭)之後,旋即回到四圍地區定居,由於四城地區位居蘭陽之中,三面背山倚嶺為屏障,而山下湧泉豐沛,引水灌溉甚為方便,在拓墾初期不必再為水源取得耗費心力,加上此地山巒青蔥,風景秀麗,因此吳沙後裔選擇在此落居並成為四城地區開發的先鋒。

 

祖厝的興建

祖厝建築
最早的吳沙故宅興建時期已不復記憶(約一百年前),材料以上好的福杉作為木架構,大陸來的壓艙石堆砌屋基及牆基,整棟建築壯麗美觀。而當時聚落內也以此故居為中心發展成左右三條護龍式的建築。

 

聚落的防衛
原本吳沙聚落周圍種滿密實的四層竹圍以防範山的那一邊原住民的侵擾,結構完整封閉的竹圍連子彈都無法穿越,全聚落只留一個出入口(目前進入吳沙聚落入口處),因此綿密的竹圍是吳沙村聚落的第一道防線。

 

拓墾初期必須防範土匪及原住民的攻擊,於是吳沙聚落除了外圍一道竹圍之外,並在聚落入口處設有一個火槍樓,而竹圍內的房舍每戶皆留有槍孔,火槍樓、竹圍與槍孔建構成一個牢固的聚落防衛系統,也反映出拓墾初期必須面對的身家安全威脅。

 

四城地區地界
四城地區曾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上設有城門,但現今已只能從大致位置來判斷當初城門所在。(另有一說:當初四城地區曾為擔任宜蘭廳城而做過規劃,但最後廳城決定設置在宜蘭市,而四城原先規劃都市形貌並未付諸實現,只留下四個城門的名字。)

 

「西門仔埔」位於聚落西側,地勢較高,清朝時期曾為墓地,日據時期將墳墓移出,而建蓋四城火車站時曾從這裡取土,據說曾挖掘出清朝時期的首飾器物、骨頭及金斗甕,所以雖然這塊地又高又平整,但因曾為墓地,很少人在此蓋房子。

 

南門附近最明顯的景物是一條圳溝──南門圳,這在地方上老一輩人記憶中是乘涼戲水的好所在,尤其是放牛至此,讓牛泡在清涼的水中,小孩子便跑去玩自己的遊戲,這是整治過後的南門圳所享受不到的自然野趣。

 

東門及北門約略可以指出其位置,但已看不出遺跡。

最早祖厝舊址,現已無當時屋舍痕跡可循。
最早祖厝舊址,現已無當時屋舍痕跡可循。

 

日據時期火災的破壞

日據初期日本人到處緝討反動台民,查聞因抗爭而亡者多為礁溪附近人士,因此附近這一帶遭到日本人搜索燒殺,而吳沙故居的正身及公廳就在當時被燒毀,只留下左右護龍。

 

由於竹圍的台語發音與「德圍」相同,且為避免竹圍內房舍窩藏反動份子,日本人下令砍盡竹圍,之後才在聚落外加建圍牆。

 

民國十年以後──聚落重建與發展

公廳的重建
民國十年左右,吳沙後代在吳沙故居原址右後方重建一間公厝(即目前吳沙後裔故居),其材料與格局皆與前者不同,但仍有少部份福杉木,其餘建材皆取自宜蘭本地。

 

屋舍的增建
日據時期吳沙故居遭燒毀之後,同時期間聚落內加蓋起幾間斜屋頂住家。一直到二十年前左右,於舊有屋舍附近繼續加蓋起平屋頂三、四層樓的水泥房舍。

目前吳沙公廳已建設為「吳沙紀念館」,展示內容並包括了四城地區開發史。
目前吳沙公廳已建設為「吳沙紀念館」,展示內容並包括了四城地區開發史。
傳統磚瓦屋舍與加建後的水泥房舍
傳統磚瓦屋舍與加建後的水泥房舍

吳沙家族

任俠好義的族風為吳沙家族的特質

吳沙家族為早期蘭陽平原拓墾先鋒,家族擁有的勢力及田產相當龐大,但吳沙家族承襲了吳沙任俠好義的氣度,如有後進想到四城地區開墾,吳沙家族皆歡迎,並提供必要的協助,而這些陸續加入的家族,在未安身之前,就近住在吳沙聚落旁,在當時物資缺乏的時代,吳沙家族的經濟情況較為穩定,一到過年及重要節慶,吳沙家族會用米做粿,分送給聚落周圍這些後進的拓墾家族,讓大家都能過個豐盛的年節。

 

以私塾方式教育吳家下一代

早期生活艱困,一般人連最基本的溫飽都難求的情形之下,吳沙家族亦步亦趨地建構起穩定的生活型態,而從清朝時便在族內設立私塾以教育孩童知書達禮,由於當時大部份人的觀念認為農耕是最好的工作,因此即使設立了私塾,孩童卻斷斷續續的接受教育。到了日治時期,吳沙家族的孩童開始到四城公學校接受日本教育,晚上再私下聘請老師到村裏教漢字,一直到光復後,吳沙家族才廢棄私塾改至公設學校接受教育。

