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9期-討海世家的討海人-莊仁宗

陳財發/李阿梅/黃麗惠

莊仁宗與採訪團隊合影,左二為莊仁宗。
莊仁宗與採訪團隊合影,左二為莊仁宗。

編按

南方澳地區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還具有相當多樣性的社群及人文特質,為了紀錄「討海文化」,蘭陽博物館從2016年起,進行「老船長口述歷史調查計畫」,每年邀請約20位退休老船長擔任報導人,進行口述歷史訪談。同時由專人當場進行錄音、錄影及照相工作,事後整理成詳實之文字紀錄。

 

《蘭博電子報》會逐期刊登,分享這些討海人的生命史。

身世概述

莊仁宗玉照。
莊仁宗玉照。

莊仁宗,一九四七年四月一日出生於北方澳的大澳,記得長輩們說在曾曾祖父那一代即已定居在北方澳了,莊家近幾個世代都是以討海為業。

 

仁宗父親莊焰山,民國元年出生於北方澳,是為家中的長子,仁宗的母親莊林白務,北方澳人,民國三年出生。父母親婚後共育有四男四女,在男生的排行裡,仁宗是三男。

 

童年生活都是在北方澳度過的仁宗,記得當年北方澳討海的時機很好,父親跟親戚股東合夥買了漁船「金勝」在作業,家境算是不錯,因此仁宗童年得以跟友伴玩水、潛水,在北方澳這個靠海的村落度過快樂的童年。

 

七歲時,仁宗入小學讀書,因小孩子喜歡玩樂勝過規規距距在教室,所以他心裡是不太想讀書的,以致晚了一學期才到北濱國小就讀。而畢業後考上蘇澳初中的仁宗,則需要從北方澳走路到蘇澳,然後再搭公車到位於聖湖的學校上課,這段路程起碼需要一小時,讓他早上最慢六點半就要出門,起床時間當然更早囉!

 

蘇澳中學讀完三年,畢業後的仁宗覺得當時的討海事業景氣很好,所以就開始討海。

船員生涯

【討海學習】

初中畢業後,十六歲的仁宗開始加入討海的行列,當時討海景氣很好,一趟出港作業回來後,「小功仔錢」(分紅)都有三十塊,以當時的幣值來說算是相當不錯的一筆錢,此時做粗工的一天工資也不過就五、六十塊,一碗大碗的「扁食麵」(餛飩麵)才一塊半,頂多賣到二塊。

 

雖然仁宗家裡生活算是不錯的,但與其再讀書,不如早早膁錢來得實在,而且當時父親有自己的「牽網」(巾著網)木造漁船,因此捨升學而就業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仁宗第一艘工作的漁船是自家的,算是有討海命的他並不會暈船,這組「牽網」漁船是「瑞漁1號」、「瑞漁3號」,均為四十六匹馬力,約為廿幾噸,漁船名「瑞漁」是仁宗父親命名的,至於為什麼取這樣的名稱,仁宗也沒有多加瞭解,當時北方澳都是信仰「老媽祖」(進安宮),應該是有請教過神明後才決定的名字。

 

剛討海的仁宗,不需煮飯,因為當時討海景氣好,很多人爭相要到漁船上工作,因此並不缺煮飯的人手,此時的仁宗,學習漁船作業上各種的事務,包括「俥間」也都要學習,因為想要當船長的人,對於漁船引擎要熟悉,這是漁船動力的來源,不能單單只靠漁撈長,船長也要掌握好,要不出事了也茫茫然,那可就行不通的呀。

 

這時期漁船的作業大多是掠烏魚,等到烏魚季過後,就延繩釣作業掠「青飛」(鯖魚)、「烟仔魚」(鰹魚)。頭一年討海的仁宗,工作的漁船就捕獲二、三萬尾的烏魚,在南方澳的捕烏魚漁船來說,可算是第一名的,只是這時候的烏魚價格較便宜。

 

冬天海頭就「掠緄」(延繩釣),也就是農曆八、九月份開始,一直到冬至左右才有去掠烏魚,一直到農曆二月十五時就開時「牽烟仔」,到農曆五、六月後,就沒有再作業,是放暑假的休息時間,期間大約是三個月左右,那時候南方澳的造船所,「架仔頂」寄放滿滿的漁船,一直到農曆八、九月時,北風起就又開始「掠緄」:掠鯊魚。仁宗此時都算是船員工作,薪資可以分得到一份。

 

【「帆船仔」作業】

在「牽網」漁船放暑假的那三個月左右期間,仁宗家在北方澳有小漁船(帆船仔),這是需要人力划槳的,此時他們就會去釣魚或是放「貼底緄仔」,捕一些底棲魚類(如:紅魚),大約有四、五人(父親、大哥、二哥、姐夫、仁宗)會一起在小漁船作業,漁場大多在「澳仔跤」(燈塔外至南方澳這一帶),同一漁場只有四至六艘左右的「帆船仔」會在這裡作業,漁獲約有四、五十斤,自家食用外,大多拿去販賣,有時蘇澳的魚販會到北方澳來購買,有時則會帶到南方澳販售。

 

「帆船仔」的作業一直到北方澳集體遷村到南方澳時才停止作業,因為此時「帆船仔」就不好划槳,也不好泊靠,所以只得放棄,這時仁宗大約廿八歲左右。

 

【塑膠船仔】

遷到南方澳一、二年後,仁宗家裡決定訂製新的「塑膠船仔」(玻璃纖維船體的漁船),此時他大約廿九、三十歲左右,新的漁船是到臺南安平「南臺造船廠」訂製,是一組「牽網」的「塑膠船仔」:「瑞漁22號」、「瑞漁26號」,大約三、四十噸,當時造價一艘要一佰四十幾萬,這個價格只有船殼的部份,機械、引擎等不算在內,所以等到整頓好下水作業,早就超過買價。

