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80期-龜山島六足行~龜山島昆蟲群相概述

文/圖:頼建丞(宜蘭社區大學講師)

蘭陽遊子永遠的鄉愁─龜山島

蘭陽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工商都較台北及南部落後許多。在以前,每當蘭陽的弟子高中畢業後,大多要遠離家鄉到北部或其他縣市就業、就學或當兵,回鄉時總要花個2~3小時或更久的時間,搭火車或經過蜿蜒的北宜公路回到宜蘭。自己開車打從北宜公路返鄉的,經過將近一個小時或一個半小時顛簸蜿蜒的車程後,在最後一段九彎十八拐之前,總會在石牌休息時上個廁所,喝碗八仙湯吃個茶葉蛋,然後到石牌的觀景台或在路邊停下車來,瞧瞧蘭陽的夜景及龜山島。搭火車的人,在吃完福隆便當後,經過長長的草嶺隧道後,莫不將頭轉向左側,出隧道候第一映入眼簾的就是那隻停在海上的大烏龜,然後在心裡默默地說「宜蘭,我的家,我回來了。」

龜山島是蘭陽學子的精神地標
龜山島是蘭陽學子的精神地標

龜山島的昆蟲來源初探

龜山島與臺灣最近的距離僅9公里,這一小段的距離對生物的遷移來說,說近也不近;說遠也不遠。對不善飛行的昆蟲來說,這一海之隔的波濤,足以打斷遷移的念頭;但對善飛的昆蟲來講,這一段距離只不過是需多拍幾次翅膀的功夫罷了!物種的遷移有很多種方式,飛行只是其中一種方式而已,但也是最為直接的方式。

 

洋流也是物種遷移的重要因素之一,許多證據顯示,物種會隨著洋流流動的方向呈帶狀分佈。黑潮流經龜山島附近的海域,龜山島上的生物,有無與這一股足以牽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生物成帶狀分佈之關連呢?在島上一些數量極多的鳥類,如巴丹綠繡眼、綬帶鳥、棕耳鵯等,這幾種鳥類同樣分佈於蘭嶼及綠島,而且數量極多,反而在東北角及宜蘭一帶數量就不多,甚至沒有發現之記錄,如此之情形多少會讓人以為龜山島上的物種,因洋流之關係和蘭嶼綠島是相同的生態體系。

 

鳥類是能夠長途飛行的動物,憑藉著強大的氣流要分佈在台灣周邊的這些島嶼不是件難事,但弱小的昆蟲就須要點本事才能越洋過海。龜山島早期的居民是以捕漁為主,在島上僅種植地瓜、花生等雜糧,並無大面積的墾荒農耕。1977年當龜山島劃定為軍事區之後,龜山島上的生態因軍事須要之保護下,僥倖逃過臺灣島上因經濟發展而導致之最為嚴重的生態破壞。原先住民的低密度開發,再加上經過無人為干預的20餘年,如此多年的生養,龜山島仍然保有極為原始的狀態。

 

龜山島由於長年軍事管制的關係,對於島上的生態資源調查不多,故無較可信之調查報告可供參考,唯宜蘭縣野鳥學會於2001年~2003年陸續對龜山島的昆蟲做一初步之調查,已對龜山島的昆蟲相有了概略的了解,大致上皆於台灣東北部的物種較為相近,僅少部份的物種與琉球群島的相近,至目前為止大約記錄物種約為四百餘種。

代表性物種大白斑蝶

龜山島最具代表性的蝴蝶大白斑蝶
龜山島最具代表性的蝴蝶大白斑蝶

 

2001年3月當我們第一次登島調查時,踏上島上後第一種迎接我的昆蟲就是大白斑蝶(Idea leuconoe clara Butler, 1867),這種大型漂亮的蝴蝶在龜尾潭的周圍擁有大量之族群,當時還戲稱龜山島的大白斑蝶比蚊子還多。經初步於龜尾潭周邊概略搜尋植被得知,大白斑蝶幼蟲之寄主植物爬森藤(Parsonsia laevigata(Moon) Alston)在湖邊的數量極多,在爬森藤的枝葉間也發現了大量的幼蟲及卵。

