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45期-頭城寺廟分論-大木結構廟宇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前言

建築是人類物質文化之一,其取材、建造、形式不僅具體反映出地域文化特色,更是先民適應環境、展現智慧的極致表現。西方建築多以石為材,即係符應其追求永恆真理與不朽典範的哲學思想根基。

東方講求變化,在陰陽、動靜、虛實、變與不變中創造無限可能。面對洪患、地震等災害侵擾,利用木材資源豐富的先天環境,發展
出一套異於西方耐震強度高,以榫卯相接的木架構建築,而有所謂「牆倒屋不倒」的建築奇觀出現。

民國時期中國著名才女林徽因曾提出中國建築有五大特徵,分別為:
( 一) 木構架梁柱系統;( 二) 斗栱於結構造形用料上的成熟發展;( 三) 色彩( 彩畫裝飾);( 四) 台基;( 五) 平面佈置。林氏將木構架樑柱系統與斗栱於結構造形用料上的成熟發展列於首二,足見木構架的房屋承重結構乃中國傳統建築有別於其他文化建築之主要特色。

一、大木建築架構

廟宇是漢人民間信仰內涵的具體表徵,台灣的漢人民間信仰主要是植基於閩粵先人的原鄉信仰,故其建築風格亦多承襲自此。漢人傳統建築以木構造為主,所謂大木建築架構,指透過木架梁柱構造及承重牆作法的結構體系,達到撐起屋頂功能的建築形式。依照梁思成之定義,所謂「大木」,指的是「建築物一切骨幹木架的總稱」。
據文化部公告資料,傳統漢式大木作可分為疊斗式架棟及穿鬪式架扇二種。此種木構架係為片狀柱梁構架組合,穿鬬式構架為民間屋厝正廳的主要構造系統,疊斗式構架則為寺廟明間經常使用的構造方式,但此兩種屋架系統亦見於混合使用。這些木構架皆係由柱、梁、枋、檁( 桁)、椽、襻間、斗栱、瓜筒、托木( 插角、雀替) 等不同功能組件組合而成,構件除發揮建築力學上的承重功能或穩定作用外,其精緻的雕刻、華麗的彩繪、深富文化意涵的題材內容、獨具匠師巧思的創作手法等,都是工藝技術的展現、廟宇藝術的寶庫。

二、木架構廟宇的消失

台灣早期稍具規模的廟宇仍因襲傳統,多採用木構架做為屋宇結構的骨幹,再輔以竹、土、石、磚、瓦等建築材料,在匠師的巧手營建下,創造出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寺廟建築。民國七○年代左右,社會經濟大幅提升、建築材料及營造工法的改變,使得台灣開始出現大量仿木結構的現代式建築,即外表看似與一般傳統木架構建築無異,實則係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廟宇建築,一方面讓廟宇表面保有傳統大木構架的形式與風格,另一方面又省去了傳統木構材容易受潮或遭蟲蟻蛀蝕的困擾。

此一現象卻也造成許多優秀匠師在缺乏市場需求下,精湛技藝無處發揮,甚至出現承傳斷層,傳統施作技術面臨失傳危機。田野過程常聞廟方人員言道:「台灣會刻( 木雕) 的師傅愈來愈少了,人工貴,現在都是越南的木材或大陸的石材,因為價格較便宜。而且現在更方便,原木或原石直接在當地完成雕製作業後再運回台灣,回來只要組一組即可。」對此,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文化資產類別中,亦已將大木作技術視為一門亟待保存與傳承的技術而列為保護標的,顯示台灣傳統的木架構廟宇已呈衰頹之勢,無論修築技術或既有建築的保存都正一步步走向消逝。

現今廟宇多屬仿木結構的鋼筋水泥建築,圖為喚醒堂內部。(張恆瑞 攝)
現今廟宇多屬仿木結構的鋼筋水泥建築,圖為喚醒堂內部。(張恆瑞 攝)

