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09期-臺日洋混合建築~盧宅(下)

文 / 圖: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位於頭城老街上的臺日洋混合建築-盧宅。
位於頭城老街上的臺日洋混合建築-盧宅。

盧宅在建築的形式與作法上,混合了日治時期日人所流行之洋式建築風格與臺灣原有之傳統建築樣式,故整體建物在構法、外貌、裝飾語彙及材料的選用上均十分多元,如此豐富的建築表現形式在臺灣東部地區實屬罕見,更是本建物的主要特色之一。上期介紹了設計興建盧纘祥故宅的技手宋祖平以及洋式入口大門、臺式風水壁堵…等,本期繼續帶您看看其它的建築特色。

臺日混合之牆身與裝修

正身外壁作法
正身外壁作法
簷廊內門窗外框與原有金屬格柵形式
簷廊內門窗外框與原有金屬格柵形式

正身的結構牆體均採磚造,其外壁厚約38公分、內壁則厚26公分,其外壁作法,大多直接採用打毛之鐵灰色漆喰土進行面飾,並於房屋轉角、開口部邊緣以及帶飾外側…等部留設寬4公分、下凹1公分之白色線腳作為分割。如此不僅可強調建物輪廓、增加視覺上的立體感,亦可防止面飾材料因面積過大而產生收縮裂紋。據屋主說明這層面飾材料乃泥作師傅以摔的方式,將泥漿佈滿整座牆面,故十分紮實也不易剝落、破裂。

 

然在外壁開口部的式樣上,多數窗扇均採上下拉窗之型式,在木製窗框內亦設有滑輪、平衡垂等配件。外壁之窗臺位置會以洗石子進行面飾,窗楣表層則貼有磁磚;簷廊內各開口部位之作法與外壁不同,在其門窗外周另做有一圈洗石子線腳,其線腳除單純的幾何線條外,尚有連續之盾形與株型裝飾,整體形式極為細緻。另外,原來在盧宅的各扇窗戶外側,均有安設一層金屬製的幾何格柵,以作為盧宅的安全與防護措施,但於二戰期間多數格柵皆被日本政府徵收、熔解轉作其他用途,故目前僅剩前簷廊6扇窗戶保有舊式金屬格柵原樣,其他各扇則改為幾何花樣的木製格柵。

前入口處的短柱、圓拱與人體間之比例關係
前入口處的短柱、圓拱與人體間之比例關係

 

而正身各向外壁中,又以正立面最為精美,整體立面左右對稱,入口的外凸量體位於中央,步上臺階後即會看到由兩支方柱所墊起的圓形短柱,短柱上又撐起了一個大型拱圈,高聳的拱圈外側滾有花草圖印;位於入口兩側的前廊,則使用了2支裝有愛奧尼克(Ionic)柱頭的附壁柱頂起作有弧形牛腿與跨距約3米之橫樑。透過前廊與這些大型開口的塑造,使盧宅正面顯得格外莊重大方,並附有相當豐富的視覺層次。

前廊愛奧尼克(Ionic)柱頭與附壁間之比例關係
前廊愛奧尼克(Ionic)柱頭與附壁間之比例關係
後廂廊下外壁作法
後廂廊下外壁作法

 

相較之下,後廂在構造型式與裝飾語彙上均較正身單純許多,其主要結構亦與正身相同採用磚造承重牆系統,其整體外觀與其附屬設施的使用方式相互對應,故各道牆面除於頂端與天花交界處均設有水平線腳作為收邊外,便無增設其它裝飾,整體建築外觀則以木製木門窗最為細緻。

 

其簷廊外壁採用洗石子作為面飾,並仿造石砌灰縫進行分割,牆體與地面交界處則貼有高約20公分、厚約7公分之石板作為踢腳。簷廊內側與房屋背側之牆面亦有石板踢腳,但其壁體作法則分作兩節,兩處下段牆面均與外壁相同鋪設了洗石子表面,但簷廊內壁之上段採用白灰粉刷、塗以面漆保護,而房屋背側外壁上段則僅使用砂漿進行粉刷。

後廂前廊外壁
後廂前廊外壁
以水泥粉刷的背側外壁
以水泥粉刷的背側外壁

和洋混用的木構屋架

盧宅屋架平面圖
盧宅屋架平面圖
洋小屋、和小屋並列使用
洋小屋、和小屋並列使用

 

盧宅正身的屋頂結構十分特殊,除有一般日式官舍所用的木造屋架外,其左、右次間臥室外側的牆面,亦會直接向上延伸形成類似傳統建築中之擱檁式山牆,成為支撐屋頂的主要結構之一。

 

此外,其所用之日式木造屋架亦包含了「和小屋」與「洋小屋」兩種形式,其混用方式與一般日式宿舍有所不同,並非分區混用(全數屋架使用和小屋,部分空間或區塊採用洋小屋),而是直接混用。其正廳左右側牆頂部各設有一道直接放置於磚牆頂面的和式屋架,而在正廳空間以及左右次間上方則分布了4組完整之洋式屋架,這樣的混用方式十分少見。

