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日治時期軍事遺構調查-日軍在台築城工事(一)

蘭陽博物館

-節錄自蘭陽地區⽇治時期軍事遺構⽂化資源調查計畫成果報告書》

第164期-2024年5月

編按

臺灣的戰略位置優越,在 1944-1945年間,成為美、日兩國航空對決的主要戰場。宜蘭因位處東北部,銜接琉球至臺灣之空中防線,又有廣大的平原、沙灘,可供登陸與補給,加上擁有蘇澳港,並配置三座機場,成為日本部隊南向東南亞的關鍵地位。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在2018年執行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以宏觀視角、區域定位及軍事功能之探討,此案在2019年完成結案報告,還原了宜蘭地區在臺灣二戰史上扮演的角色與歷程,本刊將逐期擇要刊載,讓後世重新認識、理解刻劃於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跡痕。

前言

在本案文獻整理回顧與清查工作發現,現存二戰軍事遺構數量最多的是防禦工事,通稱為機槍堡、碉堡或砲台的掩體工事,其次為防空壕及坑道,以及飛機掩體及飛行場附屬設施。其中,通稱碉堡的掩體工事,在二戰時期的日軍檔案稱為トーチカ、框舍,英文稱為Pill Box。穹窖,英文稱為Casemate。戰後國軍則多以砲台、碉堡、砲堡、機槍堡、步堡、甲種槍堡、乙種步堡等名稱。本調查將常見用語茲分述區分如下[1]


(ㄧ)築城作戰用語

(1)築城:城、要塞、陣地之構築。
(2)野戰築城:英文稱為Field Fortification,軍隊攻防之間,構築必要相對應且具備高度防護性及戰鬥攻擊力容易發揮的各種   構造物。
(3)永久工事:一戰以前,以磚石構築進行築城工事,二戰後則以鋼筋混凝土所構築。
(4)半永久工事:以鐵材、木料進行築城工事之構築。
(5)野戰工事:以臨時快速完成築城工事為要,就地取用木料、土石進行之構築。
(6)要塞:亦可稱為城堡。具有抵抗外敵非常重要戰略位置,並構築相關的防禦工事。與陣地之區別在於築城建設時,有較強化 的軍事設施構造、機能之耐久性,多以永久工事方式進行構築。一般可分為陸上要塞、海岸要塞、防空要塞。
(7)陣地:英文稱為Position,在攻防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優勢地形地勢位置,可容納作戰人員及其武器、裝備,可施行築城之場域。可分為警戒陣地、主要陣地、後方陣地等等。若加以再強化其攻擊及防禦工事,則可升級稱為要塞。
(8)鼠穴陣地:如同地鼠所挖的地下通道,多組坑道相連,並有多個出入口,通常為野戰工事。
(9)蛸壺:日本陸軍亦稱為散兵壕、個人戰鬥壕,英語稱為Foxhole,通稱為散兵坑。戰鬥陣地之一種,以簡單的手工挖堀坑洞,並使用隔柵、有刺鐵絲、土牆、沙包、木材、及混凝土等材料,來加固的野戰築城工事。若規模較大且相互連通則可稱為塹壕,英文稱文 Trench。


(二)具備火力攻擊之設施

(1)掩體:德文稱為Bunker,中文通稱為碉堡。向下少量開挖,形成半地穴,上方以裝甲或混凝土進行人工構築而成,填覆土石植栽用以掩蔽偽裝,目前多被通稱為砲台。諸如澎湖要塞的掩體群。
(2)框舍:大型框舍英文稱為Block House。小型框舍英文稱為Pill Box,日文則稱為トーチカ。通常為混凝土構造,以人工構築頂蓋與側牆,用以保護掩蔽槍砲,目前多通稱為機槍堡、碉堡。大型框舍諸如大福安檢所內的部砲協同框舍、內員山二座及鵝頭
山廟旁一座野砲框舍。中型框舍,諸如大福、公館兩處要塞共10座的重機槍框舍。小型框舍,諸如金面山10座、鵝頭山14座及內員山22座重機槍堡(僅找到20座)。
(3)穹窖:位於高地或山區,配合自然地形開挖,並加入適當的人為構工,目前多被通稱為砲台。諸如鵝頭山要塞的二座砲穹窖。
(4)砲台:作為火砲的承載射擊位置,露天無頂蓋掩護,僅有平緩台座。目前多將高處放置火砲的位置,均通稱為砲台。


