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99期-蘭博周邊水域的動物生態

文/圖:徐景彥

 

蘭博周邊有各種不同特性的水域,如水池(蘭博外的烏石礁濕地及武營橋附近的小水池)、溪流溝渠(武營溪及水池周邊的溝渠)及海域(烏石港),此棲地類型佔觀察區域的比例近20%(圖1淺藍色色塊的區域)。這裡住了各種依賴水域生活的鳥(如鷺鷥、秧雞、鸊鷉〔ㄆㄧˋ ㄊㄧˊ〕、翠鳥、鷸鴴〔ㄩˋ ㄏㄥˊ〕、鶺鴒〔ㄐㄧˊ ㄌㄧㄥˊ〕、雁鴨及燕鷗等)及其他動物。筆者希望藉由精簡的介紹,讓大家對蘭博有更深刻的認識,了解蘭博除了建物結構優美特殊、館內設展內容豐富精采外,館外亦有很多值得欣賞的生態之美。

圖1 蘭博周邊水域棲地類型(淺藍色色塊的區域)的分布位置
圖1 蘭博周邊水域棲地類型(淺藍色色塊的區域)的分布位置

活潑生動的鳥類

選擇棲息於水域棲地類型的鳥種主要出現在烏石礁濕地及附近溝渠,或武營溪及附近小水池。屬於海域的烏石港只有常見的大、小白鷺、蒼鷺,以及偶而飛來的燕鷗。因篇幅有限,選擇數種常見鳥類分科簡要介紹︰

 

秧雞(秧雞科)在台灣有13種,蘭博常見的有2種—紅冠水雞、白腹秧雞。

 

紅冠水雞(圖2)

全長約33公分,普遍的留鳥。額板紅色,全身黑色、體側具白斑,腳黃綠色,腳趾長。常出現於荷花田、水塘、溼地。食性雜,水草、蚯蚓、嫩葉、水生動物及昆蟲都是其食物。亞成鳥(兄姊)會幫忙親鳥照顧雛鳥(弟妹),此特殊行為稱「合作生殖」。

 

白腹秧雞

全長約32公分,普遍的留鳥。嘴黃綠色,臉、前頸至胸腹白色,體羽灰黑色,腳趾長。多活動於晨昏,易發現於沼澤、魚塭附近的灌叢或溝渠。警戒心強,常邊動作邊抬頭張望,一有動靜,即鑽入灌叢。常可聽見其大聲地叫著「苦哇、苦哇」。

圖2 紅冠水雞
圖2 紅冠水雞

雁鴨(雁鴨科)在台灣有37種,蘭博常見的只有花嘴鴨。

 

花嘴鴨(圖3)

全長約60公分,多數屬冬候鳥(遷移了數千公里來台灣過冬),但少數已成留鳥。嘴黑色,先端黃色,腳橙紅色,眉白色,過眼線黑色。飛行時,初級飛(翅膀尖端下縁的十根飛羽)羽暗褐色,翼鏡(飛羽上顏色顯眼的塊斑)深藍色。活動於河口、湖泊及沼澤。植食性為主,對農作物可能會造成某種程度的損害。

圖3 花嘴鴨
圖3 花嘴鴨

鸊鷉〔ㄆㄧˋ ㄊㄧˊ〕(鸊鷉科)在台灣有4種,蘭博常見的只有小鸊鷉〔ㄆㄧˋ ㄊㄧˊ〕。

 

小鸊鷉(圖4)

全長約27公分,普遍的留鳥,台灣最常見的水鳥之一。體色主要為深灰色、紅棕色。尾短,善長潛水,常出現於池塘、湖泊與魚塭。會將幼鳥背在背上活動。因相似音,有人笑稱牠們「小屁屁」。

圖4 小鸊鷉
圖4 小鸊鷉

 

鷺鷥(鷺科)在台灣有21種,蘭博常見的有6種—大白鷺、蒼鷺、小白鷺、夜鷺黃小鷺及黃頭鷺。因黃頭鷺較偏好草地棲地,將於後續章節介紹。

 

大白鷺

全長約90公分,普遍的冬候鳥,為白鷺鷥中體型最大者。喙黃而細長,頸細長呈S型。繁殖期間喙全部或部份變成黑色、背部有飾羽、腳黑。常出現於濕地、河口及沙洲浅水處或岸邊,伸長脖子漫步於水中,覓食時,以腳擾動水後,捕食驚嚇逃竄的魚蝦。

 

蒼鷺(圖5)