三、頭城現存的大木結構廟宇

綜觀頭城地區早年的傳統寺廟建築,亦多採用木結構為主的建築,尤以各里信仰中心的中大型公廟為多。早年生活環境較為困苦,人們常藉助這些信仰力量的支持捱過種種難關;待生活改善、宿願得償,常在廟宇翻修或祭典活動時投以大量財力,來饋報神佑。是以,各里的中心廟宇無論在規模、格局、用料選材、匠師的工夫及選聘上都十分講究,一座座匯聚傳統藝術精華的寺廟建築於焉產生。然因風災、洪水、地震等天然災害或年久造成的自然損壞等,使廟宇大多歷經二至三次以上的整修、翻修、改建、擴建或重建。令人惋惜的是,多數廟宇在重修、擴建過程中,一受木易朽、石永固觀念影響,二於建物日常使用與維護的權衡考量下,多捨棄傳統木架構,改以現代鋼筋混凝土取而代之。再者,民國七○、八○年代台灣進入經濟蓬勃發展時期,各廟宇競相擴建,傳統建築大量快速消失,仍維持木構架者,已是屈指可數。目前,頭城地區仍保留部分傳統木架構者,尚有慶元宮( 僅三川殿)、金威廟、慶安堂及福崇寺4 座,其形式風貌各異,展現不同的信仰與地域特色。

( 一) 慶元宮


1、地方代表性廟宇
慶元宮( 頭城媽祖宮) 是頭城發展歷史上極具代表性的廟宇。其位於頭城最早發展的商業街道中段,說明了本廟與頭城市街發展的關係,廟中主祀航海守護神媽祖,臨具有航運功能的西勢大溪( 今青雲路) 而立的區位特徵,亦充分表達出港口河運與頭城歷史之間的連結。左右神龕另有五谷大帝( 神農大帝)、文昌帝君、倉頡夫子與至聖先師孔子,可看出早期頭城地區對農耕和文化的重視,亦頗有將清時噶瑪蘭城列入祀典的先農社稷神祇壇( 神農壇) 與文昌祠合祀一處之意味。

慶元宮的起建年代是否真如廟方所言係嘉慶元年(1796) 所建,非本節探討重點,在此不予細究。然由廟中現存前清古物中,有具體落款年代者,以道光戊申年(1848) 的「寰海尊親」匾及頭圍縣丞王霈所獻之十六言木楹聯兩者最早,聯曰:「海宇慶昇平功德昭垂利濟必資於博厚 春秋崇享祀聲靈赫濯光大更應乎高明」,楹聯高度遠遠超過2 米5。縣丞相當於今之副縣長,在當時噶瑪蘭廳官制中,地位僅次於通判,地方官親獻聯對答謝,顯示本廟在道光年間已小有規模,且在地方具有極為重要之地位及代表性。

左 : 慶元宮正立面今貌,本廟在清領時期已是本地極具代表性的廟宇,三川殿古樸的石牆立面可說是時代的 見證。(張恆瑞 攝) / 中 : 鎮籍已故小說家李榮春 小時候也曾騎過、玩過的石獅。(張恆瑞 攝) / 右 : 慶元宮中庭未加頂蓋前的正殿( 民國60 年代)。(宜蘭縣史館提供)
左 : 慶元宮正立面今貌,本廟在清領時期已是本地極具代表性的廟宇,三川殿古樸的石牆立面可說是時代的 見證。(張恆瑞 攝) / 中 : 鎮籍已故小說家李榮春 小時候也曾騎過、玩過的石獅。(張恆瑞 攝) / 右 : 慶元宮中庭未加頂蓋前的正殿( 民國60 年代)。(宜蘭縣史館提供)

2、木架構僅存不多
據陳登欽調查,慶元宮於初建時即具二進形式,且規模迄今沒有太大變化。清光緒15 年(1889),地方人士集資修建兩殿、兩廊。民國49 年,正殿原木架構梁木因年久而造成腐朽下塌,乃將屋架形式為「六柱十七架」、進深頗深的正殿拆除重建,並翻修前殿及兩廊屋頂,歷時七載,民國56 年竣工。此次大整修,使廟內前清時期的木架構遭受不少破壞;今日所存僅三川殿( 前殿) 石造排樓面與屋架( 四柱九架)、兩側廊屋架、正殿龍柱及部分牆基石材為清時構件。

