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44期-吳本源後裔聚落

文/圖:莊雅惠

改寫自「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第三階段報告書」(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提供)

聚落空間特性及變遷

嘉慶年間入蘭拓墾

吳氏家族祖籍福建漳浦縣官塘山,至十六世吳瑪球時因福建盜賊作亂而與兄弟渡海來台,在傳聞宜蘭有發展潛力的誘因之下,選擇四城作為定居所在。

 

取水與地勢
四城地區三面環山,山腳下即是水源地,源源不斷湧出的泉水提供四城地區豐沛的水源,使得初期開墾時不必為灌溉用水煩惱,在拓墾過程中能就地勢之便陸續興築圳溝,其中位於公厝廟埕前的公埔港(目前三興宮前停車場位置)是聚落內與外地貨物流通的重要通道,平日有鴨母船運載日常生活用品至港邊渡口,而家族收成的稻米或用人扛或用水運將其運送到公埔,再輾轉運送到淇武蘭、頭城、唐山。

 

早期吳姓聚落周圍水流密佈,當初特地在這片低濕的環境中選擇地勢較高之地區(約在海拔五至十公尺間)作為聚落所在,因此從來沒有水災之虞,依地方上老輩回憶:「小時候不管雨下得多大,步行到學校都不必涉水,這是祖先為什麼要選這塊地作為定居的原因。」利用本地極高的水位,族人在聚落內開了四口水井作為食用井,日常生活用水及灌溉用水都相當充足。

此處昔日為聚落內與外地貨物流通的重要通道
此處昔日為聚落內與外地貨物流通的重要通道

聚落的防衛及建築特色

(1)一沿水、三沿竹緊固竹圍聚落
吳姓聚落周圍原本圍繞著三層密實不透的刺竹林,整個聚落只留有兩個出入口,一個位於現今三興宮左側竹圍處,另一個在聚落後方。聚落靠山的外沿房舍都留有對外槍孔(又稱做兔耳),防番禦賊的功能性極強,公埔港至公廳埕前約有十公尺寬的河道,平常跨越河道必須依靠木橋,一旦木橋收起來,就為天然的水道隔離,在竹圍、河道及槍孔的嚴密保護之下,形成一個相當封閉安全的聚落形式,外人要路過公厝前的小路一定事先知會,以免被誤殺。

 

(2)以公厝為中心的向心型聚落形式
聚落以五開間之正身兩進為中心,分別為供奉保生大帝的神明廳及公媽廳,連帶兩側廂房,同時左右有護龍,形成最初之向心建築形式。其後陸續增建的屋舍皆以平行的方式左右排比,聚落發展至最龐大的時期,祖厝被層大型三合院包圍,各廂房門道向心,而形成多重環境的壯觀。

 

(3)聚落內重要建築之建材皆取自大陸,形式素雅樸實
最初聚落內的房舍是木結構支撐的,茅頂土埆厝。各護龍巷道以圓石鋪砌。

 

正身大廳則特別採用大陸木材,壓艙石砌屋基、尺二磚牆面,其中尤以屋脊之燕尾與彩繪最為特殊。在台灣一般傳統民宅中,屋脊多做平直的馬背脊,而官署、廟宇及舉人以上的官宅才享有以燕尾作為屋脊的榮耀,吳氏家族的遠祖──保生大帝曾因治癒宋仁宗母親的病而受封為英惠侯,因此吳氏家族供奉保生大帝的大廳以燕尾作為裝飾,配以素雅的彩繪,整棟公厝建築呈現庶民宅院的樸實高雅。

三興宮正殿供奉吳氏遠祖─保生大帝
三興宮正殿供奉吳氏遠祖─保生大帝

民國六十年代 ──祖厝拆建與三興宮的建立

民國六十七年,族人於祖厝前合影。資料來源:《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第三階段報告書》,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4-10。
民國六十七年,族人於祖厝前合影。資料來源:《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第三階段報告書》,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4-10。

 

由吳承活興建的吳氏公厝,其主屋正身兩進是吳氏族人的大廳,供奉吳氏遠祖──保生大帝,後進公媽廳供奉歷代祖先牌位,可以說是吳氏家族精神凝聚之所在,亦是家族性活動的場所。而除了吳姓族人之外,鄰近的四城地區遠至宜蘭茭白里、新生里都有居民前來祭拜保生大帝而不只限於吳姓宗親,居民來此卜問身體方面的問題,甚至會有乩童被附身來替信眾解決疑難,使得保生大帝廟成為地區上相當靈顯的廟宇。

