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2期-想像的博物館與博物館的想像—談英國地方博物館與不同社群的合作經驗

林玟伶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取自蔡明志,《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蘭陽博物館

《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封面
《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封面

編按

為了擘劃宜蘭縣博物館事業的新願景與發展策略,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與蘭陽博物館共同策劃「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論壇」,在10月18日與19日舉行,來自全國各地關心博物館事業發展的人士交流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的策進與合作關係,會後將發表的演說及論文結集成書,蘭博電子報逐期全文刊登。

你對博物館的想像是什麼?

「你對博物館的想像是什麼?」這種大哉問,可以得到千千萬萬種的答案。事實上,當代博物館的功能、使命與任務早已擴大超越博物館機構的本身,過去想像博物館必須存在於某個建築體內,具備研究、典藏、展示與教育等功能,已經被跨越轉換,當代的博物館是盡可能包容與展現各種聲音、各種社群的場域。如果博物館可以如此具備想像力,那社群又怎麼想像博物館呢?博物館如何縮小兩者想像的落差呢?本文藉由英國「區域文藝復興計畫(Renaissance in the Regions) 」的成果,探討英國地方博物館如何與不同的群體、組織合作,創造符合博物館從業人員與社群想像的博物館。

 

在探討實際案例前,本文先指出英國區域文藝復興計畫的特色,首先這是一個因應問題而發展出來的國家型補助計畫,起因於英國地方博物館長期受到政府的忽視,缺乏足夠的資金與資源來幫助地方博物館更加永續的發展,透過學者專家對地方博物館現況的評估報告(附註一),定義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使得該計畫得以誕生,並被稱為英國近五十年來最重要的國家型地方博物館計畫。其二,該計畫的主要執行單位,不是現有的博物館組織,而是在各區域建立的合作中心(附註二),由專職專員負責提案、發展計畫、協調各博物館相互合作、監督各博物館的執行狀況等等。由於英格蘭幅員廣闊,因此每個合作中心主要包含該區域中,四至六個地方博物館作為主要的決策與執行單位。由此可見,夥伴關係在計畫中備受強調,以解決以往地方博物館多是單打獨鬥的問題。其三,計畫由中央政府執行單位-博物館、圖書館暨檔案館委員會(Museums,Libraries and ArchivesCouncil, 簡稱MLA)先制定政策框架,由各區域地方博物館針對其政策議題,發展出各自的任務計畫,因此計畫執行具有彈性,並被鼓勵針對各區域的政策議題來發展計畫。

 

在資金與人力補助到位的狀態下,展開的區域文藝復興計畫,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發展夥伴關係以及促進社群參與(附註三),本文即對此個案加以分析,並歸納出幾項重點。

案例一 西北區(North West)創意空間(Creative Spaces)計畫

一般大眾普遍認同博物館為社教機構,具有教育的功能,為孩童提供服務,但很少人意識到孩童在博物館中可以扮演更積極主動的角色,而非只是博物館知識的接收者。在「創意空間計畫」中將孩童當作公同研究者(co-researchers)來設計博物館與藝廊的學習活動,改善學習空間,這是一個由孩童、教師、博物館員工以及研究小組共同合作所得的成果。

 

首先研究小組先與博物館員工討論,透過實際參觀博物館,博物館員工分享他們認為孩童如何體驗這些空間,藉著這個討論與閱讀相關研究的過程,研究小組針對這四個博物館與藝廊提出不同且互補的問題,讓博物館員工反思博物館的意義、價值與內容,例如藝廊是什麼?設計給孩童的藝廊需包含什麼?孩童在參觀藝廊時,如何感受到時間與速度的安排?建築的內外部包含哪些吸引或分散注意力的設計?除了學習單之外,何者是非正式學習的價值?將這些問題,交由孩童來解答。他們使用馬賽克取徑(MosaicApproach),其方法是指透過一連串的研究工具建立出孩童在學習環境反應的複合形象。其中的原則是孩童就是報告自我學習情況的專家。在四個博物館空間中,孩童透過立可拍相機,以及寫作、繪畫與討論來描繪出博物館與藝廊的環境。這過程中,需要成人的協助但非直接的指導。這個計畫包含四個階段,需要學校教師的合作,首先在學校建立起孩童是研究者的概念,再帶孩童參觀博物館與藝廊,最後透過學校兩堂課的實作,發展出研究成果,研究小組針對研究成果,重新參觀這些空間,討論研究問題,提出研究發現。這個計畫展現了孩童作為公同研究者而非被研究的對象,優點是給予孩童自主權激發出他們對於學習的熱情,同時獲得豐富的回饋往往是博物館與藝廊長期忽視的,孩童被給予機會表達出他們所想像的,而不是說出「正確答案」。這必須經過幾次的學習引導,並透過給予孩童自主權(例如立可拍相機),建立孩童的信任感,過程中亦需要教師的合作。