 

延伸至屋頂內的山牆
延伸至屋頂內的山牆
裝飾用大樑
裝飾用大樑

 

但從其構造形式與材料斷面的變化可以發現,老屋比日式官舍的進深要深,故其敷樑之跨距也大上許多,加上盧宅縱向軸線上除前方外壁、前簷廊牆、後簷廊牆就無其它可傳遞垂直載重的建築結構,故才會選在沒有磚牆及其他結構支撐之部位,使用跨距較大之洋小屋屋架。

另外較為特別的是,從屋架內部可以發現,盧宅室內空間中部份混凝土大樑(如客廳及書房向外突出之部分),並無真實的結構作用,而是用來作為室內空間與天花之分割,其作法與「洋式天井(天花)」相同,是在木樑外周釘上方形的木摺壁下地,再於表面塗抹灰泥而成。

裝飾樑內部構造
裝飾樑內部構造

前日式、後臺式屋根

入口上方的向拜頂
入口上方的向拜頂
半切妻式屋根
半切妻式屋根

正身屋根的作法較為特殊,不僅使用了較為複雜的「入母屋」構造型式,在入口外凸量體的上方,還採用了類似日式廟宇常見的「向拜」屋簷,將該處屋頂緩緩提升,使其因斜率上之改變與原有屋頂脫離,產生屋簷出挑抬頭及部分重檐的效果,以加重入口意象。

 

而正身兩翼微微向前突出、屋身較低的部分,則使用了一般在住宅建築較為少見「半切妻」型式,這種屋根作法多半會用於日治時期和洋混合的公共建築上,如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安平分室、鐵道部入口塔樓…等。整體屋頂則以整套之日本瓦葺,作為防水材料。然正身屋根尚作有形狀類似牛眼窗並設有百葉之通氣孔,使和洋混合建築外貌更富趣味。

 

另外,盧宅屋根最為特別之處,在於其天溝之安設方式是將屋根結構中的「垂木」向外延伸至簷瓦外側並作圓角收頭,再將天溝直接以鐵件安置於出挑的垂木上方,這種作法十分特別亦非常少見。

入母屋側面之通氣孔與煙囪
入母屋側面之通氣孔與煙囪
垂木與天溝做法
垂木與天溝做法

而後廂之屋頂作法與正身差異很大,為臺灣傳統建築中的「硬山」型式,並鋪以傳統之紅色薄瓦作為屋頂。與傳統建築做法相同,建物兩側端部亦作有「垂脊」和「緣瓦」等屋頂元件,而在其棟脊之頭、尾兩段,則又皆有向上墊高使脊與屋頂變成弧狀,呈現出「翹棟」的屋脊姿態。

硬山頂及通氣孔
硬山頂及通氣孔
屋脊尾端之翹棟
屋脊尾端之翹棟

 

此外,較為特別的是,在其棟脊與垂脊的交界處,並未依照傳統樣式以灰泥製作馬背,而是塑造一塊外型與大小近似日本鬼瓦的物件作為收頭。且除一般傳統建築常見的天窗外,在後廂的屋頂上還裝有數個類似陶管材質的長型突起,這些構件的長軸與屋頂走向相同,頂部填有沙漿使其與屋頂連結,底部則有馬蹄形斷面之鏤空,據屋主描述,這些構件乃為設計者為排除屋頂內蓄積之熱能與水氣而設。

 

然其屋頂雖屬中式作法,無法添設排水天溝,但設計者在其下方20公分處崁有約12公分厚之帶狀雨披,並在其下方又設置4支左右之排水陶管。故這條雨披不僅可以減少雨水隨風打入室內的機會,亦可取代天溝進行收集屋頂排水、防止雨水沿牆面流下的主要作用。另外,這種在沒有裝飾的規律立面上,將水平向建築元素直接崁入建築量體,以產生幾何美感的設計手法,也是日治末期所流行的現代建築表現方式。

雨披與排水陶管
雨披與排水陶管
鬼瓦與帶狀雨披
鬼瓦與帶狀雨披
屋頂內部構造
屋頂內部構造

另外,其屋頂內部的構造方式十分單純,採用傳統建築的擱檁式作法,直接將室內縱向的主要隔間牆面延伸至屋頂,再將桁木直接跨接於牆面上,牆與牆間並未再設置任何木造屋架。由於部份桁木已發生腐朽情形,故部份屋頂亦已產生些微陷落,因此,目前從其外觀可以輕易發現,現今左、右後廂的屋頂呈現上下起伏之波浪狀。

山牆面上的通氣孔
山牆面上的通氣孔
呈現波浪狀的後廂屋頂
呈現波浪狀的後廂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