大白斑蝶幼蟲的寄主植物爬森藤的花
大白斑蝶幼蟲的寄主植物爬森藤的花
大白斑蝶蛹
大白斑蝶蛹

但隨著開放觀光,湖邊的步道為了遊客之安全進行除草之動作,將湖邊大多數的爬森藤砍除,幼蟲沒了可以吃的食物,或卵及已孵化的幼蟲隨著植物被砍除而死亡,頓時之間,大白斑蝶的數量急速銳減。爾後的數年內,雖有蝴蝶保育學會持續地於島上進行爬森藤的普查,並標定位置及掛牌,目的是避免爾後的除草動作會砍除到爬森藤。但工人是不懂得什麼是蝴蝶的幼蟲,什麼是要砍除的雜草,而且他們用的是除草機,一轉動什麼植物都會應聲而倒。

 

不過沒關係,整個龜山島並不是只有湖邊才有爬森藤,只是沒有湖邊多而已,在島上其他地方是不會受到干擾,這一、二年內大白斑蝶的數量已漸漸地恢復,只要上到島上,第一隻迎接遊客的蝴蝶一樣是大白斑蝶。

左:大白斑蝶的卵 / 右:大白斑蝶終齡幼蟲
左:大白斑蝶的卵 / 右:大白斑蝶終齡幼蟲
在龜山島上常可見端紫斑蝶(異紋紫斑蝶) (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Fruhstorfer, 1904)被人面蜘蛛捕食。
在龜山島上常可見端紫斑蝶(異紋紫斑蝶) (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Fruhstorfer, 1904)被人面蜘蛛捕食。
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 Butler, 1877)是往返龜山島海域時常見的蝴蝶
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 Butler, 1877)是往返龜山島海域時常見的蝴蝶

 

對善飛行的蝴蝶來說,龜山島近在咫尺,要遷移到龜山島繁殖不是件難事,只要島上有幼蟲所須的寄主植物既可。根據多年來無數次的調查顯示,龜山島的蝴蝶種類有120餘種之多,台灣是個面積不大的島嶼,由於終年多雨潮濕的氣候,及高山疊嶂的地形等條件而擁有420種以上的蝴蝶。然而,面積才一丁點大的龜山島何以能夠擁有百餘種的蝴蝶?當然這些眾多的蝴蝶並不是全部定居在龜山島的。

能夠台灣日本二地長途遷移的青斑蝶(大絹斑蝶)( Parantica sita niphonica Moore, 1883)是龜山島上的常客。
能夠台灣日本二地長途遷移的青斑蝶(大絹斑蝶)( Parantica sita niphonica Moore, 1883)是龜山島上的常客。
龜山島上常可在一些寄主植物上找到青斑蝶幼蟲
龜山島上常可在一些寄主植物上找到青斑蝶幼蟲

 

龜山島是位於許多動物遷移必經的路徑上,如魚類及鳥類會隨著季風及洋流來到龜山島附近,昆蟲亦是隨著季風在遷移,據蝶會之調查,2010年1月份曾於龜山島捕獲一隻來自日本鹿兒島所標放之蝴蝶。

 

每年3~4月間,在龜山島的海域上,也常有機會見到整群的紫斑蝶貼著海面辛苦地飛行,飛往那裡?目前還不是很明確,由這些跡象顯示,蝴蝶遷移時也會經過龜山島。況且,在以往的調查中,也曾多次在龜山島上發現這些會長途遷移蝴蝶的幼蟲。因此,這些能夠長途飛行的蝴蝶也就是龜山島上的常客

