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04期-「蘭城百工」─現地博物館建構中的宜蘭城

文/圖:陳世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暨鄂王社區相關藝術計畫主持人)

「蘭城百工」-正在構組中的匠師文化網絡
「蘭城百工」-正在構組中的匠師文化網絡

「現地博物館」與「宜蘭城」

「現地博物館」的概念,是以文化場域的現有人、事、時、地、物的組成要件,其中主要形態是整個文化生成鏈帶仍在進行中,也就是其中的歷史生命譜系仍在生活與維持,參與者可選擇客觀體驗,也可以選擇主觀融入,設身處地了解其文化生成並體認其建構派絡。時間是流動進行的,觀看對象也須實地參與才能獲得資訊與體驗,是多向的互動,補充了傳統博物館權力結構上的主觀侷限,也是文化觀察及操作策略的逆勢轉向。

 

宜蘭城舊稱「噶瑪蘭城」,嘉慶十五年(1810),清廷將宜蘭納入版圖,設「噶瑪蘭廳」,派知府楊廷理進行測量及籌備設置事宜。「噶瑪蘭城」,直徑180丈,城內呈十字街,設東西南北門,城外刺竹作圍,內種植九芎,故又稱「九芎城」。20世紀初,日治時期宜蘭實施市區改正,廢城牆為道路(現舊城東、西、南、北路),成為宜蘭縣主要經濟、政治、文化、信仰的民間聚落群。宜蘭城舊區這些時空組成要素,未因時代改變而喪失,尚保留完整,極具體驗型經濟的建構條件,也是「宜蘭城」賦予新的文化面貌及時代之積極角色。

舊時的宜蘭城地景 (宜蘭縣史館提供)
舊時的宜蘭城地景 (宜蘭縣史館提供)

「宜蘭百工」─建構宜蘭城的文化精華

其中最精彩是民間信仰的聚集與工藝產業的興起,最早是昭應宮的興建(1808)、城隍廟(1813)、文昌宮(1818),其後宜蘭進士楊士芳倡建孔廟(1869)、又籌建碧霞宮(1899)…。這些重要廟宇信仰群,皆聚集於舊城區,期間各地廟宇也陸續興建,成為重要技藝性勞動市場,也造就了幾個重要的在地工班和精湛的技術傳奇:如木匠林阿發帶領下的林家工班,嫡傳技術由大木頭手林烏樹、弟林加禮、林老虎發揚光大。彩繪為曾萬一(元祖曾阿鎚、子傳曾金松、曾水源),木雕陳銀生、林挵獅二師競藝…,英雄聚會,大師雲集,這些重要頭師所創造的工藝成就,儼然為宜蘭的「巴洛克時代」。

舊時宜蘭城以工藝成就最為精采—林挵獅工班竣工合影
舊時宜蘭城以工藝成就最為精采—林挵獅工班竣工合影

 

如此技術勞力集中後,帶動了傳統工藝技術的傳承與周邊產業之興起,隨後也發展出其他不同類型的工匠產業:木作、花磚、紙藝、棺木、金屬工藝、器具製造…,養生送往,應有盡有。此盛景一直延續到60年代,舊城區西門一帶木工坊均仍密佈,滿街木香飄散,鑿鋸聲此起彼落,榮景一時。

「匠師博物館」的薪傳與「文化資產」之活化運用

如此常民文化的累積和歷史的交織,圈幅舊城完整的城圍空間輪廓,形成獨立並具地方特色與文化內容,構成巨細靡遺的「有形、無形文化資產」。且因蘭地長年以來注重文資保存、綠色產業和社造工作,是故宜蘭城的舊觀和生活樣式尚未受到嚴重破壞,保存尚稱完整,雖有受到市場衝擊,但仍勉傳薪火。在時代更迭後,轉換為另一種更珍貴的文化產業模式,即得天獨厚的「懷舊產業」和「體驗經濟」的條件基礎:工藝現地展場-廟宇古蹟、藝師現地創作-工藝匠舖、民間現地活動-節慶踩街、歷史現地體驗-街巷空間、音樂現地表演-北管歌仔、傳統現地飲食-風味小吃…林林總總,均形成一座完整的「現地博物館」構成元素。舊城人世世代代堅持傳承且不忍捨棄的技藝傢俬,也淺移默化地轉化為「現地博物館」的具體資材。

