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41期-【博物館入校園2.0成果發表會】「家-屋」一起在學校蓋房子校園地景建置

宜蘭縣立復興國中 陳怡翔老師

博物館入校園2.0成果發表會。
博物館入校園2.0成果發表會。

編按

「博物館入校園2.0」為蘭陽博物館結合本縣高中、國中、國小教師,與學校老師合作,共同進行教案設計及教材製作,達到走出博物館,走入學校的目的。蘭博電子報特意刊載參與教師的心得文章,歡迎更多對博物館入校園2.0有興趣的學校老師們加入推動在地知識傳遞的行列。啟動在地知識傳遞的行列。

「家-屋」一起在學校蓋房子校園地景建置

108課綱的核心為終身學習者--具備自主行動、溝通互助、社會參與的能力,回扣到13-15歲正值青春期的年紀,我們期待學生在課程中能夠認識自己、關懷他人、自我實踐,而這需要不斷的學習、累積與堆疊。

 

本課程主要操作科目為生活科技,科技領域領綱學習內容,以「設計思考」貫穿國中三個年段。

 

「設計思考」在透過觀察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強調「做、用、想」的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做的能力,使用科技產品的能力,以及設計與批判思考的能力。在科技專題製作及問題解決的歷程中,增進學生的運算思維與設計思考的知能,培養團隊合作及合宜的態度與習慣。

 

108課綱生活科技學習內容共分為四大主題,與七年級有關的學習內容如附件一。

 

每一項學習內容可以單獨設計課程,也可以透過主題建構彼此之間的關係,讓學習內容加廣與深化;生活中的知識往往是跨域而多元的,復興國中就位於宜蘭農校考古遺址旁,400年前曾是噶瑪蘭聚落生活的範圍,盤點學校的地域特色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後,噶瑪蘭文化是這次課程很重要的跨域元素,怎麼讓學生對於科技與社會有感?怎麼引發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結構?怎麼讓學生對從建築角度認識噶瑪蘭文化?成為課程設計一開始的提問。

 

「家-屋」,什麼是家?什麼是屋?他們須具備什麼樣的元素?如何被建立?擁有什麼樣的功能?世界各地的「家-屋」都一樣嗎?以前與現在的「家-屋」有何異同?家與屋是單純的兩個名詞,還是相互影響的關係?在學校蓋房子,我們需要先觀察什麼?需要與那些人溝通?需要用什麼的方式讓更多人理解我們的想法?需要哪些工具?需要哪些專業的能力?

 

『「家-屋」一起在學校蓋房子校園地景建置』的課程,我們為不同能力的孩子設計了不一樣的任務,七年級課程架構,如下圖(生活科技為部定課程,每周一堂;資優班學生同樣是本校七年級學生,創客專題為每周一放學16:15~17:00 以專題進行),打「蘭陽博物館館徽 」為運用博物館資源的課程。

圖一:七年級上學期課程架構
圖一:七年級上學期課程架構
圖二:七年級下學期課程架構
圖二:七年級下學期課程架構

普通班上學期透過「史前食器」專題累積設計製作所需基本能力,透過辦理展覽看見自己與他人的不同,進而強化自我價值的認同。下學期透過「人因工程」專題,了解工具的設計不只是為了解決問題,還需須考慮使用者需求,透過實作深化設計思考「同理→定義問題→形塑創意→製作測試」的步驟。「宜蘭河橋梁調查」,除了從橋梁認識建築結構外,藉由交通認識宜蘭河,從水文改變認識宜蘭的演變,建築不只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生活,一種地景的改變。

 

資優班學生透過每周一放學的專題任務,透過文本觀察探索建築與環境的關係,藉由頭城老街實地踏查察覺文化與空間的連結,進一步從校園中選擇場地擬定「家。屋」建置計畫,並將想法以模型及簡報呈現,以取得學校相關單位同意,期待孩子在過程中能察覺自己與他人的需求、累積生活中相關的經驗、進一步提出自己的想法,透過溝通與實作,實踐自己的構想。

 

創客專題為家屋興建的前導課程,一方面是資優班專題提案的實作訓練,一方面也為爭取學校行政對家屋課程的認同,屬於1:1家屋建造的準備,普通班與資優班的課程在興建1:1家屋的環節匯流,然而,5月因疫情升溫暫緩干欄式家屋與樹屋興建,直到九月才重啟計畫,完成至1:4噶瑪蘭傳統家屋興建的階段,所以本教案將提供家屋興建課程前導、實作操作流程外,也會在文末提出後續課程的經營方式。

 

