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宜蘭的日本時代-鞏固新政權(二)

蘭陽博物館

-節錄自《宜蘭的日本時代》一書

第162期-2024年3月

圖一,宜蘭的日本時代一書封面。
圖一,宜蘭的日本時代一書封面。

交通-統治的血脈

宜蘭自清嘉慶年間楊廷理來規劃設治事宜起,即奠定了平原地區交通動線的雛型,大體上是遷就自然地理的條件而成,起自頭城,經宜蘭、羅東到達蘇澳。在陸運上,形成道路,聯結當時境內的各聚落。但航運在河道密布的蘭陽平原更重要,所以從陸路,今宜蘭市到蘇澳要93華里,但是坐船的話,「由沙壩直趨而南,則八十(華)里可到蘇澳。」[1]

但是宜蘭到羅東非藉由陸路不可,因為兩地都位於平原中央,被跨距數百公尺的濁水溪隔開,遙遙相望,只有在若干水道狹窄處建設簡易木橋,河道寬闊處,設有不少對渡的碼頭,例如濁水溪北岸的壯圍庄下壯二( 今宜蘭市凱旋里) 可逕航至對岸的五結庄二結( 今五結鄉鎮安村)。

除了宜蘭—溪洲—羅東這一條涉過網狀支流的陸路外,事實上,濁水溪下游河道既寬又淺,尤其是在枯水期,兩岸民人可以直接涉水過溪,從日治初期的〈宜蘭地方略圖〉可以發現,沿海岸沙崙,可以從頭城到壯圍三塊厝過宜蘭河,再越濁水溪到對岸的茅仔寮。

圖二,取自1897年《台灣總督府檔案》00004543031號,〈宜蘭地方圖〉 明治30年12月總督府技師岡田義行到宜蘭進行衛生調查,調製了這張地圖,此時,殖民政府尚未進行全面性的實 測地圖製作,日人可能是利用清政府留下來的寫意式地圖,填上必要的內容,作為報告書的參照。 圖中平原中央兩條紅色虛線,就是現在的台9 省道,當時正在施工中,除此之外,平原上幾乎沒有現代意義的公路系統。雖然沒有實測地圖的精確,〈宜蘭地方圖〉把各地的舊地名,用不同的色塊呈現,堪稱是最美麗的宜蘭地圖。
圖二,取自1897年《台灣總督府檔案》00004543031號,〈宜蘭地方圖〉 明治30年12月總督府技師岡田義行到宜蘭進行衛生調查,調製了這張地圖,此時,殖民政府尚未進行全面性的實 測地圖製作,日人可能是利用清政府留下來的寫意式地圖,填上必要的內容,作為報告書的參照。 圖中平原中央兩條紅色虛線,就是現在的台9 省道,當時正在施工中,除此之外,平原上幾乎沒有現代意義的公路系統。雖然沒有實測地圖的精確,〈宜蘭地方圖〉把各地的舊地名,用不同的色塊呈現,堪稱是最美麗的宜蘭地圖。

1. 日治初期的交通建設

日本治台之後,挾其明治維新的經驗,了解便利的交通在統治新殖民地的重要性,他們深知,追求統一性意謂著必須去除社會運作或空間上的孤立。因此,殖民統治者在對平原社會、經濟進行整編之同時,也積極破除平原內的孤立空間,以建立統一的流通網路。[2]

最初派來宜蘭的軍隊和官員,大多是從蘇澳上岸,然後循陸路到達宜蘭城,但沒多久,總督府立即將宜蘭到台北的陸軍路,列為當時含宜蘭支廳在內的台北縣的三大工程之一。這條自基隆,經瑞芳、頂雙溪、大里簡、頭圍、礁溪、宜蘭、蘇澳的道路,全長27日里,於明治29年(1896)9月30日開通,[3]其中,大里簡到頭城部份,約略與現今的濱海公路同。陸軍路穿過宜蘭城的中街,就是現在的中山路,出南門,新開一條道路,經今宜蘭市凱旋路,越過濁水溪,到達羅東,而以蘇澳為端點,成為蘭陽平原聯絡道路的主軸,也就是說,宜蘭人在二十世紀之初,在交通方面邁入了「現代」階段,此後的百餘年來,這一條道路雖然進行局部的截彎取直、拓寬,但大體上,它一直是宜蘭人在交通上最重要的道路。
明治31年(1898)7月林火旺及其部眾投降後,負責開鑿北宜間道路,形成今台7省道的前身。
緊接著,另一個交通動線也在進行,那就是輕便鐵道的敷設。

