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4期-北關嘉慶古砲見學之旅

蘭陽博物館

嘉慶古砲管預定在2020年底進行搬遷,見學的這一天館員們猶如來向它餞別。
嘉慶古砲管預定在2020年底進行搬遷,見學的這一天館員們猶如來向它餞別。

前言

駐守頭城北關風景區將近半世紀的二門嘉慶古砲,即將在109年底遷離現場,從「別人的(東北角風管處)」變成「咱的(蘭陽博物館)」,經過專業團隊進行維護整修後,預定在110年下半年在博物館和大家重新見面。

 

在暫別前的時刻,蘭陽博物館特別規劃以北關嘉慶古砲為主題,加入頭城以北沿岸重要歷史空間、聚落、紀念碑等探訪,希望透過蘭博研究典藏組林正芳組長豐富的人文知識以及幽默風趣的帶領,讓各位同仁都有一場收穫滿滿的「北關嘉慶古砲見學之旅」。

 

活動名稱:北關嘉慶古砲見學之旅

活動日期:109年12月16日(三)

活動時間:09:00-16:00

頭城武營忠魂碑

第一站拜訪了位於武營社區公園旁的忠魂碑,位置並不顯眼很容易就錯過了。此碑相傳是為紀念當時的日軍及義勇之士而設立,為前臺灣軍司令官陸軍大將伯爵寺內壽一揮毫,由川正吉氏雕刻而成。

 

碑石高4尺、寬1尺5寸,原立於長寬各3尺3寸之石製碑臺上,後因故搬遷,今日僅存石碑而不復見原貌。

 

頭城忠魂碑於2017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宜蘭縣一般古物,其見證了台日交接時期頭城地區抗日的歷史事蹟,反映日本、中國與臺灣的文化內容與族群關係,具有歷史意義。此碑文字清晰且精美,為宜蘭縣目前保存較為完整之忠魂碑體,具有珍貴性及稀有性。

 

基本資料:
  • 地址:武營里社區小公園內。
  • 建築年代:昭和11年(1936)4月5日~4月22日
  • 尺寸:高約2,寬約48.48公分
  • 材質:溪石
  • 保存現狀:今僅存石碑而不見碑體基座原貌。
忠魂碑的設置地點下雨後容易積水,從碑體便可見其受潮情形。
忠魂碑的設置地點下雨後容易積水,從碑體便可見其受潮情形。

金斗公廟

第二站驅車來到台二線濱海公路北關南側133.5 公里的金斗公廟。廟旁有片停車場空地,此地為斷層海岸,沈積岩的岩層,因受造山運動的推擠,產生一邊是陡峭岩壁,一面為坡度緩升岩層的單面山。

 

據廟旁吳姓婦人稱:「金斗公廟一直由吳家打理。相傳先祖在同治初年(1862),有次在近海掠魚,網一頭顱,依習俗恭敬迎回上岸,購金斗甕裝之,安放在船澳今址岩下,並備牲醴祭拜。從此以後漁獲日豐,附近鄉親風聞,如法炮製備牲醴祭拜,果然滿載。香火日盛後於是倡議起小廟,號名金斗公廟。因神績顯赫,大正年間,庄民及信眾醵金在原地興建大廟,保留原廟,形成了廟中廟的奇特景象。」

 

同治6年冬(1867),臺灣總兵劉明燈北巡,經大溪、北關,行至金斗公廟,因廟前3尺寬的小徑,官轎或軍馬無法通行,僅容隻身徒步穿過,致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之佳話。

 

走進窄小的廟宇裡,壁上懸掛著醒目的「有求必應」匾額,乃光緒6年(1880)傅德柯所贈。關於金斗公廟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曾多次要被拆除卻都神奇地逃過一劫,也讓這間歷史悠久的小廟更添一筆神蹟。

金斗公廟裡的「有求必應」匾額自清代懸掛至今
金斗公廟裡的「有求必應」匾額自清代懸掛至今

嘉慶古砲管

見學第三站點來到今日主角「嘉慶古砲管」的所在地──北關海潮公園,穿過林蔭與嶙峋巨石,沿著濕漉漉的石頭步道前行,視野忽地開闊起來,在下著雨的濕冷冬季,兩件古砲管沉沉地矗立在基座上。

 

「嘉慶古砲管」共計1組2件,是民國68年(1979)自頭城鎮武營里的工程中挖掘出土的古砲,目前的保存地為古砲出土後再移設的地點,因為瀕臨海岸,受海水鹽分影響,砲體已有鏽蝕、剝落狀況,不利於金屬砲管保存,蘭陽博物館將自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接手管理,第一階段擬將二門古砲進行遷移並做緊急維護措施,計畫將二門古砲遷移至烏石港區的蘭陽博物館,並以體現烏石港歷史場所精神,以蘭陽博物館戶外園區為基地,規劃第二階段的保存維護及展示利用。

 

北關因舊時地理位置特殊,具戰略價值,因而有「蘭陽之鎖」的稱號,曾經築起的城垛與營房隨著道路開闢而拆除,如今徒留的兩件百年砲管也因保存因素將於年底遷移,一方面開心歷史古物能夠得到更完善的照護,另一面卻不免對這昔日咽喉之地的變遷而感嘆萬千。

