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22期-製作博物館

邱婉婷  /  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我和同事仁怡有幸代表蘭博在2006年9月14日至15日參加由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合辦的「製作博物館」學術研討會(圖一),在這一場年度大型研討會中,約有200位來自博物館界的先進同好齊聚一堂,在2個整天密集地聽取10場次計26篇發表論文,將最新的博物館資訊記取攜回宜蘭,並期藉由整理對博物館的新思路,分享給本館及關心博物館的讀者們〜我的研習心得。

圖一:本會主辦單位為(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台北藝術大學博館所,會中王嵩山所長發表論文
圖一:本會主辦單位為(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台北藝術大學博館所,會中王嵩山所長發表論文

「製作博物館」研討會的宗旨目標

「製作博物館」是一場詩意卻帶有政治預謀的過程,因為博物館建造的背後總有最高操作權力者的主觀立場,所以讓它看似真善美意的表象下,常常難掩其惡魔的猙獰,這也就是為什麼需要客觀的學術立場研討與評論,以為「製作博物館」 (making museum)找尋一條永不凋零的康莊大道。博物館的事業到底獨不獨裁,它是為堅持什麼理想而存活下來的,有些政策宣導是這樣說的:「博物館之建構是為了達到民有、民治、民享的文化理想」,但我們看到的事實卻是國家與地方社會、資本家與勞動者、專業與常識兩造間明顯帶有鴻溝,也就是各自表述其對於博物館的詮釋,也許是天壤之別、沒有交集、無法溝通。這在法國政府或民眾對博物館經營者的認知上從未發生,因為他們兩造均認為「文化對法國大眾的重要性」,而博物館的現身是再製法國人的美學觀與文化觀,所以「博物館將透過政府本身及其科層體制傳達藝術與社會的價值」,簡言之,國家領導者是被賦權委託專業在整體的法國文化版圖上增添榮光的表徵。

 

上述提到的現象,是屬於角色目標上的博物館意涵,從時間與地域的不確定感來看博物館,則在要求我們必須處理「全球化」與「地方化」的過程,而且隨時間之進程與知識的發展,回應到博物館與「非博物館」的核心焦點上,才能解決當前獨特的博物館現象,並且在實際的博物館操作上,博物館的專業者能更清晰自明且無悔地堅持在崗位上。

製作博物館之台灣經驗

首先,本會由幾位博物館界大老帶領下,揭開台灣製作博物館的經驗分享,有25年前非常有遠見,籌畫台灣第一座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漢寶德館長,他認為自20世紀末博物館承受了激烈的轉化壓力,其順應兩個主軸發展:一是「民主化」,當民主思想深化,公民的文化權受到重視,博物館被賦予的教育任務,開始受到價值的辯論,到底博物館要教育誰?誰授權博物館作這樣的大眾教育?此從中隱喻博物館的地位及秩序受到無政府的狀態;二是「產業化」,宣告博物館由政府出資為大眾服務的營運時代已經結束,因為當大眾介入或參與博物館已成為正當性時,博物館走向「觀光娛樂型」與「產業型」,經營模式也轉變為「自負盈虧」的型態,順此主軸下的博物館,可能有多種新名詞的出現,如遊樂館、文化館、生活館等,但必須更認真思考的是,博物館的其他附加價值是為博物館的加分作用,還是捨棄原有收藏研究的不倫不類的負面效應。

 

台灣發展博物館的事業即將屆滿100年,前國立歷史博物館的黃光男館長語重心長的敘述這段發展的博物館史,也重新堅定的談到博物館是為「人」服務,是具備「公益」、「非營利」組織的基調,時至今日之發展,博物館雖不受相關單位的重視,但它卻是一個國家發展與社會成長的指標,在民眾生活的場域中,博物館確實發揮其新穎的學習經驗,帶給大家很多的助益。也因為博物館必須擔負健全社會發展的責任,所以博物館當然要有高度理想與專業能量的考驗,所以持續專業成長的學校、交流活動、出版等繁榮,都揭示台灣博物館事業的一片欣欣向榮。最後,在其結語處,特別提醒製作博物館的核心價值在於:一、財力許可,可以建立博物館,但能否永續經營,則是考慮要項;二、人力充沛,可以投入博物館的產業工作,但是否具備服務社會、發展社會的責任,則不能忽略;三、製作博物館,毋忘它的慈善性、公益性、教育性與社會性,所具的文化產業超越了現實與歷史。

 

前任海生館方力行館長,才剛剛卸下館長的職務,它在研討會發表開始,先反問與會者「博物館應該要製作什麼?」,這個問題從他17年前籌設海生館的時候出現,到現在仍不曾間斷。他分析蓋館的考慮前提是:定義館、館的定位目標、館藏及經費來源籌措、如何執行服務、行銷等,思考如何將人力集中在教育、研究上,也加入民間企業行銷,將商業性納入館內,讓博物館的運作不致因為太商業化而達不到教育的目標,各館應加強前述對博物館根基的討論與共識,將製作的原意不動搖,但方法可以巧妙不同。初設新館一定要有「創新」、「特殊性」與「進步的動力」三項特質,才能讓機構的生命得以永續活化。

