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7期-頭城寺廟分論-媽祖廟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在台灣民間信仰中,廣受各行各業與男女老少禮敬仰望的神祇不多,尤其是其身份又為女性者,更是鳳毛麟角。然而,卻有二位女性神明素為閩台地區民眾敬重。所謂「海上媽祖,陸上靖姑。」而媽祖信仰的文化在台灣更已成顯學。每年農曆三月大甲鎮瀾宮舉辦的媽祖繞境活動,參與的民眾不知凡幾,除了本國的信徒外,其中不乏外國人士也在隊伍內。這股熱潮遂形成一個眾人皆知的「三月痟媽祖」,足見其受人愛戴禮讚的程度。

 

依據台南大天后宮導覽手冊的記載,媽祖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 莆田縣湄洲嶼,父親為宋巡檢林愿。她是父母的第七個子女,上有五個姊姊、一個兄長。因為母親產下她後整個月未聞其啼哭聲,異常安靜沉默,不似一般的新生兒浮躁且哭鬧不休,父母於是為她取單名為「默」,俗稱林默娘,古稱娘媽,世稱媽祖、媽祖婆或天上聖母。傳說她為拯救落海的父兄因而自己罹難,羽化後常於海難時顯靈,暗助船隻航行平安。後世子民視她為海洋中的守護神。從宋徽宗至清咸豐受歷代皇帝加封。

 

台灣本島最早在西元1663年明鄭時代即肇建廟宇,奉祀媽祖的是台南的開基天后宮,次年當地又建造大天后宮。嗣後其他縣市也陸續有媽祖廟的創建,例如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嘉義新港奉天宮與彰化南瑤宮。而離島的澎湖群島天后宮更早在萬曆32 年(1604) 建廟。全省總計超過500 座以上的媽祖廟。在蘭陽地區境內僅是頭城鎮就有四座廟宇主祀媽祖,即一、城東里慶元宮。二、更新里北天宮。三、合興里天后宮。四、龜山里拱蘭宮。以下就廟宇座落的位置,由南而北分別詳述各廟建立的過程及其地理位置和人文特色。

一、 城東里慶元宮

康熙23 年(1684) 清政府將台灣正式納入版圖,隸屬於福建省。而宜蘭地區的開發與中南部縣市相較,卻晚了許久。宜蘭古稱噶瑪蘭,頭城為其最北的城鎮,是漢人開墾宜蘭的第一站。文獻記載閩人吳沙於嘉慶元年(1796) 帶領漳、泉、粵流民一千餘人到宜蘭拓荒,但遭到當地原住民強烈阻撓,不得不退回三貂嶺。翌年(1797) 再度進入蠻荒之地,並重新調整策略,終於成功入駐宜蘭開墾,成就了日後的「開蘭第一城」的榮景。

 

(一)建廟年代之商榷

依據廟中的記載,始建於嘉慶元年(1796),由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島的天后宮分香而來,在地人習慣稱此廟為媽祖宮。廟中並奉祀神農大帝神尊、倉頡夫子與文昌帝君牌位、孔子畫像。慶元宮為本鎮最古老的媽祖廟,已列為縣定古蹟。然而創建年代卻啟人疑竇。依據文獻資料吳沙入蘭開墾為嘉慶2年,何以建廟卻早此一年?倘若我們試做解釋,有二種情況是可能發生。第一,這個創建年分可能是不真實的;另一種可能是早在吳沙來到宜蘭之前,已經有人比他來得更早,而且有可能是從海路進入宜蘭。在《頭城鎮志》頭城鎮大事記中曾記載:「清康熙61年(1722) 漳州把總朱文柄船遇難,漂至蛤仔難」。又「清乾隆33年(1768) 淡水業戶漳州人林漢生,招眾入墾蛤仔難,為番所害。」(註1) 另外《蘭邑頭圍》中薛文龍亦提到:「在乾隆33年時, 林漢生就進來宜蘭開墾土地,同時也發現烏石港這個天然的港口。」(註2) 儘管林漢生最後遭到原住民殺害,但證明的確有一群人早於吳沙來宜蘭開墾,只是他們沒有取得清政府核准的開墾令-- 墾單。假使這個推論可以成立,那麼慶元宮建廟的年度可信性甚高。但是,在日治時代《明治三二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二七》中卻記載頭圍堡頭圍中北街「天上聖母廟建立年度嘉永元年」。而嘉永為日本孝明天皇初登基的年號,當年為西元1848年,這與我們認知的1796年又晚了52年。

