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51期-宜蘭興自造-中興紙廠的建廠歷史(一)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18,《中興紙廠⋅宜蘭興自造-歷史建築群⋅紙業風貌一年期(107)調查研究成果報告書》

中興紙廠現址
中興紙廠現址

前言

在日治時期大型製紙廠設立之前,臺灣在清代時是承襲中國傳統方法製紙,以桂竹等竹纖維為原料,製成「粗唐紙」或「竹紙」。日本統治臺灣後,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在明治39(1906)年派遣真室幸教到中國進行製紙狀況調查,明治40(1907)年殖產局黑谷技手對臺灣的製紙狀況進行調查,並將成果彙整成明治42(1909)年出版的《本島製紙業調查書附清國製紙業地視察錄》,其中記載了臺灣竹紙產業的原料產地、竹林種植與經營方式、竹林借貸與買賣、竹筍採伐與搬運、粗纖維買賣、勞動狀況、生產額、買賣等項目之調查成果。由當時的調查可以得知清末竹林遍布的嘉義廳紙產量最高,有250 戶製紙業者;斗六廳次
之有70 戶業者,新竹廳有39 戶業者。[1]


明治41(1908)年日本三菱製紙會社之佐久間技師等人來臺即至嘉義與斗六視察,並發表看法,認為目前當地雖有廣大的竹林,但竹材的利用方式可以說並未充分發揮其經濟價值,如實際要設立公司來經營竹材製紙事業,仍需考慮材料運輸,以及竹材是否能成為適當的紙漿材料等問題,必須進一步調查才能作決定。[2]
次年6月三菱製紙場在嘉義林內開工,明治43(1910)年《臺灣日日新報》中刊載抄紙場、荷造室、原料倉庫等已建成,即將落成的原料調製室、附屬鐵工場等都設計得很堅固,使用鋼筋混凝土構造,總建坪有一千八百坪。包括有蒸釜室、製藥室、原料粉碎室、發電室、鍋爐室(「氣罐室」)、打漿槽(「プローピット」)等基礎設施也已完成。蒸釜室為高七十尺的高層建築,原料粉碎室設有唧筒,可將粉碎材料送往高層煮沸,再到製藥室加入化學藥品溶解,流進打漿槽精選,再到調製室漂製,接著到抄紙室製成粗紙。預定10月開始生產。[3]

但不料那一年9月就發生水災,[4]次年又發生竹林火災,[5]明治45(1912)年3月才舉行開業式。[6]
起初生產量有限,次年才逐漸好轉,也將製紙原料嘗試性的賣到日本;可以說是臺灣以竹材機械製紙的開拓者。[7]然而,之後雖然歷經改善與試驗,仍然因為連年的風水害,以及製造上成本與製作過程遭遇到種種問題,而於大正3(1914)年停產,[8]大正5(1916)年正式決定關廠。[9]

左:1920 年,竹紙の製造,照片為將竹子置於石車中壓碎的情形。資料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 右:1920 年,竹紙の製造,照片為製作完成後之竹紙。資料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左:1920 年,竹紙の製造,照片為將竹子置於石車中壓碎的情形。資料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 右:1920 年,竹紙の製造,照片為製作完成後之竹紙。資料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然而,隨著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生活水準與文化的提升,紙的需求急速增加。日本本來紙漿的原料多仰賴北海道與庫頁島的森林提供,但逐漸已不能滿足國內需求。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後,可以輸入日本的紙漿銳減,亞洲其他各國對紙漿的需求也增加,儘管日本國內已新設立一些製紙會社,但是仍有紙漿不足的問題。
因此,來臺的日本企業注意到臺灣製糖業的發展日益興盛,特別是當時的臺南州是製糖業的中心,生產量占全臺的一半以上,當時臺灣最大的「臺南製糖株式會社」(以下簡稱「臺南製糖」)即著眼於製糖所剩下的蔗渣,雖然可做為燃料使用,但如能研發作為紙漿,更可以提高製糖之經濟效益。這也正成為宜蘭二結和四結造紙事業之契機。