 

「瑞漁22號」、「瑞漁26號」是由仁宗姐夫和大哥掌船,大哥是正船長,姐夫是副船長,仁宗在「瑞漁22號」作業。作業的方式大致與之前相同,只是這時晚上改用燈火船捕魚,主要漁獲為「花飛」(鯖魚)、「烟仔」。遷到南方澳後,漁船作業就沒有放暑假休息,大都農曆六月底時,會到基隆嶼作業,此時因為有燈火船在照明,所以都是晚上作業。

擔任船長

全國優良漁民匾
全國優良漁民匾

【初試啼聲】

「瑞漁22號」、「瑞漁26號」這組漁船大約作業十年左右時,仁宗家於一九八七年在龍德工業區內的聯隆造船廠訂製新一組「塑膠船仔」:「瑞漁122號」、「瑞漁123號」,均為四佰三十五匹馬力,四十七噸多,五月一日新船下水,第一天捕「青飛」就滿載了,大約有八萬多公斤,這是在晚上用燈火船的方式作業的,打破巾著網的漁獲紀錄。此時姐夫已不太管事,「瑞漁122號」由大哥任船長,「瑞漁123號」就由仁宗擔任船長。

 

「瑞漁122號」、「瑞漁123號」訂製後作業大約一、二年左右,仁宗就改換到大型圍網漁船任船長,漁船名「豐益」,是由仁宗家兄弟和朋友股東合夥向日本買的漁船,一組有五艘的漁船。仁宗是在燈船,母船有一位漁撈長(沒有股東),總指揮是仁宗在負責。當初要做大型圍網時,有請日本人渡邊來教導作業方式,歷時八個月。「瑞漁」則由仁宗兄弟繼續作業。

 

大型圍網漁獲的價格便宜,一斤才一塊多,最多曾經一個晚上捕獲五百多噸的「青飛」,一斤賣一塊六,結算下來實在也不敷成本,大型圍網一個月固定五佰多萬的開銷。最初有聘請境外菲律賓漁工,都要到屏東小琉球那裡去載漁工回南方澳作業,後來臺灣有引進外籍漁工後,才結束這樣往返載送作業漁工。

 

 【牽魩仔】

在「豐益」任船長五年多後,因為大型圍網漸走下坡及家裡的漁船找船員較困難,所以仁宗放棄大型圍網的股份,回家繼續「牽網」作業。

 

十多年前,因為想要更換漁船,大約六十歲左右的仁宗,賣掉「瑞漁122號」、「瑞漁123號」漁船,之後仁宗和弟弟買了一組十二噸的小漁船:「瑞漁136號」、「瑞漁66號」,改成「牽魩仔」作業,仁宗是在「瑞漁136號」這艘漁船。

 

「牽魩仔」作業要有牌照,需要憑經驗看「流水」(海流),決定作業漁場及時間,漁場範圍是從沿海到三貂角、和平,「牽魩仔」不能跨縣作業,否則會被取締。作業時間有時是早上三、四點,有時是四、五點,「秋魩仔」則是五點多出港就可以了,返港的時間就不一定,視「流水」而定,若不好就返港,或是有是沒有「魩仔」也就返港了。

 

一般八月十五過後,大約有三個多月的作業期,大約到十二月初時,風浪比較大,對小漁船比較有影響,就不「牽魩仔」,就換去釣「烟仔虎」(條鰹)等其他不同的魚種,有些船員會換到其他的漁船去掠烏魚。同業的大多到十一月尾時就換「櫓鰻栽」。

 

「牽魩仔」一年有三個月的禁漁期:五月十五日到八月十四日,往年仁宗會換別的魚種作業。現在首次嘗試讓自己完全休息。仁宗謙稱現在「牽魩仔」作業是「老歲仔人」賺些零花錢,成本沒問題,若「流水」好,例如南流,就比陸上工作薪水好,但「流水」不好,例如東流就另當別論了。

 

「牽魩仔」要七個人一起作業,母船二艘要各一人,一艘竹筏要五個人,竹筏是拖在母船後面,二十分鐘左右就要收網一次,到目前為止仁宗都還沒打算退休,依舊在海上「戰風戰湧」。

討海人的印象感觸

滿儎盈歸
滿儎盈歸

「瑞漁122號」、「瑞漁123號」,一九八七年五月一日新船下水作業捕「青飛」,漁場在東經122度左右的「紅火心」,從南方澳出發,大約一個多小時的航程,晚上作業時滿載,後來魚網內的魚因為載不下,就讓魚兒們再回歸大海,此次大約捕獲有八萬二仟多公斤,寫下「瑞漁122號」、「瑞漁123號」首航的好紀錄,也是仁宗心中深刻的滿載印象。

 

仁宗認為討海這個行業,在民國七十年以前算是不錯的行業,比陸上工作要好得多,用燈火船協助討海作業的方式,則是在民國八十年以前都算是不錯的,因為這個時期經費省,比較能夠賺得到錢。

 

以前和現在比較的話,以前魚資源較豐富,但魚價格較差,因為設備比較不夠好。現在漁船的設備進步很多,魚的價格雖然多,但是魚資源少了很多,而且現在討海限制很多,臺灣在國際上沒有地位,很多權益都沒有,是討海人的艱苦。

 

總的來說,仁宗覺得討海是自由業,而且魚愈來愈少,算是高經濟價值,從事討海的行業,日子應該可以過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