 

歷經一百六十年的使用,吳氏公厝開始有難以修復的損毀,在族人期望的託付之下,民國六十一年左右由第二十三代吳坤鐘先生召集成立吳三興公管理委員會,民國七十七年發起公廳改建事宜,將原有的神明廳及家祠改建成現貌。公廳改建於民國八十二年完成,稱為吳氏宗祠「三興宮」,以紀念第十八代之三位先祖((十七世)吳承活為開台第一世,共育三子:佳成、致富、萬事)。

民國七十七年祖厝改建為三興宮,現正新建拜庭。
民國七十七年祖厝改建為三興宮,現正新建拜庭。

日據時期至民國七十年代 ──聚落改建過程

架構龐大的吳氏聚落維持到日據時期由於一次火災而燒毀了部份房舍,導致部份改建,形成今日所見的磚砌瓦頂房舍。民國七十七年公廳改建,多數房舍也因損毀且維修不易而大約在同一時期紛紛改建成鋼筋水泥結構。目前僅剩連接前埕的一小段為日據時期所遺留下來。

 

原本吳氏家族聚落外有三層刺竹圍,作為防禦之用,日據時期即遭砍除至僅剩一層,公厝前偶有兩層。而竹圍外的溝圳則因泥沙日漸淤積而圳道逐漸窄小,鴨母船無法再行駛進公厝前的港,這條原本寬十公尺以上的溝渠現今已成為聚落圍牆外的排水溝。

日據前聚落平面配置。資料來源:《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第三階段報告書》,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4-10。
日據前聚落平面配置。資料來源:《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第三階段報告書》,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4-10。
日據後至民國七十七年聚落平面配置。資料來源:《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第三階段報告書》,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4-10。
日據後至民國七十七年聚落平面配置。資料來源:《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第三階段報告書》,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4-10。

家族發展

渡台及落居四圍

吳氏家族最早可溯源自明朝,第一世甕公於明洪武九年自河南興州固始縣從戎於閩,後來選擇在漳浦縣官塘山定居。

 

一直到十六世克潔公(瑪球)時,因盜賊作亂致使族人日漸離散,克潔公為求家族能繼續繁衍下去,遂與兄弟一起渡海來台,原有意在苗栗一帶定居,卻因漳泉粵械鬥不安,因此在傳聞宜蘭具有很好的開發潛力時,便遷至羅東堡十六份庄。

 

另有一種說法:瑪球於大陸過世之後,其妻(楊盡娘)帶著瑪球的金斗甕及兩個兒子承活、承備到台灣,曾暫住桃園再遷來宜蘭,因當時生活很苦,瑪球之妻曾經改嫁,兩個兒子留在現在吳姓聚落處開墾,以農興家。

三興宮後進公媽廳內供奉著歷代祖先牌
三興宮後進公媽廳內供奉著歷代祖先牌

 

白手起家,經營致富

定居之後的吳姓兄弟最初全靠自己的力量從事土地開墾,由於四圍地區水道密佈、水源豐沛而續有收成積累。到吳承活的下一代(第十八世)時,以佳成(第一房)為主,偕同其兄弟及子嗣到五圍市街(宜蘭市中山路上,現在郵局附近之位置)經營水郊南北貨,生意相當興隆。因有人稱吳家為「吳本源家族」,經訪談族人,認為可能該郊行店號為「吳本源」,故有此名,但至目前仍無茲證明之史料,猶待日後考證。

 

據說吳家在五圍經營水郊行之時期,為配合五圍七月十五日的中元普渡,吳家總提前一天在四圍先祭拜一圈,當晚族人連同祭品一起趕回宜蘭放水燈,再接著次日的五圍祭拜。這個習俗吳氏族人至今仍維護著,而比一般四圍人提早慶中元。

三興宮中庭裏的吳承活雕像,以前貧窮沒有皮帶,吳承活常以草繩繫於腰際間當皮帶用,因此大家稱其為「草繩公」。
三興宮中庭裏的吳承活雕像,以前貧窮沒有皮帶,吳承活常以草繩繫於腰際間當皮帶用,因此大家稱其為「草繩公」。