從臺南製糖株式會社二結製紙工場到臺灣興業株式會社

二結製紙工場之創設


宜蘭的蘭陽平原本來就是水鄉,有豐富的灌溉水源,農作物的大宗是一年兩收的稻米。日本政府統治之後,由於總督府鼓勵種植蔗糖,蔗糖也開始成為重要的農作物。

大正4(1915)年蘭陽平原共有九家製糖廠,其中八家是由臺灣人所經營的傳統製糖廠,一家是日本人經營的「宜蘭製糖株式會社」。

大正5(1916)年,「臺南製糖」收購了「宜蘭製糖株式會社」,並且擴充改建廠房,建立新的運送蔗糖火車系統,提高了宜蘭蔗糖的產量。其他臺灣人的製糖廠隨之失去競爭能力,皆被收編於「臺南製糖」,成為「臺南製糖宜蘭製糖所」獨佔蘭陽平原製糖業的狀況。[10]

左:1927 年,臺南製糖株式會社宜蘭製糖所製紙工場全景。資料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 右:1926 年,臺南製糖宜蘭工場全景。 資料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左:1927 年,臺南製糖株式會社宜蘭製糖所製紙工場全景。資料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 右:1926 年,臺南製糖宜蘭工場全景。 資料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在三菱製紙會社嘗試設立新式製紙廠遭遇失敗之後,「臺南製糖」社長鈴木梅四郎和「臺南製糖」專務麻生誠之即積極推動製紙事業。鈴木梅四郎(1861-1940)後來也是二結製紙工場的社長;[11]他從慶應義塾畢業後,進入時事新報社擔任記者,之後成為橫濱貿易新報社長、三井銀行神戶支店長與王子製紙專任董事。他曾建立王子製紙北海道苫小牧製紙工場,製造新聞用紙。麻生誠之也是慶應義塾畢業,之後進入三井銀行和王子製紙,與鈴木梅四郎有很深厚的交情。


「臺南製糖」於大正6(1917)年初取得了彰化丸山氏以甘蔗葉為原料製紙之技術移轉權後,麻生誠之即開始在宜蘭廳二結堡二結庄「宜蘭製糖所」,利用蔗渣、蔗葉作原料來試驗製造紙漿與「洋紙」,9月以試驗成果報告為基礎,投入70萬日圓資本,作為製糖工場的副業。「臺南製糖」收購製糖所鄰近的30餘甲土地做為基地,興建製紙工場。[12]

大正7(1918)年2月動工、9月竣工,依據大阪阿部製紙會社的規模和機械設備等,並且向大阪鐵工所訂製一天可抄紙2萬磅之86吋長網抄紙機。完工時是臺灣和日本的第一家蔗渣製紙工場,明石元二郎總督親自到場視察,同時臺灣總督府為了表示鼓勵和支持,這一年就補助了40,000 日圓。

大正8(1919)年開始製造包裝紙,同時也生產紙漿;正式名稱為「臺南製糖株式會社二結製紙工場」。[13]
在興建工場之同時,大正7(1918)年「臺南製糖」為培養製紙職工,公開招募臺籍公學校畢業生。宜蘭地區有數十人提出申請,經過考試,錄取10位,並先派到大阪阿部製紙會社學習4個月。

鈴木梅四郎與麻生誠之二人經營製紙業之目的,並非僅止於追求公司利益,也希望能解決日本製紙原料問題。但這個理想遭逢現實上的困境,因為蔗渣過去也是製糖工場的燃料來源,作為製紙原料後,製糖燃料勢必以煤炭或其他方式替代。工場設立之初,正逢戰爭景氣好轉時期,物價上漲,雖然紙價也高漲,但煤炭的價格也不斷攀高,加上宜蘭基隆之間的鐵道此時尚未興建完成,物料運輸費用也增加了工場成本,使得蔗渣做為燃料之需求仍然存在,以蔗渣來製紙的利基不如預期。


