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3期-從海釣事業到《百魚圖》藝術家—與海相伴一生的船老大陳正勝

林正芳  /  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長

陳正勝的牽手林翠珍女士一直很支持他畫作,陪伴著他出席各式活動。陳正勝提供
陳正勝的牽手林翠珍女士一直很支持他畫作,陪伴著他出席各式活動。陳正勝提供

牽罟倚索就分錢

人稱船老大的陳正勝,大坑罟人,父親原住頭城,後來搬去過港,整個大坑罟最多姓的就是陳氏,全部都是家族的一份子,一起從中國過來,有一批人到蘇澳旁的大坑罟,供奉玄天上帝,頭城這的則是供奉帝君,為兩者稍有不同之處。

 

以前家裡在牽罟,有罟也有船,四十年前(1970)「雙拖」(雙船底拖網作業)興起後,牽罟漸漸式微就沒有在做了,後期只剩二哥和三哥有在經營雙拖,抓魩仔魚比較多,近年因為法令禁止,遂以捕鰻苗為主。

 

正勝說寒天時沒有牽罟,俗話說「北風若起,米甕空空沒米煮」,意思是東北季風來,海浪大,就不能牽,「冬至過,抓嘸魚通配。」也是指同樣的事。牽罟捕撈的漁獲,一半給老闆,另一半其餘人分,幫忙拉的可以拿到1份,尾手3份,二槳2份,會賣給固定的魚販,每種魚都有其價,賣剩的,會看今天幾個人來牽, 30個人分30份,有句俗諺云「牽罟倚索就分錢」意思就是凡幫忙拉繩子的皆可以拿到收穫。

 

要牽罟時都會「吹螺」號召在地民眾,不同的罟組,螺聲長短不一樣,有答答滴、滴滴答、答滴滴,像摩斯密碼一樣有趣。牽罟一次要2、30人,當時的大坑罟有4、5座罟寮,每個人都有固定的地方可以牽,平時都在家裡等,只要聽到螺聲響起就知道要動員了。

 

牽罟後來都是娛樂性,發展成觀光讓遊客體驗,正勝笑說若有想嘗試的人可以找前里長,現在在烏石港「放綾仔,知會他一聲就可以分你牽。

 

大坑罟除了牽罟外還有「搖鐘網」(小型圍網),但是「搖鐘網」比較少,正勝印象中只有一組在作業,「搖鐘網」最初是三嫂的父親招贅時從高雄的蚵仔寮傳來,作業時是「筏仔」不是船仔,由竹管製成,「搖鐘網」也是「雙拖」出來就後少有人在做了,至於「單拖」只有在「梗枋」「大溪」才有。

從小立志環遊世界

陳正勝船長小時候立志環遊世界,可能是因為從小就看著海邊船來來去去,高中就讀基隆海事航海科,期間也有出海實習,是商船,多是載送原木等各式各樣貨品,一艘船可以堆得像座小山一樣,船上至少都有二十好幾人,後來設備自動化後慢慢也不再需要這麼多人了。

 

那時行船到東南亞、東北亞,日本、韓國等,也有到過印度、中東,當時剛兩伊戰爭結束,十分需要木材,從印尼、馬來西亞將木材運回台灣後,加工製成板仔再運過去,耗程差不多要一個月左右。

 

回憶起那段時光,他說航行到中東等國家,可不是馬上就能批准入境,有一次到伊拉克外海待了四個多月,差一點沒糧食可以吃,因為剛逢戰事結束,很多人都要載送貨物進去,需排時間,行政程序要等非常久,再加上是回教國家,一天要禱告五次,程序也因此受影響,在船上沒有事可以做,便釣魚作消遣,那裏的魚又多又大,只要釣上「海鱺仔」一尾,另外一尾就會在船旁邊游來游去,好似俗語說的鶼鰈情深那般。

 

後來實習結束當了三年海軍,退伍後因緣際會認識了現在的夫人林翠珍女士,婚後前三年又上船出海。那時跑的是商船,薪水很好,以美金支票折合台幣有四、五萬元,在當時可想而知非常有「錢途」,只不過前後只從事三年,結婚後生了小孩,為了家庭捨棄了海上生活,那時陳正勝年紀30歲左右,心想小時候的夢想在行船跑遍世界各地時已經實現,早也就放寬心。

陳正勝經營海釣船時是當時釣魚雜誌的寵兒,船老大的名聲不脛而走。陳正勝提供
陳正勝經營海釣船時是當時釣魚雜誌的寵兒,船老大的名聲不脛而走。陳正勝提供

一波三折的海釣船審核作業

小孩出生後兩個人在原址經營正勝釣具30餘年,陳正勝說釣魚的人不怕風湧不怕冷,冬天釣、風颱來也釣,因此開釣具行不怕沒人光顧,翠珍姊平日上班之餘會到店裡幫忙,或者就和正勝開海釣船出去。