左:慶元宮。( 張恆瑞攝) / 右:臺灣總督府頭圍辨(辦)務署管內社寺廟宇調查《明治三二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二七》中卻記載頭圍 堡頭圍中北街「天上聖母廟建立年度嘉永元年」。
左:慶元宮。( 張恆瑞攝) / 右:臺灣總督府頭圍辨(辦)務署管內社寺廟宇調查《明治三二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二七》中卻記載頭圍 堡頭圍中北街「天上聖母廟建立年度嘉永元年」。

(二)寺廟興盛與街區繁榮相得益彰

頭城舊名頭圍,號稱「開蘭第一城」,自古即是文風鼎盛人文薈萃且商賈聚集之地,而頭城早期最熱鬧富庶的區域,即是現今的和平街上的慶元宮一帶。寺廟位處城東里,此地人才濟濟,政治上曾經有過有文采斐然的縣長盧纘祥(1903 ~1957), 以及三位鎮長,分別是呂營陳、邱金魚與莊錫財。藝文界有知名的書法家康灔泉(1908~1985)、畫家楊乾鐘(1925~1999)。因地處水陸交滙處,昔日頭圍港有河道可行船至媽祖宮前面,並卸貨在近處的十三行倉庫存放,時日一久,此地自然形成市集, 媽祖宮從古至今香火鼎盛,而臨近的幾條街區的繁榮發展亦同步演進。

 

(三)廟中文物特色

古意盎然的慶元宮最引人注目的是最早的媽祖、千里眼與順風耳諸神像,皆來自漳州雕刻師傅,刻工精良,神威與美觀兼而有之。此外,各式匾額與楹聯書法線條優美,楹聯的內容亦讓人體悟,昔日歲月此廟與頭圍古城璀璨繁華的過往。而有清時期的頭圍縣丞朱應錫題於正門的門聯,上聯︰「中山護冊左海濟師溯累朝赫濯聲靈比洛女湘君九天斀顯」;下聯:「鸞嶺環青馬淵涵碧看此地巍峨宮闕與方壺圜嶠一水相連」。落款時間為「屠維赤奮若橘相之月」,常造成民眾迷惑並廣為討論,其實此種紀年法,稱為「太歲紀元法」,是西漢時期創造的曆法與天干地支的配法相同,「屠維」為「己」、「赤奮若」為「丑」,即「己丑年」亦即道光9年(1829)。

早期從唐山請回來的千里眼、順風耳神尊 。( 張恆瑞攝)
早期從唐山請回來的千里眼、順風耳神尊 。( 張恆瑞攝)
民國70年左右,慶元宮簡潔優雅的側面,本圖根據林錫坤、游錫財兩人之回憶繪製( 邱憲章繪)。
民國70年左右,慶元宮簡潔優雅的側面,本圖根據林錫坤、游錫財兩人之回憶繪製( 邱憲章繪)。

(四)昔日祭祀活動與和平街現況

農曆的3月23日是媽祖的聖誕,不僅本鎮的信眾會在此日至慶元宮拜壽,南北各地虔誠的香客也蒞臨膜拜祈求闔府平安。在大正13年(1924) 頭圍港尚未被土石流淹塞之前,河船可行至慶元宮前,端午節有划龍船比賽、中元節有「懸低擔仔」(「懸低」為華語「高低」的閩南語發音) 普渡活動,當年購物者常習稱擺路邊攤的小販為「低擔」,而有店面營業者為「懸擔」、端午節則有藝旦佇立於裝飾華美的彩船上歌唱。而滄海桑田後的現今,昔日的頭圍港變成今日交通要道的青雲路,南來北往的車潮帶來無限商機,路上商店林立。然而,與此相近咫尺的和平街,此刻只能寂靜地細數早年的榮景。幸好媽祖宮一直是鎮民共同的精神中心,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以及重要的節慶日,依然信眾盈門。