全長約93公分,普遍的冬候鳥,是臺灣體型最大的鷺鳥。體羽灰色,頭頂白色,頭側具黑色飾羽,嘴、腳黃褐色,頸甚長,展翅時羽翼後緣黑色。常出現於濕地、河口及沙洲浅水處或岸邊,等待水生動物游近時啄食。

 

小白鷺(圖6)

全長約60公分,普遍的留鳥,體羽白色,嘴黑色,腳黑色、趾黃色,繁殖時頭後兩根白色飾羽。常出現在溪流、魚塭、河口及水田。展翅製造陰影或用腳攪動泥水以捕捉受驚嚇的魚蝦。和其他種類的鷺鷥混群築巢於河川地或魚塭附近,形成熱鬧的鷺鷥林。

圖5 蒼鷺 (左) / 圖6 小白鷺 (右)
圖5 蒼鷺 (左) / 圖6 小白鷺 (右)

夜鷺

全長約58公分,普遍的留鳥。虹膜紅色,頭頂、背為藍黑色,腳黃色,嘴灰黑色。常出現在溪流、魚塭及河口,以魚、蝦、蛙類、昆蟲及小型爬行類為食。常於傍晚開始活動,又稱「暗光鳥」。常與小白鷺、黃頭鷺一起築巢於鷺鷥林。

 

黃小鷺

全長約36公分,普遍的留鳥或夏候鳥(夏天至此區域繁殖)。嘴黃色、上嘴峰黑色,背部黃褐色、腹面土黃色。常抬頭、伸長脖子擬態不動的站在水邊,因有保護色,且害羞機警,所以較不易發現。常單獨出現在濕地附近之草澤、灌叢中。飛行時,可見其明顯的黑色初級飛羽。

 

鷸鴴(鷸科、鴴科)為常見的水鳥或稱岸鳥,台灣的鷸科有46種,蘭博常見的只有磯鷸:台灣的鴴科有12種,蘭博常見的只有小環頸鴴。

 

磯鷸(圖7)

全長約20公分,普遍的冬候鳥,幾乎全年可見,為滯留台灣時間最長的候鳥。嘴長,背部綠褐色、腹面白色,翼前胸側部位明顯白色。棲息於溪流、海岸與濕地,偶在中海拔山區水域也可發現。常單獨活動,飛行時多貼近水面。走路時,尾會上下擺動,尤其是剛降落時最為明顯。

圖7 磯鷸
圖7 磯鷸

小環頸鴴(圖8)

全長約17公分,是台灣鴴科中體型最小的,多為普遍的冬侯鳥,少數成留鳥。眼圈黃色,寬過眼線及下頸圈黑褐色,背部灰褐色、腹面白色,腳黃色。棲息在河川、濕地,少數會上溯至河川中上游。小群聚集,喜在泥灘覓食,覓食時單腳在淺水中將泥中生物攪和浮出後啄食。天敵近巢或雛鳥時,親鳥做出擬傷行為(親鳥表現受傷的行為,引開靠近巢或雛鳥的掠食者)。

圖8 小環頸鴴
圖8 小環頸鴴
圖9 翠鳥
圖9 翠鳥

翠鳥(翠鳥科)在台灣有6種,蘭博常見的只有翠鳥。

 

翠鳥(圖9)

全長約16公分,普遍的留鳥。嘴長,背部藍色,腹面橙黃色,尾短,腳橙紅色。喜在溪流或河溝邊活動,擅長捉魚蝦,俗稱「魚狗」或「釣魚翁」。常停留在溪流邊的樹枝或岩石上,當下方的魚出現時,便一鼓作氣、俯衝入水捕魚。若看到的魚狗下嘴紅色(戲稱擦了口紅),表示牠是女生。

 

鶺鴒(鶺鴒科)在台灣有14種,蘭博常見的有白面白鶺鴒、灰鶺鴒及黃眉黃鶺鴒。因黃眉黃鶺鴒較偏好草地及耕地,將於後續章節介紹。

 

白面白鶺鴒(圖10)

全長約18公分,普遍的留鳥。頭頂至背黑色,嘴、胸黑色,腹白色,尾長。常出現於耕地、溪澗與溝渠,以昆蟲為食。早期台灣還有用牛耕作時,牛糞常吸引白鶺鴒駐足覓食躲藏於內的昆蟲,因此俗名「牛屎鳥」。

 

灰鶺鴒

全長約18公分,普遍的冬候鳥。頭至背部灰色,腳黃褐色,眉斑白色,後腹部亮黃色,尾長。多出現在平地至中海拔的溪澗、濕礫石地、耕地、草地和道路,以昆蟲為食。單獨生活,常在山上道路上覓食,停棲時尾羽會上下擺動,飛行呈波浪狀。

