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57期-紀念陳永興

本文摘錄自蘇美如主編,2021,《造就地方:宜蘭空間論壇實錄(1981-2005)》二版,第246-248頁,宜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陳永興建築師於2017年5月5日參加「宜蘭空間三十-第三次座談會」談話照片。 (蘭陽博物館 提供)
陳永興建築師於2017年5月5日參加「宜蘭空間三十-第三次座談會」談話照片。 (蘭陽博物館 提供)

前言

溫文儒雅的陳永興建築師(1961-2023)是象集團的第一位台灣員工,參與包括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宜蘭縣政中心...等多個公共建築規劃設計案。在宜蘭15年後,轉赴台南成立水牛建築師事務所,是一位深入常民、貼近土地且令人敬重的建築師。

2017年5月5日蘭博舉辦「宜蘭空間三十-第三次座談會」,陳建築師受邀擔任「宜蘭經驗的催化-游錫堃縣長時期的空間團隊與具體實踐」座談人之一,本文摘錄當時陳建築師發表談話,紀念這位在工作途中驟然離世的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

高密度的設計與緊迫盯人的監工

陳永興:

我是象集團的第一個台灣員工,也是少數經歷陳定南縣長、游錫堃縣長及劉守成縣長的員工。游縣長時期是象集團全盛時期,那是冬山河、礁溪溫泉溝都市計畫與公園、宜蘭縣政中心全力展開的時代。當時的社會氛圍是剛從手繪圖進入電腦繪圖的時代,剛開始有網路,台灣政治動盪,對岸有六四天安門事件,民進黨剛成立。

那時候象集團的富田玲子與樋口裕康兩位老師都是50多歲,對建築師來說50多歲是最成熟、創造力最旺盛、體力也不錯的時期。當時事務所有15個人左右,有一半是日本建築師。日本象集團有一半成員來到台灣,這些人是菁英輩出,也都很努力認真地投入工作。

日本專業執業環境比台灣好很多,建築師只要圖畫得出來,營造廠就可以完成。可是為什麼象集團這麼熱愛台灣?從創作的角度來看,是因為縣府給建築師很大的創作空間。日本象集團因為沒有業務,只好離開東京,去北海道接近土地社區;台灣象集團卻可以在宜蘭規劃縣政中心,並從規劃落實到建築,可以改造整條冬山河以及執行整個礁溪的復興計畫。

象集團當時幾乎沒有假日可言,北條健志在縣府大樓工地待4年,每天晚上加班畫圖,他畫得很開心。宜蘭的營造廠雖然工程技術水準不好,但很認真,會和建築師一起奮鬥。象集團就是用高設計密度與緊迫盯人方式逼迫營造廠,讓他們水準變好,把品質提升起來,所以宜蘭的公共工程品質是靠高密度的現場工作與日本厲害的監工打造出來的。

宜蘭任務完成一個階段後,我們被邀請到台南工作,但是待了5年就受不了, 班師回朝。因為出了宜蘭就無法執行設計要求,要把工程品質都提到一定程度是有困難的,所以象集團最後還是決定根留宜蘭。

象集團到目前已經30年,為什麼不願意離開台灣?因為過去的年代太好了, 所以不願意去別的地方。我因為被派到台南,就在那裡成立水牛建築師事務所,訓練了十幾位專業人員,在宜蘭的15年,對我而言是很珍貴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