明治36年(1903),宜蘭廳接收西部縱貫鐵路建設後,廢撤的輕便軌道,借予由宜蘭資本家成立的宜蘭輕便車組合使用,該組合先敷設宜蘭至蘇澳段,接著宜蘭至礁溪段,明治37 年(1904)7月至12月試運轉,明治38年(1905)1月頭圍、礁溪間敷設完成,開始營業。[4]

輕便鐵道的敷設及開通,提供了宜蘭人在平原上,方便、安全的交通工具,因而通車後,繼續延長和開設平原內的各支線,包括:
大正2年(1913)3月開設頭圍、大里簡間輕便鐵路。
大正3年(1914)4月完成叭哩沙、九芎湖間輕便鐵路。
大正3年(1914)12月完成廣興、小南澳間輕便鐵路。
大正4年(1915)4月完成羅東、利澤簡間輕便鐵路。[5]
到了大正4 年(1915)時,宜蘭平原境內各大市街都可以經由輕便鐵路往來,輕便車系統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統合工具。[6]對貨運的助益尤其顯著,在這之前,宜蘭的民生物資大多由台北或基隆船運至蘇澳,再由蘇澳運送至宜蘭,每增一次轉運,就要多一筆費用,因而宜蘭的物價比台北、基隆貴了約3 至4 成,輕便車路線完成後,物價約略與台北齊平了。[7]

2. 宜蘭線鐵路的敷設及開通

輕便車系統開通後,接下來的挑戰就是宜蘭與台北之間的聯結了。基隆到高雄的縱貫線鐵路於大正6年(1917)完工通車,台灣總督府決定接續興建宜蘭線鐵道,在路線上,原先規畫從新店、深坑穿過北宜山區到達宜蘭員山,雖然較為直接,但是這條路線必須穿過重重的山岳,工程難度甚高,又有可能遭到原住民的襲擊,所以評估後放棄了。
最後定案的路線,是沿著縱貫線在八堵站分歧東轉南下,到達東部海岸唯一港埠蘇澳,全區自八堵、蘇澳兩端興工,逐段完工、逐段通車。

大正8年(1919)3月23日蘇澳至宜蘭段完工通車,以往兩地間搭輕便車要6小時,現僅要2小時。[8]接著宜蘭至礁溪段於11月完工,礁溪至頭圍段於大正9年(1920)4月完工,頭圍至大里段於12月完工,[9]至此,宜蘭線鐵路平原部份全線通車。工程最難為鑿通隧道,全線計有19 個隧道,其中三貂嶺隧道在大正11年(1922)9月完工,草嶺隧道全長約2,200公尺在大正13年(1924)10月9日完工,於是全線開通。[10]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長新元鹿之助在全線通車式中的祝辭說:本線鐵路全線通車,是東西鐵路連接的開端,長久以來所憧憬的蘭陽資源今後亦將受惠。鐵路一路蜿蜒,直接與文化中心(台北)接繫,也與遙遠南方的潮州線相互連通。‧‧‧‧‧‧ 本線的開通,蘭陽人士得以利用以開發豐富的資源,收拾遺利。同時環島鐵路之完成,也可促成本島作為向南洋發展之策源地的基礎的建立。[11]

圖三,1930 年代台灣流行繪製各類型的「鳥瞰圖」,以空中俯瞰透視方式、豐富色彩的方法呈現一個 區域的自然環境,或名產、名勝等人文資訊。 透過1936年的〈宜蘭郡大觀〉,可看出早期蘭陽平原各聚落街庄主要的經濟活動與土地利用情形。與實測圖比較,「鳥瞰圖」的比例和方位大多扭轉變形,但它能表現建築物的立體型態、城市街肆的空間關係、自然環境的三度空間變化等(高傳棋,1999:93–97)。
圖三,1930 年代台灣流行繪製各類型的「鳥瞰圖」,以空中俯瞰透視方式、豐富色彩的方法呈現一個 區域的自然環境,或名產、名勝等人文資訊。 透過1936年的〈宜蘭郡大觀〉,可看出早期蘭陽平原各聚落街庄主要的經濟活動與土地利用情形。與實測圖比較,「鳥瞰圖」的比例和方位大多扭轉變形,但它能表現建築物的立體型態、城市街肆的空間關係、自然環境的三度空間變化等(高傳棋,1999:93–97)。

鐵道通車後,火車站成為出入城市的門戶,扭轉了過去以水道或陸路所形成的都市軸線。大正7年(1918)秋開始在宜蘭城東門外興建宜蘭火車站、鐵道部事務所及職員宿舍,火車站內設旅客候車室、車票發賣所,為方便旅客搭車,築造一條道路聯接城內的南門街,即現在的光復路。[12]

