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29期-古道人家(一)~嶐嶺聚落的發展

蔡文婷 改寫

本文改寫自 王惠民、陳育貞等,1998,《嶐嶺及草嶺古道人文史蹟、自然資源調查報告》部分章節,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發行

古道現存石屋遺跡,雖耐不住自然力量僅存石牆,但可見當時建造的費心。 (圖片來源:林正芳提供)
古道現存石屋遺跡,雖耐不住自然力量僅存石牆,但可見當時建造的費心。 (圖片來源:林正芳提供)

 

作為早期北臺灣進入蘭陽地區最重要的通道,嶐嶺舊路被草嶺古道取代後並未完全荒廢;隨著嘉慶年間噶瑪蘭平原的開發,以及雙溪河流域漢人聚落的闢建,沿著嶐嶺古道,傍著嶐嶐溪(內林溪)山谷,陸續移入來自福建漳州,以楊、呂、沈三姓為主的家族,以特殊的山墾型態,維持長達一個半世紀的山居生活。

 

嶐嶐溪山坑聚落位在嶐嶐山區,地方人稱「內林」,過去百餘年間居住著以楊、呂、沈為主的三姓氏族,並依入墾先後分據「三坑」,由西而東,地方人分別稱為「頂坑」(古道沿線)楊氏、「中坑」呂氏、與「下坑」沈氏,合稱三坑。

 

由於各坑沿溪腹地皆狹小,因此各氏族裔於人丁日繁後,即逐漸分居於三坑中的小型臺地與坑凹中,形成多個小型居住群落;大者十數戶,小有三五戶,兼有一些獨戶散居者,形成一種山間散居的山坑聚落型態,共約有五、六十戶之規模。

 

山坑漢人聚落的興起,始兩百年前嶐嶺古道作為入蘭正道之時;根據口述推估,古道所在的「頂坑」為漢人最初的入墾地。至日據中期,三坑散居的形態已大體形成,此後至光復初期,是山坑散居的全盛時期。 

 

約於四、五十年前,山坑居民陸續遷離山區,民國六十四年至六十八年濱海公路開闢前後為移民之最高潮。其中有約三分之一移往福隆方向之嶐嶐山腳下(新草嶺隧道北口旁),發展成「外林」聚落。

聚落的形成及特色

山坑聚落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了當地地理特性:沿著溪谷坡地開墾長型梯田、利用地勢及植栽安排住屋配置、利用天然水源及引水設施灌溉飲用、以及越過山嶺線從事於漁撈……等;同時當地溪谷或山腰的石塊,打鑿出房屋、橋樑、圍橋所需材料,建成優美堅固的構造體。

 

一直到日據中期(1920年代),由於宜蘭線鐵路的闢建,才驚動了這裡的山坑生活,造成一小部份家戶向外遷移。但真正全面性的聚落遷移,是到北部濱海公路闢建前的民國六十年代初期。由於臺灣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工商業及都市化的普遍,終結了山坑聚落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把大多數勞動人口引向更靠近都市的地區。一部份不願遠離的老人,匯集在三坑谷地的交會點,依然在現今的外隆林村聚落過著寧靜的山居生活。

三姓之開墾

現石城民宅一景(圖片來源:林正芳提供)
現石城民宅一景(圖片來源:林正芳提供)

 

嶐嶐溪山坑聚落的形成,目前所知最早的遷入者為楊姓侯公。稍後,於楊姓山坑旁的另一條支流山谷,一支原隨族人進墾宜蘭員山之呂姓族人(祖名石養),亦形成該山坑的主姓,另一沈姓家族,遷入時間不詳,與楊姓有姻親關係。

 

長泰楊氏為本地最早入墾之漢人移民,楊氏十一世祖培聯公因妻蘇氏亡,帶七歲之楊侯公於嘉慶十年(1805)渡台,居今南港一帶,十一年培聯公卒於漳泉械鬥,楊侯公乃隨親族至嶐嶐溪墾荒居住,最後落腳於「石塔頂」(即今內隆林)。侯公夫婦胼手胝足闢荒成田數十公頃,生五子四女繼承家業,終形成一個以楊姓為主的山坑,從此世居本地墾荒謀生,繁衍後代子孫至今,已歷經兩個世紀之久。

 