每年中元節固定在慶元宮前廣場舉辦高低擔普度活動,( 燦景古建築研究工作室提供)
每年中元節固定在慶元宮前廣場舉辦高低擔普度活動,( 燦景古建築研究工作室提供)

二、更新里北天宮

本鎮更新里古稱梗枋,其舊名意涵即是此地山丘地質鬆軟最易崩坍。該地的「牛寮仔」在民國50多年時曾嚴重坍方,居民四處逃竄。緣此,58年時台灣省主席陳大慶才為其更名為「更新」,期盼就此煥然一新帶來好兆頭。然而,大部分的鎮民至今還是慣於稱呼舊地名。此地的媽祖廟北天宮創廟年代甚晚,但香火鼎盛,究其原因,實為建廟過程處處充滿神奇。

 

(一)奇幻的建廟歷程

民國70年左右本地有位婦人黃吳快,每到黃昏便心神不寧,時常自言自語,經過月餘,她居然「起乩」成了媽祖的代言人。一日,表明要到高雄的三保宮雕塑媽祖金身,並於71年5月27日至三保宮迎回媽祖,供奉在自家中,且自設神壇供民眾膜拜且請示吉凶禍福。某日又言玉皇大帝降旨敕封該壇為北天宮。自此北天宮聲名大噪,全省各地信徒劇增,以致黃家無法容納蜂擁而至的信眾。於是72年時地方士紳商議,另擇一地建廟方便信徒朝拜,從此家廟變成公廟。

更新里牛寮仔北天宮 。( 張恆瑞攝)
更新里牛寮仔北天宮 。( 張恆瑞攝)

(二)媽祖自覓廟地

經過九年多後,該廟受風雨侵襲已不堪再用。適逢社會繁榮且當地魚獲量屢傳佳績,信徒有餘裕的財富為媽祖再蓋新廟。此時媽祖顯靈選中林萬先生之住宅為廟地, 但彼時林萬先生身染重病,命在旦夕。經由郭坤能先生代為祈願痊癒後願協助廟地事宜,果然媽祖庇佑林萬先生康復。最後林家子弟同意將家中二筆土地,以半賣半送的方式售於廟方建造新廟。廟中主祀媽祖外,兩側並奉祀佛祖與福德正神。

 

(三)蛇龍地穴與神龜地穴相照

媽祖自己選擇的新廟地倚山面海,後方有高山可屏障依恃,且左右兩旁又有山丘拱護著,洵為一保留得住財富的「畚箕地」,最能裨益村民財富的積累。依據廟方所載,拜亭後座為蛇龍地穴,向前瞻望正映對上太平洋上的神龜地穴,如此「龜蛇相照」當屬千載難逢的地理佳境。職是之故,短短三十多年,一座寺廟本身香火興旺,同時也造福了窮鄉僻壤的「牛寮仔」,昔日的羊腸鳥道,成了今天大型遊覽車暢行無阻的大道。且看廟旁多的是豪宅華廈,居民與媽祖廟為鄰真是莫大福澤。

 

(四)人與神溝通最佳的媒介

扶乩是本廟宇最特殊的景象,從乩童主動要求為媽祖塑像,並在自己家中設壇, 供群眾膜拜、指點迷津,乃至指示新廟地等等,皆是透過乩童成其事,因而立廟的時間雖遠比鎮內的其他三座廟宇晚了許久,但有神明降駕乩童代言的服務,所以四方香客絡繹不絕。

