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日治時期軍事遺構調查-美軍空襲宜蘭(三)

蘭陽博物館

-節錄自蘭陽地區⽇治時期軍事遺構⽂化資源調查計畫成果報告書》

第161期-2024年2月號

編按

臺灣的戰略位置優越,在 1944-1945年間,成為美、日兩國航空對決的主要戰場。宜蘭因位處東北部,銜接琉球至臺灣之空中防線,又有廣大的平原、沙灘,可供登陸與補給,加上擁有蘇澳港,並配置三座機場,成為日本部隊南向東南亞的關鍵地位。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在2018年執行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以宏觀視角、區域定位及軍事功能之探討,此案在2019年完成結案報告,還原了宜蘭地區在臺灣二戰史上扮演的角色與歷程,本刊將逐期擇要刊載,讓後世重新認識、理解刻劃於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跡痕。

美國陸軍航空軍來襲

海軍艦載機的空襲尚未結束,以菲律賓為基地的美國陸軍第5航空軍就展開了對臺灣的炸射。第5航空軍空襲臺灣的目的,主要是支援美國陸軍第6軍團反攻呂宋島。尤其是1945年2月3日到3月3日的馬尼拉攻防戰,更是必須要提防由臺灣南部起飛的日機騷擾。[1] 

而在拿下馬尼拉以後,除了要持續掃蕩呂宋島的日軍殘部之外,美軍還必須要支援1945年4月發動的沖繩戰役。所以癱瘓臺灣島上的日軍航空力量,直到戰爭在1945年8月結束以前,都還是美國陸軍航空軍的當務之急。幾乎就在海軍第22中隊結束了對宜蘭的掃蕩任務後,臺灣就迎來了美國陸軍航空軍的空中攻勢。這些由第5航空軍發起的打擊,大多除了戰鬥機之外還伴隨著B-24與B-25等轟炸機。他們有著海軍艦載機所沒有的掛彈量與遠航程,而且對目標的攻擊也更為隨機,甚至還會針對城市進行攻擊,以瓦解臺灣人民對日本戰爭機器的支持。所以第5航空軍在臺灣人心中留下的印象,其實遠比第14航空軍、第20轟炸機司令部以及第38特遣艦隊來得更為深刻。

美國陸軍第5航空軍對宜蘭的大規模轟炸始於1945年4 月,發起空中攻勢的主要原因在於臺中、虎尾、松山、高雄、新竹、臺南與宜蘭的機場將會與九州南邊奄美群島上的機場一起為日本海軍第1航空艦隊所利用,襲擊琉球外海的美軍艦隊。除了海軍航空隊外,由山本健兒師團長在臺灣指揮的第8飛行師團,亦計畫以石垣島或者宮古島等小型基地為據點,騷擾實施沖繩登陸作戰的美軍。[2] 

更令美軍心生警惕的,是日軍在宜蘭機場上還有以零式戰鬥機、九六式艦上爆擊機以及九九式艦上爆擊機為主力的特別作戰攻擊隊。1945年4月1日上午,30架來自第43轟炸機大隊與第22轟炸機大隊的B-24解放者式轟炸機襲擊了宜蘭機場。與此同時,還有第38轟炸機大隊的B-25米契爾式轟炸機18架轟炸了花蓮。[3] 雖然這次的空襲給宜蘭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但卻沒有摧毀日軍在東海岸的航空力量。[4] 

做為全球海洋殖民霸權,做為同盟國的英國在歐洲戰場局勢穩定後,亦派遣皇家海軍太平洋艦隊(British Pacific Fleet)以美國海軍第57任務編組艦隊(Task Force 57)的名義,投入奪取琉球的戰役。在代號「冰山烏龍」的行動下(Operation Iceberg Oolong),他們於4月12日及13日兩天空襲了臺灣北部。4月13日當天,由英國皇家海軍勝利號航空母艦(HMS Victorious)上起飛的復仇者式轟炸機與海盜式(Corsair)戰鬥機,在完成了對臺北松山機場的炸射後,於返航途中又攻擊了宜蘭機場。宜蘭機場上總計有12架敵機遭到皇家海軍的攻擊。[5] 英國皇家海軍的參與,使得戰時空襲臺灣的盟軍組成更為「國際化」與「多元化」。這批「貴客」,也是太平洋戰爭結束前唯一造訪宜蘭上空的英軍戰機。在這次的插曲結束之後,美國陸軍第5航空軍又重新扮演起空襲宜蘭的主角,持續掃蕩藏匿於東臺灣各機場的日軍特攻飛機。

