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47期-頭城寺廟知多少-頭城寺廟的建置年代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前言

台灣寺廟研究的最大困擾是早期寺廟初建年代難以確認,造成眾說紛紛,莫衷一是,徒增解讀歧異。何以致此?約有如下原因:


其一,缺乏文獻:早期入墾台灣,移民識字無多,沒有記載當時香火神明之事,因而缺乏有力的文字證明。就算後來碑文與匾額的落款年代,也無從往前追溯。即使少數寺廟見諸文書,亦因語焉不詳,徒增學界議論的話題。


其二,年代久遠:研究古代常因年代久遠,而真相不明,事蹟模糊,很難查考釐清。台灣各地早期寺廟的安置,幾乎都已有百餘年以上,如要還原當時場景,還真非易事。基於移墾初期,寺廟建立的年代說法紛端,認定困難,容易引起爭執。


其三,口述分歧:在資料不足的情形下,早期寺廟歷史只有靠耆老口述訪談一途,但因耆老經過口耳相傳,記憶難免失真,加上各人的說法會有出入,甚至各說各話,以致不易取捨,造成窘境。


其四,認定困難:早期寺廟的初建,往往互異其說,就時間而言,如最早到達,階段修築等,會有時間落差。就地點而言,先行掛在外面樹下或設置家中,復搭茅舍安頓,後集資蓋小廟等,這種祭祀空間的不同,有的很難追認,特別是初建時期,因記憶模糊而難確認。


其五,易代歸屬:大致來說,台灣政權統治可有清領、日治和戰後三段時期,以此劃分的討論,看似明確,但用在寺廟上也有困擾。寺廟初建年代,時間前後的誤差,往往有之。但改隸之際,也可能誤判錯置,如建於清末卻放在日治初期,反之亦然,餘可類推,因而影響寺廟的統計、解讀與分析的信度與效度。


揆之實情,台灣寺廟信仰的複雜情況,如要將之作各種類別探討,固然可行卻又似不夠周全。即以歷史分期而言,亦同樣存在盲點,謹此依劉枝萬的見解,區分四個時期,藉以說明寺廟的歷史發展及與地方的關係。

一、移民初墾時期

當先民初墾,為求自身安全,康寧順興,多由原鄉隨帶香火神像,作為護符,如天上聖母、開漳聖王、關聖帝君、觀音菩薩、廣澤尊王、三山國王等。俟其就地開墾,便將之掛在田寮或供於茅舍,朝夕膜拜,祈請保祐。如要遠行,就擲筶以卜吉凶,若再度遷移,則隨行攜帶。後來墾務順利,經濟好轉,遂改建寺廟,擴增規模,成為地方大廟。


草嶺慶雲宮為嘉慶2 年(1797)漳浦人吳明德三兄弟各捧玉皇大帝神尊渡台,聞吳沙等人已在蛤仔難拓墾,乃聯袂入蘭依附吳沙。三兄弟於是卜居大里簡民壯寮,並建茅屋安奉三尊神像,而為慶雲宮之濫觴。

慶雲宮開基主神。(尤瑞傑 攝)
慶雲宮開基主神。(尤瑞傑 攝)

嘉慶初年,翁妹從福建安溪縣科榜鄉恭迎董公真人渡海來台,先在家祭拜,因神威顯赫,護佑庄民,信眾感應,遂建董慶寺供奉,後再逐次擴建。東嶽廟神像乃福建平和黃姓先民恭迎來台,由烏石港登陸,初奉於乩童家中,為人消災解厄,非常靈驗,地方人士發起募捐,於頭圍堡西寮庄,搭建平屋安奉。


福建漳浦佛曇大坑陳姓宗親祈請關聖帝君和玄天上帝二神尊,從烏石港上岸,經協商請示後,帝君留駐頭城,原祀於民家,後以茅草蓋廟,繼之用竹管,再以土埆築成,此協天宮之早期梗概。


