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50期-夜的國度─蘭陽賞蛙地圖之新寮溪(中)

文/圖:頼建忠(宜蘭社區大學講師)

在我們的印象中,溪邊是蛙類的天堂,在我們過往的教課書中,蛙類是「冷血動物」,在嚴冬季節牠們要躲起來冬眠。

 

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蛙類牠不是「冷血」,牠們的血液一樣有溫度,只不過會隨著外在的溫度變化而改變,在我們人類這種隨時保持固定30多度體溫的動物來講,摸摸牠們,總覺得是冰冷的,所以在過去才會稱牠們為「冷血動物」,正確的名稱應該稱為「變溫動物」。

 

過去我們的教課書有關自然科學部份因為學者對台灣本土生態研究較少,大多引用歐美及日本之教材,這些國家一年四季極為分明,冬天冰天雪地的環境常使得這些變溫動物體溫降到接近冰點,不躲起來睡大頭覺那只有被凍死的下場。

 

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終年如春,冬季除高山外也絕無冰封大地的情形,這些變溫動物還不至於須要躲起來,頂多是寒流來襲時10度的低溫讓他們短暫躲起來或降低活動力而已。在台灣反而有許多的物種是怕熱的,在夏天時躲在陰涼的地方,就像上篇所介紹的莫氏樹蛙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夏天時是完全見不到的。

新寮溪畔
新寮溪畔

 

蛙類是屬於兩棲類動物,其幼體階段(蝌蚪)須生活在水裡,並且以鰓來呼吸,蛙類來到溪邊最主要的目的是交尾及產卵,平常的日子是鮮少出現在溪邊,畢竟溪邊空曠的環境是極度危險的環境,一年四季中,各種蛙類是輪流來到溪邊產卵。

 

時節由盛夏入秋冬時,新寮溪畔原本由褐樹蛙所營造的熱鬧現況也漸漸退去,溪中已少有褐樹蛙的蝌蚪。當東北季風漸漸增強時,原本活動在森林底層的梭德氏赤蛙(Rana sauteri Boulenger, 1909) 也漸漸的往溪流集中,一到了夜晚所有的雄蛙都會到溪畔,各自佔據在溪中的石頭上,低聲的鳴叫,等待著雌蛙的到來。

左圖:體型較瘦長的梭德氏赤蛙雄蛙 / 右圖:體型較肥胖的梭德氏赤蛙雌蛙
左圖:體型較瘦長的梭德氏赤蛙雄蛙 / 右圖:體型較肥胖的梭德氏赤蛙雌蛙

梭德氏赤蛙是臺灣特有種的蛙類,也是臺灣赤蛙科中海拔分布最高的種類,從接近平原地帶的低海拔山區一直到海拔3300公尺都能見到。體色的變化極大,從灰褐色、黃褐色到紅褐色都有。體型瘦長,體長4~6公分,兩眼之間有一條黑色斑紋,背部有一個八字斑紋,鼓膜處有一塊黑褐色的菱型斑紋,腹部白色。趾端具有小吸盤,雄蛙的鳴囊不明顯。

 

繁殖期很短,約2~3週。繁殖期會隨著海拔不同而有所分別,高海拔的在春季繁殖,低海拔的則在秋季繁殖。雌蛙會將卵產在石頭底下,卵有黏性,每隻雌蛙一次約產300~450粒卵。

產在石頭底下的梭德氏赤蛙卵
產在石頭底下的梭德氏赤蛙卵
梭德氏赤蛙假交尾,雌雄體型明顯不同,上方體型瘦長者為雄性。
梭德氏赤蛙假交尾,雌雄體型明顯不同,上方體型瘦長者為雄性。

 

另外一種蛙類也是選擇避開煩擾的盛夏來進行繁殖,盤古蟾蜍(Bufo bankorensis Barbour, 1908) 同樣也是台灣特有種蛙類,也同樣是從低海拔山區一直分布到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都有。由於盤古蟾蜍有毒,遇到危險時會從耳後腺及皮膚分泌白色的毒液,許多動物誤食牠後都會引起嘔吐等現象,重則甚至會喪命,故牠們的天敵不多,在晚上活動時不像其他的蛙類般躲躲藏藏,反而大剌剌地在空曠處活動。

盤古蟾蜍的食物包括昆蟲之外,蚯蚓也是牠的最愛。
盤古蟾蜍的食物包括昆蟲之外,蚯蚓也是牠的最愛。

我們聰明的老祖先早就把這種毒液做為救命的良藥,其做法就是採集蟾蜍的耳後腺及皮膚腺,經提煉加工乾燥後製成「蟾酥」,具有麻醉及強心的特殊藥效,最著名的藥品就是日本製造的心臟藥「救心」,就是以蟾酥為主要原料之一。

 

盤古蟾蜍的繁殖季很長,從每年的9月到隔年的3~4月,有半年的時間都在繁殖。在野外雄蛙的數量遠多於雌蛙,繁殖季盛期時常可見到一大堆的雄蛙亂抱在一起,全台灣最多產的蛙類,雌蛙一次可以產下5000個以上的卵,山間溪流常見像一條條拉鏈就是盤古蟾蜍的卵,溪裡面一大群全黑的蝌蚪,就是牠的小寶寶,小心,牠們是有毒的哦!

像一條條拉鍊的卵
像一條條拉鍊的卵
盤古蟾蜍假交尾
盤古蟾蜍假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