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64期-早期大坑罟的水運工

文:陳進傳/圖:蘭陽博物館 提供

大坑罟多重的職業變遷,從水運工到討海人,農耕、果園、養殖、打工接著而起,至於青雲路商店街和出外別尋出路則是後期的狀況。凡此除見證歷史外,並未帶給此地繁榮與富庶,長期以來,「邊陲」應是大坑罟的最佳詮釋。

 

漢人開蘭之初,大坑罟因位處低漥,難以拓墾稻作,除沙崙仔和少數空地可種甘藷、花生等,並在河中捕魚稍事彌補外,實在謀生不易。好在烏石港的船運榮景和貿易盛況,提供很多勞動性的工作。大坑罟人在此定居,因就近取便,大都從事相關的船員、伙夫、搬運、送貨、雜役、修船等相關行業,經濟條件好的就購買船隻,轉運各地。他們雖不事農耕,米糧卻不虞匱乏,可順西勢大溪運來。至於對岸慶元宮一帶則為船主與商人所經營的店號商舖,財力較佳。不屬這兩大類型的移民,則都過境頭圍,南下拓墾而去。這段早期大坑罟先民的艱苦歲月,如不略加探討,將消失在歷史的餘灰中。

早期大坑罟的水運工
早期大坑罟的水運工
慶元宮牌樓
慶元宮牌樓
現今復原的鴨母船
現今復原的鴨母船

至於南北通商的船舶員工,則視船之大小或數十名不等(陳淑均,1968)。這些船員職工有的層級較高,或由西部或唐山的人任職,但仍有部分船員是由大坑罟人所擔任。這些雖已年代久遠,大坑罟耆老年輕時從其父祖輩的口述,依稀仍可回憶。

 

就文獻所示,陳淑均認為嘉、道年間的宜蘭的勞工,與烏石港船運相當密切。曰:「由民僱者曰工,由官募者曰役。蘭中惟泥水木鐵匠工而兼役,餘則役少而工多。凡一切運腳,由西北水行至烏石港者,舟為多。」又說:「近港舟人,以販載來往為作活,春夏由北門外載出烏石港,工價尚廉,至冬月更向港而載出雞籠,則非垵邊船不濟,故垵邊船之入水較深,其獲利亦自不淺。」(陳淑均,1968)。

 

七十多歲的林阿蔥,說道:「我外祖父、爸爸甚至丈夫,都曾經從事行船工作,小時後由於和外祖母住在一起,所以時常聽到有關烏石港的故事。當時沒有天氣預報,出海前都是春天看海口,夏天看山頭,行船就是為人載貨,利潤比一般工作還好,所以外祖母家的生活不錯。」(張文義,2001)。 林振盛亦回憶,其祖父時代大坑罟居民的生活除了種植花生、地瓜、甘蔗、採竹筍等農作物之外,也以竹製魚籠在海邊及頭圍港內捕魚,亦有在港未淤塞前從事碼頭的搬運工,或是受僱於當時內陸船運買賣的船主以看守船隻為業的(林振盛口述,2001)。

左:蘭博展場內運送甘蔗的駁仔船(莊雅惠攝) / 右:花生園(莊雅惠攝)
左:蘭博展場內運送甘蔗的駁仔船(莊雅惠攝) / 右:花生園(莊雅惠攝)
十三行現狀(莊雅惠攝)
十三行現狀(莊雅惠攝)

年逾八十歲的游枝福提及其祖父做「扶俾仔」,就是從烏石港搭船載米和菜到基隆,「換一些有的沒的回來,甚麼都有,金針啦、木耳啦、乾料啦、吃的啦,以前都是這樣,歹天就沒得賺,好天才有。」(游枝福口述,2001)。其他耆老也有類似的印象。

 

為便於船貨的運送,當時在慶元宮旁有一「苦力間仔」,提供休息閒談交流的場所,邱金魚述說:「他們專門在此兜售體力,為人裝卸,搬運貨物,有時候兩人一組,以木棍肩挑貨物到指定場所。以前頭城的和平街,每戶前面都有走廊,便可以擺放貨物,暫時要存放起來的,則放到十三行那裡。至於往礁溪、宜蘭方向的貨物,則以輕便車載運。這些苦力平時待在媽祖廟前等候船隻進港,然後開始工作,也就是所謂的碼頭工人。」(張文義,2001)。依推測這些碼頭工人很多來自對岸早出晚歸的大坑罟人。

蘭博展場內,古早碼頭情景模擬(莊雅惠攝)
蘭博展場內,古早碼頭情景模擬(莊雅惠攝)