西北區負責該計畫的主要博物館-曼徹斯特藝廊(MANCHESTER ART GALLERY)外觀。林玟伶攝
西北區負責該計畫的主要博物館-曼徹斯特藝廊(MANCHESTER ART GALLERY)外觀。林玟伶攝

案例二 約克郡區(Yorkshire)歸屬感(Belonging)計畫

博物館需要儘可能地包容各種社群,讓多元化的群族都能參與博物館是近年來英國文化政策的重點(附註四)。歸屬感(Belonging)計畫則是這項政策的實踐,由約克郡中心所發起,雪菲爾博物館群(Museums Sheffield)做為領導博物館,目的是與雪菲爾城市中多樣化的社群人口建立緊密關係,包含「歸屬中國(Belonging China)」以及「煤礦、乳香與沒藥(Coal, Frankincense and Myrrh)」展覽兩個子計畫。在「歸屬中國」的計畫中,博物館、藝術家與當地三個中國社群團體合作,在一年的計畫中,共同創作出展覽作品,並在威斯頓公園博物館(Weston Park Museum)的寶藏展廳(Treasures gallery)中展出。另一個計畫,則是與當地的葉門(Yemeni)社群合作,在威斯頓公園博物館展出「煤礦、乳香與沒藥」展覽。在這兩個計畫中,都關係到如何與當地少數的種族社群合作,透過一連串的工作坊、參觀博物館與藝術創作過程,幫助這些少數的種族社群能夠建立自我的自信、獲得與表現藝術技能以及更加認識社群自身的文化背景與知識。這樣的計畫,增加當地多元種族社群參觀博物館的機會,幫助博物館吸引到更多元背景的觀眾,同時對這些社群而言,參與這個計畫讓他們更加認識與熟悉博物館,透過展示自身的文化,讓他們的聲音得以被聽見。

約克郡區雪菲爾博物館群之一的地方博物館-千禧年藝廊(MILLENNIUM GALLERY)一景(林玟伶攝)
約克郡區雪菲爾博物館群之一的地方博物館-千禧年藝廊(MILLENNIUM GALLERY)一景(林玟伶攝)

案例三 東密德蘭(East Midlands)區開放空間(Open Space) 計畫

博物館應具有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議題,促進大眾的文化認同。「開放空間」計畫是由東密德蘭區域所發起,與五個地方博物館或文化遺產組織合作,共同執行的兩年計畫。目標對象是針對在地沒有受教育、訓練或失業的青年(附註五),希望透過運用這些博物館與遺產的空間,舉辦一連串的活動、工作坊,接近這些社會邊緣青年,吸引他們對於文化與歷史的興趣,讓他們能夠參與文化活動。這個計畫的特別之處在於對於目標團體以及博物館與遺產組織而言,這是一個新的嘗試,也就是目標團體從未參觀過博物館與文化遺產,認為博物館與文化遺產與他們的生活無關,也無法讓他們獲得什麼。對於博物館與遺產單位來說,他們沒有與社會邊緣青年合作的經驗,不了解要怎麼找到這些目標團體。然而,透過東密德蘭中心的協助,將資源引入,找到專門負責與青年合作的組織加入做為合作夥伴,各博物館與遺產組織跨出了第一步,這五個博物館與遺產組織各自針對自身的空間與環境,發展不同的子計畫,例如Creswell Heritage Trust(克雷斯維爾遺產信託)執行一個名為「我拍(My Take)」的子計畫,讓社會邊緣青年與當地名勝克雷斯維爾峭壁(Creswell Crags)的地景以及遺產信託的收藏品作互動,透過工作坊的方式,讓他們拍攝出數位影像,並在當地展覽出來。此外,諾丁漢城市博物館與藝廊(Nottingham City Museums and Galleries)發起一項名為「基礎(BASIC)」的子計畫,與英國藝術表演訊息中心(British Art Show Information Centre,簡稱 BASIC)團隊中的青年合作,透過當地藝術家的協助,發展一連串的聲音、音樂、詩詞與柳樹雕塑藝術,這項計畫促使當地的工業博物館重新開幕,同時將一段動畫播放在當地的購物中心,吸引超過四千名觀眾觀賞。在這個「創意空間」的計畫中,成功的幫助目標團體學習新的技能、團隊合作與溝通、學會做決策以及提高他們的自信,同時對於地方博物館與遺產組織而言,這個計畫學習到的經驗影響他們員工未來在做教育推廣活動或計畫執行態度,他們了解如何與社會邊緣青年合作,把該目標視為組織的核心價值,此外這個計畫幫助他們吸引更多的觀眾以及志工,帶來許多無形的收穫。