教案流程如下,共分成九個大單元,依序為:一、童話裡的建築(分析文本,提出論述的證明);二、建築與環境(建築的功能、建築與人文、環境的關係);三、建築型態(建築與使用者需求及材料的關係);四、校外踏查(前導課程:我們要蓋什麼樣的房子?宜蘭過去的建築形態;踏查方式與紀錄);五、家屋模型製作(初步構想與模型製作技法);六、專家諮詢(模型發表,取得學校行政同意);七、模型修改(採納校方建議進行模型修改);八、建築準備(結構力學原理、建築方式確認、家屋材料收集);九、噶瑪蘭傳統家屋製作。

圖三:噶瑪蘭家屋課程架構
圖三:噶瑪蘭家屋課程架構

系列課程一:童話裡的建築

圖四:查詢童話故事內容(左) / 圖五:童話故事介紹(右)
圖四:查詢童話故事內容(左) / 圖五:童話故事介紹(右)
圖六:童話故事時代背景與環境介紹(左) / 圖七:畫下「主角的家」想像圖(右)
圖六:童話故事時代背景與環境介紹(左) / 圖七:畫下「主角的家」想像圖(右)

系列課程二:建築與環境

圖八:「主角的家」想像圖(左) / 圖九:在地球儀找出故事發生的地點(右)
圖八:「主角的家」想像圖(左) / 圖九:在地球儀找出故事發生的地點(右)
圖十:建築形式與地理環境的關係(左) / 圖十一:回饋分享(右)
圖十:建築形式與地理環境的關係(左) / 圖十一:回饋分享(右)

系列課程三:建築形式

圖十二:拱橋結構體驗(左) / 圖十三:帳篷搭建與材料觀察(右)
圖十二:拱橋結構體驗(左) / 圖十三:帳篷搭建與材料觀察(右)

系列課程四:校外踏查(4-1~4-3踏查前導課程)

圖十四:宜蘭的建築形式介紹(左) / 圖十五:專家講座-干欄式家屋形式(右)
圖十四:宜蘭的建築形式介紹(左) / 圖十五:專家講座-干欄式家屋形式(右)
圖十六、圖十七:復興家屋選址
圖十六、圖十七:復興家屋選址

系列課程四:校外踏查(4-4 蘭陽博物館與頭城老街踏查)

圖十八:蘭博環教課程「寫在地底的歷史」(左) / 圖十九:史前文物觀察(右)
圖十八:蘭博環教課程「寫在地底的歷史」(左) / 圖十九:史前文物觀察(右)
圖廿:蘭陽博物館-干欄式家屋基座觀察(左) / 圖廿一:蘭陽博物館-干欄式家屋外觀觀察(右)
圖廿:蘭陽博物館-干欄式家屋基座觀察(左) / 圖廿一:蘭陽博物館-干欄式家屋外觀觀察(右)
圖廿二:烏石港周圍建築觀察(左) / 圖廿三:頭城老街漢人聚落觀察-倉庫(右)
圖廿二:烏石港周圍建築觀察(左) / 圖廿三:頭城老街漢人聚落觀察-倉庫(右)
圖廿四:頭城老街漢人聚落觀察-建築風格(左) / 圖廿五:頭城老街漢人聚落觀察-連拱(右)
圖廿四:頭城老街漢人聚落觀察-建築風格(左) / 圖廿五:頭城老街漢人聚落觀察-連拱(右)

系列課程五:家屋模型製作

圖廿六:復興家屋設計圖討論(左) / 圖廿七:復興家屋設計圖繪製(右)
圖廿六:復興家屋設計圖討論(左) / 圖廿七:復興家屋設計圖繪製(右)
圖廿八:復興家屋模型製作(左) / 圖廿九:復興家屋環境模型(右)
圖廿八:復興家屋模型製作(左) / 圖廿九:復興家屋環境模型(右)

系列課程六:專家諮詢

圖卅:對校長及主任進行家屋設計說明(左) / 圖卅一:校長回饋(右)
圖卅:對校長及主任進行家屋設計說明(左) / 圖卅一:校長回饋(右)
圖卅二:教務處回饋(左) / 圖卅三:參與說明會人員(右)
圖卅二:教務處回饋(左) / 圖卅三:參與說明會人員(右)

系列課程七:模型修改

圖卅四:家屋場域準備(左) / 圖卅五:家屋場域建置(右)
圖卅四:家屋場域準備(左) / 圖卅五:家屋場域建置(右)

系列課程八:建築準備

圖卅六:結構活動-「塌」(左) / 圖卅七:結構活動-「倒」(右)
圖卅六:結構活動-「塌」(左) / 圖卅七:結構活動-「倒」(右)