舊城田野調查與耆老訪談
舊城田野調查與耆老訪談
左:懷舊路線體驗 / 右:活潑的民間活動與踩街遊行
左:懷舊路線體驗 / 右:活潑的民間活動與踩街遊行

匠師薪傳與民眾參與的博物館組織養成

在宜蘭城,匠師就是展出者,耆老就是研究者,居民就是導覽員...。

 

就在宜蘭城建城二百週年隔天,鄂王社區協會辦了一場「舊城老同學會」,與會均為八十歲以上的舊城長老。公學校第一名畢業的畫師曾水源帶頭齊唱日本時代的「宜蘭市歌」,合起來年近二千歲的歌聲鏗然有力。其中「黃家大厝」〈舊時宜蘭市最大豪宅〉和「泰豐米店」〈舊時宜蘭縣最大土礱間〉後代也出席參加,線索資料彌足珍貴。離席前,老人家逐一向我們握手致意,同意將其記憶所及之文史資料提供本計畫,也願意連合街訪鄰居一同推動「匠師博物館」的理念。

 

「宜蘭舊城區」長期以來一直給人封閉保守的「溪北人」刻板印象,部門的軟硬體介入計畫常遇瓶頸;然協會這幾年來推動社造業務卻培養了良好的信任認同及成果績效,借力使力。我們也體悟到社區協會所提供的並非從上而下的「更新或改造工程」,而是一種由內而外之「參與和整合機制」。這樣共力共生的合作默契,是推動宜蘭城「匠師博物館」的最大魅力,在地群策群力的空間經營,將是宜蘭城「現地博物館」的珍貴條件。

宜蘭鄂王社區所辦理的「舊城老同學會」(2012.10.13)
宜蘭鄂王社區所辦理的「舊城老同學會」(2012.10.13)

工作執行方法與內容

本計畫內容分為「匠師博物館網絡」和「文化創生計劃」二大部分,前者重點在形塑匠師空間的提升與文化動線之連結。後者則著重在內部的經營能力之強化及技藝傳承與活用。期間並進行各主題之田野調查和發表活動,建構舊城區的文化知識內涵。

 

匠舖藝店大改造,化身博物館空間

匠師在長期市場環境的剝奪下,已漸習慣粗糙簡便的職場下工作,忽略了所傳承技「藝」在文化領域的重要性。現階段選定在最富民間風情的城隍街「松仔腳」一帶進行,並逐漸延伸其他具代表性的工藝匠鋪。2012年以百年傳承的「花玉號」、「烏肉紙藝店」予空間美化;2013年即著手改造「薛榮興糕餅鋪」、「三合成棺木行」、「金官繡莊」,整體計畫擬整合約二十個匠師點,成為未來宜蘭城的知性體驗軸徑,也提供在地優秀匠師一展長才之機會。

在地匠師合作空間改善情形
在地匠師合作空間改善情形

 

值得一提的事,此次藝師匠舖大改造完全由宜蘭城工藝師群一同協力完成,「林午鐵工廠」林烈輝鍛造大型銅花藝術;「顏家彩繪」顏三元繪製巨幅壁畫;由已聞名海外的林朝欽製作裝飾燈籠,藝術牌匾則由知名木刻師蔡榮興一手雕刻……,可謂「匠師齊聚拼藝,再造舊城風華」。