3、宜蘭縣定古蹟
本廟現存古樸廟貌以前殿砂岩牆面最為人所熟知,砂岩石雕牆面及石獅雖因風化嚴重損壞,仍保有古樸的氣息。前殿檐廊上的大通,具有承重、穩固功能的步口通樑,仍保留木構件,彩繪、雕刻極為精緻。民國103 年6 月30 日,宜蘭縣政府以本廟為典型之傳統二進式建築,尤其第一進( 前殿) 之正面石堵牆、疊斗式屋架、雕刻與石柱對聯等均保存良好,展現傳統建築及藝術之特色與價值,且應為宜蘭本地匠師所營建,充分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為宜蘭地區清代晚期具代表性廟宇建築,不僅在建築上具代表性及稀少性,在歷史空間上亦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等理由,公告為縣定古蹟,是頭城地區極富歷史文化意義及價值的廟宇建築。

左 : 慶元宮疊斗式屋架。(張恆瑞 攝) / 右 : 慶元宮三川殿石牆上方以木構件承接屋頂。 (張恆瑞 攝)
左 : 慶元宮疊斗式屋架。(張恆瑞 攝) / 右 : 慶元宮三川殿石牆上方以木構件承接屋頂。 (張恆瑞 攝)

4、木構架特徵
由於木構架部分涉及專業,筆者不敢多言,僅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的公告資料中,有關本廟室內特徵之介紹部分逐字抄錄於下,讀者可實地探訪本廟逐一細觀,感受其藝術風格。

慶元宮在左右抬梁大木構架,採以較顯厚實之圓形斷面為主,細究除石造圓柱外在左右二木棟架扇,其步口通樑及通隨、殿內大通、二通及前後步通、通上短童柱等為圓形斷面構件,木構件間僅於插角採飛鳳、鰲魚等採立體雕刻,束尾、頭巾則採淺雕。左右渾厚抬梁大木構架,使殿內外整體木構呈現著厚實無華之舊有時代內斂風格。

左 : 慶元宮木構件的雕刻及彩繪圖。(張恆瑞 攝) / 右 : 慶元宮飛鳳、鰲魚造型的插角。(張恆瑞 攝)
左 : 慶元宮木構件的雕刻及彩繪圖。(張恆瑞 攝) / 右 : 慶元宮飛鳳、鰲魚造型的插角。(張恆瑞 攝)

( 二) 金威廟


1、民間通俗佛教
金威廟主祀觀音佛祖,是金盈里居民的共同信仰中心。金盈里舊稱小金面,因清領時期為漢人於金面山下設隘防番所形成之隘墾聚落之一,又以其聚落規模較小,故而名之。是以,本廟俗稱「小金面佛祖廟」,聚落亦集中於此附近。在內政部正式的寺廟登記中雖屬佛教廟宇,但無論在祀神、廟名、祭祀活動及相關禮儀上皆與其他民間信仰廟宇無異,被視為民間通俗信仰,是台灣民間信仰雜揉佛、道的具體展現。


2、建築變遷
本廟肇建於大正8 年(1919),草創時係以石砌牆,以瓦覆頂( 另說為茅草搭建而成) 的簡易形式,昭和2 年(1927) 改建,依然為石牆紅瓦,屋頂主脊尾端則改採燕尾翹脊形式。民國39 年,擴建為三開間立面的建築規模,屋頂仍沿用翹脊造型。由於時值戰後重建,社會百廢待興之際,囿於經費,屋頂剪黏則緩至民國50 年,才由當時里長黃海洋負責籌畫,為今日莊嚴巍峨廟貌基礎。民國74 年起,管理委員會成立,恰逢社會經濟正進入蓬勃發展的時代,乃積極籌備廟宇的修建,如廟宇內的壁面石雕、新建鐘鼓樓、三川殿之石雕及宜三路旁之石雕牌樓等,本廟規模大備。

金威廟建築全景。(張恆瑞 攝)
金威廟建築全景。(張恆瑞 攝)

