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9期-【博物館入校園2.0成果發表會】部定課程與在地知識的對話-宜蘭也有史前文明?

宜蘭縣學進國小 林宏仁老師

博物館入校園2.0成果發表會。
博物館入校園2.0成果發表會。

編按

「博物館入校園2.0」為蘭陽博物館結合本縣高中、國中、國小教師,與學校老師合作,共同進行教案設計及教材製作,達到走出博物館,走入學校的目的。蘭博電子報特意刊載參與教師的心得文章,歡迎更多對博物館入校園2.0有興趣的學校老師們加入推動在地知識傳遞的行列。

部定課程與在地知識的對話-宜蘭也有史前文明?

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大綱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個人不能離群而索居,教育則是協助個人發展潛能、實現自我、適應環境並進而改善環境的一種社會化歷程」、「社會學習領域是統整自我、人與人、人與環境間互動關係所產生的知識領域」,並提出所謂的環境,包含生存、生計、生活與生命四大層面,四大層面彼此互有關連,而社會學習領域正是整合這幾個層面間互動關係的一種統整性領域。

 

文中並指出,統整之功能主要有意義化(signification)、內化(internalization)、類化(generalization)與簡化(simplification)。其中的「意義化」,意指「學習者若只針對『部份』去學習時,不易看出其意義;只有把『部份』放在『全體』之中去觀察和思考,才能看出部份與部份之間,以及部份與全體的關係,從而了解意義之所在。」而所謂的全體,是由眾多的「部份」堆疊、歸納而成;若能深入瞭解個別的「部份」,也才能建構出「全體」的概念,部份與部份、部份與全體之間的關係比較,也才更具有意義,如同「內化」所指涉,「學習的內容若具有意義,則容易被學習者記住、消化、並儲存到原有的心智或概念架構(mental or conceptual framework)之中,而成為個人整體知識系統的一部份。」

 

九年一貫社會領域中亦臚列了十條「課程目標」,其中第一條「了解本土與他區的環境與人文特徵、差異性及面對的問題。」即強調「本土」與「他區」兩個重要的概念;也唯有了解「本土」的環境與人文特徵,以及與「他區」的差異性,才能達到第四條「培養對本土與國家的認同、關懷及世界觀」的課程目標。而此處「本土」、「他區」的空間界定,可以小至鄉、縣之間,也可以大至國家與國家之際,將視討論主題、區域差異、部審教科書的內容、蒐集理解的資料,而存在著一定的彈性。

 

國小五年級社會領域討論到「台灣史前文化」,教科書裡依年代序,列舉了四個重要遺址文化:長濱文化、圓山文化、卑南文化、十三行文化。史前文明總能激起孩子的好奇,而孩子更感興趣的是:那宜蘭呢?宜蘭有沒有史前文明?如果有,他們的生存、生計、生活與生命,又是什麼樣的面貌?這種相對於「全體」的「部份」,相對於「他區」的「本土」,會是更能「意義化」與「內化」的學習內涵與命題。爰此,在「台灣史前文化」(全體,廣義的他區)課程延伸討論「宜蘭史前文化」(部份,本土與在地),將別具意義。

 

而蘭陽博物館為「宜蘭史前文化」的最大知識載體,長期致力於在地考古發掘工作的推動,考古遺址的維護與出土器物的整理,考古知識的研究與教育活動的推廣,成果十分豐碩;近日更匯集相關研究成果,完成兒童考古探索廳的設置,以及考古教具箱的製作,若能妥善利用蘭陽博物館的研究成果、研發教具與館藏資源,對於宜蘭的考古成果與史前文化內涵,將有更深入的認識;對於社會領域的學習效果,也將能顯著提升。透過蘭陽博物館的支持與協助,擬定本系列課程架構,如附件一。