三、 合興里忠孝新村天后宮

民國四、五年代,在純樸的本鎮大溪街上,突然見到一些穿著異於本地族群的人。有些年長的女性裹著小腳,後腦勺挽個髪髻,穿著盤扣的素色服飾;甚至有時會看到幾位老爺爺竟然將長髪編成辮子,再盤繞在頭頂上。這些言語與打扮異於本地人的民眾到底從何而來?又為何而來呢?原來民國44年時原由我國軍駐守的一江山島,被中共的軍隊攻陷了,致使位於浙江省靈江口外海的大陳島列嶼頓失屏障,岌岌可危。彼時政府於緊要關頭毅然決然撤退大陳島上的國軍官兵,而島上居民的愛國心與忠義精神,更令人肅然起敬,因為全島18,000多人,除了一名生病者外,悉數跟隨政府離開幾代建立的家園。對於華人一向安土重遷的習性,這種破釜沈舟的大無畏精神,怎能不令人動容?當時由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他們離開大陳群島,到達基隆港後,政府先暫時安置他們在當地的學校短期居住,並且立即著手在本省12個縣市35處區域建造屋舍,名曰「大陳新村」。等屋舍竣工後,再依據義胞們原先在大陳島的職業類別,分配至相類似的地域居住,以利他們重拾昔日的工作。而上述提及的這些人正是昔日在家鄉從事補魚行業,被分配至大溪忠孝新村居住的大陳義胞。總共110戶家庭,為數481人。

左:合興里忠孝新村天后宮。( 張恆瑞攝) / 右:忠孝新村天后宮媽祖神像 。( 張恆瑞攝)
左:合興里忠孝新村天后宮。( 張恆瑞攝) / 右:忠孝新村天后宮媽祖神像 。( 張恆瑞攝)

(一)毁家紓難,擁抱自由

忠孝新村原隸屬於大溪里,民國67年劃歸合興里。依據原先居住在大溪忠孝新村的居民羅冬妹女士(39年次,目前居住在新北市,但新村的房子未出售,且平時負責當地廟宇的會計任務) 告訴筆者,當時建設新村時土地由政府免費提供,建造屋宇的資金,則是美國援助的。一戶三口之家大約分到四坪左右的土地,五口之家則分得六坪,至於六口以上的家庭可擁有八坪。而每個家庭都沒有屬於自己的衛浴空間,如厠僅能到村中的公共廁所。每日生活在如此狹仄空間,個中的不便與心情的鬱悶,不言可喻。然而,為了躲避赤禍寧可放棄原先既有的一切,只為追求精神上的絶對自由。

 

(二)從娘娘廟到天后宮

儘管居民在忠孝新村生存的空間,異常擁擠與不便,但是義胞們很快安頓好身心內外。原來他們離鄉時雖然倉促,卻不忘將平日供奉在浙江省温嶺縣下大陳島大沙頭上,肇建於明末清初的娘娘廟內的三尊佛像—聖母娘娘、呂祖大仙與三官佛一併帶走。最初三尊佛被供奉在忠孝新村的大禮堂內,此禮堂亦為村內漁夫置放漁網漁具之所在。民眾在心靈空虛、愁悶或重要節慶時都可隨時向神明膜拜,內心自然獲致寧靜。然而,禮堂畢竟不具廟宇的外觀與設備,且一切因陋就簡,缺乏廟宇特有的莊嚴與肅穆,最後在村民商議後,決定在村內籌建一座廟宇。經過居民多方奔走同心協力隨喜樂捐,以及社會各界善心人士慷慨解囊,這座更名為天后宮主祀媽祖的廟宇,終於在民國61年竣工。

 

(三)罕見能活動的神像

相傳廟中的媽祖神像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早年風災過後鄉民在岸邊檢拾帶回,並於下大陳島上建娘娘廟供奉。神像具有活動的結構,頭部與手部可拆卸重新組合。因此村民備有冬衣與夏衣,依季節更迭為神像換裝。但民國八十幾年,一次替神明更換神袍時,發現神像嚴重遭受蟻蟲蛀蝕。村民苦思無策之餘,只好於民國88年另刻一尊新的媽祖神像。前後二尊神像最大的差異在於後刻的神像豐腴而福態,不似原先的神像秀逸且典雅。幸好村民多方尋覓終於在萬華禮聘到防蛀師傅,目前受損的部分已修繕完畢。

