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58期-宜蘭市下渡頭附近聚落群

文:吳心宇、吳敏顯/圖:莊雅惠

蘭陽博物館提供之地圖
蘭陽博物館提供之地圖

 

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宜蘭河「反溪路」改道由東港入海之前,河水流到下渡頭(今鐵路橋下游至下渡頭橋一帶),即從七張里和新生里之間蜿蜒北上,流經壯圍鄉五間、功勞、古亭笨等地,由烏石港入海。改道東奔由東港入海後,功勞、七張一帶居民,必須涉溪或在下渡頭搭渡船才能進出市區,使七張里慈雲寺一帶(第12鄰),與慈安里慈安寺周圍(第1鄰、第2鄰),成為城鄉之間的交通孔道之一。

聚落界定

慈安里

位於宜蘭河南岸,清朝時的噶瑪蘭城東北郊外,屬民壯圍堡五圍一結庄,日治初期五圍一結庄與五圍二結庄合併為壯一庄,至昭和15年(1940)日本人把壯一庄(範圍涵蓋現今的慈安、新興、和睦三個里)以及民權里,劃歸宜蘭市「旭町」。光復後,宜蘭市設48個里,慈安里因慈安寺得名。宜蘭河改道的轉折點「下渡頭」就在慈安寺附近,目前的行政區劃為慈安里第1鄰、第2鄰。

慈安寺
慈安寺
七張里

位於宜蘭河北岸,清朝時為民壯圍堡七張庄,昭和15年與東村、延平、黎明等地區,同時劃歸宜蘭市「東町」範圍,光復後定名七張里。宜蘭河改道前,慈安與七張原本連在一起,共同祭祀一座「下渡頭沙埔仔佛祖廟」即目前七張里慈雲寺的前身。宜蘭河改道後,七張里與慈安里分踞河兩岸,反而和原本被改道前的舊河道所分隔的新生里(辛仔罕庄),同處宜蘭河左岸。宜蘭河改道初期,部分舊河道時斷時續,相傳七張里與新生里交界的新生橋及大福路(192線),部分路段曾為舊河道。目前七張里與慈安里有下渡頭橋跨河連接,下渡頭橋北端引道與新生橋、慈雲寺一帶聚落,正是七張里第12鄰。

慈雲寺
慈雲寺
新生里

位於宜蘭橋北端橋頭附近,緊鄰宜蘭糖廠舊址及充館圳取水口,聚落夾在宜蘭河與充館圳之間、目前的行政區劃為新生里第9鄰、第10鄰。

糖廠舊址
糖廠舊址

聚落地名由來

慈安寺及下渡頭大橋
慈安寺及下渡頭大橋

 

慈安里

慈安里係台灣光復後依據里內慈安寺的名稱所取的。在宜蘭河改道前,慈安與七張原本接壤,同在河右岸,改道後兩地對渡,因此這一帶兩岸聚落在早年都被稱為下渡頭。至民國55年鋼筋水泥建造的慈安橋(下渡頭橋前身)取代簡陋木橋及船渡後,一般人才以南岸高灘地萬善祠一帶的慈安里第1、2鄰為下渡頭。

 

七張里

七張里名得自當地的面積,七張乃七張犁之簡稱,每張犁約五甲地。慈雲寺一帶為上七張,開興廟一帶為下七張。第12鄰位於上七張慈雲寺附近,靠近下渡頭橋。七張居民過去曾稱慈雲寺為「下渡頭沙埔仔佛祖廟」。

 

新生里

新生里古地名辛仔罕,原意為「河邊」,台灣光復後取新生為里名。據《宜蘭市志》(註2)指出,光復後的宜蘭市里名及街路名,均出自當時市公所總務課長蔡老柯先生之手。

開興廟 (林正芳提供)
開興廟 (林正芳提供)

