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73期-噶瑪蘭族的交通

文/圖:邱秀蘭(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長)

蘭博「探溯淇武蘭」特展模擬場景(莊雅惠 攝)
蘭博「探溯淇武蘭」特展模擬場景(莊雅惠 攝)

噶瑪蘭人是擅水的民族,操舟駕船是基本生活方式,船更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1875年(光緒元年)Taintor在宜蘭平原旅行,即注意到噶瑪蘭人不只在溪流與海岸採集、捕魚,更能進入大洋、順著海流,南來北往於宜蘭平原與北海岸、東海岸之間。

 

有關這種海上的交通行為,在19世紀初漂流到東海岸大港口阿美族村落的日人文助,留下了這樣的記錄:「在此地,由仲夏到初秋之間,會有被稱做KaBaLan的船來到海濱,其船行細長,設艫如蜈蚣之足,人數約二、三十人所組成,容貌怪異,……。此船之Kavalan,看到陸地上有人,就會登陸捕人,劫持而去。」(註1)

 

《臺海使槎錄》記載朱文炳一行人係以「蟒甲」送回金包里:「『蟒甲』,獨木挖空,兩邊翼以木板,用藤繫之。又無油灰可舟念,水易流入,番以杓不時挹之」(註2) 。

 

1890年,馬偕牧師(G. L. Mackay)從宜蘭番社頭至流流社探訪噶瑪蘭族時,是乘坐一艘八支櫓的漁船。

 

在淇武蘭遺址的發掘僅只出現殘件的船槳,目前並未發現船的構造物。日本民族學家鹿野忠雄在台灣進行民族調查時,也到過花蓮的加禮宛,在採集資料中知道他們擁有船隻,並且出海去捕魚,但當時並未看到真正的船隻,從訪問的耆老敘述船隻的造型,據說是加禮宛社番使用過的船隻,並以圖畫記錄 (註3)。

 

1.船長約16尺,寬不到5尺,深不到3尺,通常可搭乘6人。
2.船的構造如圖,即把大木刳成獨木舟做為船的基底,再在上面舖接木板增加其船身。
3.船隻如圖,即舳(前面)突出,艫(後面)則不尖。
4.槳(puruna)固定在船身,把槳往身邊拉,船則向背後進。搖槳通常配5支,其位置如圖所示,船尾部位有舵。
5.帆也曾被使用過,帆為方形,被掛在中央稍前的部位。
6.船的建造沒有使用釘子,而用藤蔓綑綁。
7.船身材料則使用樟木。

獨木舟繪圖,引自(鹿野忠雄,1930,〈クゥァラン族とアミ族の關係〉,《東京人類學雜誌》45.11,頁442
獨木舟繪圖,引自(鹿野忠雄,1930,〈クゥァラン族とアミ族の關係〉,《東京人類學雜誌》45.11,頁442

在台灣花東沿海一帶的噶瑪蘭人,與阿美族人一樣現今都是使用竹筏來從事捕魚;但文獻中所敘述傳統獨木舟的使用,只有在新社村還可尋訪極少部分,根據在新社村所採集的口述資料裡,村落裡僅有少數幾位約60幾歲以上的耆老在年輕時曾經看過或親自坐過,至今印象微弱,噶瑪蘭語稱為tuk。

 

製作獨木舟的木頭用材質輕的ribuk(山黃麻)最好了(賴建丞 攝)
製作獨木舟的木頭用材質輕的ribuk(山黃麻)最好了(賴建丞 攝)

 筆者2004年至花東訪談記錄:

 

獨木舟約3米長,工具是「彎刳」(閩南語的發音,噶瑪蘭語為Apas),可坐3個人,由於很小,不能用站的,必須用坐的。船的下面兩旁為平衡以免翻覆另釘有木板,寬度約30公分,上面另有一個木板,以防海浪沖上船內。捉飛魚的照明用煤油燈,網尾也要燈仔火。在新社以前有4個老人家有獨木舟,林阿爻、林馬爻、林阿帶、潘阿爻等,由於時間久遠,現在都已經壞損丟棄了。樟木可做為獨木舟的船身,榕樹直直的氣根可做船槳。(註4)

zogas(樟樹)也可以製作獨木舟(莊雅惠 攝)
zogas(樟樹)也可以製作獨木舟(莊雅惠 攝)

