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60期-把出海當興趣的討海人-林添旺

文、圖 / 蘭陽博物館 提供

-節錄自《2016南方澳討海老船長口述歷史調查計畫採訪紀錄表》

林添旺個人照。
林添旺個人照。

編按

南方澳地區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還具有相當多樣性的社群及人文特質,為了紀錄「討海文化」,蘭陽博物館從2016年起,進行「老船長口述歷史調查計畫」,每年邀請約20位退休老船長擔任報導人,進行口述歷史訪談。同時由專人當場進行錄音、錄影及照相工作,事後整理成詳實之文字紀錄。

 

《蘭博電子報》會逐期刊登,分享這些討海人的生命史。

身世概述

林添旺船長,身份證上登記的出生日期是一九四八年三月一日,但其實添旺的戶口有晚報了一年多,因為在那個醫藥不發達的年代,再加上大環境不好,普通人家都過得相當清苦,有許多孩子常常都會有夭折的現象,因此父母大多在孩子出生一、二年後,確定這個孩子存活了,才會去報戶口。

添旺的母親林阿粉是龜山人,招贅同是龜山人的蔡阿發,兩人共育有四女一子及一位養子。因為添旺母親結婚後,連生了四個女兒,所以就抱養了一位男孩,也就是添旺的養兄:蔡添樹,養兄承繼父親的姓氏,添旺的四位姐姐與自己則與母親姓林。日治時期,添旺父母即搬到南方澳,家中的么子添旺,亦是在搬到南方澳後才出生的。

小時候在添旺的印象中,就只有母親,沒有父親,後來母親與添旺說:在添旺三歲那年,他的父親就因為「生瘤」(腫瘤)而過世,家中的經濟支柱就由母親及養兄承擔。那時養兄在他人的漁船上當船長,漁獲分紅可以分到一點五份的錢份,其中一份是船員的分紅,另外的零點五份則是船主給的津貼,但是因為那時漁業大環境並不好,收入還是有限,所以家中經濟還是只能勉強維持。

屆就學年齡的添旺,就讀於南安國校,當時學校還在舊校址(今日的南成里新化巷的山腳下),十四歲南安國校畢業後,添旺因為對於讀書不是那麼的可以勝任,而初中又需要經過考試,同時也考量家中的經濟負擔,於是他就沒有選擇再繼續升學,開始跟隨著養兄討海。

旺添剛開始加入討海行列時,養兄在他人漁船上擔任船長,添旺就在那艘船上煮飯,那時候在船上煮飯很艱苦,因為沒有瓦斯,生火、火候控制都需要經驗累積,才能夠得心應手,所以一開始時,常是手忙腳亂的,但也在這樣的忙亂之中,學習到經驗,同時因為家中增加了他的這一份收入,經濟才稍微有些改善。因為年輕時就討海在外,添旺的皮膚被曬得較黝黑,也因此朋友間為添旺取了個外號叫「烏魟」。

添旺廿一歲當兵,是為二年期兵役,新訓中心是在新竹關東橋,訓練二個月後,再到後備部訓練二個月,而後下部隊於臺南永康,在這裡大概三、四個月後,就被調往金門,大約半年後,再被調往大膽、二膽各一個多月,而後在金門退伍。添旺記得在金門服兵役時期,有所謂的「單打雙不打」,單打即是大陸方面打宣傳單至金門,那時添旺與弟兄們都要將這些宣傳單撿起來,然後交給連部。

添旺當兵期間,添旺的養兄與朋友二人,從南方澳內埤港,將他掌舵的那艘漁船──「裕豐十二號」(一六點七七噸),船主蕭張阿招──駛往大陸溫州港口銅頭島附近,那時候添旺養兄已有結婚生子,妻女都留在南方澳,爾後警備總部還常常調添旺養嫂去問話,那時候添旺母親已經六十歲了,偶爾也會被警備總部調去問話,不過大都還是養嫂被調去問比較多。因為添旺那時是在服役期間,所以他未受到養兄事件影響,同時並未接到養兄事件的通知,也就不知道這些情景,是添旺退伍回來後才慢慢知道的。