博物館治理、文化權與文化政治

談到博物館的治理要從最早在博物館設立董事會及諮詢委員會的英國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早在1751年籌建大英博物館時就有考量設立董事會治理(trusteeship governance)的模式運作,其最重要概念在於二,即博物館的所有權(ownership)與掌控權(control),曾信傑先生長期研究此議題,希望透過對英國家博物館的治理制度探討,來提出文化掌控權與博物館治理的互動現況,並提供我國博物館思考治理制度建立新觀點,而落實博物館之所有權為全民共有、控制權為全民共治、受益權為全民共享。目前英國國家博物館的是總數是18座(表一),經由各館的分館制度分散於全國不同各處,所以總數有67處館址,以著名的泰德美術館為例,其有位於倫敦的泰德英國館、泰德現代館、泰德利物浦館與泰德聖艾芙館4館,分館制度清楚反應國家博物館存在的擴張政策,是為了回應居民對於文化設施的需求期待。在國家對於博物館的經費支持來看,自從1980年代首相柴契爾夫人主張民營化的政策開始,影響所及包括博物館,故大興超級特展的舉辦、賣店與餐廳的擴張、咖啡店的增設、鼓勵私人捐贈等都成為博物館的要務,其次是推動政治分權化(devolution),各地區享有自治權,便開始執行博物館的整併,即統一事權,也有館在增設分館上反應。在深入調查的3座英國國家博物館中,分析有關博物館的治理重要因素,受影響最深的是「人」的因素勝於「物件」因素,3館均由董事會來扮演全民信託的角色,惟中央政府仍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董事是由部長來任命經費主要還是以中央政府補助,部分館方是以自籌的方式,以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為例,行政院占85%,15%由館方收入及捐贈,利物浦國家博物館中央補助更高達90%。且這些館都非常重視區域性博物館的夥伴關係、社區關係,他們認為博物館最大的資源是「蒐藏品」與「館員」,但有分館的館透露出會有聯合館之間溝通協調的問題,但只設分散庫房則無此問題。研究中也發現,館本身的知名度、專業知識有助於凝聚外界資源,而在博物館面對全球化的競爭上,英國國家博物館莫不希望引介國際人士加入董事會,其著眼點在於增加不同的視野與聲音。

 

黃貞燕博士針對日本1970年代以降,地方公立博物館設置運動的「行政」因素與影響進行討論,她談到在日本大規模的「造館運動」動搖了「博物館是什麼」的根本問題,此問題進一步考驗主導地位的行政邏輯與影響,於是有兩個議題値得被探討:一、博物館的設置為何成為行政規劃實現地域營造計畫的重要選項,二、70年代至今博物館在地方經營的策略及其意義是什麼。惟分析的前題是,在日本政府對博物館的設立立意,是放在實踐國土行政目標下的地域營造,且呈現主導權由上至下的手段,博物館是策略意識的手段目標之一,更有中心一貫的目標實踐,雖然極權卻令人佩服其執行之決心與集中火力,非常符合日本民族性中發揮團隊、堅持細節、不達目的誓不放棄的精神。日研究者伊藤氏將當時的博物館類型區分為三種:中央型、地域型及觀光型。其將「地域型博物館」定位為以地域課題為主軸,透過博物館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活動,引領地方居民認識、發現地方,甚至是解決地方課題的場所,惟給予「觀光型博物館」非常低的評價。綜理地方博物館的價值及其影響傳統博物館學方法論為:一、博物館轉向以地方特質與課題為核心主張,並為建立及發現地方資料之價值,二、過去博物館將市民視為啟蒙對象,現主張市民應為認識、解決地域課題的主體,而博物館應運用各種功能來培育這種精神。地方設置公立博物館是為實踐某種公共目標而使用公權力的結果,所以公部門必須以法令、制度或政策為依據,舉例日本與博物館的文化相關法令就包含中央層級制定的:文化財保護法、博物館法、公立文化設施設置條例,地方層級之政策如:地方營造關連條例、地方政府文化振興條例、地方政府文化振興基金條例等。推動至今已正式開啟地方分權時代與地方行政政策能力、地方經營理念與手法的地方自主性政策,這種長期的文化耕耘並得到博物館豐收的成果,非常値得台灣文化專責機關的學習。

(資料來源:曾信傑,2006)
(資料來源:曾信傑,2006)