至於呂氏的入墾,據呂榮茂先生表示,祖先自大陸福建省詔安縣渡台後先至宜蘭員山落腳,之後才到內林來墾荒定居。「呂氏宗淵族譜」記載:「詔安縣玉龍房:嘉慶年間,呂松芳、呂蕃條、呂蕃窄、呂三品入墾今員山」,又根據〈呂氏宗淵族譜〉得知,今內林呂氏上祖為十一世祖呂石養,生於清乾隆、卒於清道光,推測應為呂石養一房於清嘉慶年間自宜蘭員山移居福隆內林。

 

現今沿古道入口行至「石頭公」處之路東有一岔路,順行約十五分鐘即可到達長泰楊氏之「祖厝」,其中正身三間建於楊侯公時期(清嘉慶),至今約有兩百年之歷史,為本地歷史最久之石屋。

 

楊氏族譜記載此屋為:「木柱、石壁、茅草屋頂」,十分貼切。據傳當初為建屋十分費心,建造屋架之木材遠從三貂山取材,挑選最堅固耐用、最適於建屋之樹材烏心石,砍伐後設法放至牡丹溪中,讓它順流而下至雙溪河口,人們再至河口攔截,載運上山建造使用。而石材為就地取用,將石頭敲打為長形石塊疊砌,十分堅固平整;屋頂以多層茅草鋪設,冬暖夏涼。

沈呂楊三姓氏開墾分佈(圖片來源:《嶐嶺及草嶺古道人文史蹟、自然資源調查報告》,虛線空心圓為三姓開墾分佈示意〉
沈呂楊三姓氏開墾分佈(圖片來源:《嶐嶺及草嶺古道人文史蹟、自然資源調查報告》,虛線空心圓為三姓開墾分佈示意〉

 

後侯公二子分再建造左右護龍為住家,宅地寬大、宅身完整,後有兩個風孔。且視野、風水極佳,前方近可見石塔、遠望至鼻頭角,且宅後有青山環抱、依靠,只左右二側種植竹圍。由於楊家入墾早、田地多,且自古歷代皆為地方頭人,包括日據時期先人楊福壽曾為「保長」、其子楊梧桐曾為「總代」(今地方代表)、孫楊茂榮今亦任頭城之里長,在嶐嶐溪山坑極富聲譽,地方居民觀其地理風水頗佳,指為「龜地」,而後山風孔便是「龜在喘氣」,意為「龜鼻」。

 

早年先人最初移居內林時並無田地,只能種植蕃薯維生,約至第二代時才開始闢田種稻。據說當初開田非常辛苦,每家都是夫婦兩人日夜的開墾,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汗水。因本地山勢陡斜均需開為梯田,且須闢道引水,但只能以簡陋工具挖土除石,直至開整平坦後再砌石護田,並鋪石為田埂,田地開闢完成後,才能開始種植。今日所見內林面積廣大、紋理豐富的梯田景觀,便是先人如此辛勤墾耕、費盡心力才完成的。

山坑聚落與嶐嶺古道

從初期遷入者楊家及呂家的入墾時間(1805及1815)來看,嶐嶐溪山坑的開墾,正是嘉慶年間(1796~1820)吳沙入蘭之後,漢人沿基隆河上游推進,並入墾雙溪河流域及東北角海岸地區的時期。

 

因此,住在嶐嶺古道沿線的聚落,應與當時古道的交通活動有密切的關係。尤其是以楊姓為主的山坑,即為此一「入蘭正道」所經之地;當時行旅來往所需的休息或住宿,在楊姓聚落獲得一定程度的提供。

 

另一方面,清道光年間(1821~1850)入蘭交通路線逐漸由草嶺取代後,嶐嶺古道因位在嶐嶐溪聚落活動範圍之內,並未完全荒廢;自此古道成為東北角海岸地區居民往來頭城及福隆、澳底一帶的區間生活通道,亦因此,我們得以透過聚落的遺存,揣想當年古道的實際生活景象。

 

嶐嶐溪山坑聚落的發展歷程,不論在時間或空間上,與淡蘭古道(嶐嶺與草嶺)的興起、轉變與沒落均有密切關係。而其獨特的山坑聚落生活型態,為嶐嶺古道的發展,增添了許多人文面向,成為在古道歷史之中一個地理、歷史、交通相互交織,充滿人情趣味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