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55期-誰是噶瑪蘭族

文:林正芳/圖: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宜蘭是一塊多民族、多文化共同耕耘出來的土地
宜蘭是一塊多民族、多文化共同耕耘出來的土地

 

在日本統治台灣以前,居住在蘭陽平原的族群,西班牙或荷蘭人的記錄裏稱為「噶瑪蘭地區的人」,清朝的文獻以「蛤仔難」和「噶瑪蘭」三十六社的「社番」稱之。1810年清朝將此地納入版圖,官員認為「蛤仔難」不雅,把它改成「噶瑪蘭」。

 

1895年台灣割讓給日本後,日本民族學者開始對台灣的族群,透過現代化的科學調查與分類,1896年,日本學者伊能嘉矩走訪蘭陽平原,以「kuvarawan」這個聲似「蛤仔難」閩南語發音為「噶瑪蘭三十六社」「社民」命名。

伊能嘉矩調查手稿
伊能嘉矩調查手稿

之後,在小川尚義和馬淵東一等學者,將「kuvarawan」修正為「kavalan」,台灣光復以後,學者便據此將它譯寫為「卡瓦蘭」,最後又採用了宜蘭的舊稱「噶瑪蘭」。

 

1936年底,日本語言學家淺井惠倫進入蘭陽平原,調查宜蘭原住民族語言他在宜蘭社頭(今壯圍鄉新社村)海邊,找到一位老婦人,從那個舊稱為哆囉美遠的小村落請到台北帝國大學,讓老婦人在停留的一個半月裏盡情的用母語,說著自小聽來的傳說故事。波越重之在冬山附近里腦社收集到的37個詞彚卻與哆囉美遠地方的語言沒有什麼差別。為淺井說故事的老婦人回家後,便因病辭世,自此,平原再也沒有留下任何哆囉美遠語的紀錄。

 

此外,「噶瑪蘭三十六社」當中,還有一小群講不一樣話的猴猴社人。1850年代刊行的《噶瑪蘭廳志》記載「猴猴社」不管語言或風俗都不同於周遭各社,也不與其它族群通婚。不過在1897年,伊能嘉矩遇到的猴猴社人,雖仍保有不少固有的風俗,但說的卻是流利的閩南語。在伊能之後一、二年,來宜蘭任職的波越重之,勉強地採訪到猴猴社人一至十的十個數字語彙,這是世上僅存的「猴猴語」記錄。

噶瑪族人型雕刻
噶瑪族人型雕刻

學者從語言學和民族學的觀點,將昔日活躍宜蘭平原的「噶瑪蘭三十六社」,區分成噶瑪蘭、哆囉美遠和猴猴等三種語族,在漫長的歲月裏,噶瑪蘭語雖曾凌駕於猴猴語與哆囉美遠語之上,但終究不敵更強勢的閩南語,最後都在平原上消音。

貓里霧罕社頭目圖記
貓里霧罕社頭目圖記
伊能嘉矩調查手稿
伊能嘉矩調查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