左:登401高地的步道旁有很多的鷗蔓,也常可見到青斑蝶的幼蟲 / 右:在樹葉間常可見到青斑蝶閃著金屬光澤的蛹
左:登401高地的步道旁有很多的鷗蔓,也常可見到青斑蝶的幼蟲 / 右:在樹葉間常可見到青斑蝶閃著金屬光澤的蛹
同樣能長途遷移的小紋青斑蝶(Tirumala septentronis Butler, 1874)也常出現在龜山島
同樣能長途遷移的小紋青斑蝶(Tirumala septentronis Butler, 1874)也常出現在龜山島
小青斑蝶(斯氏絹斑蝶) (Parantica swinhoei Moore, 1883)也是會長途遷移的蝴蝶之一
小青斑蝶(斯氏絹斑蝶) (Parantica swinhoei Moore, 1883)也是會長途遷移的蝴蝶之一
左:小紋青斑蝶的蛹 / 右:在龜山島上發現的小紋青斑蝶蛹
左:小紋青斑蝶的蛹 / 右:在龜山島上發現的小紋青斑蝶蛹
左:飛行能力強的琉球青斑蝶(旖斑蝶) (Ideopsis similis Linnaeus, 1758)分佈在台灣全島,龜山島短短的距離當然難不倒他 / 右:島上一樣能見到琉球青斑蝶的幼蟲
左:飛行能力強的琉球青斑蝶(旖斑蝶) (Ideopsis similis Linnaeus, 1758)分佈在台灣全島,龜山島短短的距離當然難不倒他 / 右:島上一樣能見到琉球青斑蝶的幼蟲
不會長途遷移的大琉璃紋鳳蝶(琉璃翠鳳蝶) (Papilio paris nakaharai Shirozu, 1960)在龜山島上也有大量之族群
不會長途遷移的大琉璃紋鳳蝶(琉璃翠鳳蝶) (Papilio paris nakaharai Shirozu, 1960)在龜山島上也有大量之族群
左:大琉璃鳳蝶的幼蟲 / 右:大琉璃鳳蝶的蛹
左:大琉璃鳳蝶的幼蟲 / 右:大琉璃鳳蝶的蛹
左:大鳳蝶產在賊仔樹上的卵 / 右:大鳳蝶的幼蟲
左:大鳳蝶產在賊仔樹上的卵 / 右:大鳳蝶的幼蟲

 

登過401高地且對生態較熟悉的人應該都知道,當你氣喘唏噓地爬完1700多階的階梯後,沿途可以看到,最低處為一般海邊常見的植物,往上爬後就能見到台灣低海拔山區的一些植物,及一些因為洋流所帶來,一些在東部及蘭嶼綠島常見的植物。到了快登頂時就會發現一些只會出現在台灣海拔較高,須要較冷濕度較高的植物。

 

然而龜山島的海拔高度僅380公尺而已,為何有如此奇特的植物相呢?其原因是龜山島同樣位於東北季風的迎風面上,又無高山之阻擋,強勁濕冷的海風使得這裡的環境就像台灣本島大約800~1000公尺左右的環境,讓這些原本在台灣本島要在海拔較高的植物在這裡也能落腳。

在台灣極為常見的大鳳蝶 (Papilio memnon heronus Fruhstorfer, 1903),在龜山島上一樣多
在台灣極為常見的大鳳蝶 (Papilio memnon heronus Fruhstorfer, 1903),在龜山島上一樣多

如此的小島,就能擁有如此多樣性的植物群相,有了多樣性的植物,不管是遷移過來的,或者是經由種種偶發的原因來到龜山島的物種都能在這裡停留下來繁殖後代,這也就是龜山島蝴蝶多樣性的主要原因。

往401高地的步道上常可見到的單帶蛺蝶 (異紋帶蛺蝶) (Athyma selenophora laela Fruhstorfer, 1908)雄蝶
往401高地的步道上常可見到的單帶蛺蝶 (異紋帶蛺蝶) (Athyma selenophora laela Fruhstorfer, 1908)雄蝶
單帶蛺蝶雌蝶
單帶蛺蝶雌蝶
單帶蛺蝶較幼齡階段的幼蟲取食葉片時會留下葉的主脈,形成一個「蟲橋」,平時就躲在葉脈的末端,好避開捕食者的騷擾,進食時在回到葉子上,在通往蟲橋的地方還會留下一些糞便,以混淆及欺騙捕食者
單帶蛺蝶較幼齡階段的幼蟲取食葉片時會留下葉的主脈,形成一個「蟲橋」,平時就躲在葉脈的末端,好避開捕食者的騷擾,進食時在回到葉子上,在通往蟲橋的地方還會留下一些糞便,以混淆及欺騙捕食者
單帶蛺蝶終齡幼蟲時已長大到無法躲在蟲橋,身體會變成綠色,並長滿看似不好招惹的棘刺
單帶蛺蝶終齡幼蟲時已長大到無法躲在蟲橋,身體會變成綠色,並長滿看似不好招惹的棘刺
單帶蛺蝶造型奇特又具有金屬光澤的蛹,遇到危險時會激烈地晃動
單帶蛺蝶造型奇特又具有金屬光澤的蛹,遇到危險時會激烈地晃動
我是最喜歡調查人員的腳臭味了,其實不是,是調查人員腳上有我最喜歡的鹽分而已。(紅邊黃小灰蝶)
我是最喜歡調查人員的腳臭味了,其實不是,是調查人員腳上有我最喜歡的鹽分而已。(紅邊黃小灰蝶)
在台灣,在龜山島,紅邊黃小灰蝶(紫日灰蝶) (Heliophorus ila matsumurae Fruhstorfer, 1908)的數量一樣多,這種小型,雄蝶翅膀有著漂亮的藍色鱗片,且不會遷移的蝴蝶又如何來到龜山島?
在台灣,在龜山島,紅邊黃小灰蝶(紫日灰蝶) (Heliophorus ila matsumurae Fruhstorfer, 1908)的數量一樣多,這種小型,雄蝶翅膀有著漂亮的藍色鱗片,且不會遷移的蝴蝶又如何來到龜山島?
紅邊黃小灰蝶雌蝶的翅膀背面為較暗淡的褐色
紅邊黃小灰蝶雌蝶的翅膀背面為較暗淡的褐色

