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53期-頭城寺廟今昔-經營方式不同(二)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二、經費來源多元化

頭城地區的寺廟,就其性質而言,大多屬於募建廟宇,即地方信仰形成後,為讓神靈有一永久的家,讓信眾有一固定祭祀之所,滿足共同、集體祭祀需求,由地方信眾倡議鳩資興建而成。廟成之後,舉凡廟宇空間的維護、例行事務的管理、祭祀及慶典活動的舉辦等,都需要經費來維持與支應,廟宇是信眾基於信仰需求共同起建,因此自始即擁有一定的群眾基礎,長久以來,來自於信徒自發性的奉獻,甚至無償提供土地使用,但要長期維持其應有的基本功能(服務),持續性的經費來源始終是寺廟在經營上必須要面臨的問題。

調查發現,頭城地區的寺廟經費除了部分廟宇有廟產、收取丁口錢外,香油錢、捐獻幾乎是各廟共通的經費來源,近年來則有光明燈、太歲燈、拜斗等各式宗教服務。是以,本節擬從頭城地區寺廟過去與現今之主要經費來源,逐項簡略說明如下,期能呈現完整的面貌,讓讀者從中瞭解其今昔差異。


(一) 早期經費仰賴信眾捐獻


1、廟(寺) 產收益
「廟產」,顧名思義,指寺廟所擁有的財產。調查結果發現,頭城地區寺廟名下擁有廟產可供其具有穩定收益者,計有草嶺慶雲宮、武營里福德廟、三山宮、北門福德祠、慶元宮、喚醒堂、東嶽廟、慶安堂、協天宮、開成寺、吉祥禪寺、佛光山靈山寺、順天府池府王爺廟、威惠廟等,這些廟宇的肇建時間大多落於清領時期,就地點而言則以位於市街、市街周圍及聚落中心者居多,且都稍具規模,顯示了歷史發展較早或位於交通要衝、市街、早期開發之聚落中心等廟宇,往往具有信徒廣布的優勢,若遇廟宇需要整修丶擴建時,集資規模丶動員能力丶地方仕紳的投入等,一向優於其他地方型廟宇。當所募經費於擴修殿宇後仍有餘裕,則購田置地,成為廟產,這些田地及房屋或做己用,或出租他者獲取收益,成為廟方固定收入來源之一。

2、香油錢
香油錢,其實就是民間俗稱的添油香,由信徒隨喜捐獻,意為藉此奉獻替神明添購燈油、線香等日常祭祀所需物品。一般寺廟中常可見正殿神桌上有一只透明壓克力箱(亦有其他材質,如木箱、鐵箱;體積較大者則置於神桌旁),上書「添油香」、「香油錢」、「捐獻箱」、「功德箱」、「賽錢箱」、「感恩箱」等字樣,信徒到寺廟參拜,或多或少都會掏出小額鈔票或硬幣投入箱中,聊表寸心。這些金額看似無多,隨著時間積累,聚沙成塔,積水成淵,亦可形成一筆可觀的數目,不論古今,都是廟宇的收入來源。在早期物價偏低的年代,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香油錢,卻是多數小型廟宇得以維持日常基本運作的重要經費來源。

開成寺感恩箱。(張恆瑞 攝)
開成寺感恩箱。(張恆瑞 攝)

3、丁口錢
祭典活動是台灣民間廟宇的年度盛事,它不僅是台灣民間信仰的文化現象,也是人們對神靈虔敬之心的具體彰顯。面對此一為數不小的經常性支出,地方則發展出丁口組織,以保經費來源無虞。據調查,早期頭城地區多數的庄頭廟(一個村里的信仰中心)若遇有如許平安、中元普渡、請媽祖或主神聖誕千秋等大型祭祀活動時,會向祭祀圈內各家戶收取「丁口錢」做為祭祀活動的各項費用。