(三)避難設施

(1)防空壕:人員躲避敵軍空襲之用,以人工構築而成,外觀填覆土石用以掩蔽偽裝
(2)坑道:連接陣地設施之地下聯絡通道,亦可兼作人員避難之用。
(3)有蓋飛機掩體:德文亦稱為Bunker,保護飛機及停放之用,通常以混凝土建造,上方填覆土石植栽用以掩蔽偽裝。
(4)無蓋飛機掩體:保護飛機及停放之用,但無頂蓋,通常以夯土牆建造。

二戰時期日軍在台築城工事梗概

1944年3月22日日本內地大本營發布命令,台灣軍開始進行「十號作戰」的準備任務,並依據「十號作戰準備要綱」之指示,與第32軍一同進行作戰準備[2]。同年5月,第50師團及獨立混成第46師團編成,兩師團司令部分別駐守於台南及花蓮港,第50師團開始進行台北州及台灣西海岸的防衛任務,並開始進行宜蘭、淡水、台南、鳳山、枋寮、恆春附近海岸的築城作業,其中宜蘭由301i大隊駐守;第46師團編則負責花蓮港及台東廳的防衛任務,並進行東部海岸防衛及飛行場掩護的築城作業[3]

在航空作戰準備方面,則是先行強化擴充原有的11處飛行場,其中也包含了宜蘭的北機場,並新設10處飛行場,亦包含了宜蘭的南機場;11月開始著手進行14處秘密飛行場的設置,其中亦包含了宜蘭的西機場;並特設第507至518警備工兵隊,兵員約近17000 人,常駐於全島各地的各飛場,負責作戰期間飛行場的修補任務[4]。築城作業所需的築城技術者,則是集結築城本部部分人員、原配屬於セラルルヤ軍及台灣軍築成班等各隊的土木技術者,為半永久乃至永久築城之技術的計劃及實施設計機關,而多數的野戰陣地則由一般兵團擔任指揮築城作業,因而也屢屢造成兵團與築成班之間的紛爭[5]

1944年4月,台灣軍築城班編成,日軍開始針對美軍登陸進行半永久築城的作戰準備計畫,將「トーチカ」[6]徹底隱匿,作為海岸線戰鬥的支持陣地,並由築城本部長佐竹中將協調海軍將年產20萬噸的水泥年產量,將其半數作為台灣島築城計畫所用。同年8月4日台灣軍築成班配合台灣軍捷號作戰之需要,擴編為第一野戰築城隊[7]

1944年7月3日,發布台作命丙第十四號,第50師團301i大隊開始在宜蘭實施特種陣地的構築,築城要員由師團統整發配[8]。8月24日依據台作命丙第二十一號,派遣第50及66師團長至高雄、台東、花蓮港、宜蘭、淡水、新竹等地區陣地構築,促進增加特種工事所需之技術要員。續待台灣本島兵力增強後,持續擴張增強本島南部及東部的築城工事。

1945年4月29日,依據台作命甲第二百七十號[9],雷神部隊長請求資材及技術要員的派遣,持續強化蘭陽地區已完成的築城工事,各陣地重視秘匿性,增加構築壓力強度,推演蘇澳、五結庄、內員山、金面附近為敵軍企圖攻擊的作戰據點,作為築城之首要重點。進而在實施水際戰鬥(搶灘登陸作戰)之時,可以長期支持防禦台北的東面陣地,並逐步要塞化。