正芳老師帶著我們觀察砲體的鏽蝕剝落情形
正芳老師帶著我們觀察砲體的鏽蝕剝落情形

龜山島遭難碑

離開北關海潮公園後,時間已接近中午,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走進大溪漁港觀光直銷中心用餐,單面山造型的餐廳外觀,讓在蘭陽博物館工作的夥伴們倍感親切,這裡的食材皆來自於漁港現撈的海味,味美鮮甜,喝上一口熱騰騰的鮮魚湯讓胃也跟著暖和起來。飽餐一頓後,我們跟著正芳老師的步伐來到漁港山崙上的龜山島遭難碑。

 

此碑為紀念1938年龜山島參訪的海難事件,由遺族吳蕃薯等人立碑,位置選在可以一覽大溪漁港和龜山島的制高點上,彷彿讓來祭祀的後輩子孫可以將思念傳達到視野所及的廣闊大海上。罹難者中包含了當年羅東街長陳純精的長子陳呈雲、宜蘭大鑼世家林午鐵工廠林午師傅的父親林阿時、大溪保正吳蕃薯之子吳水土、以及臺灣第一苦旦廖瓊枝的母親廖珠桂等,均是當時社會中的精英份子。在招魂碑的兩側設置了兩座石燈籠,落款「昭和拾参年戊寅」、「拾月拾三日吉置」,與招魂碑一同遙望遠方的龜山島。

 

碑座的兩旁留有祭祀過後的祭品包裝,在下著雨灰濛濛的港邊多了幾分憂傷的思愁。

龜山島遭難碑(大溪招魂碑)碑座正面刻有罹難者名單,背面則是「招魂碑誌」。
龜山島遭難碑(大溪招魂碑)碑座正面刻有罹難者名單,背面則是「招魂碑誌」。

大里天公廟

主祀玉皇大帝的草嶺慶雲宮,又名大里天公廟,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嘉慶二年(1797年),漳州人吳德明帶天公神像進入宜蘭草嶺建草廬祭拜的故事。在大里遊客中心短暫小憩後,欣賞廣場中心維妙維肖的仿虎字碑,沿著小徑走進古色古香的天公廟,即使外頭下著雨,仍見虔誠的香客絡繹,佇足在香火鼎盛的聖母殿大廳,我不禁也雙手合十,靜心向天上聖母祝禱。

 

穿梭在天公廟的迴廊與牌樓,隨著地勢愈發陡峭,不知覺地就來到草嶺古道的入口處。小心翼翼地踩上石階,雨水自山坡洩下一道道小溪流,聆聽著山與水的對話,縱身於山嵐與林木之間,沉讀石碑上盧纘祥的登草嶺詩,眺望朦朧的龜山島,海天一線,無邊無涯,雖然未能登上頂峰,似乎也能感受詩中「極目海天秋」之壯闊。

登草嶺碑由書法名家康灩泉先生勒石,位置距大里天公廟的草嶺古道入口幾尺處,行經石柱廊道便可見。詩文曰:「為有雲山約/ 重來草嶺遊/ 摩崖碑泐虎/ 蹙蹐杖扶鳩/ 景好留泥爪/ 城荒話石頭/ 何當凌絕頂/極目海天秋」。
登草嶺碑由書法名家康灩泉先生勒石,位置距大里天公廟的草嶺古道入口幾尺處,行經石柱廊道便可見。詩文曰:「為有雲山約/ 重來草嶺遊/ 摩崖碑泐虎/ 蹙蹐杖扶鳩/ 景好留泥爪/ 城荒話石頭/ 何當凌絕頂/極目海天秋」。

忠孝新村

見學的最後一站,我們抵達忠孝新村,這裡是民國四十四年二月由大陳撤守,追隨政府來台的大陳島居民聚落。將車子停妥至天后宮的牌樓前,抬頭能見八仙裝飾的交趾陶,走進廟宇前的水泥戲台,壁上繽紛的磁磚彩繪出一幅又一幅的福祿壽與麻姑圖,就著這一小方空地,正芳老師解說起天后宮的歷史,其供奉的神明為娘娘菩薩、呂祖大仙、三官佛等地方信仰,特別之處在於神像皆是等身大小,頭部和四肢關節採可活動式的軟身工藝技法,當年隨著大陳撤守,由信眾們護駕渡海來台,原祀奉於忠孝新村大禮堂中,後經居民們協力出資合建,民國六十一年後才有現在的天后宮風貌。

 

在廟宇旁的忠孝新村,由於人口外移,僅存不到幾戶人家,幾位見我們這般規模如此浩大的當地居民或招呼或點頭示意,庭園前隔著石牆便是鐵軌,從村落沿著鐵軌方向的小徑不出幾分鐘便能直達大溪車站,現在已經沒有售票員在此駐點,可惜了天公不作美,否則這樣人煙罕至,又緊挨著山海的車站可以說是拍照的絕佳景點!

 

短暫停留後的我們,目送奔馳而過的太魯閣號,在這個幽靜的午後,即使淋了一點雨、讓風颳紅了臉蛋,卻是滿載而歸。

在天后宮的戲台前正芳老師為我們上了一課歷史
在天后宮的戲台前正芳老師為我們上了一課歷史

參考資料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續修頭城鎮誌》,林正芳,2002
  • 105年122日頭城忠魂碑古物登錄申報表
  • 宜蘭縣頭城鎮寺廟文物普查計畫 成果報告
  •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 109-110年宜蘭縣一般古物「嘉慶古砲管」遷移及維護提案計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