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55期-南澳闊葉林自然保留區─雲霧中的鬼湖植物篇(一)

文/圖:頼建忠(宜蘭社區大學講師)

柳杉林中的小徑是進入保留區核心地帶的唯一路徑
柳杉林中的小徑是進入保留區核心地帶的唯一路徑

 

要進入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這個生態寶庫,除了要具備四輪傳動車輛外,還必須練就能夠忍受車行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那種足以把胃中所有食物全部翻攪出來,及屁股永遠無法和座位粘在一起的本領,雖車行在美麗的山林間,有心思欣賞的恐怕沒幾人。路況漸漸平坦,林相由原住民保留地的雜木林或開墾地進入到整齊劃一的人造柳杉林後,就可以稍為鬆口氣,保留區的邊緣到了,只要再忍受一段時間,就可以到達進入保護區核心地帶─神秘湖的唯一入口。

南澳闊葉林自然保留區的周邊皆是人造柳杉林
南澳闊葉林自然保留區的周邊皆是人造柳杉林

 

保留區地處台灣山地盛行之雲霧帶,進入小徑後森林的組成就變成以性喜陰濕之闊葉林及針葉樹為主,錐果櫟、石櫟、木薑子類、紅楠、新木薑子等80種木本陸生植物類等為最優勢種。不過在保留區中卻少有參天巨木或較粗大的樹木,其原因是這個區域同樣也經過伐木的階段,尤其是伐木種植香菇,現在雖然利用段木種植香菇的不多,可是在以前木屑太空包種植方式尚為發明之前,整個南澳鄉所出產的香菇約佔市場上需求量的三分之一,那時幾乎整個南澳鄉家家戶戶都在山上種香菇,最遠的要走三、四天才能到達的舊部落都有人過去種植,到了採收烘乾季節時,許多小朋友還被逼迫請假到山上幫忙,等香菇在山上烘乾後,背下山販賣後才能再回到學校上課。

 

而種香菇最好的樹木就是殼斗科的植物,故整個山區都見不到大樹,只能見到樹幹較小的次生林,幸好現在種植香菇已由木屑包所大量取代,利用段木種植只有零星的幾位老鄉民,故較無再次被大量砍伐的危機,且已劃定為保護區,較無破壞之顧慮,林相正在慢慢地復甦中。

小徑上的樹木大多是樟樹及紅楠
小徑上的樹木大多是樟樹及紅楠

通往鬼湖小徑上的植群生態

從小徑的入口走到湖邊大約40分鐘左右,一路下坡極為好走,途中有幾條流入湖中的小山澗,走在往湖邊的這條小徑上不須急,小徑間,樹幹上,還有許多的小花小草等著你去發現,撥開路旁的草叢更有許多的驚喜。

 

春天走進山徑中,第一個映入眼中的小花一定就是它,高挺的葉柄輪生著6~14片的葉子,再從中間抽出一支長長的花梗來,故名為「華七葉一枝花」(Daiswa chinensis(Franch.)Takht.)。黃色的花朵旁有綠色的花被片,也是輪生,看似一層葉子上又有一層葉子,所以它又有另外一個好美的名字「重樓」。

 

華七葉一枝花的分布極為廣泛,不過由於它具有藥用價值,在野外常被大量連根採集,反而變得不常見,在保護區中的數量還算穩定,無採集的壓力。

華七葉一枝花,又稱「重樓」。
華七葉一枝花,又稱「重樓」。
花朵旁有綠色的花被片
花朵旁有綠色的花被片

 

台灣原生的蘭花種類極多,在以往許多愛蘭人士無節制且濫採之情況下,要在野外見到蘭花,除了是保護區內,或者是種類繁多的物種才能見到外,其他種類在野外碰見可說是以「驚豔」來形容。在這裡蘭花最多的種類是屬於地生蘭的阿里山根節蘭(Calanthe arisanensisHayata.)台灣特有種,在步道旁及林下它們通常都會成叢的出現,植物體可高到50公分左右,早春時開出成串的白花。

阿里山根節蘭
阿里山根節蘭
阿里山根節蘭
阿里山根節蘭

 

除了阿里山根節蘭外,翹距根節蘭(Calanthe aristullifera Reichb. f.)在保留區中數量是僅次於阿里山根節蘭,二者極為類似,可由有無長葉柄來區別,翹距根節蘭有著長葉柄,阿里山根節蘭則無。

左圖:翹距根節蘭有著長葉柄 / 右圖:阿里山根節蘭則無長葉柄
左圖:翹距根節蘭有著長葉柄 / 右圖:阿里山根節蘭則無長葉柄

 

春天,是地生蘭開花的季節,小徑上除了較常見的二種根節蘭外,注意旁邊的草叢間,偶爾可見到一根根長得像國劇中馬鞭道具的紫色花序,它的名字就叫做馬鞭蘭(Cremastraappendiculata(D.Don)Makino),仔細聞一下,它還有著淡淡的香味。

馬鞭蘭
馬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