英國太平洋艦隊的空襲結束後的第三天,來自美國陸軍第5航空軍第380轟炸機大隊的B-24再度襲擊了宜蘭。這次在宜蘭上空,B-24在空中遭遇到了升空攔截的日機,雙方一度大打出手。第531中隊的成員回報,攔截他們的飛機當中,甚至還包括了愛知航空機生產,被盟軍賦予「葛蕾思」(Grace)外號的流星艦上攻擊機。[6] 過去美軍只能藉由日軍戰俘之口,瞭解關於流星的情報,從來沒有人能親眼證實這款攻擊機的存在。不過在當天的空戰中,第380轟炸機大隊情報官勞洛爾(John E. Lawlor)與卡農(Grant C. Cannon)就判斷出眼前試圖攔截B-24轟炸機的為流星攻擊機。但做為艦上攻擊機的流星,其實並沒有被部署到臺灣,所以第380大隊遇到的,應該是同樣由愛知公司生產,來自於新竹基地的彗星艦上攻擊機。在返航途中,B-24還將一批在東臺灣空域活動的英軍海盜式戰鬥機誤判為日軍予以掃射,引起皇家海軍的抗議。[7] 

4月18 日,來自第38轟炸機大隊第71、第405與第822等三個中隊的18架B-25轟炸機,在第3突擊大隊的P-51D野馬式戰鬥機掩護下攻擊宜蘭南機場。他們在機場上空投下了大量傘降破壞彈。但是南機場掩體內的日機大多數已經撤離,只剩下少數毀損的飛機供B-25繼續破壞。[8] 雖然徹底失去了制空權,駐紮宜蘭機場的日本陸軍還有海軍航空隊也並不是完全的坐以待斃。為了支援沖繩防衛作戰,第8飛行師團麾下駐紮於宜蘭南機場的飛行第105戰隊,就曾試圖以三式戰鬥機「飛燕」對臺灣外海的美國海軍航艦施以反擊。

5月4日晚上7點,一架來自宜蘭的「飛燕」就突破F6F的包圍圈,試圖衝撞在沖繩慶良間群島整補的護航航空母艦桑加蒙號(USS Sangamon)。結果這架「飛燕」在桑加蒙號右舷處上空,被航艦上的防空火砲打成了一團火球。隔日,第8飛行師團動員更龐大的空中武力攻擊美軍艦隊。這次,四架來自第19與第105飛行師團的「飛燕」由宜蘭起飛,與從宜蘭南機場出發,隸屬獨立飛行第43中隊的六架九八式直接協同偵察機會合後,由一架來自臺東獨立飛行第47中隊的一式戰鬥機「隼」帶領下對沖繩外海的美軍艦隊實施特攻作戰。他們的行蹤很快就被美國海軍驅逐艦卡威爾(USS Cowell)號所發現,於是一場長達20分鐘的激烈海空戰便爆發了。

由臺灣東海岸起飛的這11架自殺飛機就被驅逐艦卡威爾號、關號(USS Gwin)以及LCS 54、LCS 55以及LCS 110等大型支援登陸艇通通擊落。受到氣候不佳與視線不良的影響,這場空戰中美軍艦艇沒有得到任何空中支援,期間還發生驅逐艦關號艦體正中央遭自殺飛機擊中的事件,但美國海軍還是僅依靠這些船艦,擊敗了來自宜蘭與臺東的日本空中武力。[9] 
第8飛行師團的奮力一搏,仍無法扭轉日軍在沖繩戰場上兵敗如山倒的局面。而且在瓦解了宜蘭、花蓮與臺東的日軍航空戰力後,第5航空軍就不分軍民的對東臺灣展開城市空襲。推行此戰略轟炸的原因,是為了瓦解日本與其殖民地人民抵抗盟軍的決心,確保戰爭早日結束。

從理論觀之,義大利空權大師杜黑(Giulio Douhet)曾提出《制空論》(The Command of the Air),所謂戰略轟炸(Strategic Bombing)本身就是配合一戰後在全球興起的「總體戰」(Total War)理論問世的。既然政府發動戰爭的動機來自於人民支持,那麼打擊人民就成了結束戰爭的一種手段。[10] 

1945年5月31日,盟軍除了轟炸臺北,但其實在同一天,第5航空軍的第38轟炸機大隊與第345轟炸機大隊也以24架B-25轟炸機炸射了宜蘭市區。但此規模的空襲行動,與出動了上百架B-24規模的臺北大空襲自然是無法相提並論。[11] 而且即便是空襲重災區的宜蘭市中心,也因為空襲警報的設置還有總督府的疏散政策,居民大多數早就已經離開。所以第5航空軍即便真正採取城鎮空襲,但給宜蘭無辜民眾帶來的傷亡其實是相當有限的。伴隨著第5航空軍轉移到沖繩,與第7航空軍聯手支援第20航空軍對日本本土的空襲行動,對臺灣的空中攻擊,在美軍解放了沖繩之後逐漸緩和。

但是在心理上,美軍的轟炸確實瓦解了臺灣民眾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支持與向心力。消極的「抗日情緒」,也因為第5航空軍的空中打擊而在臺灣人民的心目中產生。游素珍回憶,當時臺灣老百姓曾經被日軍動員到機場去幫忙做假飛機與推飛機,暴露在美軍的空中打擊範圍之下。