3、擴建沿用舊建材
據廟方稱,本廟建築雖經數次修建,廟牆內壁依然保留日治時期( 昭和2 年,1927) 改建時的石頭壁;大木架構部分則大抵沿用民國39 年擴建之時的建築構件,廟中的四點金柱為圓形石柱,上有落款年代「民國庚寅仲秋」,就是當年所用之建材;廟內前後點金柱間為三通五瓜疊斗大木構架,瓜筒、斗栱、束仔、束隨、與插角等木構件材料皆為「松羅仔」( 台灣檜木),是頭城鎮上少數仍保有傳統大木結構的地方廟宇之一。若來到本廟向觀音佛祖祈福參拜後,或可稍做停留,抬起頭,靜靜欣賞這些已逐漸消失的傳統工藝技術,也許你會有不同的新發現。

上 : 點金柱為舊廟石柱,落款年代清晰可見。(張恆瑞 攝) / 左 : 金威廟大木結構。(張恆瑞 攝) / 右 : 木構件彩繪。(張恆瑞 攝)
上 : 點金柱為舊廟石柱,落款年代清晰可見。(張恆瑞 攝) / 左 : 金威廟大木結構。(張恆瑞 攝) / 右 : 木構件彩繪。(張恆瑞 攝)

( 三) 慶安堂


1、儒教色彩的鸞堂信仰
慶安堂( 恩主公廟) 隱身於舊鎮公所後方傳統市場旁,主祀定遠帝君趙恩主( 趙子龍),屬於鸞堂信仰。根據文史工作者楊晉平老師多年來對頭城鸞堂文化發展之研究,本堂建於明治34 年(1901),由喚醒堂鸞生莊國香等人所創,首任堂主即為莊國香,師承喚醒堂,是頭城地區的第二座鸞堂,頭城其他兩座鸞堂集興堂( 今東嶽廟前身)與大修宮( 武營山上的仙公廟) 早期的扶鸞活動則皆與本堂鸞生有關,對本鎮鸞堂發展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


2、建築格局展現鸞堂特色
據《頭城鎮志》所載,本堂建於明治34 年(1901),迨大正2 年(1913) 地方鄉紳林心婦、陳合春等人集資重建。今日建築主體依然保留重建時之磚木構造,由民國四○年代的舊照片來看,建築形式幾無改變。本堂為一條龍式五間起的建築格局,屋脊為單脊,線條略顯平直,尾端向上起翹。主要祭祀空間面寬為三開間,明間大門退凹,稱為「凹壽」,閩南語稱「塌壽」(thap- siu),閩南語中的「塌」(thap) 有四義,皆作動詞用,其中可做凹陷或補足解釋,因此,一方面指其大門內縮形式,又有添壽之雙關概念。大門作三關六扇門,中間係實木板門,兩側為格扇門,左右次間分別開有邊門,門板上書有禮門、義路。龍側稍間設宣講室,做為宣講聖諭之場所,虎側稍間為功德祠,內奉本堂歷代鸞講生之祿位,皆呼應鸞堂的儒教色彩與宣講使命。

左 : 慶安堂大門為三關六扇門。(張恆瑞 攝) / 右 : 慶安堂舊貌(1954 年)。( 宜蘭縣史館提供)
左 : 慶安堂大門為三關六扇門。(張恆瑞 攝) / 右 : 慶安堂舊貌(1954 年)。( 宜蘭縣史館提供)

3、維護建築原貌用心可嘉
慶安堂明間正殿採抬梁式棟架,使用三通( 通梁) 五瓜( 瓜筒) 撐起整座屋頂的重量,簷廊亦有獅座、垂花、雀替等木雕可供觀賞,雖非名師巨作,卻依然保留了部分傳統建築的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慶安堂四周逐漸被日漸高築的民家所包圍,沒入水泥叢林中。民國89 年,原本覆瓦的屋頂因不堪長年風雨侵襲,漏水嚴重,恐有倒塌之虞而予以整修,今日屋頂改覆仿瓦之紅色鐵皮,在視覺上看來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主事者對於廟堂保存的用心仍值得嘉許。慶安堂雖沒有高聳的建築、華麗的外觀,然其內部莊嚴簡潔,空間配置更展現鸞堂獨有之特色,在廟宇爭相改築及鸞堂性質轉化的時代浪潮中,依然保存其建築原始風貌,誠屬難得。