添旺退伍後,在家休息約莫十天左右,就再繼續討海,二、三年後,經由朋友的母親介紹一位小他二歲、同是住在南方澳四維巷的簡月美小姐,約莫一年多後,在添旺廿五歲、月美廿三歲時兩人結婚。這件婚事談來可是不容易,因為在兩人相親後,添旺第一次去提親時,被月美父母打回票,原來是受到添旺養兄之前駕駛漁船至大陸事件的影響,月美父母擔心會有麻煩,也擔憂女兒嫁過去會受殃及,而月美是孝順的女兒,在婚事上不會有自己的意見,全憑父母做主,過了一段時間後,添旺並沒有放棄,再度去提親,或許這次月美父母感受到添旺的真誠,也或許是看到添旺沒受到太多養兄的波及,所以才應允了這樁婚事。結婚時的添旺,還是在他人漁船上擔任船員,結婚幾年後才自己買船。添旺妻子月美除了照顧孩子、整理家務外,還在家裡做一些手工──穿珊瑚、剝蝦子……等,來貼補家用。

添旺的養兄蔡添樹在大陸待了約莫五、六年後,與友人又把「裕豐十二號」漁船開回臺灣的北方澳,那時還是戒嚴時期,於是有人建議添樹把船駛往日本,但遭到日方拒絕,於是添樹再把漁船駛回大陸,因為添樹的漁業技術很好,有受到官方賞識,讓他在河內運載貨物的交通船上工作,並許配一位妻子,不過兩人沒有生育,有一養子,後來不知何故,添樹與友人又再度把原漁船駛回臺灣,但此時就被警備總部抓到,添樹被判死刑,後改為無期徒刑,添樹朋友被判八年徒刑。添樹在景美監獄關了將近十年左右,因為表現得不錯,星期日可以出來,那時添樹在基隆有朋友,有一次添樹趁著星期日時,在基隆又將他人的漁船駛出,再度前往大陸。添旺與養兄之間聯繫並不多,後來有臺灣漁友去大陸旅遊時遇見添樹,回來跟添旺說後,添旺還曾到大陸與養兄碰面。(註)

添旺與妻子月美共育有二男一女,都間隔兩歲。現在長男在桃園買房子定居、做水電,次女結婚後住在桃園,在國外公司擔任行銷,長男及次女假日或節慶時,就會回宜蘭,次子在宜蘭龍德工業區的電子公司擔任課長,已經結婚生子,並與添旺夫妻同住,三代同堂,其樂融融,添旺覺得現時已經很圓滿、很滿足了。

 

討海歷程

國民學校畢業的添旺,家庭經濟不是很好,加之自己也不是很愛讀書,於是他沒有再升學,就此開啟了討海生涯。剛開始是晚上討「小海仔」,添旺二姐夫有自買的一艘鏢頭型的木造船「漁德6號」,大約二、三噸左右的小船,共有三人作業,夏天時,晚餐後就出海捕小卷,早上回航吃完早餐後再睡覺休息,起始討海時,添旺有暈船了大約一週左右,之後身體習性也就克服,不會再暈船了,而此時添旺還沒有船員證,可以說是偷偷出海去的。

大約四、五個月後,夏季小卷期結束,此時添旺已經十四歲了,養兄要添旺到他當船長的那艘船上擔任「煮飯仔」,於是他就去辦理了身份證、船員證,養兄當船長這艘船名已不復記憶,大約是十幾噸的鏢船,冬天時是去鏢魚,夏天則是去到臺東或大嶼「放流」(延繩釣)釣「飛虎」,用的魚餌是「烟管仔」(圓花鰹),先將「烟管仔」剖半,而後再切成四塊,以此來當釣餌,每回出航大約一週。

添旺在船上煮飯佷辛苦,那時候沒有瓦斯,都是要燒「塗炭」(煤炭),當要煮第二回時,「塗炭」都要再烘乾過才可以使用,生火的方式則是先將布沾上船油,而後再引火點燃「塗炭」。鏢「丁挽」(旗魚)時,北風越大越好鏢到魚,但此時對煮飯來說就相當的挑戰了,所以若是近海「現流仔」時,漁船大約在早上五點左右出港,添旺大約清晨三點左右就起來煮飯,因為在港內煮飯,沒有太大的風浪,可以比較平穩的生火煮飯,但若是去「放流」時,就得在海面航行的船上煮飯,此時爐灶內的柴火彷若開舞會般跳動,有時火也因此而熄滅,整頓飯煮下來的折騰,就不是用言語足以形容的了。