在上述種種必須面對的課題之下,營運不久後即因為製紙技術尚未成熟,[14]加上戰後景氣反轉,造成紙價暴跌,工場經營陷入困境。同時,「臺南製糖」的製糖業經營也不順利,無法再支持製紙事業,最後二結製紙工場於大正10(1921)年6月關廠,次年取得總督府的事業中止許可。[15]
同時期,宜蘭廳宜蘭街的臺灣人林元弼也在頭圍堡白石腳庄設工場,利用山野一帶叢生的栺皮及稻桿等為原料,由日本招聘技術者開始製紙,但在收支無法平衡下而停業。[16]


「三亞製紙會社」、「臺灣製紙工業所」與「蔗渣工業試驗所」之努力


昭和2(1927)年,「臺南製糖」在面臨製糖與製紙財政上的種種困境,[17]9月公司改組後,易名為「昭和製糖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昭和製糖」),與沖繩的製糖場分開,成為完全只經營臺灣本地事業的製糖公司,事業據點包括本社、四處製糖所(宜蘭、玉井、苗栗、沙鹿)、二處工場(大湖、竹山)以及東京出張所。其中,本社與「宜蘭製糖所」(分為第一工場、第二工場)地址皆在「臺北州羅東郡五結庄二結509」,[18]可以知道「宜蘭製糖所」的重要性。


原來的「臺南製糖株式會社二結製紙工場」,由於工場為臺灣銀行不動產擔保品,因此形式上是由臺灣銀行先以30萬日圓收購,成為臺灣銀行所有。鈴木梅四郎在取得臺灣銀行的同意之下,積極奔走,集結24位股東參與投資,共同擔任發起人,除了擔任社長的鈴木梅四郎之外,其他也多為製糖業相關者,包括擔任常務董事之田島貞雄,與董事長藤山雷太,以及監查人清水喜三郎、赤司初太郎等人,[19]於昭和元(1926)年11月29日在東京創設「三亞製紙會社」。

資本額100萬日圓計2萬股中,由臺灣銀行承購1萬股,第一期撥款15萬日圓修理機械,10萬日圓作為運轉資金。當時,推動蔗渣製紙事業的人士們,仍舊期待能在宜蘭研發成功。鈴木社長甚至自費派遣下村鎌吉技師到德國學習製紙技術,昭和2(1927)1月在下村技師返國後,繼續努力嘗試將製紙作為製糖的副業。期望將可逐漸推廣至臺灣各地。[20]「三亞」之名稱正是希望將來製紙事業可以橫跨「亞細亞」、「亞弗利加」(非洲)與「亞米利加」(美國)各地,由此可知當時鈴木社長的雄心與壯志。[21]


在紙場修繕完成後,「三亞製紙會社」於昭和3(1928)年1月5日開始營運。他們以蔗渣製造紙漿與包裝紙,但是即使改良機械與進行研究,使用的藥品蘇打之回收狀況仍然不佳,虧損約22萬日圓。「三亞製紙會社」又試著改變方向,製造金銀紙和甘蔗板等,但是仍然未能改變虧損的狀況。至昭和5(1930)年,虧損累計達74 萬日圓,只好在6月5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決議解散公司。

工場以30萬日圓讓渡給債權者臺灣銀行,股東之投資40萬日圓全部列入損失,不足的33萬日圓,由社長鈴木梅四郎負擔。
然而,這一年櫻井貞次郎等人仍不灰心,發起匿名組織設立「臺灣紙業工業所」,以25萬日圓向臺灣銀行購買工場,製造甘蔗板,初期還算順利,成本可以回收。但是士林的臺灣製紙株式會社也開始製作甘蔗板後,以更低的價格銷售,開始競價,同時「臺灣紙業工業所」發生火災,使得生產停頓,只好再由「昭和製糖」買回工場。


昭和6(1931)年,以「昭和製糖」姊妹會社的方式,設立資本額20 萬日圓,實際投資5 萬日圓之「蔗渣工業試驗所」(「バガス工業試驗所」),社長由赤司初太郎擔任,經營則由臺灣銀行指派山瀨肇負責,希望能承繼過去的心血,這也可以說是後來成功的開端。「蔗渣工業試驗所」一方面生產甘蔗板,同時繼續進行製作紙漿的試驗。由於當時建築用甘蔗板的需求急增,創立第一年的市占率即有八成之高,昭和8(1933)年的市占率仍有一成。[22]