只是根據老人的描述,大家看到「皇軍」的飛機被炸毀,不僅沒有產生對「美帝國主義」的敵視,反而還有些幸災樂禍。包括游素珍在內的宜蘭孩童們,一邊推著日本人的飛機,一邊用閩南語喊著「火燒免推」的童言童語。意思就是,希望日軍的飛機早點被全部燒光,大家就不需要再推了。在那個軍國主義充斥整個臺灣的時代,發表希望盟軍戰機把日本飛機燒光光的言論,如果被特高警察聽到是相當危險的。游素珍她們也常常被大人警告,不要在日本士兵面前講這些「冒犯皇軍」的言論。

但是講或不講,臺灣人心理上對日本人的敬畏與懼怕,到了此刻已經煙消雲散。[12] 

戰火蹂躪後的宜蘭

相較於其他城鎮,宜蘭遭到空襲的情況並不是最嚴重的,第5航空軍的打擊目標還是以高雄、臺南、基隆、新竹、臺中與臺北等大型城市為主。針對上述六座城市,日軍共執行3,214架次的任務,投下8,435噸的炸彈。[13] 

戰後美軍在國民政府協助下,對包括宜蘭在內的臺灣城鎮進行損害評估調查。1945年5月31日對宜蘭的空襲,雖然遠遠比不上同一天的臺北大空襲,但根據美軍提出的《空襲損害報告》(Formosa Bomb Damage)指出,該日空襲行動對東臺灣這座城鎮帶來的傷害最為慘重。第5航空軍出動三波B-25轟炸機編隊,以平均每波六架的規模空襲宜蘭,導致140平民死亡、10棟房子焚毀、172棟全毀、59棟嚴重損毀還有121棟輕微損毀。很多炸彈甚至直接命中防空洞,令跑警報的百姓慘狀雪上加霜,鐵路亦遭到波及。空襲程度第二慘烈的日子,則是5月19 日,當天有兩棟滿載白糖的倉庫被炸掉。美軍空襲宜蘭的主要目的,是尋找特攻隊的作戰基地並加以銷毀。但是在這些空襲行動當中,也難免給平民帶來附加損害。如第5航空軍在4月1日與4月2日對宜蘭實施的大規模空襲,就導致20名宜蘭民眾死傷。[14] 

根據日本總督府提供的資料,宜蘭與彰化、屏東還有花蓮港都屬於被摧毀50%機能的城鎮。[15] 

參考資料與註釋

[1] W. F. Craven & J. L. Cate, The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V): The Pacific: Matterhorn to Nagasaki,June 1944 to August 1945(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 p.473.

[2] Robin L. Rielly, Kamikazes, Corsairs, and Picket Ships: Okinawa, 1945(Chicago: Havertown, 2008), pp.87-89.

[3] W. F. Craven & J. L. Cate, The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V): The Pacific: Matterhorn to Nagasaki,
June 1944 to August 1945(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 p.483.

[4] Robin L. Rielly, Kamikazes, Corsairs, and Picket Ships: Okinawa, 1945(Chicago: Havertown, 2008), p.102.

[5] David Hobbs, The British Pacific Fleet: The Royal Navy's Most Powerful Strike Force(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7), p.148

[6] Flying Circus 380th Bomb Group, NARA via Fold3, p.57.

[7] Flying Circus 380th Bomb Group, NARA via Fold3, p.57.

[8] 張維斌,《空襲福爾摩沙》(臺北:前衛,2015),頁217。

[9] Robin L. Rielly, Kamikazes, Corsairs, and Picket Ships: Okinawa, 1945(Chicago: Havertown, 2008), pp. 218, 226-227.

[10] Giulio Douhet, The Command of the Air(Washington: Air Force History and Museum Program, 1998), p.50.

[11] 張維斌,《空襲福爾摩沙》(臺北:前衛,2015),頁294。

[12] 〈耆老憶二戰!臺灣遭美軍狂轟猛炸 總督府如廢墟〉,《三立新聞網》,(2015年11月3日),網址: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03963.

[13] Area Bomb Study Five, Formosa Area (34th Statistical Control Unit, 1945), Appendix. A, NARA via国立国
会図書館.

[14] Formosa Bomb Damage Survey Party, Formosa Bomb Damage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
1945), NARA via国立国会図書館, pp.47-50.

[15] Wesley F. Craven and James L. Cate, The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Vol. V, the Pacific: Matterhorn to
Nagasaki, June 1944 to August 1945 (Washington D. C. : Office of Air Force History, 1983), p.487.

計畫資訊

計畫名稱:蘭陽地區⽇治時期軍事遺構⽂化資源調查計畫

計畫執行:木本設計有限公司

委託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執行時間: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