開拓歷史

慈安里

慈安里與七張里被宜蘭河分隔兩岸初期,兩地仍藉著「下渡頭」維繫情誼,但為究竟是慈安里慈安寺前身,或是七張里慈雲寺前身那個「下渡頭沙埔仔佛祖廟」,才是《噶瑪蘭廳志》所記載的「木佛寺」?兩地各有不同說法。

過去的下渡頭現已由下渡頭大橋連繫兩地
過去的下渡頭現已由下渡頭大橋連繫兩地
慈雲寺的前身即是「下渡頭沙埔仔佛祖廟」
慈雲寺的前身即是「下渡頭沙埔仔佛祖廟」

 

七張里耆老吳同溪口述(3),他祖父吳阿水當過七張的保正,日治初期日本軍隊追剿犯城敗逃潛往七張一帶的抗日份子,沿途搜捕,連一般百姓都嚇得紛紛躲避荒野草叢或溝壑間,日軍只要搜到沒有人在家的空屋均放火焚燒,結果連同「下渡頭沙埔仔佛祖廟」(即現今慈雲寺前身)也難倖免。所幸火勢燒到中樑即止,事後信徒便把面部已被火焰薰黑的觀音媽雕像,移往對岸壯一庄另建新的慈安寺,後來壯一庄劃歸宜蘭市時,慈安寺一帶也以「慈安」為里名。

 

吳同溪說,當年七張有居民生病,渡河到慈安寺求助,佛祖神轎起鸞後,即直奔過溪,抬轎人凌水面而過,滴水不沾,但隨眾卻因水深必須搭渡船才能橫越。當時還有人擲筊說佛祖要回駐七張,他祖父認為當地總共不到十戶人家,哪有能力重建寺廟?所在才會傳出「佛祖要回七張,保正不肯答應」掌故。

慈安寺內的黑面觀音
慈安寺內的黑面觀音

過了幾年,慈安寺謝姓乩童起乩時,再傳出佛祖想回七張的意願,甚至「出字」表示「百姓怎麼住,祂就怎麼住」。於是由七張居民用竹子、蔗葉等搭建簡陋廟舍,並重置金身,說是二媽。後來香火日漸興旺,逐步改建成現況。七張佛祖廟重建後,為別於慈安里的慈安寺,改稱慈雲寺。這是宜蘭街上一名從唐山來的地理仙仔「念基仙」所建議的,念基仙的說法是佛祖慈悲,站在高高的雲端看著人間歲月運行,所以採用「慈雲」為寺名。

 

《噶瑪蘭廳志》記載:「木佛寺,在廳治北門外下渡頭三里,乃未開蘭之先,得木頭於海上者,見其不雕之質宛象觀音,歸而奉之,頗著靈異,因此得名。道光九年(1829),里人募建一椽」等語,慈安里慈安寺的「沿革」便是據此認定說,慈安寺正是道光九年所籌建者,在光緒七年(1881)遭洪水沖失,才改建新寺於七張,至明治28年(1895)日軍燒毀建於七張的慈安寺,便將觀音菩薩迎回慈安里重建慈安寺,顯然與吳同溪及七張地方耆老有別。

 

究竟哪一座才是廳志中所稱下渡頭「木佛寺」,看來不容易釐清。因為宜蘭河改道前,慈安寺與慈雲寺一帶,原本就是連在一塊的「下渡頭」;改道後,也是對渡的下渡頭渡口,兩寺供奉的又都是「觀音菩蕯」,在事隔一百多年之後,誰先誰後真的很難理出源頭。

