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43期-八寶石爺掛貫的傳習

文/圖:林怡靚

求貫擲杯
求貫擲杯

 

簡榮聰〈臺灣民間「捾絭」淺探〉中對於「捾絭」的方式如此陳述:

 

祈求的方式,係以三牲或五牲(厚薄各地各家不同、視財力及誠意自訂,無硬性規定)擺開置供桌上、然後點燭(南部部分廟宇有之)、焚香、酙酒、獻祭品、禱告、擲筶,擲筶的方式、托「筶」在額、然後擲下,如成「聖筶」(即一陰一陽筶),這便表示神明允准同意;若成「笑筶」(兩陽筶)或「陰筶」(又稱怒筶,即表示神明對祈求未同意或不悅,就要虔誠懺悔過往的罪愆,重立向善行善心願,並向神明報告回報的條件,繼續擲筶,一直到出現「聖筶」為止。

 

經神明同意後,或直接在廟宇中索取符牌(有的廟宇更加附紅絲線)或自備有孔銅錢或銀幣,紅絲線(極少部分的廟宇更有準備清代有孔銅錢及日本硬幣、紅絲線供應),或就委託銀樓打製好鎖牌,持在神明前香爐的柱香上繞了三匝,就表示此物已經神明授予,代表神明靈附(分靈)然後持回家掛在嬰孩脖子,香符或銅錢、銀幣、銀鎖片則懸在孩子胸前。以後凡遇洗澡或方便(大小便溺)時,則需將捾絭取下至於神桌上或另置乾淨地方,不得污蔑。

 

這些佩掛上去的符牌、古錢或銀鎖片,在每年神明的誕辰,孩子的親長都要攜帶孩子並準備祭品到廟去拜謝,並換上一條新的紅線,叫做「換絭」。如果鎖片是銀鍊子而非紅絲線的,那也要拿下再在香爐上繞旋三匝,重薰爐煙,意味神明重新加靈。此換絭要持續到十六歲「脫絭」為止。(註1)

備註

  • 註1:簡榮聰,1990〈臺灣民間「捾絭」淺探〉頁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