 

地方上的望族,家族數人曾任日據時期之保正

日本接收台灣之時,吳沙家族第五代大房吳步蟾便代表地方迎接日本到來,而吳步蟾後來也被指派作為保正,由於吳沙家族屬地方上之望族,對於小孩子的教育重視,因此家族教育程度比一般家庭高,日據時期擔任保正多為望族及讀書人,吳沙家族除了吳步蟾之外,吳添土、吳皮等皆做過保正職位,傳遞派出所及郡役所命令。

環境現況

聚落內之巷弄空間
聚落內之巷弄空間

 

合院形式建構一個雞犬相聞互助互信的家族聚落
吳沙聚落至今仍可看出其原先合院聚落的形式,這種傳統的巷道設計及屋舍排列反而在現今有一種良好的家戶溝通之效,幾戶共用一個埕院,陰涼的埕院裏是婦女揀菜、話家常的好場所,而一有陌生人進入聚落內一定會被認出,這種封閉的空間型態促進聚落內至今仍保有守望相助的風氣。

 

圍牆仍屬吳沙家族的單姓村
吳沙聚落從定居至今一直維持著單姓聚落的形式,沒有外來住民,外族加入拓墾也以吳沙聚落外圍為定所,因此是一個以血緣關係為主的單姓村。

 

吳沙聚落內人口組成
目前聚落的人口流失嚴重,現在住的三百多人大部份為老人家,而村子裏以農為生的情形已不多,周圍原有的土地也大多賣出或放領,光復後族裏陸續有人遷出從商。

由左至右為A吳沙公廳入口、B吳沙公廳正面、C聚落內屋舍情形。
由左至右為A吳沙公廳入口、B吳沙公廳正面、C聚落內屋舍情形。
吳沙後裔聚落現況說明。資料來源:《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第三階段報告書》,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4-28~29。
吳沙後裔聚落現況說明。資料來源:《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第三階段報告書》,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4-28~29。
由左至右為D聚落內屋舍情形、E吳沙後裔聚落外的紅磚牆、F吳沙紀念館內古井、G大樹下生活空間。
由左至右為D聚落內屋舍情形、E吳沙後裔聚落外的紅磚牆、F吳沙紀念館內古井、G大樹下生活空間。

 

聚落空間

紅磚圍牆劃界出吳沙家族範圍
日據時期以前,吳沙聚落由重重的竹圍包被住,除了防禦機能之外,竹圍也標示出吳家產權範圍,日據時期竹圍砍盡之後,改以磚牆代替,因此現今的紅磚牆代表著吳沙家族聚落的界線。

重重的竹圍,除了防禦機能外,竹圍也標示出吳家產權範圍。
重重的竹圍,除了防禦機能外,竹圍也標示出吳家產權範圍。

 

吳沙故居,樸實無華的家院風範
吳沙故居現今已成為吳沙家的公廳,裡面放置吳沙照片及牌位供族人祭拜。而此公廳建築與一般民宅相似,為磚造三合院,不假任何花俏的裝飾,小尺度的合院反而創造出一種親切平易的氣質,為現今廟堂改建中少見的空間模式。

 

吳沙故宅目前除了公廳之外,其餘房間由吳阿港等五戶共用中,而大部份人已將牌位請回家祭拜,只剩七八戶仍使用公廳,不過每年三大節日族裏的人還是會到公廳燒香祭拜。而村內之共有土地則由「吳光裔祭祀公業」負責管理。

吳沙公廳內部,左即為吳沙照片。
吳沙公廳內部,左即為吳沙照片。

 

聚落內建築情形
目前聚落內有三期建築:一為日據前未被大火燒毀所遺留下來的屋身,至今仍再使用;一種為日據時期所加蓋的,仍以斜屋頂磚造居多;最近的約二十年前左右所加蓋的水泥平房。這三個時期不同形式的建築拼湊於聚落之中,但整體協調性仍不錯,一些小空間:如院埕、大樹、古井仍保留得很好且在使用當中。

汲水器為先民日常生活取水器具,現仍在使用中。
汲水器為先民日常生活取水器具,現仍在使用中。

 

周圍相關歷史空間

澤蘭宮
澤蘭宮內供奉的媽祖神像是當年吳沙渡海來台時一併帶來的,最初是與吳沙牌位一同放置於公廳內讓四城地區的民眾前往祭拜。民國七十年代開始有信徒因感召於媽祖的庇佑而發起建廟事宜,信徒們捐地捐錢,在民國七十九年時,澤蘭宮正式落成。

澤蘭宮內供奉的媽祖神像是當年吳沙渡海來台時帶來的 (江協堂攝)
澤蘭宮內供奉的媽祖神像是當年吳沙渡海來台時帶來的 (江協堂攝)

 

吳沙夫人墓
吳沙夫人卒於嘉慶十三年(1808),遺囑交代子孫將其葬於宅後的田陌旁,座向東方與吳沙的墓陵(貢寮鄉仁里村)遙遙相對。

吳沙夫人墓
吳沙夫人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