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61期-聖母升天堂的興建歷史

文:王珩(蘭陽技術學院建築系講師)/圖: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北成聖母升天堂,哥德式建築樣貌與教堂內特殊彩色玻璃窗戶成為羅東地區著名的建築景點,它的創建與地方文化發展有著密切關聯。

 

靈醫會為天主教於西元1586318日蒙教宗試斯篤第五世批准成立的修會,創會會祖為聖嘉民‧德‧雷列斯(St.CamillusDeLellis)秉持視病人如第二基督的精神,服務病患並成立靈醫會團體協助病人遠離病痛安慰病人憂苦以及病患的臨終關懷。

左圖:北成聖母升天堂舊照 / 右圖:會祖聖嘉民畫像(翻拍自 靈醫會五十週年專刊編輯委員會,2002,《天主教靈醫會蘭陽傳奇50年》宜蘭:財團法人天主教靈醫會,頁13。)
左圖:北成聖母升天堂舊照 / 右圖:會祖聖嘉民畫像(翻拍自 靈醫會五十週年專刊編輯委員會,2002,《天主教靈醫會蘭陽傳奇50年》宜蘭:財團法人天主教靈醫會,頁13。)

羅東傳教初期

靈醫會來到羅東之前,羅東地區已有三戶天主教教友,都是因為教職的關係奉派來羅東,當時三戶教友於羅東國小內擺設臨時小聖堂作為祈禱所在,每逢重大祭典及兒女領洗聖事都需要到臺北華山天主堂。他們因為到華山天主堂參與祭典而結識當時華山天主堂主任司鐸郭若石神父,後來郭神父晉升為總主教。

 

民國38年(1949)郭總主教曾到羅東尋找將來教堂設立及傳頌福音的所在地,此行並與三戶教友作家庭彌撒。民國41年(1952),靈醫會會士及修女受郭若石總主教邀請來到羅東,615日靈醫會會士及修女等人到羅東後,在鄭文凱教友介紹下向羅文堂、許文政兄弟承租當時已休業的「博愛診所」,更名為「聖母診所」作為羅東傳教與醫療服務的首站。

聖母醫院舊址於柏油路後方,現已成為聖母醫院停車場。
聖母醫院舊址於柏油路後方,現已成為聖母醫院停車場。

因為靈醫會提供貧困居民莫大的醫療協助而打響名號,同年底靈醫會向羅文堂與許文政兄弟購得診所,修女會則購得診所後方的土地,並將「聖母診所」改為「聖母醫院」。

 

民國42年(1953)靈醫會於聖母醫院右側旁蓋小聖堂,作為神父及修女彌撒所在,並提供羅東教友主日彌撒與禱告。此時靈醫會提供的醫療服務已逐漸拓展到宜蘭地區,當時靈醫會會士與修女行醫時看診的病患大多為貧困居民,他們無私的奉獻施予病患最妥善的服務及照顧。

民國42年聖母醫院右側所蓋的小聖堂(翻拍自 呂道南總編輯1996,《天主教靈醫會走過中國五十年》,宜蘭:財團法人天主教靈醫會。頁13。)
民國42年聖母醫院右側所蓋的小聖堂(翻拍自 呂道南總編輯1996,《天主教靈醫會走過中國五十年》,宜蘭:財團法人天主教靈醫會。頁13。)

臨時聖堂時期

因教友陸續增加,聖母醫院旁的小聖堂不敷使用,民國42年(1953)華德露神父租用民族路林大鼻議員的家屋(羅東國小正門圳溝旁左側,現為開元市場一帶),作為教友彌撒與分發救濟品、衣服、奶粉、麵粉等場所。同年2月,華德露神父租用中山西路臺灣銀行一、二層樓房舍(現今羅東中山路三段159號左側),一樓做為神父辦公處,二樓作為道理廳及臨時聖堂,年底借用成功國小大禮堂舉行聖誕夜子夜彌撒。

租用中山西路臺灣銀行房舍一樓為神父辦公處所,二樓為道理聽及臨時聖堂。
租用中山西路臺灣銀行房舍一樓為神父辦公處所,二樓為道理聽及臨時聖堂。
租用民族路林大鼻議員家屋作為教友彌撒場所,現為羅東開元市場。
租用民族路林大鼻議員家屋作為教友彌撒場所,現為羅東開元市場。

 

民國44年(1955)增設要理班,領受洗禮教友195位。同年舉辦聖母大遊行,從臨時聖堂遊行到聖母醫院。教友人數陸續增加,原租用的臺灣銀行房舍空間不夠,華德露神父於羅東北成街購得土地與一樓平房農舍(現升天堂右側前端神父辦公室建築位置),作為臨時聖堂。912日安惠民神父主持新建臨時教堂動土典禮,將原本一樓房舍改建為二層樓建築。1224日臨時聖堂完工,一樓為神父辦公處所,二樓作為臨時聖堂。民國46年(19571225日郭總主教蒞臨羅東北成街臨時聖堂舉行臨洗及堅振聖事,共計175位教友領受此聖事。