鐵甲武士─龜山島上的甲蟲

在台灣是柑橘類的重要害蟲斑星天牛(馬庫白星天牛) (Anoplophora macularia Thomson, 1865)也出現在龜山島上
在台灣是柑橘類的重要害蟲斑星天牛(馬庫白星天牛) (Anoplophora macularia Thomson, 1865)也出現在龜山島上
僅分佈於蘭嶼及綠島的小圓斑球背象鼻蟲(Pachyrrhynchus tobafolius Kano, 1929)
僅分佈於蘭嶼及綠島的小圓斑球背象鼻蟲(Pachyrrhynchus tobafolius Kano, 1929)

 

甲蟲是一群披著硬殼的昆蟲,經過長久演化適應後發展出可以保護脆弱的翅膀及身體,但相對地也使得他們的身體變得較為笨重,飛行時打開的前翅反而成了飛行中的阻礙,必須直立身體才能揮動後翅,因此甲蟲便無法長途遷移飛行了,也因此最能特化成地域性特有及代表性物種了,就像蘭嶼及綠島才有的硬球背象鼻蟲。

長得像鳥大便的鳥糞象鼻蟲 (Mesalcidodes trifidus Pascoe)
長得像鳥大便的鳥糞象鼻蟲 (Mesalcidodes trifidus Pascoe)

在還沒有登島進行昆蟲調查前,曾假設龜山島有可能因為洋流的關係也會有硬球背象鼻蟲的分佈,經多次調查後,龜山島的甲蟲大致上和台灣本島北部的較為相似,金龜子、瓢蟲、金花蟲……等等,都是宜蘭及東北角一帶常見的物種,並無較特殊的物種。探討原由,龜山島形成的年代畢竟還很年輕,還不足以有時間讓這些不會遷移的昆蟲有機會遠渡重洋來到這個小島上。

左:環湖步道上常可見到的八星虎甲蟲 (Cicindela aurulenta batesi Fleutiaux),個性兇猛,常在地面上捕食昆蟲 / 右:棲息於朽木中的黃朽木蟲(Cteniopinus hypocrita Marseul)夜晚常受燈光吸引出現在廟前
左:環湖步道上常可見到的八星虎甲蟲 (Cicindela aurulenta batesi Fleutiaux),個性兇猛,常在地面上捕食昆蟲 / 右:棲息於朽木中的黃朽木蟲(Cteniopinus hypocrita Marseul)夜晚常受燈光吸引出現在廟前
左:在台灣到處都有的獨角仙 (Allomyrina dichotoma tunobosonis (Kôno) 1931)也是龜山島常可見到的昆蟲 / 右:大青叩頭蟲(Campsosternus auratus Drury , 1773)遇危險時會從樹上掉落,並利用前胸背板的彈器彈跳身體
左:在台灣到處都有的獨角仙 (Allomyrina dichotoma tunobosonis (Kôno) 1931)也是龜山島常可見到的昆蟲 / 右:大青叩頭蟲(Campsosternus auratus Drury , 1773)遇危險時會從樹上掉落,並利用前胸背板的彈器彈跳身體
左:遇到危險會會放出極度惡臭的豔胸黃星步行蟲(Chlaenius bioculatus Chaudoir, 1856) / 右:模樣可愛的七星瓢蟲(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 1758)
左:遇到危險會會放出極度惡臭的豔胸黃星步行蟲(Chlaenius bioculatus Chaudoir, 1856) / 右:模樣可愛的七星瓢蟲(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 1758)
在台灣數量極多的藍金花蟲(Altica cyanea Weber)在龜山島數量一樣多
在台灣數量極多的藍金花蟲(Altica cyanea Weber)在龜山島數量一樣多