系列課程九:噶瑪蘭傳統家屋製作

圖卅八:家屋製作-認識噶瑪蘭文化(左) / 圖卅九:家屋製作-開工儀式(右)
圖卅八:家屋製作-認識噶瑪蘭文化(左) / 圖卅九:家屋製作-開工儀式(右)
圖四十:家屋製作-牆面製作(左) / 圖四十一:家屋製作-骨架製作(右)
圖四十:家屋製作-牆面製作(左) / 圖四十一:家屋製作-骨架製作(右)
圖四十二:家屋製作-完工儀式(左) / 圖四十三:家屋製作完工合照(右)
圖四十二:家屋製作-完工儀式(左) / 圖四十三:家屋製作完工合照(右)

結語

課程設計以終身學習者的三個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助、社會參與」為核心,課堂活動設計以提問為開始,在課程中持續察覺自己與環境的關係,累積問題意識與解決問題的經驗,進而形成自己的觀點,透過定義問題、運用同理心、形塑創意、製作原型、測試修正的流程,學習傾聽、對話、等待與堅持;去年五月,當一切準備就緒時,疫情爆發了,家屋興建計畫暫延,隨後的颱風讓我們必須將布置好的場域先暫時拆除,課程何時可以持續?一切變得很不確定。

 

隨著時間推移,參與課程的孩子升上國二了,國二有新的課程、新的任課老師,那「家-屋」呢?就這樣結束,告訴自己我們曾努力過,還是我們可以再試試看看?我問自己。

 

8月,謝謝蘭陽博物館邱秀蘭組長、張曉婷老師持續與耆老聯繫,開啟了1/4家屋製作的可能;好事多磨,9月萬華疫情再度爆發,原定計畫又往後推延;10月,原訂辦理家屋興建的場地又因全縣國語文競賽需更換至校外,在博物館與文化局幫忙下,家屋興建活動終於在10月15日至16日於文化中心長廊展開;邱秀蘭組長、張曉婷老師與蘭陽博物館給與的安全感與專業是課程能持續進行很重要的力量。

 

「為什麼要用傳統工法?傳統材料?」這問題要回到對「家-屋」的解讀;竹構家屋興建前,我曾蒐集許多竹構建築的資料,在雲林農博也看到有許多新的工法,從「屋」的角度看,系統化的工法或連結工具可以節省製作時間,增加竹構強度,快速獲得一個穩定安全的空間;然而,從「家-屋」的角度看,這個空間是一個連結,連結屋裡的人,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從籌畫的那一天起,我們就在學習人與土地的關係;記得家屋興建的第一天耆老跟我們說:「這黃藤不行,要用在樹上向著陽光的才可以」,耆老說在地上的黃藤纖維細碎,不如爬在樹上、有陽光照的有韌性,接著耆老跟我們說明黃藤採集的時間與加工方式,這時的黃藤連結的不只是房子的結構,也扮演我們與文化的連結,這是其他方式沒辦法給予的。

 

10月17日中午兩位耆老完成家屋屋頂整復後,我們蹲在家屋前,依著古法用著紅色與白色的酒液告訴祖靈我們完成了這次的的工作,耆老祝禱過程,除了謝謝祖靈也為孩子祈福,這樣的儀式深深吸引著我,這是一種與自然、與時間、與家族緊密的連結,一種尊重、溫暖、感恩的態度。

 

「家-屋」是一個持續滾動修正的課程,依照學習者的狀態、材料、時間、環境而不斷修正,過程中不只學習者、教學者要保有彈性,也需要學校行政與許多朋友的幫忙;謝謝潘金榮、張木財耆老特地撥空來宜蘭,透過傳統儀式與工法,讓我們有機會從建築的角度認識噶瑪蘭文化;謝謝蘭陽博物館邱秀蘭組長、張曉婷老師、許浩倫老師、吳雅玲老師,在你們身上我看到實踐的力量;謝謝學校資優組游茹媄組長行政端的幫忙,謝謝資優班協同教師吳鳴肯老師每一週的共備與議課,讓課程更精煉與精緻;謝謝北成國小顏廷伍老師,特地來到復興與我們分享自己興建家屋與布展的經驗;謝謝這次課程我們曾麻煩過的每一個人,謝謝您們的包容與支持,讓「家-屋」不只是文化傳承,也是學生生命過程重要的記憶,在下次遇到困難時,這房子將提醒我們「可以再試試看看」,在別人需要時,我們也能如您們般無私的付出。

 

宜蘭復興國中選擇噶瑪蘭家屋融入課程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就緊鄰宜蘭農校遺址,我們想建立的是人與土地的連結-透過課程、透過家屋,教案的架構與精神提供給相同想法不同地點的您參考。

檔案下載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