這段期間,臺灣總督府仍然大力支持,連續數年補助研究經費,昭和5(1930)年補助36,000 日圓,昭和6(1931)年補助25,400日圓,昭和7(1932)年補助25,400日圓;但是以蔗渣製造紙漿的技術仍然沒有突破。主要的失敗原因是因為從「三亞製紙會社」開始,都是使用過去多用於木材紙漿製紙的「蘇打法」,但由於化學藥品的回收無法達到如同日本國內或德國木材紙漿製作時能回收的量,在化學藥品無法再利用的狀況下,造成製造成本過高的問題。[23]同時,製出的紙被認為紙質僵硬,不適合印刷。[24]


「臺灣紙業株式會社」之設立


1.會社設立經過
後來,接手「蔗渣工業試驗所」的是日本本來就是從事紙業的專業者們,在昭和8(1933)年7 月1 日所創設之「臺灣紙業株式會社」。終於在他們的手中,讓蔗渣製紙完全成功。[25]
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此同時,日本的研究者也開始關注臺灣蔗渣的製紙方法。九州帝國大學的教授丸澤常哉發表了以亞硫酸鹽來蒸煮禾本科纖維之可能性研究成果,在他團隊中的荻原鐵藏將此成果實際應用在蔗渣製紙上。昭和5(1930)年荻原鐵藏作為大阪特種紙料工業所之技師,與經營者三浦良次一起來臺,並在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工業部實驗室進行製造實驗,得到良好的成果。[26]次年他在日本取得以「亞硫酸法」製作紙漿的專利。

昭和7(1932)年總督府補助大阪特種紙料工業所12,300 日圓,繼續在名古屋工場進行亞硫酸法之蒸煮試驗。
昭和8(1933)年在總督府的鼓勵下,日本富士製紙的社長大川平三郎決定來臺創立製紙事業。大川平三郎(1860-1936)是日本有名的金融家涉沢榮一的外甥,他跟隨涉沢學習,後來進入涉沢所創立的抄紙會社,擔任繪圖員,看到製紙過程中抄紙工作的重要性,自動要求負責操作機械,研究製紙技術。

明治12(1879)年赴美,學習以稻桿為原料製紙,後來升為王子製紙會社的副支配人。

明治20(1887)年到歐洲和美國,研究木材紙漿工業,建立王子製紙在日本最早的木材紙漿工場。

大正3(1914)年獨立創業,設立樺太工業株式會社,大正8(1919)年取得富士製紙會社經營權。

但是到1930 年代,受到紙業生產過剩與景氣的影響,富士製紙收益大減,加上富士製紙的另一位大股東逝世後,其所持有之富士
製紙股票全數讓售給王子製紙,造成經營權之爭戰。

昭和8(1933)年富士製紙與樺太工業皆被併入王子製紙會社,雖然大川平三郎仍為名譽社長,但失去了主要經營權。因為有這樣的原因,使得他在晚年想在臺灣重新出發,建立新的製紙事業版圖。


此外,大川平三郎早期也曾和臺灣糖業有淵源。

大正元(1912)年南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收購苗栗製糖會社與新竹製糖會社而設立,大川平三郎即出任監事、董事,同時在南日本製糖遇到資金問題時,他也曾肩負籌措資金的任務。