威靈廟主祀李江將軍,有稱於清朝隨移民抵台,亦有來自八里之說,初供於頭城武靈庄(今竹安河口附近)林姓民家廳堂,因駐處近海域地勢低,常受水患之苦,住民紛紛外移他庄,就地另行建廟供奉。

左 : 威靈廟鎮殿主神- 李江將軍。( 張恆瑞 攝) / 右 : 威靈廟正面。( 張恆瑞 攝)
左 : 威靈廟鎮殿主神- 李江將軍。( 張恆瑞 攝) / 右 : 威靈廟正面。( 張恆瑞 攝)

池府王爺神尊是吳姓先民渡海所攜,原安置頭城民宅,係當地吳姓人家所敬祀。後因王爺屢顯神蹟,庇護居民,逐漸變成里內信徒所參拜,乃移至現址建廟,據廟方稱迄今約有200 年歷史。

嘉慶2 年(1797),先民張伯古,自大陸來台時,就迎開漳聖王神像乙尊,分至二城拓墾時,擇地搭蓋茅屋奉祀,此乃威惠廟之前身。後因墾務進展,宮廟歷經數度整建。

頂埔順天府池府王爺廟神龕。(張恆瑞 攝)
頂埔順天府池府王爺廟神龕。(張恆瑞 攝)

二、庄社構成時期

隨漢人蹤跡所至,滿山遍野莫不設有簡陋土地祠,此時漢人社會逐漸穩固,則祈安之念益切,諸神菩薩跟著而來,加上先前私家小廟,成為村落守護神,台灣寺廟多由此而建。此外,偶有拾得香火與漂流神像,認為機緣難得,遂立寺廟。另有因某尊神佛,顯靈救生,居民感恩載德,奇蹟所至,因而醵資建廟。

頭城墾民經過調適後,步入穩定開發,為保祐耕作收成,各地普遍設立土地廟,全境高達57 座,占總數的4 成,又因環境險惡,災難頻繁,常見無主屍骨,所以容易罹難的地方常有萬善祠等陰廟,亦得20 座。這二類寺廟相加,已逾總額的半數,而為此一時期的最大數與特色。


在庄社構成時期,基於保安需要,經由不同管道,各種神明油然而生。外澳山上接天廟為石空聚落信仰中心,後山上居民轉徙外澳謀生,適時善信林錫虎夜夢,玄天上帝指點,應將廟遷建外澳武當山,乃不可思議之巧合,新廟接天宮於焉覓地新建。


神靈附身昭告也是此一時期蓋廟的理由。外澳吳姓住民為家事須鎮煞避災,迎請草嶺慶雲宮烏面天公到家裡辦事。神靈丕顯附身乩童,指點吳家迷津解厄,事後降靈諭示,二帝天公要在外澳海邊坐鎮,信眾應速彫雕神像奉祀,以保合境平安,於是信士協議出資完成天公神像,按年輪值供奉,後信徒日繁,再行建廟敬祀。

外澳慶天宮。(張恆瑞 攝)
外澳慶天宮。(張恆瑞 攝)

捏土造像,彰顯神蹟,由此蓋廟,屢見不鮮。頭城大坑罟的孩童捏土尪仔玩耍,以之嬉戲,仿照大人膜拜,竟出現神蹟,故以土埆建廟,供民眾祈福,此為中興宮之緣起。又福成里供奉開台國聖的福興廟,始於牧童捏泥玩偶,村民感其靈驗,遂建草房加以奉祀。二城有處牧童放牛的地方,數位約10 來歲的孩童,無聊之餘,在樹下以石塊堆壘成小屋,再以泥土捏塑公仔置於屋內,以玩樂心態有模有樣的祭拜起來。


某日,牧童突發奇想,製作竹椅轎,將土捏公仔放置其上,抬之嬉戲,竟然起輦,大人們見狀無不嘖嘖稱奇,經由擲筊請示後,方知仙公顯靈,隨即提供土地並捐款建廟,即是為瑞陽宮。當宮廟香火興旺,信徒眾多後,其他地方想得其庇蔭,沾光賜福,於是迎請廟內主神分身,並立廟奉祀,這是寺廟信仰常見的事。