 

當時政府剛開放海釣,陳正勝跑到桃園和一個年輕人創立的公司設計船隻,那時候兩個人都剛進入這個領域,跑公部門程序上有很多「禮俗」不懂,漁船執照怎麼都辦不過,後來託一些有經驗的長輩幫忙才順利過關。

陪伴陳正勝逾二十載的老戰友──正勝六號海釣船。陳正勝提供
陪伴陳正勝逾二十載的老戰友──正勝六號海釣船。陳正勝提供

風風光光的海釣事業

陳正勝的海釣船比較小艘,約10噸,滿載10人,多在「鐵板瀨」、「雞仔瀨」,雞仔瀨比較少去,因為路途較遠,一趟要34小時。通常是透早出發,傍晚回來,也會依客戶需求,如果要釣「白帶」、「雞仔魚」就是晚上出發。

 

海釣事業的成績斐然,常常會有人包船,一次一萬,當時經濟很好,漁獲十分豐盛,冰箱總是堆得滿滿,「赤鯮」、「馬頭」等應有皆有,多到堆在家前任人拿,一個眼神示意,幾尾拿了就走,翠珍姐笑說公公每天吃到起性子(生氣),他喜歡吃起來比較「粗」的煙子魚(炸彈魚),反而像赤鯮這種好魚吃不慣。

 

海釣經營了約10餘年,因為漁獲逐年變少也就收了起來。翠珍姐說有次一個釣客單獨包船,他們覺得怪怪的,另外找了兩個朋友幫忙,殊不知那個人不知道是吃了藥頭昏或是精神異常,差一點落入海中,那一天風湧大,若真的掉下去可是不得了,幸好請來的朋友身形魁梧,一把將他抓住,那次之後讓兩人都有些陰影,算是收手的原因。

陳正勝年輕時在海釣船上與赤鯮魚合影。陳正勝提供
陳正勝年輕時在海釣船上與赤鯮魚合影。陳正勝提供

寄情海洋的素人藝術家

2013年開始陳正勝用廣告漆創作結合座右銘,上傳FACEBOOK傳達正面能量,2014年後,有感於生活中的俚語漸漸為人所忘,轉而把畫作連結俚語開啟了另一條創作之路。

 

創作的方式百百款,為什麼會選擇繪畫呢?原來從陳正勝經營釣具店時就已經埋下了藝術的根,當時店面的牆壁老舊破損,陳正勝突發奇想用畫圖來掩蓋缺漏,久了讓許多來買釣具的客戶也紛紛請求他幫忙畫,甚至有許多慕名而來的粉絲。船老大笑說在畫圖的時候,甚至會忘了吃飯,那是一種很純粹的快樂,想要將喜愛的東西分享給大家,曾有人回饋說看船老大的畫作可以療癒心靈、愉悅心情,也許這就是他創作不輟的動力吧!

 

2017年至2020年,陳正勝歷經四年創作的《百魚圖》系列作品,共由69幅畫作組成,從11月6日起至11月29日止,在蘭陽博物館1F遊客大廳展出,這是船老大的嘔心瀝血之作,每一幅畫皆使用了繽紛鮮豔的色彩,那是他內心對海洋的寄情,熱情奔放、無拘無束,《百魚圖》不但是陳正勝寫給大海的一封情書,同時也是篇荒誕卻又寫實的警世寓言──我們記得多少魚的名字?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去記住他們?

船老大陳正勝創作的初心源自於他最純粹地分享。陳正勝提供
船老大陳正勝創作的初心源自於他最純粹地分享。陳正勝提供

從海洋連結鄉土的根

陳正勝經營海釣時,因為閱歷豐富,除了是《台灣釣魚雜誌》的特約作家,也常有報社、電台向他取材故事、邀約分享奇聞軼事等,他甚至透過舉辦全台性的灘釣比賽來提倡護魚理念,從過去到現在,船老大用不同的方式,一樣的熱枕在守護著這片海洋。

 

如今,他又身兼藝術家,以自身經驗推廣傳統俚語文化,陳正勝說以前的人說話直接,但是透過俚語的轉化後,卻讓聽的人反而沒那麼刺耳,多了些趣味性,俚語同時也連結著同一個時空背景下的人,熟悉的口氣挾帶著濃厚的情感,即便是負面的詞彙也往往令人會心一笑。

 

起初煩惱這些自兒時記憶流傳下來的俚語會消散的陳正勝,現在胸有成竹地說不擔心了,透過蘭陽博物館協助電子化的過程,將這些珍貴的文化轉為數據永久保存,無遠弗屆地傳播,讓有志之士能夠一同傳承船老大的使命。

船老大的創作能量豐沛,難以想像他是50餘歲才開始接觸繪畫。陳正勝提供
船老大的創作能量豐沛,難以想像他是50餘歲才開始接觸繪畫。陳正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