所謂「丁口」,即「男丁女口」,分指家戶中的男丁與已婚女性,一般而言,口的費用是丁的一半。為使費用收取作業順利,廟方會製作「丁口簿」,詳載祭祀圈內各家戶的丁口數,並由頭家爐主挨門逐戶負責收取,若遇即將喜迎新生命的人家,則會將腹中胎兒視為男娃,以丁計收;若遇喪家則不收;是以,祭祀圈內誰家有人過世,又誰家即將迎來新生命,都瞭若指掌,可說是民間版的戶口普查資料。而家中所繳納的丁口費用愈高者,則意謂家中人丁興旺,在早年農業社會時代,常被認為是家族昌盛、子孫滿堂的福氣展現。


(二) 現今服務商品化,多方拓展財源


承前所述,早年廟宇經費主要仰賴信眾捐獻,其中丁口錢被視為是祭祀圈內信徒對該廟主神所應共同擔負的祭祀義務表現,成為地方廟宇舉行祭典活動時最為仰賴的經費來源。隨著時代更迭,價值觀念改變,丁口錢的收取面臨許多爭議與阻礙,此對規模不大,既沒廟產,香油錢又有限的地方性廟宇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然而,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各廟主事人員在相互觀摩、彼此模仿下,開始創造更多服務,為自己開拓財源。試就香燭收入、丁口組織沒落及近年蓬勃發展的點燈、安太歲、拜斗等商品化服務三大部分說明於後。

1、金紙香燭販賣
寺廟香油錢的有無繫乎信徒與香客人數之多寡,頭城地區因開發較西部晚,少有草嶺慶雲宮這類能夠每年吸引大批外地香客湧入的觀光型廟宇,而純依賴地方信眾,收入雖然固定卻是有限。故而,近年來許多廟宇於廟中準備香燭、金紙,把每次所需之量整好,並用紅色橡皮筋圈綁,方便有需求的信眾自行取用,而拿取的信眾只要在一旁的「捐獻箱」或「香燭捐獻箱」投入費用即可。多數廟宇對此並未規定價格,一概由信徒隨喜投入捐獻箱內,如果投得少,顯得不夠虔誠,若低於一般市價,又有欺神,占神便宜之嫌,所以投入金額大多落於20到50元之間,一來不會造成自己太大的經濟負擔,二來或多或少也算是藉此添些香油錢給神明。這在香油錢收入已不若以往的今日來說,對廟方也是不無小補。換言之,即廟方開始經營起金紙香鋪的生意,一方面為自己增加財源,另一方面也算是為許多年輕信眾解決金紙類型及用途的辨識難題。

左:北門福德祠將金紙捆好放置一旁。(張恆瑞 攝) / 右:開成寺香燭捐獻箱。(張恆瑞 攝)
左:北門福德祠將金紙捆好放置一旁。(張恆瑞 攝) / 右:開成寺香燭捐獻箱。(張恆瑞 攝)

2、丁口組織沒落
(1)丁口組織發展現況
據民國103 年的田野調查,頭城地區目前仍保有收取「丁口錢」傳統的廟宇計有14座,茲將各廟所屬性質及收取方式整理表列如附件。

早年,頭城地區的地方公廟多有收取丁口錢的傳統,是廟方倚重的祭典經費來源,隨著時代更迭,價值觀念改變,這個傳統正日漸消逝。由上表觀之,現今尚延續此民間祭祀組織型態者,大多分布於港口里以北沿海一帶,位於市區者僅武營里福德廟,顯示頭城沿海區域受時代奱遷衝擊小於其他地區,推測可能與居民組成結構及職業特性有關。所謂居民組成結構,係指居民多世居此處,缺乏移入者不同思維模式的滲透與挑戰,居民對傳統信仰意識根深柢固,過去傳統自然得以保存,延續至今。

其次,居民多靠海維生,即使今日捕魚技術與設備日新月異,海上安全、漁獲豐收與否,仍要看老天爺是否願意賞口飯吃,強烈的信仰需求,加上廟方財源有限,故而仍需仰賴傳統的丁口組織模式,方能確保祭典活動得以順利舉辦。收取方式則受到兩性平權觀念影響,廟方與時俱進,不分男女皆收取相同金額,費用皆不高,大約50至300元不等,仍依循傳統丁、口分計者已經不多。

以更新里福德廟為例,民國103年調查時,該廟仍採取傳統的丁口分計制,然由民國109年農曆2月初2福德正神千秋時,廟中所張貼的「丁仔單」顯示,該廟雖仍維持祭祀圈內居民需繳納丁口錢的傳統,但已改為不分丁口收取,可看出丁口組織的變化趨勢。