左 : 慶安堂大木架構。(張恆瑞 攝) / 右 : 簷廊處可見獅座、垂花、雀替等木雕構件。(張恆瑞 攝) / 下 : 慶安堂今貌。(張恆瑞 攝)
左 : 慶安堂大木架構。(張恆瑞 攝) / 右 : 簷廊處可見獅座、垂花、雀替等木雕構件。(張恆瑞 攝) / 下 : 慶安堂今貌。(張恆瑞 攝)

( 四) 福崇寺


1、名為「寺」卻非「寺」
福崇寺位於九股山區雙面坑旁,其名為「寺」,卻是主祀開漳聖王的民間信仰廟宇,俗稱「王公廟」,是早年居住福德坑內居民的信仰中心。據稱,原來的福崇寺,非指本廟,而是景湖居民的信仰中心。景湖位於福德坑溪上游左側支流楠仔坑上溯約二公里處,早年,先民為防禦原住民擇此聚居,形成山區中一百多戶的大型聚落。大正13 年(1924) 的連日暴雨強襲,聚落地基崩壞塌裂,信仰中心福崇寺亦無法倖免,面對幾近全毀的家園,居民被迫選擇棄村遷離,同時將寺中的佛像迎至開漳聖王廟寄居。

日人治台後期,對民間廟宇施壓,沒收神像,甚至將之焚毀等,都讓台灣百姓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迫感,福德坑內的居民考量日本官方「抑道揚佛」的政策傾向,在權衡利害後,決定以本在景湖的佛寺為名,將開漳聖王廟更名為福崇寺,以避免廟宇被廢的危機,故而出現本廟以佛寺為名,卻以開漳聖王為主祀的特殊情景。今日,本廟龍龕所祀為十八臂的准提菩薩( 又作準提觀音),是本廟中唯一與佛教有關的神像,似是此段歷史背景的最佳見證。

福崇寺佛像。(張恆瑞 攝)
福崇寺佛像。(張恆瑞 攝)

2、木構造屋架由居民施作
本廟因位於山區,以溪谷中的石頭來築壁,在建材上展現強烈就地取材的特性,廟身為土磚混合砌疊成牆,瓦頂燕尾的三開間式廟宇。脊堵、內外壁堵皆不見泥塑、剪黏、雕刻、彩繪等廟宇建築常有的華麗裝飾,僅為粗胚模樣,不加裝飾,顯見本地居民的財力有限。民國56 年的重建捐題資料,顯示當時福成里第九鄰至第十二鄰的居民為本廟祭祀圈範圍,重建之時,各鄰鄰長擔任負責人,協助募款重建工作,此次共募得壹拾壹萬陸仟叁佰元整,另有木料樟木計十二欉。除拔雅里蕭有土樟木一欉外,皆為祭祀圈內信徒所獻,突顯本廟以福德坑為主的區域性信徒結構。此外,本廟梁架結構部分皆由當時第九鄰鄰長張天生以全手工方式施作而成,地方耆宿至今依然津津樂道,牆上捐題內容「張天生 壹萬伍仟元 樟木四欉 大工壹百天」亦可資印證。

左 : 福崇寺的簡易大木。(張恆瑞 攝) / 右 : 福崇寺民國56 年重建捐題碑。(張恆瑞 攝)
左 : 福崇寺的簡易大木。(張恆瑞 攝) / 右 : 福崇寺民國56 年重建捐題碑。(張恆瑞 攝)

3、居民集體遷村,王公留守福德坑
廟宇落成數年後,民國63 年,范迪颱風帶來暴雨洪災,造成坑內道路及屋宇損毀,居民生命財產遭受嚴重威脅,政府遂協調福德坑內58 戶居民集體遷村。如今,原坑內居民皆已遷出,福崇寺神尊並未隨之遷往坑外,雖地處山區,周圍亦無住家,仍可見原居福德坑內的住民前來山區工作時,走入廟裡燃一炷清香,祈求王公保佑平安,或在廟埕聚會聊天的景象。這裡沒有一般廟宇的精雕細琢,華麗視覺,亦無鼎沸人聲、裊裊香煙,這些簡易的大木構架卻娓娓訴說著不同時代與環境變遷下,台灣廟宇所呈現的各種面貌。

福崇寺廟今貌。(張恆瑞 攝)
福崇寺廟今貌。(張恆瑞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