此外船隻航行海上,受到海水侵蝕以及風吹雨打,難免破損,需要新建或修補,於是造船、修船的工廠及工人即應運而生。先是以樟木為材料,《噶瑪蘭廳志》認為宜蘭盛產樟木,除供道廠戰艦之需要外,「現有鞍邊闊頭諸小船,其取資於本地樟木者,已自不少。」(陳淑均,1968)。

 

隨時間的推移,材料有所更替。陳玉麟述說:「船原本用松羅仔(松木)釘的,後來改用柳安,再來是鐵船,所以說討海人不會有錢,錢都花在釘船上,全盛時期有一百多隻船,現在也沒落了。」另據耆老的回憶,住在大坑罟南邊的豬母乳寮有一處造船廠,某位造船師父叫做「釘船仔賊」,即以造船、修船為業。(張文義,2001)。

 

另逾八旬的陳阿珠說五月不買船,十二月不娶新娘,因為五月船整理過,好壞看不出來,十二月女生包得密密實實的,看不出美醜,可見船隻往常需要重新修整。同時也提到以前大坑罟南門那邊有人做船,叫做「德發」,用板子釘的(陳阿珠口述,2001)。

頭城老街模擬造景與鴨母船模型(莊雅惠攝)
頭城老街模擬造景與鴨母船模型(莊雅惠攝)

宜蘭為北台灣的重要穀倉,船隻開航到基隆時,船家為增加利潤,會於稻米中偷去一、二升,並在轉運到頭城的南北什貨,也都有偷斤減兩的情形,世居大坑罟的陳玉麟就說「載酒抽酒、載米抽米、載布抽布。」船家如此,船員亦然,偷得的貨品,據為己有,變賣或私用,部分能吃能喝的東西,則在船上解決(張文義,2001)。某耆老提到過港人主要靠海為生,他曾聽別人說:「載貨時,船上有人偷拿黑糖啦!偷拿魷魚啦!偷拿稻米啦!然後帶回家裡自己使用。」(張文義,2001)。

 

航行最怕遇到海難,因以前的帆船沒有動力,都靠風力,天有不測風雲,萬一巨風或大浪一來,船很容易翻覆。所以張康清說到過港人(大坑罟居民)都行船到基隆搬貨回來頭城販賣,曾因颱風,數度看到帆船沉沒,實在淒慘,所載的貨物也都翻覆,人員死亡,所以過港人最可憐了(張文義,2001)。因此對大坑罟村民而言,早年因行船發生船難而逝世的人口,雖然事隔數十年,仍能記憶猶新。有首俗諺最能道盡個中悲慘,「一隻船仔頭紅紅,載米載粟落(到)基隆,阿娘仔吩咐十數項,大船若破找無人。」(黃鴻禧主編,2001)。

古早帆船航行的情景
古早帆船航行的情景

西勢大溪一水之隔,經濟條件頗有差距,東邊的大坑罟人大都是船工,生活頗為簡陋,西岸多為船主或店舖,當然比較好過。這種情形,耆老描述的很生動,「頭圍港把過港(大坑罟)和頭城街分隔開來,站在頭城街這邊,可以看到對岸過港的房子,都是草厝,竹子編成的牆壁。一樣啦!站在頭城街上往大坑罟觀看,不只房子,連人也都看得到,以前的生活真是艱苦。」(張文義,2001)。

 

然而也有少數大坑罟人當起船主,經營船運,因而獲利豐厚,改善生活,如陳玉麟就說:「我們的祖厝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當時一般都住在草厝或土埆厝時,我們已是磚造房子。」(張文義,2001)。林垚豐的父祖輩也是利用「扶俾仔」載貨往來頭城與基隆間,因業務興隆,各房遂在頭城、九份、基隆開設雜貨店,連鎖經營,形成家族企業(林垚豐口述,2001)。

 

上述以水運工為業的大坑罟人,後來受到烏石港的阻塞和西勢大溪的改道,就業情況逐漸轉型,及至頭圍港的埋覆,為水上運輸話下句點,另謀出路成為大坑罟子民的抉擇與宿命。

時過境遷,如今的東海岸現狀
時過境遷,如今的東海岸現狀

參考文獻

  • 陳淑均,1968,《噶瑪蘭廳志》,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 張文義,2001,〈頭城鎮烏石港田野口述調查期末報告〉,宜蘭縣文化局蘭陽博物館籌備處。
  • 黃鴻禧主編 ,2001,《話說員山 》,宜蘭縣員山鄉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