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期-重現月桃繩
文/圖:施麗娜(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約聘規劃師)
利用手工將植物纖維編成繩索使用,是30、40年前的臺灣農業社會非常普遍的現象。以筆者生長的嘉南平原農村來說,在民國60、70年代,因為稻作普遍、材料便利取得之故,筆者仍能看到阿嬤、媽媽們使用稻草「草索仔」(草繩)來綁缚柴木、甘蔗、甘蔗粕仔(糖廠將甘蔗榨汁後,將剩下的蔗渣用機器擠壓成立體狀,以草繩綑綁販售,可以作家庭用燃料)等,也聽過用黃麻作牛索(牛繩)、更往南屏東一帶用瓊麻作索仔等等。至於,「用月桃作索仔」,那真的是來到宜蘭、聽漁村耆老說起才知道的事了,因此對於月桃繩的想像,筆者一直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
民國94年,筆者因為接手蘭陽博物館展示工程籌建業務,在南方澳文史工作者─賴榮興館長的介紹下,發現宜蘭漁村有一種約10公分粗的索仔─「月桃繩」的存在,不過,已經是「過去的存在」,多數的人只是聽說以前曾經用過,未曾見過,更別說如何製作月桃繩了。在賴館長的引薦之下筆者來到東澳粉鳥林漁港,見到70多歲的陳金泉先生,聽他說起民國60年代以前,在東澳使用月桃繩的經驗。
「在民國60年代早期,購買麻繩的費用相當貴,而月桃又是很容易取得的植物,適合作為大量製造繩索的材料。月桃繩大多作為捕魚用具的繩或網,例如:定置漁網(烟仔孔)的下錨繩和浮水繩、粗網,牽罟的罟索,北方澳漁船的下錨繩等。...當時月桃的需求量很多,每一組定置漁網就須要乾的月桃絲約13,000台斤,加上預備繩也要12,000台斤,計整年度一組定置漁網就須要2萬台斤以上的月桃。後來當地人士向政府申請砍取月桃後,才由東澳居民砍伐月桃,經由打碎、抽絲、曬乾等過程後,製作成月桃絲,再交給專門收集乾月桃的商人,轉售給定置漁網業者,製作成繩索。
東澳的山上水份充足的溪流邊,自然野生的月桃非常多,往往一叢月桃就會長數十枝月桃或有百斤的月桃,只砍伐地上部分的莖梗,土中的根莖不久會再長出新月桃,可重覆砍伐,東澳地區定置網的設立最多時曾有7組,所以每年乾月桃繩須耗用10多萬台斤,數量很龐大。
民國60年代以前,是月桃繩使用量較大的年代,宜蘭沿海漁村,如東澳粉鳥林、南澳和蘇澳嶺腳等地,月桃取得容易,成為月桃繩製作的最大宗產區。由於社會變遷,月桃繩的使用漸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麻繩、瓊麻繩、棉線、塑膠繩、尼龍繩。今日,月桃繩已不再由沿海漁村的漁民使用。」
(以上資料摘錄自民國95年,本館委託南風澳文史工作室執行,「展示文物─月桃繩製作暨文史紀錄調查計畫」成果報告)
經過耆老明確的描述,且確認可以重製打繩機具及製作月桃繩後,原本半信半疑、不確定月桃繩是否存在的籌備團隊,對這項展示主題終於拍板定案,且開始規劃重現月桃繩的計畫。民國60年代以前,宜蘭使用月桃繩的區域主要分布在沿海漁港及漁村聚落,經過調查發現,東澳定置漁業漁民、南方澳、北方澳、蘇澳嶺腳、乃至頭城大溪漁港的居民,還有一些60歲以上的長者都親身經歷「絞月桃索仔」(製作繩索),而東澳蔡銘良先生信心滿滿、雙眼閃動光芒的保證可以再打造「車身」及「羊頭」(還有羊啊?),山區也仍有大片野生月桃聚生,於是一場分工合作讓月桃繩重現世人眼前的計畫於焉產生。
民國94年夏天,以南方澳賴榮興館長為聯絡核心的團隊開始啟動重現計畫,東澳耆老尋找木料開始製作機具及羊頭,定置漁場的年輕人到山上砍下月桃莖,經過搥打、去心、剝絲、曝曬過程,收集了大量曬乾的月桃纖維絲,這中間經過颱風、漁忙時期,接著冬季東北季風又起,打繩的事暫時擱置下來了,不過傳說中會打繩的耆老卻一個一個被賴館長聯絡上了,「生三個後生,還不夠絞一條月桃索仔!」原來,製作一條漁業使用月桃繩至少須要9個人,且過程中還須有替手才行,人當然得多找些。
