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9期-《2017台日考古論壇》-博物館的考古實踐及呈現

屈慧麗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

2017年舉辦的臺日考古論壇第五場次案例分享開場。
2017年舉辦的臺日考古論壇第五場次案例分享開場。

編按

2017年蘭陽博物館舉辦「臺日考古論壇:當代博物館的考古展示與教育」活動,邀請國內外百餘位專家學者參與盛會,從「台灣考古的歷史」、「考古與社區的關係」、「公眾考古與環境教育」等議題交流分享,歷經三年反覆重新確認內容及編輯,終於在2020年完成授權出版。

 

蘭博電子報為延續並擴大相關議題的討論,會後將發表的演說及論文逐期全文刊登。

前言

屈慧麗:

感謝主辦單位給我這個機會來介紹博物館相關於考古方面的展示。今天我想介紹考古發掘出來的古物和一個自然史博物館如何呈現這門學問。

 

大家都知道,一般展示要開始介紹考古學到底是什麼的時候,多會用最簡潔的方式,強調「考古學就是運用科學步骤研究史前人生活」。考古發掘出土最多的就是器物和遺跡,學者多會針對這些素材做空間、時間、文化類型的探討。大家在討論遺址和復原史前人生活過程中,特別在詮釋的時候,會注意跨學科與系統化的呈現。因此這些資料的推導復原,要考慮文化脈絡、自然環境與埋藏過程復原。

 

最後在發掘結束的時候,也有學者會關心遺址發掘的意義與未來的經營管理。因此不論學術單位或是博物館人員,會期待考古知識的實踐與呈現,能讓更多民眾持續關注到身邉的文化資產。

 

今天因為有日本的朋友來,所以容我介紹一下臺灣中部的考古遺址,讓我們知道它的特色,這些遺物的重要性和時代,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史前人分布在海邊或山區;甚至海拔最高的七家灣遺址,古今的人地關係研究,每一處均有獨特的先民活動故事。

惠來遺址與小來公園

關於幾個考古遺址,例如在1999921地震後校園重建,我們在福民國小做地表調查的時候,看到考古遺物,後來學校搶救完之後,發現社區有很多居民在做陶瓷文創產物。後來我們就想在臺灣各地方考古,看到有歷史特色的東西,是否可能納入社區文化資產,讓他們可以永續經營,甚至變成經濟的動力,讓文資在社區裡面發光,讓大家更進一步的去發揮。

 

於是2002年在惠來遺址,有點像是夢想大集合,史前地層向我們訴說著現代文化層的建構,不管是重建或呈現,我們會想要構築一個橋樑,會想讓小朋友穿越時空,邀請史前「小來」喝臺中珍珠奶茶。我們知道很多考古遺址,在都市開發中受到威脅。臺灣不只有構造地形,在文化層上也可以有,讓不同的人在不同時間留下了影響。像是臺中在1908年鐵路通車的時候,日本人在公園這裡留下了湖心亭,後來我們也做了公園的發掘。將小時候神社印象和後來孔子像的記憶,串聯起來。

 

因為七期重劃區很多外來移民,對土地認同不強,加上臺灣政治一直是藍綠在互別苗頭,下圖左邊是陳秉亨先生,他認為保護遺址人人有責,帶了好多靜宜的生態系學生表達訴求,引起官員和媒體重視。現在惠來遺址好不容易在公眾要求下有了展示空間,其實惠來遺址和臺灣兩千多個遺址比起來,沒有絕對重要性,但是因為位在七期重劃區受到都市立即開發威脅,當時調查遺址就知道它範圍非常大,跟市長報告一定要面對這件事情。因為影響到建商後續對文化資產存僥倖心理,不能錯失第一時間保護的機會。

 

陳秉亨先生帶領靜宜大學生態系學生,呼籲臺中市政府保護惠來遺址。
陳秉亨先生帶領靜宜大學生態系學生,呼籲臺中市政府保護惠來遺址。

 

同年惠民146號地的怪手發掘,我們無法阻止,因為文資法仍在修,到2015才確定惠來範圍被列冊保護。之前七期重劃區的開發商非常急切,於是博物館舉辦一些活動,但也擔心是否會有人來,因為是在夏天現地解說城市考古,沒想到每場報名人數都爆滿,吸引了媒體的注意。加上於博物館內舉辦的「失落史前惠來人」特展,請臺中市市民為惠來發現的第一座墓葬命名,墓葬年代大約1300多年前,是居住於此地的6歲孩童。活動反應空前熱烈,其中「小來」是票選最多的名字,故「小來」不僅成為臺中最資深小市民,亦成為惠來遺址公園的別稱。

 

小來公園內展現惠來遺址的地層剖面與文化層序,得以見證生態多樣性之發展,並有人骨、獸骨、柱洞、筏仔溪分流等模型,模擬史前人的生活器物及樣態,園區周圍亦完成植栽,提供市民休憩及文化教育的綠地。在繁華熱鬧、大樓林立的市區中,小來公園以罕見的綠地之姿,靜靜地展現出臺中數千年來的歷史與風貌,其為臺中遺址教育及展示的重要空間。