其次,築城所需之技術、勞力、資材及輸送,自1945年3月起,因制空制海權受制於敵方,已非常難從日本內地補給及輸送資材至台灣。而軍隊的兵力則是陣地構築的主力,築城計畫中的重大工事,諸如主要陣地中的地上地下特殊工事由軍築成班主導,藉由台灣總督府及民間土木、建築、交通等各專業技術人員協助,以及土木建築請負業者(營造廠)的總動員提供勞力,再加上護國勤勞團、國民義勇隊、土建業者、午持勞務者、自由勞務者等勞力或僱傭,合計共有軍官民約40萬人從事陣地構築。

日本陸軍之築城教範

日本陸軍對於近代野戰築城的編纂,始於明治37年,期間歷經了大正9年、昭和2年及昭和14年等多次的修訂施行,作為通令陸軍各單位進行築城工事之參考及依據。依據昭和14年版的《野戦築城教範》所載,其內容如下圖所示[10]。然而,在歷經1937年七七事變及1941年的太平洋戰爭後,日軍更加明暸築城的重要性,也了解到《野戦築城教範》並無法適用於島嶼的築城防禦與作戰。遂於1944年發佈了教育参考資料〈島嶼守備ノ参考〉,其內容之第五章 築城交通 ,說明海岸陣地的重要與防禦要則,亦載明因資材補給困難,應如何就地取材與節約減少水泥的使用量[11]

圖1:野戦築城教範目錄。(來源:《野戦築城教範》,永存書類 第8検閲典範令元本綴 共9冊 昭和14年「第八冊1」。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 歷史資料中心,C01002303500。)
圖1:野戦築城教範目錄。(來源:《野戦築城教範》,永存書類 第8検閲典範令元本綴 共9冊 昭和14年「第八冊1」。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 歷史資料中心,C01002303500。)

1944年4月,台湾軍司令部於發布〈防衛陣地構築計画抜粋〉[12],說明陣地構築應依情勢的轉變,隨時配合防衛諸多活動之空餘,擇定緩急,依序完成,為求增加築城進度,應善加利用所在的地方勞力。各陣地之兵力在承受砲擊對抗時,應分散構築掩蔽預備陣地,並徹底利用地形進行偽裝工事。而各地區陣地的構築,由該區的區隊長擔任主責,指揮轄下部隊於防衛空餘之際進行築城作業,但築城所需之專業技術則由軍部直轄的作業班進行指導與援助。重要的陣地工事構築,諸如「トノチカ」及主要火砲的掩體等,應使用「セメント」(水泥)構築,其他則盡量使用礫石。

而全地區的陣地構築,則参謀部築城計劃班制定,各陣地的編成細部計畫,則由各區隊長決定,並擔任陣地構築之指導。而重要陣地構築,因需要高度技術,則由陸軍築城部支部(花蓮港出張所及台東出張所)第六部隊人員編成築城作業班擔任。其次,由築城本部派遣將校及具有土木相關經驗者編成陣地構築指導班,並分至各地區協助指導陣地構築。

各地區的經理部出張所則負責聯絡處理陣地構築所需的土地,並以無償方式借用。陣地構築所需要之經費,諸如旅費、材料費、運搬費等,則由臨時軍事費、築造費支應,而超過臨時軍事費科目所能支出的範圍,則須請求經理部長再行精算後施行。此外,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依據1941年9月3日頒布的〈陸支普第一九五〇号勤労奉仕ヲ行ノ団体(者)ノ取扱要領〉,動用地方官民及原住民協助陣地築城相關事宜。

防禦陣地則以海岸線防線後方的山地丘陵為據點,兩地之間部署前進陣地、中間陣地、機動援擊據點、風起據點等,主要能達到出其不意急襲進攻的美軍為主;「トノチカ」的用法,主要設置於戰場上,能射擊到登陸戰車的重要位置,周圍並設置援護及待機陣地,並設置隔斷式的戰車壕。[13]