終於萬事備齊,時序也來到隔年春天。民國95年3月8日,一早春陽露臉,南方澳北濱公園已經熱鬧滾滾,打繩的機具及月桃絲從東澳運送來此,開始鑿洞架設機具以及纖維浸泡海水的準備工作,附近北濱社區居民知道當天要在公園「絞月桃索仔」,早就圍過來七嘴八舌討論著,「這古早用的,這陣無人用這了啦!」「這我細漢捌摸過喔!」「我捌看人打過啦,自己袂曉。」老一輩的居民們頓時跌入過往時光隧道中,淘出那一代共同記憶。
在東澳陳金泉老先生指揮下,蘇澳嶺腳來的游木樹老先生、在北方澳長大的林火全老先生及陳武夫老先生率先下場示範並作技術教學,圍觀的居民們後來也紛紛下場來,有的重溫打繩舊夢、有的新添體驗樂趣。「後車卡出力耶啦!」「絞落去,大力絞落去!」吆喝打氣聲不時響起。而同時,社區另一角落,媽媽們正準備著熱騰騰的魚丸湯、米粉炒,等待完工後大夥共同享用。這一切透過攝影鏡頭全程記錄下來了。
「……。目前在東澳、南澳、蘇澳等地,熟悉月桃繩製作的人,大多已經凋零。曾經參與製作月桃繩的人,在當時都還在幼年時期,參與的機會較少,即使參與,也不是主要的核心人員。且這些人目前年歲都已大,已有很久一段時間沒有製作月桃繩,技藝也都已生疏。
但是透過少數耆老的回憶,將月桃繩製作的機器復原,並且集結了曾經製作過月桃繩的人,真正嘗試去進行月桃繩的製作,使得過往曾經參與的人員回憶起兒時的生活。並且在月桃繩製作的同時,邀請社區的媽媽們,製作點心,讓社區的民眾共同參與製作月桃繩的過程。
此兩項成果,部分的重現過去的生活點滴,讓當地人更加了解過去人們的生活景象,延續了漁村生活的文化生命。在過去,製作月桃繩可凝聚家庭成員的向心力,但此次製作月桃繩,則是透過社區民眾的參與,凝聚了社區成員對於本社區的向心力,這才是製作月桃繩對於在地文化的真正貢獻。
也希望未來的子孫看到這個文史還原的紀錄,可以了解科學未開發之前,老祖宗們如何運用環境資源就地取材的智慧,把大自然的恩賜融入日常生活裡。」
(以上資料摘錄自民國95年,本館委託南風澳文史工作室執行,「展示文物─月桃繩製作暨文史紀錄調查計畫」成果報告)
這次「絞索仔」活動完成的月桃繩,有一部分提供社區展示,其中一組運轉中的半成品,連同羊頭、前車等機具,以及經過剪輯的活動紀錄片目前正在本館二樓海層展示廳展出,希望透過蘭博這個認識宜蘭的窗口,可以向外(空間)及往後(時間)讓更多不同社群人員,認識月桃繩這項技藝及其所指涉的社會文化脈絡。
沉浸在月桃繩重現計畫裡1年多,也聽過耆老口述許多經驗,但是竟然是眼看著月桃絲變成月桃繩之後,我才驚然發現,從小的農村經驗讓我一直以稻草繩的思維想像著月桃繩,這其中的誤會,像是心底曾經小小懷疑「手工真的打的出10公分粗的繩子嗎?」腦海中出現的其實是打草繩的小機具;「真的需要找這麼多人才能打繩嗎?」腦袋浮現的依然是3人就能搞定的打草繩場面;以及「羊頭有羊嗎?」其實是長的像羊頭的編股器等等。究竟是個人悟性不高?還是世代之間的鴻溝太深、區域的差異(台南農村、宜蘭漁村)太大?或許都有吧!不過顯然具體物件是有助於人們對於抽象事物的理解,而且不同時代、不同群體之間確實存在文化差異,文化之間須要轉譯,各族群才有彼此認識、了解的機會,進而能夠互相尊重,這是重現月桃繩所給的啟發,和讀者一同分享。
月桃繩製繩機具
一組完整的製繩機具大致包含三個部分,即「前車」、「後車」、「羊頭」,本次製作的尺寸如下:
1. 前車:高約180公分×寬197公分×深(厚度)約30公分。
2. 後車(又稱「三角台」-由2個三角形組成):垂直△底240公分×高360公分,地上△高350公分。
此次製作繩索情形,前車與後車的距離約20公尺(即約繩索完成的長度)
3. 羊頭:直徑約30公分×高約50公分。
1. 製作三條分股線:分三組人由前車(A)往後車(B)的方向編去,每組至少需3人(1人絞繩、1人續繩、1人遞原料)。
2. 三股線匯集:將三股線匯集至後車(B)的絞繩點上。
3. 製作合股繩:由2人手持羊頭,從後車(B)往前車(A)的方向走去,1人轉動後車絞繩器,1~2人整理分股線避免彼此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