 

(四)歌仔戲取代越劇

忠孝新村的居民依照原鄉的傳統,每年在農曆的322日起,一連三天為媽祖暖壽。祭典的第一天中午是最熱閙的時刻,第二天各戶人家宴請親友。不過這項活動隨著居民的遷移,已由天后宮管理委員會接手,全部延請外燴師傅料理,昔日的居民反而變成了客人。宴客的開銷由大眾樂捐香油錢,没有額外收費,像民國108年席開70桌,宴請返鄉拜拜祝壽的昔日居民,熱鬧不已。壽誕期間另有酬神戲,連續表演3天,分午場與晚場,總計6場。早期上演的都是紹興戲即俗稱的越劇,然而時至今日 台灣早期的越劇演員已淍零殆盡,目前只能「無牛駛馬」請本土歌仔戲替代。24日是酬神的最後一天,結束時有一場名為「掃場」的儀式。因為村民認為壽誕的慶典開始迎接神明到來的同時,不潔之物有可能也會隨之而來,所以必須在儀式結束時一併將其送走。另外,村民也會在呂祖大仙與三官佛二菩薩誕辰日至廟中拜壽,且一般的民俗重要節慶日,例如:上元節、端午節、中元節與中秋節等重要節慶至廟中參拜。

忠孝新村天后宮廟前戲台 。( 張恆瑞攝)
忠孝新村天后宮廟前戲台 。( 張恆瑞攝)

()遊子永遠的依歸

民國80 幾年開始陸續有大量的村民,因就學或就業等諸多因素遷出,有的落腳基隆,有的在台北或是新北市等地,甚至有些人遠至美國。根據居住於此的王先生(32年次,來台時已12歲,因此未在大溪國小就讀) 估計,至少有30位居民在美國工作落地生根入了美國籍。早年他亦是待在美國餐館工作了20多年,並取得美國籍。只是他最喜歡忠孝新村寧靜的環境和清新的空氣,於是與老伴回來長住。目前村中僅有45 戶人家長期居住,且皆已是耄耋之齡。另外就是一些到蜜月灣衝浪的外地人在此賃屋。以致於近在咫尺的大溪國小,竟然已經好多學期没有大陳子弟就讀。然而,整個村落的巷弄依舊保持得十分潔淨,村落中栽種的植物,無論草本或灌木皆碧綠蒼翠。尤其臨近大溪火車站那一方的入口處,薔薇開得異常艶麗奪目,可見經常有人細心照拂。

 

廟中每日有村民自動自發至廟內打掃環境、擦拭供桌並點燈燒香。每年媽祖聖誕日,從各地返鄉的村民攜老偕幼絡繹於途,人聲鼎沸熱鬧不已。久違的同鄉共同藉著向媽祖拜壽話家常重温舊夢,天后宮是忠孝新村遊子心靈的永遠依歸。年長者更深刻體認傳統文化維續之必要,但活動畢竟是需要龐大的開銷與時間精力,此刻老一代的成員在體力與經濟漸漸不堪負荷之際,年輕一代又因在大都市努力打拚,腳步尚未立穩,導致活動的推展漸露疲態。

 

此外,大陳義胞初至台灣時政府為讓他們保有一處棲身之所,免費提供土地並由美方出資建造房舍,但實際上村民不具備所有權。直到凍省那一年政府才通知每家戶長,可以領取居住地的所有權狀,居民從此才擁有居住地的產權。但不知是當時疏忽亦或是缺乏法律常識,隸屬於天后宮週遭使用範圍之土地,包括廟宇本身、金亭、戲台與牌樓等相關公共措施用地,卻没有人去辦理所有權轉移的手續,導致現在天后宮管理委員會,每半年必須向國有財產局繳納肆萬多元的租金。長期支付此筆款項造成村民極大的負擔,廟方希望各界集思廣益,協助處理此問題。