案例四 東英格蘭(East of England)區成長中的社群(Growing Communities) 計畫

每個地方都有其主要的發展議題,而地方博物館亦能夠發揮影響力,並能夠參與其中。東英格蘭區執行的「成長中的社群(Growing Communities)」計畫與地方政府的規劃部門、地方社群共同合作,以回應該區域中不斷遷入的外來人口與當地社群融合的挑戰,針對3個人口成長區設計一連串展覽與活動,包括在塞特福德區(Thetford)由博物館與地方社群合辦的「塞特福德:昨天與明日(Thetford: Yesterday and Tomorrow) 」以及「感動的故事(Moving Stories)」 ,探討該地過去至今的轉變,以及新移民至當地的故事,此兩個展覽亦與學校合作,讓當地 15個學校的學童都能至博物館參觀展覽;在金斯林(King’s Lynn)區,博物館發起的「希林頓廣場計畫(Hillington Square Project)」與自由橋社群房屋組織(Freebridge Community Housing)建立夥伴關係,共同為希林頓廣場的街區復興努力,由自由橋組織邀請都市規劃師,博物館負責對當地歷史與建築作研究與辦理活動喚起居民對當地生活的回憶,合作成就該計畫。在雷克黑斯(Rackheath)區,博物館舉辦地方史計畫(Local History Project)與諾福克檔案局(Norfolk Record Office)做為合作夥伴,讓當地90名三到六年級的學校學童,參與一連串認識地方歷史的活動,包括文件檔案的介紹、與地方耆老對話、紀錄片觀賞、與博物館藏品的互動、與地方居民的口述歷史地訪談等,協助建立當地孩童的歸屬感以及共同探索未來的發展;另外,東英格蘭區特別重視夥伴關係的建立,因此發起「大芬區博物館夥伴關係(Greater Fens Museums Partnership)」網絡,透過串聯芬蘭德(Fenland)區域的博物館,共同合作促進與當地社群更深層的夥伴關係,所處理的議題包括鄉村的孤離(Rural isolation);低期望、經濟衰敗與低教育成就;新移民工作者與遷移者的社群融合議題。在這個夥伴關係網絡中,博物館透過共同合辦展覽與計畫,分享資源與知識,不但有助於博物館的共同行銷,增加新的觀眾群外,博物館能夠透過合辦的教育訓練活動,發展員工與志工的專業技能,因此該網絡計畫至2005年建立至今,對於整體博物館發展有顯著的提升。

東英格蘭(EAST OF ENGLAND)區參與計畫之地方博物館-諾里奇城堡博物館與藝廊(NORWICH:CASTLE MUSEUM & ART GALLERY)一景(林玟伶攝)
東英格蘭(EAST OF ENGLAND)區參與計畫之地方博物館-諾里奇城堡博物館與藝廊(NORWICH:CASTLE MUSEUM & ART GALLERY)一景(林玟伶攝)

 

從上述英國區域文藝復興計畫的四個案例中,有幾點是臺灣地方博物館與政府單位能夠借鏡的,本文指出如下:

 

一、 具備清楚的計畫目標:

從政治學的角度,往往希望政策的效益極大化,而設定過多目標,然而本文指出過多的政策目標,反而讓執行單位無從適從,資源分散。對於地方博物館而言,由於資源缺乏,經營不易,時常仰賴政府的計畫生存,但過於廣泛的政策目標,只是造成地方博物館為了計畫而做計畫,反而讓博物館喪失其核心價值,對於長遠地方博物館的發展並非樂事,因此須避免「包山包海式」的計畫目標,而是能夠有清楚的政策方向與計畫目標,例如英國政府對於社會融合(social inclusion) (附註六)的目標方向明確,並推廣十年之久,許多博物館也接納這個目標,並視之為博物館的核心價值,因此發展許多計畫都以此為目標,在本文中的「歸屬感」與「開放空間」計畫皆算是其例,如此長期下來,對於政府、博物館與社會大眾而言,皆能有所收穫。

 

二、 計畫目標對象明確:

