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60期-因美而良-文物銀行參考案例分析(二)

文、圖 / 蘭陽博物館 提供

-節錄自《111年蘭博文物銀行營運軟體規劃案成果報告書》

國內外案例分析

5. 日本的東京獨立行政法人文化財機構「文化財活用中心」

該中心採取了另一套運用典藏提供公共服務的模式。2018年新設的「文化財活用中心」,整合協助東京、京都、奈良、九州四個國立博物館,以及東京、奈良兩地的文化財研究所等機構之典藏品的活用。打破過去靜態保存管理文物的模式,文化財活用中心一方面積極規劃國立博物館典藏文物的活用方案,以供各地方相關文化教育機構使用,一方面活用國立博物館文物典藏、保存、展示、教育、數位化等專業知識與經驗,提供地方相關文化教育機構專業諮詢。

例如,文化財的複製、展覽與教育方案的規劃等,讓文化財的借用與運用有更多選擇;主動協助借出東京、京都、奈良和九州國立博物館的收藏品,文化財借用的保險與運費,主要由文化財活用中心負擔;提供文化財保存專業諮詢,提供借用保存有關設備,舉辦相關研討會,推動保存人才培育,提升地方博物館的文物典藏品質;提供文化財數位化資源建構專業諮詢,例如數位資料整合、數位資料翻譯、數位化內容應用等[1]。

這個日本案例的目的,在於讓重要典藏品不以收藏館舍為限、鼓勵各地機關學校積極活用。而這個機制運作的關鍵,一方面是公部門提供了實質的經費,一方面是設置了專責單位整理資源、積極提供活用方案。

6. 臺灣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開放典藏庫

國內積極運用展示與教育方法經營開放式典藏庫的作法,可舉臺灣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工館)為例。

科工館的開放典藏庫於2010年啟動,結合藏品推廣、藏品操作體驗、保存維護工作坊,甚至鼓勵觀眾帶自家物件來進行健檢。挑選不易受溫濕度變化影響的文物類型規劃主題式藏品展示,配合展示內容舉辦體驗工作坊,或是讓觀眾體驗文物如何操作使用,例如活版印刷排版、十字弓箭射箭等,或者是帶領參加者學習簡易的文物清潔維護、書籍裝幀等。(王蕓瑛,2016)

技術類文物的操作體驗,本來就是技術/科技教育的最好方法,此外,除了特殊狀況,維持運作、操作的狀態,對文物的維護也有其意義。(陳淑菁,2019)

值得注意的是,開放式典藏庫的理念雖然大受肯定,但是實際經營經驗也提醒我們,這實在是一項需要相當人力與預算的工作,而典藏的保存管理與開放的平衡點,也不那麼容易,需時時留意。例如,開放式典藏庫的先驅達爾文中心,近年來已經大量減少開放參觀的人數與時間,也開始採取付費模式。

科工館開放式典藏庫。[2]
科工館開放式典藏庫。[2]
科工館開放式典藏庫體驗活動一景。
科工館開放式典藏庫體驗活動一景。

7. 文化部「藝術銀行」計畫

文化部於2013年推動的「藝術銀行」計畫,在經營方面可做為文物銀行的參考。藝術銀行計畫的初衷,希望突破現行美術館典藏與管理政策的框架,讓典藏與藝術的推廣更有彈性,有助藝術概念、美感教育的推廣。例如,典藏作品以年輕世代為主,藝術銀行的作品「只租不賣」,推動文化藝術機構以外的公私單位能夠來使用藝術作品,讓藝術品從美術館、美術史脈絡走入更多元的生活空間。

截至今日,藝術銀行計畫的推動策略有三個階段:首先,以擴展客群、建立網絡為主要目標,透過定期舉辦講座、說明會,為不同產業介紹藝術銀行可提供的服務,向各界推廣藝術銀行的業務。接著,當客群與續租率皆穩定成長,藝術銀行開始因應需求,為不同機構媒合藝術家、辦理員工教育、藝術工作坊等活動。近期,藝術銀行團隊正著手進行品牌價值的延伸。以聯名、交流的模式,策辦不同型態的展覽。讓庫房內購藏的藝術品有機會體現出更多樣的價值。[3]