(一)寫在地底的歷史

在蘭陽博物館指導下,編寫「寫在地底的歷史2.0」PPT簡報及教案,內容聚焦在宜蘭史前時期環境變遷(海進、海退)對遺址(史前人類聚落)分布的影響,讓學生了解宜蘭的史前遺址與環境的變遷息息相關,並認識宜蘭的史前文化層序,且透過各史前時期的重點遺址、重要文化內涵介紹,建構宜蘭史前文化的整體概念與想像。

左:氣候變遷、海進海退,影響了不同時期史前聚落的分布。 / 右:台灣玉不僅在台灣島內盛行,南海周邊的遺址也有台灣玉器出土。
左:氣候變遷、海進海退,影響了不同時期史前聚落的分布。 / 右:台灣玉不僅在台灣島內盛行,南海周邊的遺址也有台灣玉器出土。

(二)1!2!3!4!5!一起kids考古!

蘭陽博物館兒童考古探索廳共分六個單元,即模擬發掘現場沙坑、考古工作室、階梯體驗區、干欄式家屋、五大遺址時空廊道、南島語族等。學習的主要方式為體驗、觀察、操作、動手做、自導式學習與探索,透過遊戲式的活動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學進國小五年級(忠、孝兩班)申請到蘭博館兒童考古探索廳參觀體驗,進行探坑發掘試作與物件描繪,觀察館藏史前器物與器物間之相互關係,體驗淇武蘭家屋生活,以增進考古相關知識,推測史前人類生活環境與生活型態。

左:探坑發掘試作與體驗。 / 中:發掘出的物件,拿到考古工作室進行整理比對。 / 右:藉由學習單的輔助,學生正進行五大遺址的物件觀察。
左:探坑發掘試作與體驗。 / 中:發掘出的物件,拿到考古工作室進行整理比對。 / 右:藉由學習單的輔助,學生正進行五大遺址的物件觀察。
左:學生俯身觀察精緻的縮小模型。圖為考古探坑現場的模型,位於模擬沙坑旁,讓學生可以比較出兩者的相似與不同處。 / 右:靜靜躺在淇武蘭家屋中,用心感受這空間的感覺。
左:學生俯身觀察精緻的縮小模型。圖為考古探坑現場的模型,位於模擬沙坑旁,讓學生可以比較出兩者的相似與不同處。 / 右:靜靜躺在淇武蘭家屋中,用心感受這空間的感覺。

(三)神秘的藏寶箱

蘭陽博物館將縣內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相關知識,規劃設計為考古教具箱並開放外借,提供展示與教學的直接服務。五個教具箱主題分別是阿奇考古趣、樓下的房客-宜蘭史前探秘、史前創客工具箱、舌尖上的史前時代、玩美史前人,希望可以給學生更多觀察、體驗、動手做的機會,讓學生對考古的相關知識以及宜蘭史前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與感動。

 

借用蘭陽博物館所研發之考古教具箱後,訓練班上(忠班)學生擔任小關主,讓孝班及其他班級採小組輪流闖關之形式,進行教學與實作,以操作、互動、體驗等方式,讓學生對宜蘭史前文化之內涵有更深刻的認識。教學步驟為:教具箱介紹(引起動機)/20分鐘→分組說明(深入認識)/100分鐘(利用課餘時間)→班級內的分組操作實習(精熟學習)/40分鐘→班際分組解說服務(闖關關主)/40分鐘→檢討與心得發表/40分鐘(配合語文領域作文)

左:教具箱介紹,引起動機。 / 右:各組練習操作、解說。
左:教具箱介紹,引起動機。 / 右:各組練習操作、解說。
左:班級內的分組操作實習。 / 右:班際分組解說服務。
左:班級內的分組操作實習。 / 右:班際分組解說服務。

(四)文明的碰觸

在蘭陽博物館協助之下,完成了「文明的碰觸」PPT簡報,時間斷限在進入歷史時期之後—荷蘭人、漢人相繼進入宜蘭,不同的文明產生碰撞,宜蘭的史前人類發生什麼事?在荷蘭人眼中,噶瑪蘭人是沼澤地上的種稻高手,高傲而不易征服;而在漢人的眼中,噶瑪蘭人是深林茂草不知耕作,且性同梟獍。不同的文明、不同的目的,之間發生了哪些互動?最後這些人群哪裡去了?由歷史時期進入史前時期,透過他者與族群本身的敘述,原來故事,還有後續。