製作獨木舟的木頭用材質輕的ribuk(山黃麻)最好了,zogas(樟樹)也可以。船槳用深山中數十年的榕樹根來製作,非常好用,現在都沒有這樣做,木頭不好,沒多久船槳就壞了。(註5)

 

舢舨船(噶瑪蘭語bawa)是我父親做的,材料是楠木,大的葉子比較不好,小葉子密度細比較好,如果用樟樹會比楠木更好。舢舨是用鐵釘釘的,以前鐵釘是我18、19歲的時候,父親教我用風櫃仔做的,還可以分尺寸。舢舨船可坐4個人,一般都用站的。捉飛魚的時候在晚上,燈仔火是用硫磺土,如遇風雨,拼生命也要趕快划回家。我的舢舨船壞掉後,後來我自己做竹筏,可以站4個人,材料是從山上砍的刺竹(噶瑪蘭語tepen)做的,現在山上的刺竹,是老頭(指竹的老根部)就會變的更細,材料不易取得,現在竹筏都已改用塑膠管取代了。(註6)

蘭博「探溯淇武蘭」特展入口旁的獨木舟(莊雅惠 攝)
蘭博「探溯淇武蘭」特展入口旁的獨木舟(莊雅惠 攝)

隨著噶瑪蘭族的生業環境改變,出海捕魚變少了;而漢人入蘭也帶來各式大型舟楫的出現,如澎仔船、舢舨船、估仔船、偎邊仔船等,獨木舟已逐漸不再使用了。另從現今花東噶瑪蘭耆老的口述中可知,戰後初期僅留有幾艘獨木舟,且已不再製作,更遑論製船技術;而普遍改用舢舨船,後來又改為以竹管製成的竹筏,其中以竹製漁舟的使用在今日台灣各原住族群間都很普遍,尤其東部地區的阿美族,幾乎都用竹筏從事溪流或近海捕魚工作,惟竹筏保存不易,漸已被膠筏替代了。 

 

噶瑪蘭族除了以船做為水上主要工具外,在文獻中並沒有陸路工具之記載,各社之間的往來應該是仰賴步行。台灣進入日治時期,開始有現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現,如汽車、火車、腳踏車等。族人當然也隨著時代變遷,漸漸使用現代交通工具。

 

水上傳統交通工具的獨木舟,在現在噶瑪蘭族後裔中僅少數年事已高的耆老還留有記憶而已。但值得欣喜的是製作獨木舟的主要刳木工具,噶瑪蘭語叫做Apas、Subar、Pzan,還保存於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為了傳承此技藝,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於2005年執行「流流文化生活園區資源調查及生活技藝傳習與紀錄計畫」,參考鹿野忠雄的資料及訪問耆老,邀請花蓮噶瑪蘭後裔林滿生負責仿製,經3次下水試划修改後完成(註7)。

左:噶瑪蘭族試作獨木舟  /  右:讓參與人員親身體驗
左:噶瑪蘭族試作獨木舟 / 右:讓參與人員親身體驗
左:下水前必須做sbaw儀式  /  右:下水試划
左:下水前必須做sbaw儀式 / 右:下水試划
噶瑪蘭族製作獨木舟的主要刳木工具乙組,噶瑪蘭語叫做Apas
噶瑪蘭族製作獨木舟的主要刳木工具乙組,噶瑪蘭語叫做Apas

備註

  • 註1 轉引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頁127-128。
  • 註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頁140。
  • 註3 鹿野忠雄(著),李英茂(譯),1930,〈クゥァラン族とアミ族の關係〉,《東京人類學雜誌》45.11,頁442。
  • 註4 93.12.18.新社村訪談潘武郎、陳允福、葉鎮馬、林佬弟等4位耆老。日人鳥居龍藏於1897年至東部調查時指出:「台灣東海岸,除了竹筏外,一直沒有任何船隻」,當時新社村還有獨木舟,可能是未調查到。
  • 註5 93.10.27. .新社村訪談潘榮平耆老。
  • 註6 93.12.18.新社村訪談陳允福耆老。
  • 註7 獨木舟材料由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提供,該材料為宜蘭市南門計畫區內因受颱風影響而斷裂傾倒之樟樹樹幹,仿製由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林滿生(噶瑪蘭名字叫做阿返)負責,工作期間從94.05.01至94.06.20,其中並有3次下水試划,修改後完成。製作流程詳見邱秀蘭,2005,《流流文化生活園區資源調查及生活技藝傳習與紀錄計畫》,宜蘭縣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