由於以「活用」藝術收藏為目標,逐漸擴展的客群,為藝術銀行帶來新的契機,不同性質的客群提出不同的要求,擴增了藝術銀行的可能性,開始發展「客製化」的行動。同時,2021年藝術銀行從國立臺灣美術館的任務、改制由臺灣美術館基金會負責,變成由文化部監管的法人業務,從過去的體制鬆脫,有了新的自主性與活力。例如,未來將和不同機構推出聯名展覽,或者因應客戶需求和藝術家合作,製作作品,經營臉書粉絲頁、youtube節目、PODCAST節目和線上展廳等等的內容,甚至有可能發展出商業模式。[4]

租賃案例,宏仁醫院候診大廳懸掛謝怡如作品〈不能消失感〉。[5]
租賃案例,宏仁醫院候診大廳懸掛謝怡如作品〈不能消失感〉。[5]
大毅老爺行旅合作案--藝術家巫雲鳳作品〈漁港的滋味〉。[6]
大毅老爺行旅合作案--藝術家巫雲鳳作品〈漁港的滋味〉。[6]

典藏與博物館的社會連結

近年來對於博物館做為社會工具的主張,帶動了重新思考包括典藏在內、博物館各項工作的意義。當博物館做為社會工具之定位已經成為共識,我們應該反思,博物館已經不再只是學科方法實踐的場域,由學科方法設定的工作程序,也不能回應所有的課題。當博物館成為工具而不是目的,轉型的關鍵在於,博物館特有的工作,如何成為回應新課題的媒介、需要什麼樣的工作方法。

我們必須重新探問,博物館如何成為方法、而不是目的本身?現任英國劍橋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館長的尼古拉•湯瑪斯(Nicholas Thomas)教授,在2010年發表一篇評論,探問「博物館做為方法」的意義。湯瑪斯教授以博物館和人類學的關係為例切入,他指出,雖然博物館仍然被認為沾著殖民主義的塵埃,但是卻也越來越成功,在文化生活中佔據的比重日益提高。湯瑪斯教授問,如果博物館已經成為大眾認識人類學的最重要媒介,甚至涉及更多公眾參與的領域,那麼,人類學還應該是指導博物館收藏的學科嗎?什麼樣的知識可做為收藏品詮釋的基礎?收藏品的詮釋涉及那些方法?又產生什麼樣的知識?21世紀,人類學博物館如何面對公眾參與的課題呢?湯瑪斯指出,博物館不僅僅只是一個執行典藏、舉辦展覽的機構,而是一套方法。博物館工作有其意義,例如文物如何詮釋、如何寫說明、如何選擇展品。我們應該關注的,不只是做為最後成果的典藏與展覽,而是向來被視為後台的收藏或展覽的生產工作與其過程,應更積極地思考這一套工作方法在當代如何讓博物館面對新的課題。[7]

關於典藏,英國博物館協會(The Museums Association)於2018年發表《蒐藏2030》(Collection 2030)具有啟發。該協會為思考未來十年博物館蒐藏策略,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與討論,這份報告書以蒐藏的民主化、公眾參與為核心概念,指出三大趨勢,以及未來取向的、整合性的建議:[8]

首先,蒐藏可以提供力量(The Empowering Collections)。博物館的蒐藏,有很大的潛力成為公眾面對當代社會之力量。透過蒐藏的運用,讓公眾獲得回應當代社會問題的觀點與工具,具體上,這意味著應該促進蒐藏的民主化——博物館與觀眾、關係人共同進行蒐藏詮釋與創造。具體的作法如博物館應該為蒐藏各項實踐尋找新的工作原則與方法;為博物館的民主化與去殖民化建立積極主動的途徑;重新檢視過時的展示。