從上述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英國的地方博物館在設定目標對象上都明確具體。在每個計畫中,博物館一定會設定主要接近的目標團體,不論是青年團體、學童、高齡者、外來移民與少數族群等,透過不同的計畫,與不同的社群合作,其合作關係更能夠長久建立,同時更能夠針對不同社群的差異性,發展適合的活動,因此計畫的效益反而勝過沒有特定對象的一般性計畫。此外,英國地方博物館對於社群的定義較廣,包含各種種族、興趣、年齡、歷史背景與文化經驗、地理區的群體等,在臺灣將英文community一詞譯為社區或社群,受到1990年代「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影響,「社區」一詞被廣為使用,雖然此時文建會所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中,已賦予了社區「共同體」的意涵;也就是把社區的概念以意識認同為主,空間為輔,然就社區總體營造的實行上,一般大眾仍將社區定義為以地理區位劃分。因此臺灣在討論「社區參與」一詞往往是限定在特殊的地理區位的居民的賦權行動,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而博物館之於社區參與則是指博物館與地區內社區團體互動的過程。在這種觀念下,地方博物館在推動計畫時,傾向針對該博物館所在社區的居民推廣,較易忽略對特定的群體的關懷,例如外籍配偶、勞工、原住民、同性戀等團體,如此侷限了博物館的想像視野。

 

三、 發展不同的夥伴關係:

對於英國地方博物館而言,發展夥伴關係是必要的過程,區域文藝復興計畫亦不斷強調博物館夥伴關係的建立。因此,從上述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地方博物館與公部門、私部門或第三方團體建立夥伴關係的經驗豐富。相似的,在臺灣的第二期地方文化館計畫中,亦強調透過文化生活圈的方式,期望整合區域內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源,促進文化生活圈內居民的文化參與。然而,筆者研究發現許多縣市的地方博物館推動文化生活圈容易產生困難,例如整合與串連不易、博物館經營不易難以發展對外的合作關係等。因此筆者必須指出,以英國地方博物館而言,建立夥伴關係亦非易事,然而他們對於夥伴關係的態度較為開放,因此博物館樂於見到夥伴關係的建立,並不會排斥;此外夥伴關係多透過大型的地方博物館負責「牽線」的工作,協助小型館能夠較容易取得資源,建立合作網絡,同時區域文藝復興計畫的補助優點在於提供專職專員,不增加現有員工的工作負擔,因此計畫的效益能夠快速地散播出去。

 

從本研究的案例發現,英國地方博物館勇於與不同社群合作發展夥伴關係,其所執行的計畫包含三個原則:具備清楚的計畫目標、明確的計畫目標對象、發展不同的夥伴關係。地方博物館較於國立博物館,更具豐富且多元的地方特色,因此對地方博物館的存在,應該能夠有更多的想像,塑造出民眾願意接近、滿足他們期待與想像的博物館

附註

  • 附註一:2001年由英國文化、媒體暨體育部委託學者專家組成任務小組提出《區域文藝復興計畫:英格蘭博物館的新願景》(Renaissance in the Regions: a new vision for England’s museums )報告書。
  • 附註二:英格蘭區域劃分為9區,分別是東密德蘭(East Midlands)、西密德蘭(West Midlands)、東英格蘭(East of England)、倫敦(London)、東南(South East)、西南(South West)、西北(North West) 、東北(North East)及約克郡(Yorkshire) ,各區內指定數個博物館為中心(Hub)。
  • 附註三:英國對社群的概念非常多元,不只限於某地理區位的群體,博物館必須處理各種不同社群的議題,所謂的「社群參與(community engagement) 」亦包含多種面向,在政策落實過程亦十分多元,例如社會不平等的議題關切到對於弱勢社群的照顧,博物館如何讓他們可以不受各種障礙(距離、經濟、教育程度、社會地位與心理層面等)前來參觀、參與活動。而博物館如何吸引目標觀眾-特定的知識背景社群、特定的年齡社群(孩童、年輕人或高齡者) 、特定的觀眾類型(家庭觀眾、學校團體觀眾)等,牽涉博物館如何設定特殊的教育推廣活動與行銷等議題。或是關於地方意識與認同的議題,博物館必須致力於地方文化與歷史的蒐藏,與在地有所連結,扮演認同與歸屬的催化劑(林玟伶,2012) 。
  • 附註四: 政策的觀念概念包含:社群融合、文化多樣性以及文化認同。
  • 附註五:在該計畫中,目標對象定義為沒有教育、工作與訓練的年輕人(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簡稱NEET)。
  • 附註六:1997年英國的新工黨執政,採取「第三路線(Third Way)」,主張增進國家的文化生活將是新工黨政府的施政核心。「社會融合(social inclusion)」為工黨政府重要的社會政策方向,提出一連串對於社會利益(outcomes)有關的政策術語,包括個人發展、社會融合、社群賦權、自我決斷力(self-determination)、地方形象與認同、想像與視野、健康與福祉等(Rimmer, 2009:73),藝術被認為有助於改善民眾在政府的四大指標―健康、犯罪、失業與教育的表現(performance) (DCMS,199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