左:吳沙從三貂社越過山嶺,進入石城開墾。 / 右:遷徙到花蓮新社的噶瑪蘭人,仍說著流利的噶瑪蘭語,保留著傳統的噶瑪蘭文化。
左:吳沙從三貂社越過山嶺,進入石城開墾。 / 右:遷徙到花蓮新社的噶瑪蘭人,仍說著流利的噶瑪蘭語,保留著傳統的噶瑪蘭文化。

(五)那些噶瑪蘭人住的地方

透過考古學家的研究爬梳,以及考古學與歷史學的討論,宜蘭史前與初史時期的文化-包含生存、生計、生活與生命四大環境面向,漸漸有了更清晰的樣貌;而擷取這些豐碩研究成果所建構的本系列課程,意圖讓學生認識宜蘭在地史前文化的樣貌外,亦希望讓學生達到「了解本土與他區的環境與人文特徵、差異性及面對的問題。」與「了解人與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之多元交互關係,以及環境保育和資源開發的重要性。」的課程目標。而「環境」的認識與理解,除了從室內課程獲得,重要的還是現地踏查。

 

惟滄海桑田,宜蘭的環境、地景變化很大,數千年前較久遠的遺址,其目前的環境樣貌與當初擇居的條件,實有很大的落差。較可行者是到晚期的舊社遺址踏查,其地形、水文的土地脈絡,仍保有一定的可辨識度。

 

但交通經費以及專家學者的帶路解說,一直是學生校外教學最大的難處與需求。適逢蘭陽博物館將辦理「博物館入校園合作夥伴計畫」成果展與發表會,便推薦班上學生於成果展現場擔任考古教具箱的解說工作,一方面精進學生的發表能力,另一方面可請交通車會後順道載送學生,前往流流、婆羅辛仔遠等舊社參訪,並請蘭陽博物館的專家協助現場解說,期盼在經費最簡省的狀況下,達成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舊社遺址撿到美麗的印紋陶殘片,會有回到歷史現場的感動。
在舊社遺址撿到美麗的印紋陶殘片,會有回到歷史現場的感動。

教學省思

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大綱中提出:「課程設計之主要考量乃在『協助學生之學習』,而不在『便利教師之教學』。教師需透過各種成長方式與進修管道,配合課程精神,改善教學,以協助學生之學習。」教師若能注意課程中「部分」與「全體」、「本土」與「他區」的個別論述與異同比較,善用既有資源,建立夥伴關係,在部定課程中尋求與在地知識進行對話的機會,從而建立新的課程或教學模組,不僅可以擴充學生的視野,同時可以讓學生對部定課程感覺親切與貼近,並對在地知識產生認同與榮耀,且「把『部份』放在『全體』之中去觀察和思考,才能看出部份與部份之間,以及部份與全體的關係,從而了解意義之所在。」-這也是本系列課程的積極性建議。

 

但儘管本系列課程的教學方法多元,亦注重學生操作、體驗、發表、觀察等學習方式,但學生知識的取得仍多是單向的供輸,亦即老師與博物館方扮演知識供應者的角色;就算是學生的自導式學習與探索,也是在知識供應者精心布置的環境與場域之中進行。礙於社會科的學習進度,並受限於科目與時數,缺少了學生就此主題進行自主學習與討論的機會。這也是未來進行相關課程時可以注意的改進方向。

 

最後,感謝蘭陽博物館提供強大的資源與後勤,讓學進五年級的學生學得更多、更有意義。蘭陽博物館是學校與教師的良好夥伴,豐厚的宜蘭在地知識,能扮演最佳的諮詢與支援角色;彼此的合作,能讓教學發揮更大的能量。

檔案下載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