除了煮飯,當然還要煮菜,那時大多把魚切成塊,然後放醬油下去熬煮,有時候則是用醬油熬煮高麗菜,有時也會煎魚或者炒青菜,至於菜湯,大多是用瓠瓜或者是絲瓜。農曆每月的初二、十六漁船船主會準備「牲醴」來「做牙」拜拜,此時就會有豬肉及雞肉可以打牙祭了,雖然在船上煮飯很辛苦,但因為是同船中最沒有經驗的,所以分紅時也只能分到半份而已。

煮飯一年多後,因為長期在船上的耳濡目染,加上添旺的好學,此時他的漁業經驗比較多了,添旺的養兄就將他升級為海腳,這年添旺十七歲,而原來的煮飯工作,就聘請來自南澳或東澳的原住民代勞,這些原住民船員都住在船上,同時也要幫忙看魚蹤,一發現「丁挽」,就以鐘聲來當信號。添旺跟隨著養兄一起討海了十多年,這期間養兄有與人合夥買了一艘四十五匹馬力的漁船,大約一百廿噸左右,漁船附有鏢頭,不過船名現已忘記。

添旺入伍後,添旺養兄將與人合夥的這艘漁船賣掉,再幫別人較大的漁船掌船,因為添旺養兄的「海路」好,那時根本沒有衛星導航,但是添旺養兄單靠羅盤,就能將漁船駕馭自如,所以很多船主都想聘請添旺養兄當船長。在添旺當兵期間,養兄駕船駛往大陸,所以退伍後打算繼續討海的添旺,就到他人的漁船上工作。

退伍後,添旺第一艘討海的漁船是「見勝」,至於幾號則已不記得了,這是一艘南部型漁船,大約七、八噸,船主是內埤人,漁場在「雞仔瀨」附近,最北至龜山頭附近,最南到「南澳鼻」(烏石鼻),添旺在此船的分紅已可以分到一份,而且他也在這段期間完成終身大事,同時添旺妻子也都會在家做手工貼補家用,兩人同心建構家庭。

在「見勝」工作了約莫二年,添旺換到一位江姓內埤人的木造漁船上摃珊瑚,漁場到過琉球、「雞仔瀨」、無人島(釣魚臺)、西表島……等地,二年後,添旺就與姑丈合夥在南方澳買漁船了,這是一艘中古木造船,大約五、六噸左右,附有鏢頭,船名「新慶豐」,買來後,添旺未再更改船名,主要是在鏢「丁挽」,添旺擔任船長,與姑丈兩人一起出海作業,此時添旺姑丈大約五、六十歲左右,如果添旺在鏢魚時,就委請姑丈掌舵,而添旺這鏢魚技術,則是當時跟隨養兄鏢魚時,當他的二手助手時學的。

「新慶豐」作業大約二、三年後,因為理念難以謀合,所以添旺與姑丈拆夥,並把漁船賣掉,添旺就換到隔壁鄰居的漁船「源勝」摃珊瑚,「源勝」是艘塑膠船,漁船噸位也比之前那艘漁船大得多,此時摃珊瑚的成績不錯,但是相對現在來說,當時珊瑚的價格較便宜,在「源勝」工作了二年後,添旺就獨資買船了。

添旺買的這艘漁船是木造中古船,大約七點八噸,買來後,添旺將船名改為「新添發6號」,此時添旺就都一個人作業。夏天釣赤鯮、馬頭,期間大約是農曆三月廿三後,到農曆十一月左右,此期添旺大都清晨四點多就起床,準備好後,大約五點多出港,此時天都還未大亮,作業到十一點多時,添旺就返航,入港大約是一點半左右。冬天時則是釣「煙仔虎」,大約在農曆年後到三月廿三「媽祖生」這段期間。本來漁船上大多都是一人一釣作業,但因為添旺已是老經驗了,所以後來大都一人二釣的左右開弓作業。

四十幾歲時的添旺,就開始戴眼鏡,因此後來的朋友大多稱呼他為「眼鏡仔」,但戴眼鏡對討海相當的不方便,尤其是下雨天更加的不便利,但是不戴眼鏡又不行,而之所以要戴眼鏡則是因為添旺年輕在釣赤鯮時,因為夏天相當熱,太陽更是毒辣,常年在太陽底下曝曬,眼睛的視力也因此而變差了,不得不戴上眼鏡,雖然戴了眼鏡相當不方便,但是添旺還是可以鏢魚無礙。

