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地方博物館環教國際論壇-日本地方博物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圖 / 梶原宏之 臺南應用科技大學養生休閒管理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節錄自《宜蘭地方博物館x環境教育》國際論壇

第163期-2024年4月

圖1:日本阿蘇山生態博物館 梶原宏之(Hiroyuki Kajihara)館長。
圖1:日本阿蘇山生態博物館 梶原宏之(Hiroyuki Kajihara)館長。

我是從台南來的梶原宏之(Hiroyuki Kajihara),2017年來台灣,2020年12月至臺南應用科技大學任教,來台之前曾任職於日本的撒隆巴斯博物館與松本市立博物館等,今天就日本的工作經驗與大家分享。

生態博物館與環境教育

日本的博物館依行政層級分為村立博物館、町立博物館、市立博物館、縣立博物館及國立博物館,大城市預算高,研究員也多,鄉下地方沒有預算、研究員的員額也少。如果要雇用研究者,一定以考古學家優先,再者為歷史學家,最後才是民俗學家。對民俗學家而言,村立博物館最有意思,但是工作機會很少。民俗學家與考古學家、歷史學家不一樣之處,在於研究的對象,後者的研究對象都已經成為過去式;前者的研究對象則大多是還活著的人,所以會受到立即的檢視。但是現存的非物質文化怎麼在博物館展示呢?這是我一輩子探究的課題。

在林浩二研究員的引介下,我接觸了法國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我認為這樣民俗學家研究的那群人們便真的可以進到「博物館」的場域來,不需要多麽雄偉的建築物就能直接呈現生活的樣貌。29歲時,我移住阿蘇山,阿蘇山是日本九州很有名的一座活火山,特別的是可以就近看到火山口,是日本最早的國家公園之一,也是聯合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

圖2:阿蘇山國家公園,同時也是世界地質公園。
圖2:阿蘇山國家公園,同時也是世界地質公園。
圖3:阿蘇山火山口。
圖3:阿蘇山火山口。

阿蘇山不只自然資源豐富,5萬居民住在「破火山口」,這是火山爆發冷卻之後形成的大盆地裡,人文歷史也很精彩,每年2000萬人次的觀光客,從各四面八方湧入阿蘇山,是最適合進行生態博物館研究的地方。我剛來到阿蘇山的時候,一切從零開始,沒有工作、房子、也沒有朋友,但是很幸運地,受到許多人幫忙找到了居住的地方以及郵差的工作。這份工作其實蠻辛苦的,有時天氣嚴峻,下著很大的雪,我騎著一台機車,要送信到深山的一戶人家,而送的信看起來又好像僅僅只是廣告信⋯⋯雖然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其實也是很好的磨練,因此知道大家住在哪裡,也認識了這裡的道路,很容易跟當地人開啟話題。

 

圖4:梶原宏之館長與郵局送信的機車合影。
圖4:梶原宏之館長與郵局送信的機車合影。
圖5:梶原宏之館長與當地居民合影。
圖5:梶原宏之館長與當地居民合影。

阿蘇山其實是一個很鄉下的地區,對外來者很排斥,我一人支身從東京前來,白天在郵局工作,晚上在家裡開了小型補習班,為了融入這裡,還積極地參加當地居民的社團以及民俗活動,聆聽居民的想法與心聲、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等,蒐集到很多故事後,編排成報紙《谷人》與當地村民分享,大家越看越感興趣,因為報紙上有很多過往懷念的照片及記憶,紛紛主動地與我分享故事,我也與居民更親近。

圖6:將居民分享的故事編輯為地方刊物《谷人》,拉近與居民關係。
圖6:將居民分享的故事編輯為地方刊物《谷人》,拉近與居民關係。

什麼是自然

每年有2000萬的旅客來阿蘇山,期待看到的景觀是什麼呢?最多人選擇火山口,其次是草原。但是為什麼阿蘇山只有草原而沒有樹木呢?因為居民以放牧牛群維生,每年春天都會燒山以維持草原樣態,這也是阿蘇山自古以來厲害的文化,知道怎麼控制火勢,讓火勢與面積控制在一定區域內。為了控制火勢,通常會由上往下燒,耆老說萬一被火包圍的話,可能逃生的方法就是跳進火裡面,聽起來非常嚇人,但幸運的話就會跳入已經燒完的安全地區,真是非常危險的工作啊!

這麼危險的工作,為什麼阿蘇山每年都要進行呢?阿蘇山環境嚴酷,每年降下非常多的雨跟雪,霜害也嚴重,不利農耕,因此農民就將阿蘇山當作自然放牧場來養牛,才需要以燒山方式,保持草原的狀態飼養牛。但是每年來的2000萬的觀光客,並不知道當地居民的辛苦,只知道阿蘇山擁有美麗的草原。