四、 龜山里拱蘭宮

孤懸於本鎮外海的龜山島,一向被視作宜蘭縣的地標與精神的象徵。這個面積僅有2.841 平方公里、東西長3.1 公里、南北長1.6 公里的蕞爾小島,卻是處處令人驚艶, 有各類美麗的動植物繁衍其間。盛夏時分駐足島上舉目四望,盡是湛藍與青碧的美景。依據史料記載,在嘉慶年間已經有人定居於此。島民大部分皆由大陸福建漳州而來,例如靖邑、海澄與金浦等地,但亦有少數人是從本島移居的,譬如村民黃得順的祖父從淡水搬來頭城鎮中崙里再遷移到龜山島。(註3) 此海域正值黑潮流經之處,經常吸引眾多洄游性的魚群聚集,是台灣三大漁場之一,嘉惠島民足以世代依賴討海為生。

 

民國59年時任宜蘭縣長的陳進東親自登島,希望全村居民遷村。因為島上生活物資缺乏,居民就學就醫極為不便,生病時除了以土法療治外,只能祈求神明保佑。再則政府計畫以龜山島作為軍事用地,因此居民在民國63年開始遷至大溪里居住,但其中有幾戶著實捨不得離開原鄉,直到64年才離開。而島上原有的一座媽祖廟名拱蘭宮,廟中的神明亦隨著居民遷至大溪。

 

(一)建廟之緣由與改建過程

早年龜山島上的居民百分之百以捕魚為業。海上作業除了辛苦外,面對的風險亦較其他行業高。諺云:「行船走馬三分命」即可印證。當船隻在海上突遇大風浪時, 經常求助無門,僅能默禱神明保佑,以渡過災厄,所以島民禮敬神明十分虔誠。島上的拱蘭宮,建立於咸豐4年(1854),意寓拱衛縣民平安順遂。廟宇外型簡陋,初始並無任何神像,僅以一個香火袋為奉祀對象,之後才以三太子為主祭神。依據寺廟牆上的〈拱蘭宮沿革〉一文敍及在清代時,有位島民黃吳阿柑女士,從福建興化請來一尊哪吒三太子的神像,供奉在自己的家中膜拜。後來竟成為全島居民共同尊敬的神祇,於是眾人商議集資向黃吳阿柑的後代子孫購買三太子神像,並於光緒11年(1885年)著手建廟事宜。當時因島上建材取得不易,只能就地取材,故以當地的筆桐樹為主建材,並利用竹子與茅草舖設牆壁和屋頂。

 

昭和16年(1941) 島民發現北邊岸上有一艘無人的空船,船上卻有一尊媽祖神像。居民於是合議將神像延請至原先的太子廟內祀奉,但因媽祖受歷代帝王敕封多次,已為「天上聖母」的位階。神格在哪吒三太子之上,至此廟方即以媽祖為主祭神,改稱為媽祖廟。爾後廟中祭祀之神明漸漸增多,除了原先的三太子與媽祖外,尚有王天君、齊天大聖、土地公、三官大帝與木吒等諸位神明。從建造寺廟到村民集體遷村,曾經歷過二次大整修。第一次在民國38年,第二次在民國56年。目前島上的拱蘭宮造型即為第二次改建後的原貌,當時廟方主委陳石養先生與村民共同出錢出力,其過程雖不輕鬆但居民卻甘之如飴,因為此處是全村的信仰中心,從漁夫們擇定輪流牽罟日,到祈求漁船滿載而歸以及閤第平安等等,都是來到廟內求籤請神明裁奪與賜福。

 