更新里福德廟民國109 年請媽祖時的丁口資料。(張恆瑞 攝)
更新里福德廟民國109 年請媽祖時的丁口資料。(張恆瑞 攝)

(2) 各廟獨立運作的特例─大坑里
一般而言,廟方收丁口錢是以其祭祀圈內的居民為主要對象,表中的庄頭廟,收取對象為該里全體居民,角頭廟範圍較小,則僅及於該廟祭祀圈內之居民,即使同屬一個行政區,亦是各廟獨自收取,獨立運作。如,外澳里的接天宮、理安宮及慶天宮;港口里中南港口的港口福德宮及北港口的董慶寺等。較特別的是未見於表中的大坑里,亦有收取丁口錢,但係由里長每年統一收取,再做統籌分配。

會出現此一運作特例,蓋因前揭各廟多屬角頭廟,祭祀圈少有交疊之故。而大坑里內的三個聚落,以協天宮為中心,北側稱為汕尾,以南稱南頭,各以威靈廟及中興宮為聚落信仰中心。協天宮因歷史悠久,祭祀圈範圍含及全里,地方稱之為「大廟」,展現其主廟地位。由於協天宮與前述二廟在信徒結構上重疊性高,故由里長統一收取,減少信徒經濟負擔,並以具有主廟優勢的協天宮取得較多的資源應用,而在性質上屬於角頭廟的中興宮及威靈廟則是每年可配得一定金額的款項供其活動開銷,三座地方廟宇之間的聯結性極高,形成各廟獨立運作的特例。

(3) 家戶緣金取代丁口錢
下埔福聖廟維持廟宇運作的經費來源除了收取傳統的丁口錢外,亦有另以家戶為單位的「土地公錢」。耆老口中的「土地公錢」其實是類似今日常見的「緣金」。所謂「緣金」,係「結緣金」的簡稱,本指與寺廟締結善緣,以歡喜心奉獻而出之財物,因此,亦有人認為前述的香油錢為緣金。承前所述,隨著信仰的多元化,個人價值觀念改變,今日廟方在收取丁口錢時受到不少阻力。基於尊重個人意願與信仰自由,這種以歡喜心自由奉獻的觀念與用語,就被許多地方公廟順理成章地加以應用,既然丁口錢收取引發之爭議層出不窮,廟方索性廢去丁口,改以家戶為單位,稱為緣金,委請村里內各鄰鄰長協助收取,並由廟方開立收據。當然,金額可自由樂捐,若遇有家戶不願繳交,亦予以尊重,避開不必要的爭議,其實,它就是早年丁口費用的形式轉化。調查發現,頭城許多早年有收取丁口費用的廟宇今多已改採此一方式,成為發展常態。

福聖廟開基土地公。(張恆瑞 攝)
福聖廟開基土地公。(張恆瑞 攝)

3、點燈服務商品化
據宗教學者蕭登福的研究,燃燈原用於照明,至戰國時期(前475~ 前221)已漸有宗教冥界照幽及升入神仙世界之意涵。33 漢後的道經,大量運用燈儀來禳災、治病、延生,使生者身安家泰,富貴昌盛;佛教亦有點燈供佛的儀式,原意指在佛前加油點燈,祈求光明。而民間俗信,每個凡間的人在天庭上都有一個「元辰」相對應。「燈」即是本命元辰的象徵,元辰若光彩,就會身體健康、運途順遂。今日廟中常見的點燈服務有光明燈、太歲燈及斗燈三者,茲分述如下。


(1) 光明燈
早年的光明燈是用蠟燭或油燈,燃燒時限及燃煙為廟方造成許多困擾,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今則以燈泡替代,改以插電燈座來維持常年不滅,元辰永保光彩。頭城地區寺廟中的光明燈燈座以塔型和壁龕型為主,塔型光明燈因塔座量體大,常見於三開間以上廟宇;而量體更大的柱型光明燈則見於草嶺慶雲宮等信徒廣布,格局屬於多殿式的大型化廟宇中。室內空間有限的廟宇,為免占用祭祀空間或造成廟中空間的壓迫感,則多採用壁龕型的光明燈,如南門福德廟。由於燈座皆採分層設計,以最小空間創造數量最大化,近年來已成為台灣各大小廟宇提供的基本收費服務項目,一來滿足信眾信仰需求,二來為廟宇創造收入,可謂雙贏。特別是每到新春
期間,常可見信眾至廟中為一家大小進行點燈登記,祈求來年順利平安。