圖7:阿蘇山居民會在每年春天燒山,以維持放牧必須的草原。
圖7:阿蘇山居民會在每年春天燒山,以維持放牧必須的草原。

如果當地居民放棄維持草原,會發生什麼情況呢?一邊是維持燒山習慣的地區,在春天燒山後,等到夏天已經長出了漂亮的草原:一邊是放棄燒山習慣的地區,漫草荒蕪。我常問小朋友:「自然很重要,要保護自然,但是哪一邊才是自然呢?為了保護自然,人類最好從自然離開,但真的是這樣嗎?」這是一個值得省思的問題,什麼才是我們要保護的自然?阿蘇山的草原源自於居民養牛維生,所以需要每年燒山,但阿蘇山的生物多樣性同樣也需要草原的環境,如果沒有草原,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會消失。以前學生戶外教學看看火山口就走了,我們開始帶入生態博物館的觀念後,讓老師與小朋友們想想什麼才是自然?讓每個人來到這裡都可以學習到生態博物館與環境教育。

還有一個問題是,阿蘇山的草原越來越少,因為養牛的農民變少了,未來有可能完全消失。這是我藉由田野調查,找到了當地的環境問題。

圖8:左邊維持燒山仍是草原狀況,右邊則廢除燒山,雜草叢生,山的顏色、植被都不一樣。
圖8:左邊維持燒山仍是草原狀況,右邊則廢除燒山,雜草叢生,山的顏色、植被都不一樣。

生態博物館就是社會設計

不管是物質文化或非物質文化,都可用史丹佛大學提出的設計思維五步驟來檢視,包括同理心、需求定義、創意動腦、製作原型及實際測試。以阿蘇山的居民為例,農民採自然放牧的方式養牛,並以燒山的方式維持草原,草原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吸引了許多觀光客前來。但問題是觀光客付出的費用,全部都被外地旅行社拿走了,與居民完全沒關係。我與居民討論時了解到「居民」跟「觀光客」之間一定要有連結,於是開始了生態博物館的活動。

阿蘇山冬天漫長,以前科技較不發達,農民從住所到放牧的地方,需要半天至1天時間,因此冬天時需搭建茅草屋儲備糧草或作為臨時居所。但現在開車就可以當天往返,茅草屋的需求已經消失,農民擁有紮稻草的知識,卻沒有機會展現。因此,我們設計了紮稻草屋活動,讓小朋友體驗,不僅農民得到實際收益,孩子們也可以學習這項技術,透過活動把技術傳承下去,這是生態博物館很重要的概念。為了解決當地環境問題,使用生態博物館的概念,不是為了研究生態博物館,才找到問題,生態博物館只是方法之一。

圖9:於阿蘇山舉辦紮稻草屋體驗活動,除了居民受益,也可將當地文化傳承下去。
圖9:於阿蘇山舉辦紮稻草屋體驗活動,除了居民受益,也可將當地文化傳承下去。
圖10:如果沒有當地住民們的話,阿蘇山現在的草原生態也會消失。
圖10:如果沒有當地住民們的話,阿蘇山現在的草原生態也會消失。

生態博物館規劃了很多活動,重要的不是體驗,而是交流、傳承,當地居民成為博物館的展示,介紹自己的地方。小朋友參加戶外教學,來到阿蘇山之前,我一定會先到學校上課,讓小朋友更認識阿蘇山。小朋友因為對阿蘇山有了基本認識,因此參訪時提出很多問題詢問農民,形成了正向循環,讓農民更認識自己的文化與自然。6年間,國中、國小學生參加者越來越多,超過1000人。

我們也針對一般民眾規劃深度旅遊-散步會,設計每個社區不同主題的散步地圖,包含非物質文化與自然景觀。每個月第四個禮拜天,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來解說,總共辦理109場。經過調查統計,參加兩次以上散步會的人高達78%!日本評估博物館是否受歡迎的關鍵在於來客數,但我認為阿蘇山可以讓遊客一再造訪,表示才是有意思且受歡迎的博物館。生態博物館不光有學童活動、散步會,也有實習生機制、博物館研究員交流、與當地商工會合作、每年發行調查活動報告書等等,很多訊息互通有無。

圖11:博物館散步會活動照。
圖11:博物館散步會活動照。
圖12:透過飲食與當地住民交流的食文化展示活動。
圖12:透過飲食與當地住民交流的食文化展示活動。
圖13:社區製作的散步地圖。
圖13:社區製作的散步地圖。

加勢社區是一個小村莊,當地居民覺得自己的社區沒有特別的地方,應該沒有人想來參觀。但是來參訪的人反而最多,因為大家都不知這個地方。當地居民帶著遊客到訪小時候的秘密基地、摘好吃的東西等等,遊客很盡興,加勢居民也很開心,因為社區第一次有這麼多遊客來,就像鄉下人辦喜事的心情一樣全村動員。阿蘇山不僅是很漂亮的國家公園,透過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可以向遊客宣導不只有來欣賞草原,還可以深入了解為草原付出的居民們,所以除了繳參加費外,在這裡消費就能夠支持當地產業,居民們獲得收益與鼓勵,也更認識自己的土地,就會繼續努力保護草原,連結居民與觀光客,這就是生態博物館的設計。

圖14:加勢社區居民作為導覽員,帶著遊客探索家鄉。
圖14:加勢社區居民作為導覽員,帶著遊客探索家鄉。

我在阿蘇山雖然做的是生態博物館,但本質上是記憶的博物館。來台灣以後,也開始在台南進行記憶博物館的活動,期待更多地方像是宜蘭、花蓮、台東都能有記憶博物館彼此連結,讓大家覺得台灣是世界上第一個開始記憶博物館的國家,我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