大正5(1916)年南日本製糖被帝國製糖合併時,他也因此持有帝國製糖的250股股票,昭和4(1929)年增加為600股。因為這樣,他也注意到蔗渣製紙的可能性。
昭和8(1933)年病中的大川平三郎,親自指示到臺灣考察設立工場地點時的重要事項:一是蔗渣的使用量與生產量,工場應設在蔗渣的生產量為使用量二倍以上的地點;二是考慮煤、電力等能源之供應是否無虞;三是供水必須充足;四是排水不能造成附近農地太大的危害;五是位置要高,以免有淹水之虞;六是蔗渣之運送費用。依據這些原則,他們也考慮過和有大川平三郎有淵源的帝國製糖新竹或臺中工場附近,本來是以新竹為第一候選地,但最終因為「蔗渣工業試驗所」要轉讓,再度評估後,認為這裡原料供應、水量等條件都能滿足製紙工場之需求,就開始交涉購買價錢,選擇收購原來的二結製紙工場,而不是新建工場,降低了原來所需的設廠資金。當年7月1日即完成設立於羅東之「臺灣紙業株式會社」設立登記。


社長為日東製粉社長松本真平,專任董事為大川平三郎之子大川義雄,常任董事為原樺太工業理事下村純二和大川平三郎秘書田幡鐵太郎等,都是大川過去長期合作的事業經營伙伴。他們同時延攬荻原鐵藏入社,並以37,500 日圓買下「亞硫酸法」在臺灣的專利使用權。但是在購買工場之價格上,一度因為雙方開出的條件差異過大,而難以成交。到9月25日「蔗渣工業試驗所」的代表山瀨肇才因製紙為國家事業的關係,同意以30萬日圓分10次支付給「昭和製糖」,現金10萬日圓付給「蔗渣工業試驗所」之價格達成協議。同時,工場原來雇用之職員與員工,除了下村謙吉等少數二、三位技師辭職外,其他皆由「臺灣紙業」繼續留用。


「臺灣紙業」設立後,先繼續生產甘蔗板,適逢市場需求旺盛,又增設第二台機器。第一年,甘蔗板成為主要的產品,所獲得的利潤,不但能支付機器改造的費用,還在次年就有紅利可以分配給股東。這一年年底也生產金銀紙和包裝紙。


昭和9(1934)年9月機器改造完成後,即開始採用新的製紙法,以「亞硫酸法」[27]製紙,得到比「蘇打法」好的結果,可以控制成本,成為蔗渣製紙成功的因素。身為貴族院議員的社長松本真平在昭和9(1934)年接受報社記者訪談時提到,當初是大川平三郎和松本等八、九人的計畫,最初雖為半嘗試性質,但仍決定採合資方式進行。首先他們決定買下「亞硫酸法」的專利,因為知道過去一直以處理木材的「蘇打法」進行,在臺灣是不適合的,因此決定改用「亞硫酸法」。
接著,偶然發現臺灣野生的「鬼芒」[28]是很好的製紙原料。因此該社繼「亞硫酸法」所得佳績後,繼續將同為製紙原料,而將纖維較短的蔗渣與纖維較長的「鬼芒」,進行適當的混合,可用特殊的方法製出特殊的紙張。松本真平也提到當時來臺,大致已決定將在宜蘭設立工場。[29]


事實上,負責改造機器的技師長大川理作,也是大川平三郎之子,正是他試著將羅東山區的芒草以「亞硫酸法」成功製成品質優良的紙。擔任「臺灣紙業」董事長的大川義雄為大川平三郎之長男(昭和8(1933)年設立公司時為34歲)。
大川義雄曾經擔任樺太工業(後合併於王子製紙)董事長兼營業部長。他由同是日本殖民地的庫頁島(當時稱「樺太」)來到臺灣後,希望將自身的製紙經驗致力於臺灣的蔗渣製紙事業。[30]
「臺灣紙業」登記的地址就是原來的「臺南製糖」二結製紙工場與之後的「三亞製紙會社」所在之「臺北州羅東郡五結庄二結509」。「臺灣紙業」的主要營業項目即為以蔗渣製造紙漿與紙類的製造、加工、販賣,以及上述原料與製品的販賣。[31]同時,他們也和「昭和製糖」簽訂合約,以一百斤25錢的價格,購買三年的蔗渣。