「新添發6號」作業至今四十幾年了,期間換過二次引擎,原先的引擎是三十九匹馬力,二年後,引擎要修理,添旺就乾脆直接將引擎換新的「福壽150」,大約五、六年後,再換過一次引擎,而後就使用至今。現年已經七十歲的添旺,還有自己的漁船,好天氣時就出海,漁獲賣出所得可以當零用錢,不需要再增添孩子金錢上的負擔,而且自己釣的魚還可以為餐桌上加菜,所以現在出海捕漁對添旺來講,可說是休閒重於賺錢了。

海上印記

討海多年,添旺記得有一回的驚嚇至今難忘,是在鏢「丁挽」的那段期間,此時是跟養兄與人合夥的那艘漁船作業,添旺已升級為海腳,有一次風浪很大,但是人還是要上鏢架看「丁挽」,此時添旺在「顧車」,因為有人發現魚蹤,所以「大功」指示要停船,添旺要下來作業,剛好一個大浪打來,添旺雖然有抱著船架,但還是被浪打落海,當時添旺有穿「油褲」(雨褲),但沒有穿「油裳」(雨衣),因為風浪大,漁船隨波漸漸遠去,添旺在海裡載浮載沉,幸運的是他看到了海面上漂浮著一片船艙蓋,於是他趕緊抱著,同時在漁船上的養兄也發現添旺落海了,把漁船掉頭回來,終於把添旺給救上船了。

另一次事件也是發生在添旺當兵前,同樣是跟著養兄在討海,當時在無人島有擱淺了二艘商用蒸汽鐵船,其中一艘名為「海生」,大約上千噸,那時候有多艘南方澳漁船及附竹筏的琉球船,會將漁船開到鐵船擱淺處,把船上的青銅拆卸回來賣,當時青銅價格好,有時可以賣到好幾萬,同此期間也有日本船去,但日本船不拆卸青銅,他們是往船內拆走沙發等內置物。有一回原住民海腳不知為何故,竟然放火燒船長室,此時在船內拆卸的漁民受熱紛紛逃出船外,大家夥虛驚一場。

添旺大約三、四十歲左右,漁船走私盛行,但添旺覺得自己沒有背景,所以不敢參與,後來有一次在妻舅孩子的慫恿下,與一名海腳兩人決定冒險走私藥酒,他們先約定好拆帳方式:海腳一份、添旺二份,那時交易點是在龜山島附近,當時大約早上出去,下午就可回來,一趟約可賺到一、二萬左右。有一回遇到檢查哨搜查,添旺心想這回糟糕了,本想用身上僅有的三萬元賄賂搜查人員,但不被接受,當時船上價值五萬多元的貨品全數充公,人也被帶到蘇澳分局,後以一人一萬元交保,但後續還要被送法院,這也是添旺頭一次上法院,開庭時,添旺請託議員及代表陪同,因為走私藥酒刑罰較重,添旺被判了一年三個月的緩刑,若三年後不再犯就可取消。後來添旺算一算這幾趟走私,賺的錢和罰錢相抵,根本就沒有收益,自此後,添旺再也不敢也不願走私了。

海上作業多年,添旺曾在七十八年時協助搶救海難,並在九十七年、九十八年時,「新添發6號」拖救遭難友船,這幾次都有受贈牌匾,而這也是漁業界互助的楷模。

 

感觸寄語

添旺覺得以前南方澳因為「青飛」而漁業興盛,光是茶室就有廿幾間,而今漁業較沒落,往日興盛已不復見。而且現在氣候變遷,尤其像今年就很熱,水溫升高,流水變化大,有時甚至沒有漁獲。不過以前魚價不好,但現在魚價很好,所以算一算,討海不比上班族差,平均一個月可淨賺五、六萬元。

對於年輕人討海,添旺抱持贊同的態度,因為他覺得討海比上班族好太多了,不過因為添旺太太並不同意孩子討海,而孩子本身也不想討海,所以他的孩子都沒有繼承父業,也因此添旺到現在還沒完全退休,不過現在已經不用像以前一樣的拼命了。

 

林添旺與採訪團隊合影。
林添旺與採訪團隊合影。

計畫資訊

計畫名稱:2016南方澳討海老船長口述歷史調查計畫

計畫執行:陳財發、李阿梅、黃麗惠

委託單位: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計畫時間: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