淡水環境缺乏下的蜻蛉相

僅出現在冷泉旁的紅腹細蟌
僅出現在冷泉旁的紅腹細蟌

蜻蜓是水棲昆蟲的一份子,終其一生離不開水的環境,稚蟲棲息於水中,成蟲雖可以離開水域的環境遨遊於天空,但為了傳宗接代一樣會逗留在水邊。99.9%的水棲昆蟲皆活於淡水的環境,只有少數幾種能生活於淡鹹水交會的地方,龜山島是座由海底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島嶼,面積只有2.9k㎡,最高處為398m,地形陡峭,無溪流。唯一純淡水的環境就只有龜尾潭旁的一處湧泉,此一湧泉的淡水是來自周圍陡峭山壁所滲漏而來的雨水,冬季雨量豐沛時,湧泉不斷,周遭低窪處形成一處小濕地。夏季枯水期時,雖不見潺潺湧現的泉水,但也不會呈現乾涸之狀態,此一湧泉後經駐軍修築成一小池塘,名為「冷泉」。

龜尾潭數量最多的瘦面細蟌
龜尾潭數量最多的瘦面細蟌

龜山島上尚有二個湖泊,一處位於龜首頸部之處,稱之「龜首池」,池小水淺,又因海水之滲入,鹽分特高。另一個較大之湖泊位於龜尾,稱之為「龜尾潭」,水質清澈見底,最深處超過3m,週長約600m。此一湖泊曾因修築漁港,而將與海相隔之礫石挖開,築成一座看似避風浪極佳的漁港;但人類的短見及自負始終抵不過大自然的力量,落成後沒多久,即在一次颱風來襲後,大自然又奪回它原本的面貌,只留下一座「龜山島漁港」的牌坊兀自矗立在礫石灘上見證人類的愚昧無知。龜尾潭雖有周邊小山澗及湧泉流入之淡水,但因海水滲入之影響,龜尾潭的水位會隨著潮汐而昇降,故龜尾潭實際是座鹹淡水湖。

半鹹水狀態的龜尾潭
半鹹水狀態的龜尾潭

 

出現在龜山島蜻蜓的種類不多,一些能夠長途飛行的種類,如薄翅蜻蜓等的出現不足為奇,反倒是一些纖細不會遷移的豆娘也出現在龜山島上,這就足以讓人探討他們的由來。

左:紅色的弓背細蟌 / 右:身體以綠色為主的青紋細蟌
左:紅色的弓背細蟌 / 右:身體以綠色為主的青紋細蟌

這些豆娘大多僅棲息在靠近冷泉旁的水域,共計有青紋細蟌(Ischnura senegalensis (Rambur, 1842))、弓背細蟌(Pseudagrion pilidorsum pilisorsum (Brauer, 1868))、白粉細蟌(Agriocnemis femina oryzae(Lieftinck, 1962))、紅腹細蟌(Ceriagrion latericium ryukyuanum (Asahina, 1967))、瘦面細蟌(Pseudagrion microcephalum (Rambur, 1842))等5種,種類雖然不多,但在龜山島這種環境算是難能可貴。

台灣產最小的豆娘白粉細蟌
台灣產最小的豆娘白粉細蟌

蒼海一粟~龜山島昆蟲相後續調查及研究

礙於篇幅的限制,無法將豐富的龜山島的昆蟲一一介紹,僅能對龜山島較為特殊的生態現象,如在小小的淡水水塘也能見到一些小小的豆娘,小小的彈丸之地也能擁有百餘種的蝴蝶。龜山島的昆蟲相還保有相當原始的面貌,雖已開放觀光,但僅開放401高地及環湖步道供遊客行走,再加上總量管制及解說員的帶領,對整體的影響不大。龜山島除了蝴蝶之外,還有那些豐富的昆蟲生態呢?甲蟲、螽斯、竹節蟲、蜚蠊………,在我們眾多調查中的一次調查時,曾經碰過在龜尾一帶黃豔金龜大發生,那晚,只要有燈光的地方,包括廟前,我們那時候住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遊客中心,金龜子多到連要走路也要先掃開金龜子,才不會踩到他們………,眾多的昆蟲及有趣的現象還有待學者更進一步對龜山島物種及來源多加探討。

無魚類及水棲昆蟲的龜首潭
無魚類及水棲昆蟲的龜首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