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92期-猴猴人遷徙與社會文化新探

文/圖:李信成(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副教授)

 

猴猴人是清代宜蘭相當特別的一群人,一般認為他們族屬不明,他們的語言文化與噶瑪蘭人、泰雅人不同,應該是比較晚遷徙到宜蘭平原的原住民群體。清代《噶瑪蘭廳志》(1852)記載:「猴猴一社,從蘇澳之南風澳移來東勢,其語言風俗獨與眾異,婚娶亦不與各社往來,至今番女多有至老而不得配者」。或許是這樣的記載,讓後人益發想要瞭解這一個神秘的族群,日治時期先後有伊能嘉矩、馬淵東一、移川子之藏等學者,前往南方澳猴猴社調查或是寫文章討論猴猴的來源與遷徙。而波越重之蒐集到猴猴社1-10的數詞與噶瑪蘭語不同,更似乎成為論證猴猴人是獨特族群的證據。

 

不過,在日本人來到前,清末先後有英國領事Robert Swinhoe(1858、1865)、英國醫師Dr. Cuthbert Collingwood(1866)、中國海關洋員Edward C. Taintor(1869)、加拿大宣教師馬偕(1878-1898年間多次造訪)等西方人,另有日本軍官樺山資紀(1874)都曾親自到訪南方澳原住民聚落,並針對當地住民的社會文化加以記載,且留下他們數百個語彙。這些資料似乎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本文想利用這些記載增加我們對猴猴人的瞭解。

猴猴人的來源與遷徙

據康熙年間的文獻記載,猴猴人在臺灣最早居住在宜蘭南方1-2日航程,約當今日花蓮立霧溪口。據太魯閣人的口碑,大約在1730-1740年代,猴猴人受到由南投向東遷徙來的太魯閣人的壓迫,從立霧溪口向北遷入南澳鄉和平溪,不久又到南澳泰雅人壓迫而北遷,約在1750-1760遷到南方澳。

 

至於猴猴人何時遷居武荖坑溪口(今蘇澳鎮龍德里)?楊廷理〈噶瑪蘭紀程〉記載距奇武荖社及蘇澳均為15華里的地方為“新猴猴社”,因此猴猴人遷入武荖坑溪口的時間,不會晚於1797年,也可能在南方澳停留不久即再遷到此地。猴猴人在武荖坑溪口居住一段時間後,大約在1830-1850年間再度返遷南方澳,主要是經濟困窘,他們在南方澳建立一個維持較久的聚落,直到日治時期於1921年因南方澳建設漁港而四散。

 

南方澳附近,因猴猴得名的地方包括澳口東南岬角猴猴鼻、與蘇花公路平行的猴猴坑溪、猴猴坑及猴猴高地。主要聚落南方澳因漁港建設而蕩然無存;在猴猴坑溪與白米溪匯流處附近原有小聚落(大陂村),則為今日中油油庫一帶,也是什麼都沒有了。安倍明義認為猴猴人北遷武荖坑溪口前住在猴猴高地,馬偕描述他從南方澳登上後方山丘前往名為猴猴社的村庄,可能就在猴猴高地,成為較有可能找到猴猴人遺跡的地方。

《臺灣堡圖》(1898-1904)所見南方澳附近
《臺灣堡圖》(1898-1904)所見南方澳附近
南方澳附近衛星圖(底圖取自google map)
南方澳附近衛星圖(底圖取自google map)
由蘇澳稽查站回眺猴猴高地(紅色圈內)
由蘇澳稽查站回眺猴猴高地(紅色圈內)

 

比對臺灣堡圖和衛星圖,可以看出猴猴高地的位置,為踏查這個唯一可能還存留猴猴社遺跡的高地,筆者於2012年6月14日和蘭陽博物館林正芳老師一起前往尋訪,先由蘇澳永春路至中油油庫接湖東路到底,未見可通達猴猴高地的道路,接著轉走蘇花公路南行至第一個可右轉的叉路拐進去,竟是門禁森嚴的軍事重地,經交涉,不得其門而入,只能離開。接著回到蘇花道,繼續往南到蘇澳稽查站,在觀景臺回眺,清楚看到這個週邊最明顯的高地,研判確為猴猴高地無誤。如果有機會,應申請到該基地進行進一步踏查!

由猴猴高地下方眺南方澳漁港
由猴猴高地下方眺南方澳漁港

猴猴人社會文化的考察

猴猴人被認為與噶瑪蘭人有不同的社會文化,究竟如何不同?從清末外國人士的記載,可知道猴猴人至清末仍行馘首、埋葬死者於洞穴、夏日習於赤裸,其他文化現象與噶瑪蘭人差異不大。從他們在宜蘭平原兩度選擇居住在濱海地帶及語言有豐富的航海相關語彙,可知其營生方式可能傳統即習於航海、捕漁並兼營狩獵,與噶瑪蘭人相同而與泰雅人截然不同。

 

至於猴猴人是否有自己的語言?先前一般認為只有波越重之留下的1-10的數詞,不過,早在波越重之調查前(1908),於1850-1860年代西方人就留下南方澳原住民大量的數詞,雖然南方澳可能雜有噶瑪蘭人等其他原住民,但是當地以猴猴人為主體無誤。就1850-1860年代留下的語言來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一、猴猴人絕大多數語彙與噶瑪蘭化相同,包括親屬稱謂、身體各部位名稱等深層語彙;

二、猴猴人有少數語彙和凱達格蘭語相同或相似,而與噶瑪蘭語不同;

三、猴猴人仍保存不少特殊語彙或詞形,既不見於噶瑪蘭語,亦未見於現存凱達格蘭語方言資料;

四、猴猴人有較豐富且與噶瑪蘭語不同的航海相關語彙,顯示航海、捕魚是他們的重要生計。

 

至於,猴猴人留下的特殊語彙是否可判斷它是一種單獨的語言,或是噶瑪蘭語的方言?仍待語言學家進一步研究。

清末南方澳人攝於教堂前。藏真理大學校史館,拍攝年代不詳(真理大學 提供)
清末南方澳人攝於教堂前。藏真理大學校史館,拍攝年代不詳(真理大學 提供)

結語

1850-1860年代猴猴人自稱噶瑪蘭人,而噶瑪蘭人亦未以異族視之,卻將共同居住更久的哆囉美遠人及里腦人視為異族。就此現象,並對照猴猴人較晚遷入宜蘭平原卻快速噶瑪蘭化,筆者認為猴猴人與噶瑪蘭人的關係,可能較諸噶瑪蘭人與廣義凱達格蘭人的關係,來得密切。

 

綜合以上猴猴人來源與遷徙、社會文化現象、生計方式及語言的變遷,筆者認為猴猴人可能是在臺灣東部原住民族群由南向北大遷徙的過程中,在途中停留較久,最後遷入宜蘭的一群人,他們的傳統文化可能原本即與噶瑪蘭人差異不大,遂在遷入宜蘭平原地帶後迅速噶瑪蘭化。

備註

本文係改寫自筆者所撰〈清代宜蘭猴猴人遷徙與社會文化的考察〉,《臺灣史研究》19:1 (2012.3),頁29-85。欲見詳細討論,請參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