價值、產業與組織

近幾年,博物館行政法人化的執行議題不斷被挑起,具體從2002年5月27日行政院成立行政院組織改造推動委員會,其核心精神在政府擬藉由「行政法人化」來減輕龐大的財政負擔,在這樣的潮流下,開始有文化經濟學的學理來解釋博物館經濟價值的計算,包含「一座博物館值多少?」、「由誰來提問?」、「要怎麼算?」等等這一連串的問題。楊靜姍博士的論文開宗明義即說明,這是任何博物館都無法不正視的問題,甚至在新設立的博物館計畫中,也常被明訂要求做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所以博物館的價值該「由誰來問?」將與他(發問者)的目的有關,但通常是館方和上級單位最需要承擔博物館的保存責任,所以也是最常擔任發言的角色。至於如何計算,這明顯關係到「價值」(value)的問題,博物館最容易訂定其價值的方式,從幾個標的來看:參觀人數(等同於總票價)、蒐藏品(總數與價格)。擴大博物館有形與無形的文化價值來看,也有幾種評估其價值的方式:旅遊成本法(Travel Cost Method)、資產特徵價格法(Hedonic Pricing)和條件評價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旅遊成本法是被廣泛使用於對遊憩資源的價值評估,資產特徵價格法是利用房地產的價格變化來推估,條件評價法則是透過問卷或訪談,建立一假設性的市場,此法也是目前環境經濟學和文化經濟學最常用來推估「非使用價值」(non-use values)的方法。使用此法迄今40餘年來確實應用在博物館相關議題上的研究個案還非常少,全世界約10篇研究報告,Martin(1994)的研究算是「條件評價法」在博物館上應用的先驅。Martin以加拿大魁北克文明博物館作為例,利用旅遊成本法加上博物館的門票,及其他博物館的收入,推估出該館的使用價值(use value);再以條件評價法推算該館的非使用價值;最後加上博物館提供的就業機會、教育功能、國際活動、研究等的外部經濟;以上總合就推估出該館的「完全社會利益」(Total Social Benefit),價格略大於政府支付該館的補助經費,所以可得出結論是,政府的補助在合理範圍內。本文還提出相當多值得參考的國外個案研究,最後,本文從一連串的追問開始,到有條理方法的分析過程,其實也解除大家對「博物館値多少?」的諸多疑問,更看到嶄新的博物館方法學的有效應用。

 

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有人稱它為創意產業,它是因為反應人類生活水平,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對人文藝術環境也更加重視,創意產業正在這樣的需求下發展出來的經濟產業。而英國在博物館發展200多年來,也注意到創意產業的經濟產值,將博物館與創意產業振興扶植,帶動英國經濟復甦外,更創造出全球驚人的產業。在林仲如女士的文章中,她特別舉例英國利物浦的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計畫,它是利用城市中的文化資產推展文化觀光,帶來大量的觀光人潮,也提升表演藝術、傳播、廣告、博物館等文創產業。另在英國博物館發展創意產業中,最與台灣相異的做法是,他們不將文化「設施」列為創意產業的類別,而是將主力放在改善文創「市場」的體質,及提供各種「原始」創意的來源。典型的例子是Horinman博物館,它位在被視為文化沙漠的倫敦泰悟士河以南,這座博物館可以說是社區民眾喜愛駐足的大花園,它一直以社區博物館為定位,目的在服務與吸引家庭群眾,尤其是兒童的參觀遊樂,所以這裡常見的情形是展場中小孩的哭聲、笑聲、喧鬧聲,希望社區的兒童從小接觸博物館,更長期以這裡為休閒娛樂的場所,相信在終身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其文化藝術的熟悉度,提升社區的藝文水平,這是這座博物館其堅守於目標下,理念與實踐一致性的發揮成果,也從長時間經營下看到對「人」深遠的影響。

展示、媒體與時空

「展示」是博物館與民眾溝通的重要橋樑,所以在博物館研究與實務中,一直是探討的問題重心,林崇宏副教授在發表的文章中,以展示美學的設計要點,從「展示形式」與「觀眾需求」兩端,來看自然博物館展廳中的展示功能與參觀品質檢驗。從中看到一項展覽所用的各種表達語言,提供我們在展示方法上許多値得注意的技術與藝術。另一篇同樣以國內案例為展示探討對象的文章,它非常精確在說明展示中的「燈光」使用,燈光或許只是眾多展示媒介中的一項,但它在展示的整體情境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同著名的建築大師Louis I. Kahn所言:「光是創造一切的原動力,物質透過光得以呈現」,所以光環境的構成是建立觀眾場域的時間感、空間感及情感共鳴,故它能呈現主題、引領觀眾更豐富感知與心靈。跳脫展示的技術面層次,耿鳳英副教授在論文中揭示展示在建構新與舊的對話,簡言之,展示就是讓文物賦予其第二生命的那枝魔術棒,它透過時間與空間的的整合,營造其價值與意義,並符合博物館的教育使命。

後記

因本次研討會的發表論文繁多,但多具有參考價值,所以參與的過程得以在博物館學方面的知識上收穫良多(圖二),而在這裡因很難將每篇論文都仔細將內容心得說明得詳盡,故先將部份較有感受的論文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期有機會將在工作實踐上發揮。

圖二:閉幕式由科博館林宗賢館長主持,會中與學員提問互動情形
圖二:閉幕式由科博館林宗賢館長主持,會中與學員提問互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