左:靈山寺壁龕型光明燈。(張恆瑞 攝) / 右:中崙中興廟塔型光明燈。(張恆瑞 攝)
左:靈山寺壁龕型光明燈。(張恆瑞 攝) / 右:中崙中興廟塔型光明燈。(張恆瑞 攝)

近年來,部分廟宇將光明燈的概念擴大化,結合廟中祀神或洞悉信眾祈願心理,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燈,如頭城城隍廟的「文昌燈」、竹安鎮安宮的「財神燈」、「虎爺燈」、佛教寺院中常見的「藥師燈」等皆係與各廟所祀神尊有關;「元辰燈」、「平安燈」、「財利燈」、「財源燈」、「財庫燈」等則是具有滿足信眾祈願目的之意涵,以吸引更多人潮,畢竟對長期依靠信徒奉獻為主的廟宇而言,人潮才能帶來錢潮。有些廟宇更依燈的性質、設燈位置而又有不同的價格收費,信徒可依自己的需求及經濟能力加以選擇,縱使名目繁多,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們所彰顯的都是人們內心對信仰與人生追求的渴望。

城隍廟文昌燈。(張恆瑞 攝)
城隍廟文昌燈。(張恆瑞 攝)

(2) 太歲燈
承前文所言,光明燈除了與廟中祀神結合而發展出「文昌燈」、「財神燈」等各式不同的燈外,亦與原來的太歲信仰結合,發展出「太歲燈」。俗諺有云:「太歲當頭坐,無災恐有禍。」姑且不論此語靈驗性有多少,由新春之際,信眾紛至各寺廟登記安太歲的盛況來看,顯示太歲信仰早已深植台灣民眾的思想與生活。太歲信仰源於古人對星辰(木星,即歲星) 的崇拜,在太歲當頭及對沖年時,皆應避諱並禮敬太歲,因此,俗信認為沖、犯太歲者來年恐運途不順,病厄纏身,故需安太歲方可化災解難,以保平安順遂。

早年,民眾大多在家中正廳自行安奉太歲,農民曆中亦印有太歲符供民眾自行運用,而後有寺廟統一為信眾安太歲,甚至增設太歲神祭祀,演變成現今民眾到廟裡安太歲的現象,復因命理術數崛起、媒體報導及相互觀摩仿效,形成一股風潮。


頭城地區提供信眾到廟中安太歲者,多屬村里型或聯庄型廟宇,如草嶺慶雲宮、大安廟、慶元宮、城隍廟、中崙中興廟、順天府池府王爺廟等,部分角頭廟如鎮海宮、理安宮、振興宮等亦有之,雖同是替信眾安太歲,各廟呈現的類型卻不盡相同,如擁有龐大建築群及廣大信仰群眾的草嶺慶雲宮另設一獨立祭祀空間,名為「太歲殿」,祀有六十尊太歲神尊;頭城城隍廟奉祀太歲神牌,福興廟則是以太歲符祭祀,形式多元,各異其趣。近年來,為因應時代潮流,滿足信徒需求,福興廟由原來的太歲符類型改以現代科技型的太歲神燈牌呈現。部分廟宇更有「太歲燈」的新服務出現,不僅讓信徒便於就近滿足祈福禳災的信仰需求,亦為廟方增加收入,充實財源,是以,傳統的安太歲習俗便與時俱進,以不同以往的多元形式呈現,成為廟方新興的便民服務。

左:草嶺慶雲宮太歲殿。(張恆瑞 攝) / 右:福興廟以太歲符拜太歲。(張恆瑞 攝)
左:草嶺慶雲宮太歲殿。(張恆瑞 攝) / 右:福興廟以太歲符拜太歲。(張恆瑞 攝)
巾山宮太歲燈及太歲燈牌。(張恆瑞 攝)
巾山宮太歲燈及太歲燈牌。(張恆瑞 攝)