 

惠來遺址小來公園。
惠來遺址小來公園。

推動考古教育

我認為考古遺物和遺址都是文化資產的教材,讓小朋友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是一個考古遺址,透過時間、空間的堆疊與遺物的呈現,甚至動手做陶石器體驗,會感受到鄉親、土親、文化親的概念。當時我們一直推動考古的教育活動,包括認識發掘出土的動、植物,先從生物學組把比對標本借出來,小朋友從土壤中以清水篩選來比對,這是苦楝或是油葉石櫟等,苦楝從千年前到現在臺中路旁還是可以看到的。

 

此外小朋友一直很急著要跳進探坑體驗,但會跟他們說明考古作業的程序,明白考古是一層一層的發掘,同時再把史前人居住的層位由上到下清楚的描述。透過發掘知道惠來遺址有三千多年的牛罵頭文化和一千多年的番仔園文化,此外附近筏子溪流也是我們想要介紹的,探討大甲溪何時不再南流,它的分流如何影響史前人生活,希望透過考古知識推廣為中間的媒介,關心未來都市文化的發展,甚至是新臺中的見證。

 

博物館做大眾考古教育工作,主要是考古大師張光直教授曾說「考古學者有一些對同行、學生和大眾有用的東西可供交流……而這些學生中將會產生明天的社會領導者」。2003年時推出第一個失落的史前惠來人特展,很感謝導覽志工做很多介紹、包括自己對居住區的詮釋。接下來是古早臺中故事一和故事二,古物越挖越多,展示內容越來越豐富,原本以為很生硬的考古,小朋友眼見為憑漸有概念。青少年反而對電腦遊戲及虛擬實境比較有興趣,本館也有巡迴車去偏鄉推廣,讓不同地方的小朋友有機會認識、瞭解考古遺物。

盼立法保護文化遺址

考古遺址除了搶救之外,我覺得最重要的應該是立法保護,因為在英國遺址是現地保存,或是記錄保存,在早期就有都市開發守則去把關,臺中安和遺址歷年來遺址巡察都有發現陶片,但是沒有列冊保護,也因為安和當時是「自辦」市地重劃,所以一直到後來出現四十八具人骨,其中有媽媽寶寶,路透社新聞上國際才有名。他們是哪一族?馬偕醫院林媽利研究室做DNA鑑定,幫我們看DNA的類型。四十八具人骨是目前知道屬於臺中最早的大坌坑文化,此外精美的陪葬品鯊魚牙齒等在安和墓葬中,是中部地區重要發現。

 

此外清水遺址最早在港區藝術中心發現陶片,後來博物館和清水國中小學老師辦活動,當出現人骨的時候,老師比我們還要興奮,當時出土大都是俯身葬,老師們覺得可以跟臺北十三行遺址屈肢葬做比較,甚至和現代漢人的墓葬仰身埋葬方式,或是和東部卑南石板棺做比較,臺東卑南目前已有現址保留遺址公園和博物館做為文化觀光資源,讓老百姓體會到臺灣文化的多樣性。

 

安和遺址搶救發掘現場。
安和遺址搶救發掘現場。

 

有鑑於安和「自辦市地重劃」遺址無法現址保留,目前南屯「十三期公辦重劃區」,老百姓則期待文化生態專區,雖然無法保留過去居住的農田跟老屋,但是希望舊南屯溪流能夠保留,如果配合麻糍埔遺址及舊南屯溪文化景觀保存,不僅因為遺址保有臺中的自然景觀,也具有保存完整的文化層堆積,以文化發展脈絡和學術研究史上的意義來看,更見證了從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牛罵頭文化,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營埔文化,接著進入金屬器時代的番仔園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位處臺中都會區,麻糍埔遺址在公眾性與便利性上獨佔優勢。因此如何規劃未來文化生態專區或遺址公園,將麻糍埔遺址與南屯社區居民結合,則是未來深度的城市旅遊的另一項大工程。

 

民間期待舊南屯溪綠帶規劃為文化生態專區。
民間期待舊南屯溪綠帶規劃為文化生態專區。

 

我們身為博物館的考古工作者,在做發掘時當然會覺得遺址現地展示效果最好,因為文化層有其真實性,但很多開發案業主和發掘者經常都在吵架,你跟他說很重要,他覺得那是學者觀點。這些衝突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為何不易讓考古受到肯定?這裡面問題非常多,那各地文化局到底有沒有合理的補償,尤其是針對窮鄉僻壤的遺址。完全使用者付費,我覺得應該要合理處理它。都市重劃也是一樣,我們臺中發掘這些年,上天賜予很多珍貴的古物,但是文化這個東西,可能還是要從根扎起,因為一個社會要永續發展必須要包括環境改造、生活品質提升和大眾的參與。其實我們呈現考古知識,是希望更多人瞭解文化資產,當學生成為社會領導人的時候,在決定古人古事的命運時會比較容易溝通,報告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