鐵路從羅東街的東側切過,在市街東北側的田地中設立羅東火車站,成為平原南部財貨最主要的出入口,依賴交通運輸的產業也陸續到火車站附近設立。「羅東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在大正9 年(1920)設置農業倉庫,位置特地選在街北靠近火車站,並且有支線相連,以方便貨物的裝卸。

大正10年(1921)營林局出張所轉移到農業倉庫的北側,把太平山運下來珍貴木材販售或加工,成為羅東經濟發展的動力。昭和4年(1929)羅東郡役所遷移,新郡役所敷設一條全境最寬的道路,即今之公正路與火車站相連,這條大道又從郡役所西側連接通往叭哩沙和利澤簡的道路,創造一個新的交通軸線。[13]

火車開通後,民生物資的流通最受影響,宜蘭人可以食用到經由鐵路配送來全台各地生產的蔬菜,宜蘭盛產的鴨蛋,過去須由人力挑運越過三貂嶺,如今則可搭火車銷往台北、基隆方面。[14]宜蘭最重要的外銷農產品—稻米,以前因為交通因素,買賣十分不便,如今可以直接送往基隆賣出,米價因而日見提高。[15]為了管制稻米的輸出品質,大正13年(1924)4月宜蘭開始實施米穀檢查制度,指定宜蘭火車站為檢查地點。[16]

旅遊業也因交通條件的改善而大為暢旺,各地常見組織鐵道進香團,宜蘭頗負盛名的宗教活動,總是吸引很多的外地遊客前來參與,鐵道部門多會配合增發臨時列車。
昭和4年(1929)9月5日《臺灣日日新報》〈頭圍搶孤,各地多往觀陋習〉的報導說:
宜蘭郡頭圍庄,依年例,於去舊曆七月二十九日夜在佛祖廟前廣場普施。‧‧‧‧‧‧是日遠近各處多來觀覽,宜蘭鐵道部,為計觀客利便,特運轉臨時列車。又自動車乘客往來各回,俱見滿員。[17]

圖四,台灣鐵道線路圖,取自1932年,《鐵道旅行案內》,臺北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圖四,台灣鐵道線路圖,取自1932年,《鐵道旅行案內》,臺北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圖五,取自1937年,《台灣總督府檔案》00010753001號,〈羅東街公學校校舍及職員宿舍建築費資金借入認可〉 這張地圖表達了1920年代,羅東竹林地區因為營林所的設置,逐漸超過今公正路以南的舊市街,成為羅東發展的重心。
圖五,取自1937年,《台灣總督府檔案》00010753001號,〈羅東街公學校校舍及職員宿舍建築費資金借入認可〉 這張地圖表達了1920年代,羅東竹林地區因為營林所的設置,逐漸超過今公正路以南的舊市街,成為羅東發展的重心。

該報導站在殖民者的立場評論說:「陋習如斯,誠為可嘆」,但也點出頭城搶孤,因為鐵路開通,吸引北台灣各地民眾前來參拜,每年來參拜的信徒達到三萬人。[18]由於活動在午夜子時,即晚上11時至隔日1時之間辦理,鐵道部都會配合調派臨時加班車疏運。

圖六,《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1年(1936)9月13日。
圖六,《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1年(1936)9月13日。

參考資料與註釋

[1] 柯培元,頁156,1 華里約為500 公尺。

[2] 陳志梧,頁76。

[3]《台灣日日新報》,1896 年10 月10 日。

[4]《台灣日日新報》,1903 年1 月28 日。 

[5] 戴寶村,《宜蘭縣交通史》( 宜蘭,宜蘭縣史館,1991),頁69。

[6] Knapp, Ronald, 1980 “Push Car Railway and Taiwan’s Development,” Ronald Knapp (ed.)China’s Island Frontier:Studies i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P.204

[7]《台灣日日新報》,1903 年6 月4 日、12 月19 日、1904 年6 月14 日、1905 年10 月21 日。 

[8]《台灣日日新報》1919 年3 月25 日。

[9] 戴寶村,頁54-55。 

[10]《台灣日日新報》,1924 年12 月1 日。

[11] 陳志梧,頁116。

[12]《台灣日日新報》,1919 年1 月30 日。

[13] 陳志梧,頁181-182。

[14]《台灣日日新報》,1924 年12 月18 日。

[15]《台灣日日新報》,1924 年12 月14 日。

[16]《台灣日日新報》,1924 年4 月13 日。

[17]《台灣日日新報》,1930 年9 月21 日。

[18]《台灣日日新報》,1930 年9 月21 日。

書籍資訊

書名:宜蘭的日本時代

作者:林正芳

出版單位: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出版日期: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