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85期-常設展-Kavalan住在平原的人

文/圖:蘭陽博物館

 

噶瑪蘭(Kavalan)意思是:「住在平原的人」,是宜蘭平原上原住民族的統稱,現今的學者發現並非單一族群,除噶瑪蘭人外,尚包括哆囉美遠人(屬凱達格蘭族)及猴猴人,後2者與噶瑪蘭人語言及文化皆不同。

 

其中噶瑪蘭人約在1,000年前抵達蘭陽平原,哆囉美遠人及猴猴人在3-400年前由花蓮立霧溪口附近北遷至蘭陽平原。清代來自臺灣西部的平埔族後來被稱「阿里史」,在宜蘭縣羅東、三星和蘇澳境內都留下一個叫「阿里史」的地名,是宜蘭歷史上一股特殊的移民。在漢人大舉來到宜蘭開墾之前,這些平埔族人是蘭陽平原上的主要族群。

噶瑪蘭人的木雕,多以淺浮雕及線雕為主,作為裝飾建築牆垣的圖樣。
噶瑪蘭人的木雕,多以淺浮雕及線雕為主,作為裝飾建築牆垣的圖樣。

 

這些曾經活躍在宜蘭平原的族群,因為漢化或者遷徒等因素,到了二十世紀初期,有的已然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不過,宜蘭地名倒是保留了很多遺跡。如附件所示,我們列舉了幾個舊社和現今位置對照,有機會不妨到現地去考察體會一下。

 

從這個表,也許你會發現濱海、河口附近,是噶瑪蘭族最喜歡居住的區域,沒錯,噶瑪蘭人是親水的民族,他們濱水而居,村落大多分布於宜蘭平原10公尺以下近海沙丘或平地,他們以刺竹和麻竹製成竹筏,自由地穿梭於溪流與海岸間。

二十世紀初宜蘭平原噶瑪蘭族分佈圖。(參考詹素娟、張素玢著作繪製)
二十世紀初宜蘭平原噶瑪蘭族分佈圖。(參考詹素娟、張素玢著作繪製)

當平埔族遇到漢人

 

乾隆、嘉慶年間,漢人陸續進入宜蘭,由於漢人的大規模移墾,造成噶瑪蘭人生存的空間日漸縮小。在漢人奪取土地之強大壓力,加上清廷的政策,使噶瑪蘭人的生計日趨困難,人口流失嚴重。

 

為了防止族群間的紛爭,清代官方在將宜蘭納入版圖時的1810年代,就制定了「加留餘補」政策,類似今日的原住民保留地,以保障原住民的生存空間,然而由於平埔人不諳文字,加上漢人的有意欺騙,不到二十年就弊端叢生,所以1833年當時的噶瑪廳通判仝卜年,重申加留餘埔政策,特地勒石立碑公告於今宜蘭市天后宮前。

現今所發現與噶瑪蘭人有關的古文書,多為賣地契,以手掌的摹印為憑據,且常被加寫「甘願」兩字。
現今所發現與噶瑪蘭人有關的古文書,多為賣地契,以手掌的摹印為憑據,且常被加寫「甘願」兩字。
原立於宜蘭市天后宮的「禁止漢人侵削社番保留地碑」,目前展示於蘭陽博物館平原層。
原立於宜蘭市天后宮的「禁止漢人侵削社番保留地碑」,目前展示於蘭陽博物館平原層。
左:禁止漢人侵削社番保留地碑碑文 (標點符號為方便閱讀所加註) / 右:禁止漢人侵削社番保留地碑 清道光13年(1833)立碑 頒立者:仝卜年
左:禁止漢人侵削社番保留地碑碑文 (標點符號為方便閱讀所加註) / 右:禁止漢人侵削社番保留地碑 清道光13年(1833)立碑 頒立者:仝卜年

 

 

即使官方三令五申,噶瑪蘭人仍不敵漢人的擴張,經濟與生存空間日益減縮,不得不離開原居地,1850年代,溪北、溪南各社陸續向山區或三星平原展開大大小小的遷移,噶瑪蘭社再度泛海尋求生存空間,來到現今花蓮的新城鄉、豐濱鄉以及台東縣長濱鄉等地,由於在加禮宛港出海,因此這些人在花東被稱為「加禮宛」。

宜蘭噶瑪蘭人遷徙花蓮路線圖(參考詹素娟、張素玢著作繪製)
宜蘭噶瑪蘭人遷徙花蓮路線圖(參考詹素娟、張素玢著作繪製)

檔案下載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