左:「花玉號」 正面施作改善 / 右:「烏肉紙藝店」外部美化改善
左:「花玉號」 正面施作改善 / 右:「烏肉紙藝店」外部美化改善

慢遊宜蘭城.好腳作陣行

左:舊城廟宇結合工藝精華 / 右:精湛的工藝成就
左:舊城廟宇結合工藝精華 / 右:精湛的工藝成就

2012年起,經過了幾場深度的舊城導覽培訓課程,舊城區慢慢形成一種知性的旅遊探訪風氣,成群結隊透過社區解說領隊走訪大街小巷,已成常見景象。我們也樂見長者屢屢帶著孩童一同造訪,了解先民的生活與故事,讓下一代知道以前是怎麼生活和勞動的,非常有效的環境教材。過程中沒有喧嘩,也沒留下垃圾,這些對未來推動「體驗式的知性旅遊」和「懷舊產業的文化觀光」的素養條件,也就慢慢建立信心起來。這幾條及具民間特質的參訪路線有:

 

路線一、蘭城百工與懷舊慢遊:認識城隍街、西後街、武營街的工藝聚落。

路線二、傳統市集與道地小吃:體驗道地的舊城小吃和傳統市集。

路線三、巷弄體驗與藝術再造:看看藝術家和在地藝師如何合作營造自己的家園。

路線四、舊城寺廟巡禮:參訪舊城重要的廟宇及宗教典故。

左:體驗式的工藝行程 / 右:口齒難忘的在地小吃
左:體驗式的工藝行程 / 右:口齒難忘的在地小吃
參訪路線
參訪路線

「楊士芳紀念林園」與「宜蘭城願景館」

願景行動則以「楊士芳紀念林園」為能量場所,做為核心館之指認。本計劃將分近期(宜蘭城主題展)與未來(願景館常設展)兩階段。近期以匠師發表及舊城主題展覽,接續發表,作為工藝作品發表及舊城主題之發表運用,以凝聚匠師與舊城居民之參與感與自我提升。

 

待未來本計劃獲得適合場所及營運資源,將推動「宜蘭城整體空間計畫」,作更完整遠景之舊城主題連結。已故蓪草紙花藝師黃德河2012年在此舉辦生平第一場個展,年邁87歲的曾水源老畫師為此繪製多幅巨屏門神畫作,宜蘭木雕頭手柳煥彰封刀20年又再度復出發表,顏文伯畫磚重現江湖,廣文堂將其收藏三代之珍貴印譜首肯外借展出…,在在感受到舊城匠師對本計劃之支持與認同度。

以楊士芳紀念林園為據點核心
以楊士芳紀念林園為據點核心
「宜蘭城工藝展」展現舊城文化精華
「宜蘭城工藝展」展現舊城文化精華

結語

左:陳銀生細雕泰斗,垂名青史 / 右:林烏樹工班,名聞全台
左:陳銀生細雕泰斗,垂名青史 / 右:林烏樹工班,名聞全台
曾家彩繪,薪火相傳
曾家彩繪,薪火相傳

 

宜蘭市舊城區經過時代和歷史的演變,反映在不同時期的聚落建築型態,而維繫世代間的生活價值及意識型態,在於宗教信仰及其傳統產業,而最具代表性的工藝產業為其特色。甚至早期藝師在傳統社會中扮演社會領導階層,以藝師之名,細雕泰斗陳銀生從地方議員當到副議長,與大木工班林烏樹同為歷任工會理事長,其人民敬重及社會地位可見一斑,為現今崇尚利益的商業社會所難想像。舊城區工藝產業以西門為中心分散在各據點,仍可看出薪火相傳的產業遺存,歷史的脈絡與記憶的交織,成為難得珍貴的「非物質遺產」。

 

近年來因交通便利與資訊速度發達,快速消費與觀光型態充斥,區域經濟、在地文化及傳統產業均受到嚴重的考驗與影響,以舊城區北門口食攤及南門商業區一帶,假日旅客爆增,消費品質與交通問題明顯惡化,地方價值在面對外部的「普質性」發展或內在的「特殊性」脈絡之平衡調節上,為規劃團隊所須面對檢視且細緻操作的課題,以是藉此計畫鞏固區域核心價值與文化生產的主要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