金面里協天廟的關聖帝君是由礁溪協天廟分靈而來,老二帝及關平太子、周倉將軍三位神尊,用蘇澳山區樟木雕製而成。另下埔里振興宮主祀古公三王,居中是三王英勇,左右分別是大王柳信、二王葉誠,而王公神尊係由二結王公廟分靈供奉,至今每年都會回祖廟作客,以示不忘本,並作聯誼。

左 : 中興宮主神開台國聖是孩童捏土偶而來的。(張恆瑞 攝) / 下埔里振興宮。(張恆瑞 攝)
左 : 中興宮主神開台國聖是孩童捏土偶而來的。(張恆瑞 攝) / 下埔里振興宮。(張恆瑞 攝)

三、庄社發展時期

迨庄社基礎已臻安定,墾務發展欣欣向榮,甚至形成街肆,景象鼎盛,宗教之表現,乃承前期之餘勢,生產力大為提高,擁有財富鉅資之頭人仕紳,倡議號令,鳩資興修宏敞寺廟。又由於社會進化,機構增加,職業殊途,分類械鬥,世態炎涼,祀神種類則見增加,行業神祀獲得重視,宮廟規模已然成形。

社會欣榮,生活安定的結果是重視讀書,文教抬頭,鸞堂隨之興起。光緒21年(1895)仕紳吳祥煇、吳炳珠、莊國香等扶鸞設立喚醒堂,並造善書,進行宣講,不僅是頭城第一座鸞堂,更是台灣諸多鸞堂的母堂。頭城另有慶安堂,集興堂和大修宮,均師承喚醒堂而建。


移民湧進,世代繁衍,人口倍增,導致環境複雜,治安失序,引發省思,茹素禮佛不乏其人,於是集結成立齋堂。日治初期郭進居、吳連三等發心創設募善堂,主祀釋迦佛祖,文人亦常駐足其間。其後,陳定修獻地,馬高玄出資,將靜養堂由武營山區遷至北門福德祠後方。據學者闞正宗稱,民國58 年管理人馬淑娥將之改歸佛教,並易名蓮光寺。


比齋堂更重視出家修行的是佛教寺院,最具代表的應屬吉祥寺,開山祖師真精和尚到福州湧泉寺受戒出家,光緒14 年(1888)於九股山開寺,因為時甚早,堪稱台灣本土佛教的先河。由於修法嚴謹,遵守戒律,聲譽日隆,信徒爭相入寺皈依,建立宜蘭佛寺系統。頭城的寺院還有靈山寺、明山寺、韋馱院、圓通寺等,這些都位處山區,或許是因遠離凡間,便於修持所致。


伴隨經濟興旺,社會多元化,需要各行各業為之支撐,他們都有其行業之神,此行業神同時也是民眾所普遍信奉。換言之,一般神與行業神是互通的。如神農大帝既是眾信神祇,且為農業神,亦被藥商供奉。昭和6 年(1931)建造的紫霄宮,主祀神農大帝,乃鼻仔頭吳姓農墾聚落的保護神,同時以五穀豐收與求藥治療,發揮多重效益。拔雅里務農為生,因曾罹害瘟疫,人畜不安,於是先民為遠離災情,決議將原土地廟改名神農廟,廟內同時供奉華陀神醫、藥童,且具備男人科、女人科、小兒科三種藥籤。頭城地區還有多座類似此一複合式的寺廟信仰,茲不贅述。

左 : 紫霄宮。(張恆瑞 攝) / 右 : 神農廟藥籤筒。(張恆瑞 攝)
左 : 紫霄宮。(張恆瑞 攝) / 右 : 神農廟藥籤筒。(張恆瑞 攝)

初期拓墾,勞累困頓,除敬拜神明外,無暇顧及娛樂,後來生活改善,休閒成為必要的活動,如與信仰結合,可收相輔相成之效,於是信眾熱衷自娛、娛人、娛神的戲劇演出。頭城地區西皮、福路的北管子弟社團,非常蓬勃興盛,他們大都依附當地寺廟,支持廟會祭祀。比較特別的是,武營里雷聖宮,主神田都元帥,既是當地吳氏宗親所崇祀,亦為西皮派戲神,放眼全台,戲神鎮座的宮廟,尚不多見。