2.二結工場的製紙成果
昭和9(1934)年12月13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灣紙業」除以蔗渣為原料製造甘蔗板之外,以蔗渣及蘭陽地區野生的「鬼芒」製造紙漿,在製紙的試驗中也確認了可以製造出比模造紙更好的印刷用紙。[32]同一天,《臺灣日日新報》以另一標題「臺灣紙業の製紙は愈よ本格的に 變色したバガスからも純白の紙を造るに成功」,報導記載一直以來的蔗渣製紙事業,因為雨淋後的蔗渣產生化學反應變色,製成的紙也略帶黃色,在脫色上非常困難。

然而,之前因12月上旬豪雨造成原料「鬼芒」運輸困難,導致工場停工之際,大川理作技師自己在機械場裡以變色的蔗渣為原料製紙,並努力嘗試脫去黃色的變色部分,至12月5日已研究成功能完全脫色的方式。這個試驗的成功,使工場也試著選蔗渣中變色最嚴重,或是已經腐朽者,在僅使用蔗渣為原料的狀況下,採用相同方法試驗,也製出純白的紙,至此蔗渣製紙可說已完全成功。[33]


在製紙完全成功之後,將印刷紙命名為「蘭陽印刷紙」,由大同洋紙、中井洋紙、富士洋紙等三家商店代理,銷售到日本市場。昭和9(1934)年12月,製紙一日可生產1萬5千磅,甘蔗板1日可生產8百坪。並且正進行增設之機械設備,包括有1臺甘蔗板製造機與1臺製紙機,裝設完成後的工場製紙預估一日可生產約3萬磅,甘蔗板1日可生產1千3百坪。另一方面,本來工場需要的「鬼
芒」1日約10 萬斤,在繼續使用去年已購買的「昭和製糖」蔗渣的情況下,並且增設2臺新機器後,一年需要「鬼芒」約5千萬斤、蔗渣2 千5 百萬斤,為就近取得材料,他們申請獲得羅東郡的一塊約1萬5千甲步地的「鬼芒」採收許可。


此外,他們為製造不同於印刷紙,而能提供作為製作日本紙之紙漿材料,向總督府申請使用三星地區的宜蘭濁水溪邊約1千5百甲步的河灘地,如能獲得許可即用來種植製造日本紙之紙漿材料所需的黃麻等原料作物。除此之外,也計畫著手製造參謀本部用地圖用紙。[34]同時,他們也得到臺灣總督府支付的機械設備補助金6萬日圓。
當時「臺灣紙業」二結工場在甘蔗板的生產上,有2臺機器具有每月2萬坪以上的產能,但由於北庫頁島、滿州、南洋等地來的訂單增加,仍必須增產。此次增設1臺機器,預計可達成每月生產3萬坪以上。製紙方面,在「亞硫酸法」蔗渣製紙的成功後,自昭和10(1935)年起,「昭和製糖」宜蘭製糖所全部約3千萬斤蔗渣繼續提供給「臺灣紙業」,其中約一半作為甘蔗板的原料,一半作為製紙原料,「臺灣紙業」為此支付約10萬日圓。昭和10(1935)年春天預計甘蔗板的生產量,使用4臺機器每月可產4萬坪之多。[35]

中興紙廠景觀
中興紙廠景觀

參考資料

[1]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本島製紙業調查書附清國製紙業地視察錄》,明治42 年3 月31 日。
[2]「三菱と竹材製紙」,《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1 年3 月19 日。
[3]「三菱製紙場近況」,《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3 年3 月5 日。
[4]「嘉義廳下風水被害後報」,《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4 年9 月8 日。
[5]「竹林燒く」,《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5 年3 月14 日。
[6]「三菱製紙場開業式」,《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5 年3 月21 日。
[7]「三菱製紙近況」,《臺灣日日新報》大正2 年1 月30 日。
[8]「三菱製紙事業休止」,《臺灣日日新報》大正3 年1 月9 日。
[9]「三菱製紙閉場に決す」,《臺灣日日新報》大正5 年1 月10 日。

