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71期-王玉蘭女士客家文物收藏

文:蘭陽博物館 提供/圖:林怡靚

王玉蘭女士
王玉蘭女士

 

我是家族移來南澳的第三代。我們是竹東人,現在與新竹那邊的親戚也都還有聯繫。日本時代,我阿公因為種作與人爭田水,時常搞得很不愉快,後來憤而帶著妻小,也就是我媽媽他們,遠走他鄉來到這裡焗腦和抽藤。我阿公沒有生兒子,只有兩個女兒,一個後來成為羅東成功國小校長夫人,而我爸爸則是花蓮圖書館館長,都是外省人。我因為從小是跟阿公阿嬤(外公外婆)住在一起,鄰居也幾乎都是客家人,都是以客家話交談,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會講客家話了。

魚筌(沖笱、捕魚籠、捕魚器、篙仔、河仔、魚篧仔),《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是成語「得魚忘筌」的由來,喻人功成而忘其憑藉。而筌,也就是竹製的捕魚器,所以可能早在漢代以前就有這種捕魚工具 魚筌是一種定置網魚的撈具,多以桂竹編成,大小視捕魚的種類而定。其原理係利用竹篾編製籠簍,內部口頸端為斗形結構,雙層的出入口施以竹篾倒插內縮,使用時大都利用有落差的溪流淺灘,砌成V字形石磊,尾端置魚筌,將喇叭開口朝向上流,讓溪水順勢直向筌口中央流進,魚蝦即隨水而下進入筌內
魚筌(沖笱、捕魚籠、捕魚器、篙仔、河仔、魚篧仔),《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是成語「得魚忘筌」的由來,喻人功成而忘其憑藉。而筌,也就是竹製的捕魚器,所以可能早在漢代以前就有這種捕魚工具 魚筌是一種定置網魚的撈具,多以桂竹編成,大小視捕魚的種類而定。其原理係利用竹篾編製籠簍,內部口頸端為斗形結構,雙層的出入口施以竹篾倒插內縮,使用時大都利用有落差的溪流淺灘,砌成V字形石磊,尾端置魚筌,將喇叭開口朝向上流,讓溪水順勢直向筌口中央流進,魚蝦即隨水而下進入筌內

王玉蘭女士,38年次,會講客家話,是南澳國小的退休教師,從王老師的言談與對長輩的稱呼,我們不難發現,父親是外省籍的她,其實較為親近母方的家族,她覺得自己源於竹東,有著強烈的客家認同。

 

王老師的家很特別,前屋就在蘇花公路邊,我們必須穿過前屋才得以進入後面真正的住家。而這麼一段走道的兩旁就已推放了許多的古文物,陶甕、醬缸、農具、舊桌、老木櫃,木櫃裡放著古工具,鐵鎚、柴刀、鐮刀、老虎鉗…。進得屋後,又是隨處可見老物件,被擺著、掛著、使用著。這是一幢三層樓房,一樓最多的就屬陶瓷器皿了。她說起源由:

 

當時我就感覺起步太晚了,那時候大部分人家都蓋了新房子,把很多東西都丟掉了。

 

那是…民國86年,南澳國小要收集原住民的古物,我們都利用星期三的下午出去找。我跟校長說:「你們都是收集原住民的古物,那我來找找我們漢人的東西,看看大概還有沒有?」所以我從那時候開始走出去,到處問,誰有,我就向他們買,大部分都是買的,而且都是這邊當地的東西!我一樓和室的床鋪底下整個全都收納陶瓷類的古物,因為我在花蓮師院有上陶藝課,看到陶土能夠做出這麼多種東西來,使我對它有了很特別的感覺。然後我就開始去問,你們有沒有啊,開始一個一個收集起來。

 

人的東西,看看大概還有沒有?」所以我從那時候開始走出去,到處問,誰有,我就向他們買,大部分都是買的,而且都是這邊當地的東西!我一樓和室的床鋪底下整個全都收納陶瓷類的古物,因為我在花蓮師院有上陶藝課,看到陶土能夠做出這麼多種東西來,使我對它有了很特別的感覺。然後我就開始去問,你們有沒有啊,開始一個一個收集起來。