左 : 下埔協蘭社排場。(張恆瑞 攝) / 右 : 主祀戲神田都元帥的雷聖宮。(張恆瑞 攝)
左 : 下埔協蘭社排場。(張恆瑞 攝) / 右 : 主祀戲神田都元帥的雷聖宮。(張恆瑞 攝)

四、城市形成時期

街區發展愈為成熟,造成城市的興起,以郡城或邑治,發揮地方政治、產業、交通、民生的中樞功能,於是人口快速增加,重視社會教化,馴致中國傳統信仰與儒教聖賢設施,相繼為興建的標的。換言之,其建置目的關注宣揚名教,移風易俗,以為施政之主軸,是為第四階段的城市形成時期。


筆者將此一時期,延伸到近代寺廟信仰與興建。移墾社會發展至此,已臻成熟,豪農、富商等財力雄厚者,充斥其間,他們為感恩神明,回饋鄉土、服務地方,造福社會,因而投注寺廟敬神,熱心廟務,捐款建廟,許多寺廟就此重修改建,莊嚴壯觀的廟貌隨之出現在頭城的地平線上,俾使信眾仰望產生崇敬,虔誠祭拜,社會得以祥和安寧,畢竟信仰有道德的約束力量。


草嶺慶雲宮扼守淡蘭古道,香客鼎盛,慷慨捐輸,經多次修建,形制完整,涵蓋山門(玉階、丹墀兩座)、前殿(拜殿、三川殿與正殿)、凌霄寶殿(聖母殿、玉皇殿)、慶雲公園(碑林、步道、涼亭),另闢文物館、文化活動中心、遊客服務中心。既講究軸線,又左右對稱,格局嚴謹,合而為一整體性的建築群,有後山第一名剎的美譽。

草嶺慶雲宮靈霄寶殿遠眺大海。(張恆瑞 攝)
草嶺慶雲宮靈霄寶殿遠眺大海。(張恆瑞 攝)

金盈里金威廟初建於大正年間,屢次修建後,廟貌堂皇,燦然大備,有石雕牌樓、左右鐘鼓樓,可貴的是,雖經重建,仍保留沿用民國39 年興建的建築結構,如廟內壁依舊是更早的石頭壁,且皆用檜木材料,所以為頭城少數保存大木結構的廟宇,用心可佳,令人感佩。


至於近年來在頭城興建的宮廟頗多,比較顯著的3 座瑤池金母廟。台灣瑤池金母信仰起於民國38 年花蓮,經數10 年發展,信眾與宮堂遍布全台。頭城大溪里金鳳宮是金母託夢而設。金面里慈惠堂為當地里民洪朝棟年青時赴台北學製香,因緣際會,在三重創立淨根堂,民國76 年受母娘降乩指示,遷回立堂,名為「頭城淨根慈惠堂」,經數度整建,甚具規模。大里南勝宮亦主祀瑤池金母,民國96 年建廟落成,信徒以龜山里的人居多。


再來就是有些外地人本著淑世濟人,教育民眾,淨化社會的情懷,在頭城興建宮廟。台北老翁張木吉信奉郭子儀,先在南港區創設順發宮,民國98 年接獲感應,變賣家產,耗資上億,轉至頭城竹安擴建,氣勢雄渾。原設在台北市民族東路的東明廟,透過乩童辦事解厄,需要較寬大的場所,於民國84 年遷建中崙里,並經神明指示,以大王之名,將廟改稱巾山宮,為信眾服務。建於民國102 年的下埔里普修禪寺,主祀法喜彌勒,營造風格仿日本閣寺而設計,師父認為現代社會很多人不孝順父母,道德淪喪,感觸良多,故而強調敬奉雙親,改善風氣的普世價值。

淨根慈惠堂。(張恆瑞攝)
淨根慈惠堂。(張恆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