慈雲寺
慈雲寺
七張里

慈安里與七張里分隔兩岸之後,兩岸交通在未興建橋樑之前,靠渡船橫越。據慈安里耆老楊登灶(5)及林新水(6)回憶,渡船由一個叫「萬盛仔」的老阿伯撐划,萬盛仔愛抽鴉片煙,煙抽光要上街買,這時渡船就放手讓一些河邊放牛的小孩替代撐渡,楊登灶和林新水小時候都撐過。兩岸渡口常隨水道變化有所異動,在楊、林二人印象中的下渡頭南岸渡口,位於萬善堂下游340公尺處,有叢竹子迄今依舊。萬盛仔在竹叢下搭了一座草寮,做為休息和抽鴉片之用。抽鴉片的工具是一根用甘蔗鏤刻的,再加裝一個煙吹頭,鴉片點燃時聞起來很香,但吸入嘴裡則不好吃,有個人會幫萬盛仔點燒鴉片,兩人經常斜躺在草寮裡吸十幾分鐘。

 

下渡頭到光復十幾年,始由地方木材商爭取宜蘭舊孔廟拆除廢材搭建木橋,可惜不久即被大水沖毀,此一期間仍維持有渡船橫越,只是梢公已換了好幾個人。至民國55年才改建為水泥橋,原稱慈安橋,到民國86年改建完工後,正值宜蘭地方熱中本土化,即重新命名為下渡頭橋。

 

宜蘭河改道一百多年來,七張里與慈安里之間雖有渡船或橋梁持續連接交通,但慈安里因緊貼市區,遷入的住戶越來越多,七張里則因河道阻隔,人口雖略有增加,顯然無法與慈安里相比較。

下渡頭大橋
下渡頭大橋
新生里

新生里第9鄰及第10鄰,最早到此定居的住戶是昭和15年(1940)宜蘭市北門口街道拓寬,住屋拆除後遷移到此地定居者,也有是宜蘭糖廠員工與北津、梅洲一帶磚窯的員工,就近在此興建住宅,逐漸形成聚落。聚落群居於河邊高灘地上,只以單薄的擋水墻防洪,因此常遭水淹。河水一漲便淹到椅條上,好在水勢受流向影響呈滯留狀態上漲,居民可以躲在屋內等待外頭撐船來搭救。這一帶早年都是木板屋,原先第8鄰約住7、8戶,第9鄰也只有11戶,所以居民迄今仍留有「九鄰十一戶」的口頭禪。第9鄰這11戶木屋,在民國51年歐珀颱風來襲時,整排統統倒塌,才貸款建鋼筋水泥屋。其他三十幾戶人家是後來陸續再遷來居住。(註6)

台灣光復第二年宜蘭橋頭的糖廠經營了17年之後關閉,但它的煙囪繼續聳立了20幾年後才拆除(吳敏顯攝)
台灣光復第二年宜蘭橋頭的糖廠經營了17年之後關閉,但它的煙囪繼續聳立了20幾年後才拆除(吳敏顯攝)

聚落組成

慈安里

慈安里共有15個鄰,合計1,834戶5,507人。第1鄰146戶445人、第2鄰53戶207人。據當地耆老楊登灶(註7)回憶,早年在慈安寺附近,總共不到十個竹圍。其中姓楊的有三個竹圍,廟的西南方有個謝姓竹圍,廟後堤防三、四戶都是姓林人家。

 

七張里

七張里共有12個鄰,合計421戶1,648人。第12鄰75戶292人,是全里戶數與人口最多的鄰。據第12鄰鄰長游旺德(註8)指出,早年第12鄰只有寥寥可數8、9戶人家,無橋無公路,要往宜蘭街有兩條路,一是往新生里方向走圳岸及堤防,再由宜蘭橋進入市區。另一條通道,是走田間小路到河邊搭渡船從慈安里上岸,再走慈安寺附近那寬僅容二人擦身而過的「渡船路仔」,然後跨越鐵軌上街。

 

新生里

新生里共有14個鄰,合計856戶3,007人。第9鄰50戶154人、第10鄰11戶30人。民國91年4月拆遷部分緊靠著河道一側的住屋,隨即在年底完成此段堤防興建工程,以替代早年單薄的擋水墻。