(二)遷廟後之重建

民國64年集體遷村至對岸的大溪里之仁澤新村時,亦將廟中諸神祇請至大溪里, 計畫他日再建新的寺廟安奉諸神。終於在原拱蘭宮管理委會主委張福連與諸委員以及全村住民的齊心合作之下,新的拱蘭宮在68年落成。新的廟地位於仁澤新村上方,廟地是由大溪里居民陳金龍與陳金海昆仲無償捐獻的,佔地為320坪左右,連同後方的山坡地大約是3600坪。新的寺廟與原來龜山島上的原廟形制相同。新廟面向著太平洋中的龜山島。居民立意要世代的龜山島子民,知悉自己的原鄉在龜山島,永遠不忘本,頗有「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的念舊況味。

龜山里拱蘭宮 。( 張恆瑞攝)
龜山里拱蘭宮 。( 張恆瑞攝)
左:拱蘭宮前眺望龜山島 。( 張恆瑞攝) / 右:拱蘭宮旁巨型立式媽祖石雕神像 。( 張恆瑞攝)
左:拱蘭宮前眺望龜山島 。( 張恆瑞攝) / 右:拱蘭宮旁巨型立式媽祖石雕神像 。( 張恆瑞攝)

民國103年時拱蘭宮管理委員會主委張遠雄領銜諸委員,隨同宜蘭縣媽祖弘道協會至福建廈門湄洲祖廟天后宮、泉州文鋒天后宮、漳州烏石天后宮與賢良港天后祖祠「掛香」後,返鄉後乃決定建立一尊高大巨型的立式媽祖石雕神像立於拱蘭宮旁。經十方善信慷慨解囊,此石像於105年時完成,其高度大約為30公尺,居高臨下日日守望著村民出海捕魚平安滿載歸來,同時也期盼媽祖的慈悲護佑著世間的善男信女。

 

()祭祀日何以與誕辰日不同 

眾所周知媽祖之聖誕日為農曆323日,然而,拱蘭宮既以媽祖為主祭神,何以廟方慶典日期卻為615日?曾有人言之鑿鑿謂昔日龜山島上曾被一名道士施放符咒,閙得雞犬不寧,後經王天君神明降服。才得以恢復平靜的日子。然而,當筆者就教於土生土長的當地人簡英俊先生才知道實情並非如此。

 

原來在農曆三月時,正是漁民前往蘇澳捕撈旗魚、鯖魚、鯊魚、傘魚等等的時刻, 有些漁夫甚至遠到花蓮捕撈煙仔魚。倘若錯過魚汛期,天氣將漸漸熱了,魚群也會潛入深水區不易捕捉;且夏季又是颱風最易生成的時期,並不適合捕魚。所以,在323日時只有簡單的祭拜活動,直到六月半漁閑時期,才隆重舉辦慶典,此乃權宜之計,是眾人僉同的決定,且鄭重地擲聖杯請示過媽祖同意才做的改變。615日當日有媽祖神像的繞境活動,除了龜山里之外並擴大繞行至整個大溪里。同時從614日至616日一連三天,禮聘島內聲譽卓著的歌仔戲團搬演3天。

 

()寺廟與社區的活動緊密連結 

在現今多元的社會各類宗教五花八門吸引群眾信奉,但不管以前在龜山島居住, 或此刻來到本島;無論老一輩的村民或年輕的一代,他們對於媽祖信仰的真誠,卻始終如一。整個村落没有異教徒,因此這個社區的重要活動,始終與媽祖廟密切連結且相輔相成。這可從當地的社區活動中心、漁村文化館與拱蘭宮相互的建築物結構見出端倪。現在的龜山社區活動中心位於一樓,而陳列里民早年文物或是捕魚相關的用具之漁村文化館位於二樓,而二樓的樓頂卻是拱蘭宮的廟埕。能夠如此緊密設計當然是村民與信徒的組成分子完全相同,否則定有異議出現。

參考資料

  • 註1:莊英章、吳文星纂修,《頭城鎮志》(宜蘭,頭城鎮公所,1985年),頁1。
  • 註2:張文義總編輯,《蘭邑頭圍:那一年頭城耆老說故事》(宜蘭,頭城鎮公所,2018年),頁169。 
  • 註3:張文義總編輯,《頭圍蘭邑》,頁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