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沉寂與燦爛:1960年代的宜蘭青年攝影家林永懋(五)

文/陳碧琳 蘭陽博物館 館長;圖/林永懋

第162期-2024年3月

作品賞析-水田系列 (1960-1970)

編號021-029水田主題,水田是蘭陽平原的主要經濟作物與景觀,林永懋拍攝的時期,宜蘭水田的完整性很高,以水稻生產為主,沒有電線桿、沒有汽車、沒有高樓大廈。

在休耕時期稻田上主要景觀就是草垺堆,也是當時收割後宜蘭平原的重要地景特色。根據林永懋先生的回憶,這些景致大多是在冬山鄉梅花湖周邊的茅埔城區域,有時候是從草湖玉尊宮往下拍攝,從拍攝照片收割,大致可以推測時間約在夏天與冬天收割後。有些是放滿水的水田,有些是翻土準備插秧苗,拍攝的時間同樣都是以清晨和黃昏為主。

021 / 水田系列1 / (1960-1970) / 冬山鄉

這件作品拍攝者站在高處由東往西拍攝稻田上收割後的草垺堆,數量龐大的草垺堆,在收割後的稻田如同是地景藝術作品,非常壯觀。

162期-04-沉寂與燦爛:1960年代的宜蘭青年攝影家林永懋(五)

022 / 水田系列2 / (1960-1970) / 冬山鄉

這張照片由高處往下拍攝的水田作品是另一番風景,應該也是用長焦鏡頭拍攝。作品可見到在尚未分割的有機田埂彎曲線條,以及剛剛插完秧苗不久的潔淨水田畫面,在清晨斜射的日出光線,分布山巒大斜面陰影,陰影中有一位戴著斗笠的農夫走在田埂上,加上水田的人物倒影,讓原本較為單調的畫面,有更多周邊資訊的露出,是一張舒服又耐看的作品。

162期-04-沉寂與燦爛:1960年代的宜蘭青年攝影家林永懋(五)

023 / 水田系列3  / (1960-1970) / 冬山鄉

這件作品在清晨由高處往遠方拍攝水田。整個稻田都放滿水,就像一面水田鏡子,映照天空光線,水田中的散居村落,保有大面積完整的水田,與今日水田上眾多農舍相較,宜蘭農村景緻有著巨大差異。

162期-04-沉寂與燦爛:1960年代的宜蘭青年攝影家林永懋(五)

024 / 水田系列4  / (1960-1970) / 冬山鄉

這件作品水田一樣是由高處往下拍攝,應該是長焦段拍攝特寫。畫面中間有一大戶人家,收割後的稻田前方有小的稻草垺堆,而在農家住宅前方則有巨型的稻草垺堆,巨型的草垺尺寸跟合院屋舍一樣寬大,這些草垺過去是農業社會很重要的爐灶生火的基本燃料。

162期-04-沉寂與燦爛:1960年代的宜蘭青年攝影家林永懋(五)

025 / 水田系列5 / (1960-1970) / 冬山鄉

這是從山上往下拍攝遠景,應該是以標準鏡頭焦段拍攝。整齊劃一的水田,應該是已經經過重劃分割,水田上也是堆滿小草垺堆的景致。

162期-04-沉寂與燦爛:1960年代的宜蘭青年攝影家林永懋(五)

026 / 水田系列6  / (1960-1970) / 冬山鄉

這張照片是耕耘機機械在水田上進行翻土作業,近景可見潮濕又厚重的黏土層,遠方是收割後的稻梗根莖,透過翻攪揉合黏土與稻梗。

162期-04-沉寂與燦爛:1960年代的宜蘭青年攝影家林永懋(五)

027 / 水田系列 7 / (1960-1970) / 冬山鄉

本張作品一樣由山上往下拍攝收割後的稻田與田埂,應該也是用長焦鏡頭拍攝田園特寫,遠處中間深色的區域是休耕期間的雜糧作物,有機的田埂線條框起不規則的水田遠景,是早期蘭陽平原常見的景觀。

162期-04-沉寂與燦爛:1960年代的宜蘭青年攝影家林永懋(五)

028 / 水田系列8 / (晨曦/佳作) / (1966) / 冬山鄉

這件作品從山上往下眺望水田,遠山山巒環繞,本件作品1966年獲得台灣省攝影學會的佳作,作品背後註明以105mm焦段鏡頭拍攝遠景風光,從山上遠處拍攝水田放滿水跟山連間的水氣,讓整體畫面呈顯水水潮濕的渲染效果。林永懋先生表達郎靜山帶有山水水墨渲染的攝影作品,他個人也很喜歡,所以也嘗試拍攝和沖洗類似效果的照片。

162期-04-沉寂與燦爛:1960年代的宜蘭青年攝影家林永懋(五)

029 / 水田系列9  / (稻米成熟時/佳作) / (1966) / 冬山鄉

這張照片是稻田收割的寫實攝影,近景是收割後先把稻草個別困綁站立,遠處有三組農夫同時作業,包含割稻、打穀(脫粒)、集粒三個步驟。主要以豎立綑綁的稻草為主景,呈現稻田農作的收割勞動。

162期-04-沉寂與燦爛:1960年代的宜蘭青年攝影家林永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