用水模式

慈安里

慈安里第1、2鄰,在沒裝設自來水之前,根據楊登灶等耆老們的記憶,慈安廟右翼厢房門口有一口水井,姓謝竹圍有一口井,楊家有一口井,鄰近住戶都到這幾口井挑水。離得偏遠一點人家,只好就近飲用稻田間水溝水,那些水多少會散發著牛屎味。

 

七張里

七張里第12鄰貼近充館圳,早年居民都飲用此圳水,後來慈雲廟邊掘了一口水井,大家才從水井提水飲用,直到自來水普及後,大家才改用自來水。但目前第12鄰及鄰近第11鄰部分人家,迄今煮飯、燒開水的餐飲用水雖然使用自來水,卻保留馬達抽取地下水,做為洗衣及清潔衛生用水。

 

新生里

新生里第9、10鄰住戶雖然緊鄰宜蘭河,卻因高灘地地勢與河道落差大,在早年未裝設自來水之前,飲用水都到北側的充館圳去挑,圳水清澈,但雨後會顯得有些混濁,住戶挑回家之後,先注入水泥砌的水缸裡,只消一個時辰沉澱,即回復清澈。

充館圳行水區 (宜蘭縣史館提供)
充館圳行水區 (宜蘭縣史館提供)

聚落特色

產業

慈安里與七張里自古分為不同行政區,但生活圈與祭祀圈在宜蘭河「反溪路」改道前,緊密不可分,兩地均屬農村型態,不是種田就是種菜。改道後,慈安里與東區的東村里、延平里,同時受到鄰近退輔會森林開發處(榮民森林保育處前身)進駐、東港路高架橋興建且鐵路平交道繼續留存、後火車站設置、農地變更為都市用地等因素影響,不但民間建商搶建,縣府也在里內興建國宅,使人口快速成長,目前不但有較大型的榮民福利品供應站、縣農會超市及民營的農民購物超市設置,還不乏24小時營業的超商供應地區居民,除了河邊高灘地還能看到少數老農身影外,已經很難看到早年農村影像。

水果量販部
水果量販部
左圖:東港路高架橋 / 右圖:東港橋夜市
左圖:東港路高架橋 / 右圖:東港橋夜市

 

七張里第12鄰,住戶較其他各鄰密集,但主要商業活動仍在市區進行,新進居民不乏公教及職場退休人員,知名老畫家王攀元就隱居在第12鄰。市農會曾經在里內推廣有機農業及網室花卉,但未能有持久的成果,北宜高速公路平原線及環市道路都貫穿里內,其中高速公路只是借道凌空掠過,但環市道路及跨河橋梁顯然能帶來對外交通之便利,地方寄望對蔬菜等農產品產銷能帶來助益。

 

新生里宜蘭河邊的瑞麟鐵工廠,在日治時曾建有製造樹薯粉的工廠,光復後由地方士紳廖燦堂等經營製糖廠。新生里第910鄰附近舊糖廠部分廢墟,以及宜蘭河攔水堰堤及充館圳取水口等設施,都是日治時期或光復初期留下來的建物。

充館圳取水堰堤 (宜蘭縣史館提供)
充館圳取水堰堤 (宜蘭縣史館提供)

 

信仰活動

慈安里第12鄰居民,以慈安寺為信中心,而在北側宜蘭河高灘地還建有一座萬善祠。民國73年此處高灘地曾陸續挖出60具人類骨骸,加上先前和後來挖出者總共65具,相傳是抗日份子遭日軍處決者(9)。另有一說,指附近高灘地早年曾是亂葬崗。七張里第12鄰居民,以慈雲寺為信仰中心。新生里第910鄰,跨越西側的台9省道有一座祭祀保生大帝的新生帝王廟,往東穿過鐵路涵洞的大福路邊有一座祭祀魯班的巧仁宮,但居民習慣參與帝王廟活動。

巧仁宮
巧仁宮
萬善祠
萬善祠

檔案下載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