(3) 斗燈

台灣常見的「斗燈」造型係由燈、米、劍、尺、剪刀、秤、鏡、斗傘、斗籤等各項器物置入於圓形斗筒之中所組成,是道教禮斗儀式所用之法器。「禮斗」,又稱「朝真禮斗」,俗稱「拜斗」,是「禮拜星斗儀式」的簡稱。「斗」指「南斗星君」及「北斗星君」,北斗主「解厄」,南斗司「延壽」。 道教相信人的魂魄起源與歸宿都在「斗府」,因此,斗亦被理解為本命元辰,人的本命元辰是與天上的星辰相結合的,本命元辰神為個人之保護神,禮斗就是祭拜自己的本命元辰,以祈解厄延壽,元辰光采。

頭城地區有拜斗的廟宇並不多,中崙巾山宮、淨根慈惠堂偏屬私人信仰,此暫不討論,地方公廟部分則有草嶺慶雲宮、接天宮及鎮安宮。一般而言,禮斗法會在春、秋兩季舉行,進行法會時,廟方會為參與法會的信眾點燃斗燈,並委請道士前來主持禮儀,是神聖而隆重的宗教儀式。各廟在做法上則略有不同,草嶺慶雲宮是在每年農曆正月15 日開斗燈,12月15日舉行完經謝斗,每逢朔望,斗場添油、添燈,延請道士課頌禮懺,為斗主祈福解厄添福壽;接天宮則於農曆9/1或9/2始,共舉行五天,名為「太上覃恩護國佑民植福朝真禮斗」;鎮安宮(五路財神廟) 的「祈安增壽禮斗法會」則於農曆4/12至4/14舉辦,為期三天。

除法會舉行的日期不同、天數不等、名稱各異外,斗的種類亦是琳琅滿目,草嶺慶雲宮除了最原始禮斗概念中的南斗(添壽)、北斗
(消災) 外,尚有金天公斗、副金天公斗、玉皇斗、天公斗、中斗、東斗、西斗、總斗主、副總斗、本命元辰斗、恩主公斗、觀音斗、聖母斗、福德斗、水仙斗、平安斗,讓人眼花瞭亂;外澳接天宮的禮斗則亦分平安斗及各類神明斗,由上可知,今日的禮斗法會已把本意為求禳災延壽的「星斗」崇拜,擴張到「神祇」崇拜及滿足信徒各種需求的「功能斗」。

竹安鎮安宮禮斗。(張恆瑞 攝)
竹安鎮安宮禮斗。(張恆瑞 攝)
左:草嶺慶雲宮各種功能斗。(張恆瑞 攝) / 右:竹安鎮安宮安禮斗處。(張恆瑞 攝)
左:草嶺慶雲宮各種功能斗。(張恆瑞 攝) / 右:竹安鎮安宮安禮斗處。(張恆瑞 攝)

雖然拜斗所需價格較高,以參與人數來說,遠不及於前述點燈服務,但由於上述三廟共通特色是信徒廣布,並不侷限於當地居民,因此每年進行拜斗的民眾亦甚可觀,此由鎮安宮拜斗殿及草嶺慶雲宮的斗姥元君殿裡所陳設的禮斗觀之,即可窺其一二。也就不難理解鎮安宮為何能對里內進行貧民救濟,並常態性地贊助竹安國小獎學金、補助竹安國小愛心媽媽隊和社區巡邏隊了。當然,擁有廣大信眾的草嶺慶雲宮亦不遑多讓,如捐贈大里國小「偏鄉學生服務用車」;每年草嶺古道芒花季活動時,提供免費粥品給遊客飽餐等,類此都是廟宇在財務狀況許可的情況下,發揮社會福利服務及慈善救濟功能的實例,從中亦可看出廟宇發展拜斗服務,確實能為廟方帶來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成為廟宇倚重的新興經費來源。

草嶺慶雲宮於草嶺古道芒花季時提供免費粥品給遊客飽餐。(張恆瑞 攝)
草嶺慶雲宮於草嶺古道芒花季時提供免費粥品給遊客飽餐。(張恆瑞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