其次,依據「歩兵第39連隊作命綴」所載的「築城之参考」,為該部隊所參與太平洋諸島作戰經驗為基礎,編撰適合島嶼作戰的築城參考資料,交由台灣軍司令部作為教育訓練之參考資料其內容第一項為陣地設備,第二項為素質及作業法,並分為偽装、素質、掩体、交通壕、有掩蓋構築物、坑道利用及構築、障害物等七項要點。其中坑道利用及構築之範例附圖,其大坑道、砲穹窖、彈藥儲放室、人員休息室之配置方式,均與鵝頭山及內員山兩處要塞之配置方式相似,稍可佐證二戰末期,日軍築城構工亦是嚴守軍令。

圖2:「築城之参考」之砲掩體圖例。(來源:〈第2素質及作業法6坑道を利用する構築物〉「歩兵第39連隊作命綴」。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C11110370400,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典藏。
圖2:「築城之参考」之砲掩體圖例。(來源:〈第2素質及作業法6坑道を利用する構築物〉「歩兵第39連隊作命綴」。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C11110370400,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典藏。

參考資料與註釋

[1] 內容整理自《全島要塞化》、1944 年台灣島築城計畫及維基百科。

[2] 引自 〈第2章 10号作戦準備(自昭和19年3月下旬至昭和19年7月中旬)/其の1 要旨〉,第10方面軍作戦準備並に作戦記録(案) 昭和21年8月」。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C11110379200。

[3] 引自 〈 第2章 10号作戦準備(自昭和19年3月下旬至昭和19年7月中旬)/其の3 10号作戦準備の特質〉,第10
方面軍作戦準備並に作戦記録(案) 昭和21年8月」。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C11110379400。

[4] 引自 〈第4章 捷一号作戦(自昭和19年10月下旬至昭和19年12月)/其の3 主要なる作戦及作戦準備〉,台湾方面軍作戦記録 昭21年8月。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C11110381000。

[5] 引自 〈 第2章 10号作戦準備(自昭和19年3月下旬至昭和19年7月中旬)/其の6 作戦準備〉,第10方面軍作戦準
備並に作戦記録(案) 昭和21年8月」。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C11110379700。

[6] 依據維基百科所載,「トーチカ」一詞源於俄語:точка,在軍事術語中,是指以鋼筋混凝土建造的防禦陣地。日語翻譯為「特火點」,英語稱為「pillbox」。台灣常見稱為碉堡。

[7] 引自 〈第3章 捷号作戦準備(自昭和19年7月下旬至昭和19年10月中旬)/其の6 台湾軍築城計画〉,台湾方面軍作戦記録 昭21年8月。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C11110354700。

[8] 引自 〈第2章 10号作戦準備(自昭和19年3月下旬至昭和19年7月中旬)/其の3 10号作戦準備の特質〉,台湾方
面軍作戦記録 昭21年8月。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C11110353900。

[9] 引自〈昭和19 年3 月以降台湾軍の実施せる築城に関する重要施策〉,第10方面軍関係戦史資料。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
歷史資料中心,C11110404900。

[10] 引自《野戦築城教範》,永存書類 第8検閲典範令元本綴 共9冊 昭和14年「第八冊1」。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
歷史資料中心,C01002303500。

[11] 引自〈教育参考資料第6 島嶼守備の参考〉,教育書類綴 (計画の部) 昭和19年度。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
中心,C13010161200。

[12] 引自〈防衛陣地構築計画抜粋〉,「歩兵第39連隊作命綴」。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C11110372800,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典藏。

[13] 引自 第11 章 台湾及台湾人の戦争遂行に及ぼしたる影響及台湾人志願兵、徴兵に就て/其の3 台湾人徴兵に就て,台湾
方面軍作戦記録 昭21 年8 月。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C11110383700

計畫資訊

計畫名稱:蘭陽地區⽇治時期軍事遺構⽂化資源調查計畫

計畫執行:木本設計有限公司

委託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執行時間: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