圖10 白面白鶺鴒
圖10 白面白鶺鴒

害羞的兩棲爬行動物

圖11 盤古蟾蜍
圖11 盤古蟾蜍

適合觀察兩棲動物的地點包括武營橋附近的溪流、小水池以及烏石礁濕地。發現的種類並不多,只有盤古蟾蜍、澤蛙、貢德氏赤蛙與小雨蛙4種。除夜間觀察時目擊本尊(成蛙、蝌蚪)外,亦可依據叫聲辨識出種類。在天氣好、干擾小的情況下,可見斑龜、柴棺龜、中華鱉於烏石礁濕地內的礁石上曬太陽。遊客多時,則會躲至較隱密處的礁石上。

 

盤古蟾蜍(圖11)

長約6-11公分,屬大型蛙,眼後有膨大而突出的耳後腺(分泌毒液),皮膚粗糙、散佈許多顆粒。為台灣特有種,廣泛分布於全台各地。常出現在樹林、草地、耕地或住家附近的開闊地覓食,繁殖期才會遷移到溪流或靜水池。蝌蚪黑色、有毒,會數百上千地聚在一起。

 

斑龜(圖12)

背甲長可達35公分,為台灣最常見,也是體型較大的淡水龜。頭頸、四肢及尾部具很多黃綠色細縱紋。分布在低海拔區域的水域,包括溪流、溝渠、池塘及水庫。草食性為主,偶捕食無脊椎動物。目前被大量人工繁殖,供做寵物市場之需。

圖12 斑龜
圖12 斑龜

翩翩飛舞的蝴蝶

烏石礁濕地周遭及武營溪沿途蝴蝶種類豐富,牠們會至水邊吸水、吸食花蜜、停棲於樹上,或匆匆飛過。初步觀察有近20種,而觀察到在水邊吸水的只有青鳳蝶(青帶鳳蝶)、木蘭青鳳蝶(青斑鳳蝶)及穹翠鳳蝶(台灣烏鴉鳳蝶)。

 

青鳳蝶與木蘭青鳳蝶(圖13)

青鳳蝶常被戲稱為NIKE(耐吉)蝶,瞧瞧翅膀上的青色斑紋像不像!而木蘭青鳳蝶的翅膀為黑色底上面密佈著青色斑,後翅有數個小青斑。

圖13 青鳳蝶(左、中)與木蘭青鳳蝶(右)
圖13 青鳳蝶(左、中)與木蘭青鳳蝶(右)

忽上忽下如直升機般的蜻蜓

由於蘭博周遭有大水池、小水池及溪流等濕地,因此,蜻蜓種類豐富,初步觀察有近20種,包括彩裳蜻蜓、綠胸晏蜓、鼎脈蜻蜓、杜松蜻蜓、橙斑蜻蜓、褐斑蜻蜓、樂仙蜻蜓、大華蜻蜓、粗鉤春蜓及一些豆娘等。

 

最適合觀察蜻蜓的地點在於烏石礁濕地邊的蘆葦叢,蜻蜓多於池邊來回巡飛,或於挺水植物、蘆葦上休息;其次,武營橋附近的小水池、溪流也是不錯的觀蜓地點。

 

彩裳蜻蜓(圖14)

具有「蝴蝶蜻蜓」之美稱,從牠黃底黑斑的翅膀極易辨認出牠。夏日可以在疏林上方見到成群的彩裳蜻蜓集體婚飛的行為。

圖14 彩裳蜻蜓雄蜓( 左,翅尖黑褐色 )與雌蜓( 中、右,翅尖透明 )
圖14 彩裳蜻蜓雄蜓( 左,翅尖黑褐色 )與雌蜓( 中、右,翅尖透明 )

悠遊自在的魚類

烏石礁濕地較常見的魚類包括吳郭魚、大肚魚及泰國鱧。常可見到小白鷺、大白鷺、蒼鷺至山溝匯入烏石礁濕地處捕食小魚。因目前只有目視觀察,未進行誘捕調查,所以確實的種類多寡有待日後的確認。

 

吳郭魚與大肚魚(圖15)

吳郭魚為臺灣重要淡水養殖魚類,由非洲引入臺灣後,常溢逃到野外,因其適應良好,且成魚有育幼行為,所以水池或溝渠中常可見到為數龐大的族群。烏石礁濕地邊緣或溝渠中可見到吳郭魚、大肚魚的混群。

圖15 吳郭魚(中間,背部有條紋者)、大肚魚(吳郭魚周圍的個體)
圖15 吳郭魚(中間,背部有條紋者)、大肚魚(吳郭魚周圍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