 

土地擴充──「頂到七星堆,北到崆仔崙,後壁南門圳」

經商致富後的吳家,人丁日漸旺盛,還用積累的財富承購聚落周圍的更多土地,因此地方上盛傳一句俚語「頂到七星堆(三興宮前的山頭),北到崆仔崙(鵝頭山),後壁南門圳」,用來形容當時吳氏聚落及其土地規模之大。清嘉慶十三年(1808)吳氏家業鼎盛之時,吳承活主持大廳之興建,以祭祀公業名下登記之公產約有田六十餘甲、畑十餘甲,可見當時吳姓家族擁有相當可觀的財力,而族人之間也具團結向心力,因此運勢一直持續不減。

清嘉慶十三年(1808)吳氏家業鼎盛之時,吳承活主持大廳之興建,以祭祀公業名下登記之公產約有田六十餘甲、畑十餘甲。
清嘉慶十三年(1808)吳氏家業鼎盛之時,吳承活主持大廳之興建,以祭祀公業名下登記之公產約有田六十餘甲、畑十餘甲。

 

設置學田

吳氏家族在經過農墾、經商的奮鬥過程之後,事業日漸興盛,經濟情形也有相當大的改善,於是便在族產中分出了一塊「學仔地」,聘請學養之士私塾授業同宗孩童。同時自田園中分出一塊「書田」,其耕收皆充作私塾之開銷。吳氏家族以集體的家族力量扶持族人向學,此後吳振河(第二十世)及吳觀海(第二十世)分別考取秀才及貢生,不但傳為鄉里佳話,更福蔭族人。直到日治時期(九十年前)以公設學校推展民眾教育之後,私塾方才停辦。

環境現況

至今仍是單姓村

一百多年前吳承活立地四圍至今,歷經十代的光陰,吳姓聚落一直維持單姓集村的形式,從來沒有外姓的人搬入這個聚落內(除了入贅情形之外)。直到近四十年因聚落內人口過多,而聚落內已無發展空間,逐漸有族人遷往外地。目前這裡所住者皆為吳姓家族的後裔,血緣加上緊密的生活互動是現代社會中少見的人群關係。

三興宮也是是家族性活動的場所
三興宮也是是家族性活動的場所

 

歷久彌堅的聚落中心──三興宮

吳姓聚落內最主要的公共空間即為三興宮前埕,一到傍晚時分便可看見老人在廟埕前含飴弄孫、青少年激烈地比賽著籃球,而農收時這裡變成為現成的晒穀場。三興宮代表著吳姓聚落的中心所在,這一個象徵吳氏家族入蘭拓墾精神的公廳,目前由三興宮管理委員會宗理族務與公廳管理,自民國七十七年改建成為兩進一式的雙層廟堂建築,作為吳姓家族以溯本追源為動力的凝續機制。

 

目前吳氏家族分春秋兩季之清明及重陽舉行家族祭典,而保生大帝則是每三年一次在農曆三月十五日時慶祝其誕辰,農曆五月二日為其昇天紀念日。

三興宮前埕為吳姓聚落內最主要的公共空間
三興宮前埕為吳姓聚落內最主要的公共空間

 

空間形式及使用

聚落雖已幾乎全面改建,但仍以原有整齊對稱的形式為基礎,因此不難看出早期護龍排比林立的情形。

 

前後四進、左右護龍各四落的形式,狹小筆直的巷道、家戶之間緊密的關係,是少見的建築配置形式,也顯示家族間互動密切情形。走在巷道內,可以看見幾位婦人聚在某一位人家前就揀起菜來,有說有笑閒話家常,形成一種很親切的公共空間形式,也是吳氏聚落至今仍保留的一種可貴特質。

由左至右為A聚落改建情形、B三興宮前左側三列民宅、C聚落內筆直的巷道、D聚落內巷道。
由左至右為A聚落改建情形、B三興宮前左側三列民宅、C聚落內筆直的巷道、D聚落內巷道。
吳承活後裔聚落現況說明 資料來源:《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第三階段報告書》,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4-14~15。
吳承活後裔聚落現況說明 資料來源:《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第三階段報告書》,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4-14~15。
由左至右為E三興宮、F三興宮廟埕、G三興宮前石敢當、H古井。
由左至右為E三興宮、F三興宮廟埕、G三興宮前石敢當、H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