左圖:民國44年購得北成街土地,並改建二層樓臨時聖堂(北成天主堂提供) / 右圖:臨時聖堂今已改建為三層樓建築,一樓為神父辦公處所,二樓為神職人員宿舍,三樓為會議室。
左圖:民國44年購得北成街土地,並改建二層樓臨時聖堂(北成天主堂提供) / 右圖:臨時聖堂今已改建為三層樓建築,一樓為神父辦公處所,二樓為神職人員宿舍,三樓為會議室。

聖母升天堂時期

民國46年(19571226日安惠民神父依照哥德式(gothic)建築設計於臨時聖堂左側建造新的教堂,由羅東教友吳金生承造,教堂屋頂百合花圖飾及教堂內彩繪圖飾皆由靈醫修女會陳龍妮修女負責設計。在教堂建造時由華德露神父舉行破土、奠基及祝聖儀式,並邀請小天使於地基處放置聖牌。

 

民國47年(1958928日新教堂落成,上午915分開始由郭總主教和牛主教舉行祝聖典禮及彌撒,典禮結束後隨即舉辦社區競賽活動及表演節目,晚間七點舉行聖母遊行活動,由聖堂至聖母醫院,參與教友約一千人,新教堂落成後由李智神父接任本堂主任司鐸。

 

民國51年(1962)位於聖母醫院旁修女會院的瑪利亞幼稚園,因空間不敷使用以及避免幼童長期與聽換接觸,將幼稚園遷至北成聖母升天堂原臨時聖堂左側一樓平房。59年(1970)瑪利亞幼稚園於冬山義成路購買校地興建園舍,園舍落成後便將幼稚園遷移至新校舍。傅立即神父為不讓空間閒置在民國71年(198210月創辦聖母幼稚園,一方面作為社區教育服務,一方面可將經民國55年(1966)原臨時聖堂左側新建一棟二層樓建築(今禮堂,聖母幼稚園建築所在),作社區服務提供國中、小學生課後補習場所。秘克琳神父籌組蘭陽舞蹈團,並向聖母升天堂借用場地作為舞蹈補習班用。

營幼稚園的盈餘作為教堂維修或慶典經費
營幼稚園的盈餘作為教堂維修或慶典經費
在民國55年增建教堂右側二樓建築後北成聖母升天堂建築群情況。原臨時聖堂左側新建一棟二層樓建築(北成聖母升天堂提供)
在民國55年增建教堂右側二樓建築後北成聖母升天堂建築群情況。原臨時聖堂左側新建一棟二層樓建築(北成聖母升天堂提供)

 

民國61年(1972917日成立羅東天主堂儲蓄互助社。修道院從丸山(丸山聖嘉民啟智中心)搬至北成聖母升天堂原臨時聖堂,二樓作為修生宿舍,一樓則為修道院教室。民國74年(1985)因為義務教育普及修生招收困難暫停招收修生,修道院仍持續運作。

民國74年(1985)因為義務教育普及修生招收困難暫停招收修生,修道院仍持續運作。
民國74年(1985)因為義務教育普及修生招收困難暫停招收修生,修道院仍持續運作。

縣定古蹟

民國77年(1988)楊家門神父以聖母幼稚園收入盈餘作為聖母升天堂屋頂整修費用,屋頂整修時將聖母升天堂瓦片屋頂整修為紅色烤漆鐵皮屋頂,解決長年屋頂漏水問題。另外為預防颱風狂風侵害造成教堂左側木窗玻璃破損,於教堂左側空地搭設二層樓鐵皮建築,一樓做為停車場使用,二樓則為幼稚園學生遊憩場所。

 

民國91年(2002)呂若瑟神父整修幼稚園建築,提高幼稚園建築地平避免日後大雨幼稚園淹水,增建幼稚園三樓建築及整修立面以洗石子作為主要建材。

 

民國93年(200497日宜蘭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6級地震。堂前上方聖母石像因地震墜落,聖母像手臂、頭部等斷裂,所幸聖母頭像沒有毀傷,聖母雕像修復工程委託臺北陳永忠教友負責,修復後並重新安置。

左圖:入口 / 右圖:精緻彩繪天花板
左圖:入口 / 右圖:精緻彩繪天花板

民國94年(2005)縣政府將擬定聖母升天堂為縣定古蹟,傅立吉神父自行拆除教堂左側二層樓鐵皮建築且並整修幼稚園窗戶樣式及禮堂立面,以洗石子作為主要材質。另外將原臨時聖堂建築右側兩層樓的鐵皮建物拆除,並後縮重做原臨時聖堂三層樓建築的樓梯。

 

民國96年(2007812日聖母升天堂慶祝建堂50週年,10月教堂窗戶受颱風侵襲嚴重損壞,依照古蹟修復法規呈報文化局進行修繕工程,為維護聖母升天堂使用安全,要求縣政府以緊急維修方式發包工程。因工程發包問題拖延至988月才順利發包整修。

 

北成聖母升天堂於民國47年(1958)由安惠民神父所創建迄今已有52年歷史,哥德式的教堂在宜蘭地區極為罕見,特殊的手工彩繪玻璃使教堂成為著名的建築景點。

天主堂著名的彩繪玻璃
天主堂著名的彩繪玻璃
夜晚的北成聖母升天堂
夜晚的北成聖母升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