[10]石計生,《宜蘭縣經濟發展史》,宜蘭縣政府,2000 年,頁32 至36。

[11]鈴木常良,《臺灣商工便覽 第二版》,株式會社臺灣新聞社,大正8 年。
[12]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臺灣產業年報》(第十三回,大正六年),大正9 年出版,頁299。
[13]杉野嘉助,《臺灣商工十年史》,大正8 年,頁308。杉野嘉助,《臺灣糖業年鑑 昭和三年版》,
臺灣通信社,昭和2 年,附錄3。

[14]當時所用製造紙漿為86 吋長網式抄紙機,因製漿時的條件及原料處理技術均未臻完善,製品
色澤頗深,僅能做包裝紙用。開工兩年之後,因為製品品質及價格問題,紙廠陷入財政窘境而
停工。資料來源:戴寶村,《紙菁風華─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中興紙業
公司,2008,頁19。
[15]杉野嘉助,《臺灣糖業年鑑 昭和三年版》,臺灣通信社,昭和2 年,附錄3 至4。
[16]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臺灣產業年報》(第十二回,大正五年),大正8 年出版,頁475。
[17]杉野嘉助,《臺灣糖業年鑑 昭和三年版》,臺灣通信社,昭和2 年,附錄1 至9。
[18]鳥居兼文,《臺灣總職員錄》,南方文化普及會內,昭和11 年,頁372 至373。

[19]杉野嘉助,《臺灣糖業年鑑 昭和三年版》,臺灣通信社,昭和2 年,附錄20。
[20]杉野嘉助,《臺灣糖業年鑑 昭和三年版》,臺灣通信社,昭和2 年,附錄20。
[21]「三亞製紙創立計畫」《臺灣日日新報》,昭和2 年9 月11 日。
[22]宮川次郎,《臺灣パルプ讀本》,臺灣糖業研究所,昭和14 年,頁50 至52。

[23]「臺灣の製紙事業に一生面 新原料の發見は確かに強味」《臺灣日日新報》,昭和9 年12 月13
日。
[24]《紙業雜誌》32(10),昭和12 年12 月5 日,頁27。
[25]「臺灣の製紙事業に一生面 新原料の發見は確かに強味」《臺灣日日新報》,昭和9 年12 月13
日。
[26]《紙業雜誌》28(9),昭和8 年11 月5 日,頁32。

[27]全名為「中性亞硫酸鎂法」或「重亞硫酸鎂法」,在蒸煮液中加入氧化鎂乳液,使成固形結晶
狀之亞硫酸鎂,並保持有重亞硫酸離子與氫氧離子共存,使溶液在煮的過程中,皆為鹼性或近
乎中性,不至對蔗渣纖維發生有害作用。參考陳大川《臺灣紙業發展史》,臺灣區造紙用業工
會,2004 年,頁74。
[28]日本文獻記載為「鬼萱」或「鬼芒」,也就是臺灣山區大量生長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莖似蘆葦,
較芒草粗和長,臺語發音為管菅,以上參考陳大川《臺灣紙業發展史》,臺灣區造紙用業工會,
2004 年,頁76。一般稱為芒花,正式名稱應為五節芒。
[29]「特殊な方法で特殊の紙を作る 蓬萊丸ニュース 松本真平氏談」,《臺灣日日新報》昭和9 年
10 月10 日。
[30]「東南西北」,《臺灣日日新報》昭和8 年7 月20 日。
[31]鳥居兼文,《臺灣總職員錄》,南方文化普及會內,昭和11 年,頁373。

[32]「臺灣の製紙事業に一生面 新原料の發見は確かに強味」,《臺灣日日新報》昭和9 年12 月13
日。
[33]「臺灣紙業の製紙は愈よ本格的に 變色したバガスからも純白の紙を造るに成功」,《臺灣日
日新報》昭和9 年12 月13 日。

[34]「臺灣紙業の製紙は愈よ本格的に 變色したバガスからも純白の紙を造るに成功」,《臺灣日
日新報》昭和9 年12 月13 日。
[35]「ケンテキスの製造を二倍に擴張 明春から月四萬坪」,《臺灣日日新報》昭和9 年12 月13
日。

檔案下載

pdf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