其次,蒐藏可以提供與社會的連結 (The Relevant Collection)。博物館應積極傾聽觀眾、社群、關係人的想法,以理解蒐藏如何對他們產生意義。博物館需要對蒐藏品提出新的、具有批判性的、公共性的新詮釋,並發揮想像力、評估如何讓蒐藏對更多的觀眾產生意義。具體的作法如:研究公眾對蒐藏的期待;策略性地與社區/社群一起建立蒐藏;為線上蒐藏擬定清晰的發展策略;藉由蒐藏計畫創造社會影響力、累積知識並建構遺產。

最後,蒐藏可以充滿活力 (The Dynamic Collection)。蒐藏的管理是一門費時費力的工作,特別是那些擁有龐大收藏的博物館。未來,博物館應該借助科技技術,以增加蒐藏詮釋的自信、更多的夥伴關係,以及與社區/社群更多的合作,可以讓蒐藏管理效益更大、更具影響,並讓人們覺得自己與蒐藏有所關連。具體的作法如:博物館應發展蒐藏詮釋的支援夥伴關係,以及知識分享,例如與大學、私人收藏家、志工、社群的合作;博物館應增進訓練與募款好讓博物館蒐藏更為合理;增進博物館線上典藏的透明性與可及性。發展聯合蒐藏管理方案。

國際博物館典藏委員會(ICOM-COMCOL)主席Danielle Kuijten指出:典藏的意義不是被動與單一的,博物館可以透過物件,為個人或社群建立新的關係,博物館有責任維持典藏的動態,確保典藏的意義、情感與社會連結能與時俱進;典藏的對象也不應該只是歷史的產物,而可以更關注近期的、當代的物件;而博物館研究員與專家,不再是典藏詮釋唯一的專家,博物館可以積極與社群/社區建立夥伴關係,發展更民主、更具動態的典藏。社會不僅僅是博物館典藏的消費者、更可以是典藏的生產者,博物館可以運用典藏做為社群交流的媒介,產生更長期的社會影響力[9]

參考資料與註釋

[1] 參見官網:https://cpcp.nich.go.jp/。瀏覽日期:2021年4月18日。

[2] 圖片九、十來源:國立科學工藝館官網「館史主題網」https://nstmhistory.nstm.gov.tw/establishment/establishment_intro.htm 。瀏覽日期:2022年2月5日。

[3] 參見林侑澂2021,藝術銀行改制:朝更多元、更專業、更有活力的新階段前行。《非池中》。https://artemperor.tw/focus/4517?page=1。 瀏覽日期:2022年2月20日。

[4] 同前註。

[5] 圖片十一來源:林侑澂2021,藝術銀行改制:朝更多元、更專業、更有活力的新階段前行。《非池中》。https://artemperor.tw/focus/4517?page=1。 瀏覽日期:2022年2月20日。

[6] 圖片十二來源,同前註。

[7] Nicholas Thomas,2010. “Museum as Method”, in Museum Anthropology, Vol. 33, Issue 1, pp. 6–10.

[8] 參考英國博物館協會官網的相關報導。https://www.museumsassociation.org/campaigns/collections/empowering-collections/。瀏覽日期:2022年1月5日。

[9] Danielle Kuijten演講摘要,沈婕縈譯,2021。博物館藏品只能待在展示櫃嗎?一起打破你我對典藏的迷思。《博物之島》。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ColumnDetail/198c9ec4-89a2-48ff-aabc-29aa22ebd2dd?fbclid=IwAR2gSfk1udnhSsuy8wbYcrEd5ZywXNtyaQWd2_Ydrchc36INu0lHuJHhuCI。 瀏覽日期:2022年2月1日。

計畫資訊

計畫名稱:111年蘭博文物銀行營運軟體規劃案

計畫執行: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黃貞燕 副教授

委託單位: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計畫時間: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