床鋪底下整個全都收納陶瓷類的古物,這些都是王老師的寶
床鋪底下整個全都收納陶瓷類的古物,這些都是王老師的寶

 

令人驚訝的是,這兒連以前小朋友玩碟仙的小茶杯也有;好幾個,上頭的字樣也不同。還有舊時代用推車甚或挑擔沿街叫賣粉圓給客人所用的碗!有些品項種類也多,同中有異。以豬油甕來說,下槽、上槽(防蟻),有耳、無耳,可吊掛、不可吊掛,綁著繩、無綁繩,都有。為什麼還把繩子留著?因為她發現綁法很特別,繩子上頭還編有花樣。

豬油甕
豬油甕

 

她的收藏以小型日常生活的器具居多。桌子、床、衣櫃、菜櫥之類的大件古物因可擺置的空間不夠,雖有機會取得,也不得不忍痛放棄。她說:「之前有人要賣八腳床給我,可是我就在想,這個…我要擺在哪裡啊?那時候我們家還只有兩層樓尚未加蓋三樓,所以也只好算了算了,不要了。」就著文物來分族群她覺得有困難,而若以當初取得的來源是否為客家,那她是可以明確點出的。她表示:

 

我所收集絕大部分是漢人的古物,原住民的只有一些些。原住民的不說,我這裡漢人的東西幾乎都是從客家人手中取得的,外省嘛…有一位是那種外省客家,至於福佬人的僅只幾件而已。漢人有福佬、有客家,而客家人用的東西和福佬人用的東西,許多是有重疊的,我自己很清楚取得來源是不是客家,但是如果單單看東西,大部分是沒有辦法去做族群分別的,除非像焗腦的器具,那就肯定是客家的,客家人才有!

造型像個優雅鵝頭的鋒子,為刨樟樹匕的特殊工具
造型像個優雅鵝頭的鋒子,為刨樟樹匕的特殊工具

當初客家先民來到大南澳為的就是採製樟腦,可惜當時的製樟器具還留存至今的並不多。王宅三樓的老木箱裡珍藏有一把刨樟樹匕的特殊工具,有人稱做腦刀,內行一點的名稱應該是「鋒子」、「鋒鏟」或「金風」,特別的是,這把鋒子與各地客家文物館之所藏,造型並不同,一般所見大抵柄長46公分,鐵製鋒利約43公分,鋒利口徑約二寸半的半圓形向內小彎,手握的木柄較短,從鋒子的後枕插入。

 

而王老師所持的這把,造型像個優雅鵝頭,木柄是鵝頸,長約26.5公分,鋒鐵的部分長度僅約15公分,半圓內彎,上有兩孔,木與鐵之間亦非插入式組合,而是在鵝嘴處削木使之與鐵做同弧度彎曲貼附,再以鐵釘釘入兩孔後折彎固定。這鋒子的原主人是王玉蘭老師已故的叔公劉利靜(1912-1997)。劉先生在地方上是極受敬重的人物,為大南澳地區客家人的信仰中心「八仙宮」的創辦人。八仙宮原本設於山中大灣溪畔,大灣溪時有土石流,若逢颱風、雨季,對外交通即受中斷,因此後來改遷至南強里。王老師所持較具客家代表性的收藏多半與她這位叔公劉利靜有關。她談起這把鋒子當初怎麼會到她手上的:

 

我叔公一個人住在山上的一座小廟,八仙宮。他每逢初一、十五都拜得特別澎派(豐盛),雞、鴨、魚…反正就是要很多很多,要煮32道!之前是有人會去幫他煮,後來那個人沒再去幫忙,有一次我去山上拜訪叔公,他提起,現在初一、十五拜拜都沒人幫他煮飯了。我告訴他,我平常要上班沒辦法,但如果碰上星期六、星期日,那麼我可以來幫忙,後來我有幫他煮兩三次。

 

有一回我為了找古物去山上拜訪他,問他可有什麼呢?他才把這支送給我。他告訴我這個是他們以前焗腦時刨樟樹匕的工具;黑麻麻的,卻很珍貴,是他以前用過的東西!他還示範了一下要如何使用。樹幹鋸下後從底部開始這樣一直剷剷剷,剷上來…,以前全都是靠人工,真是很辛苦。他年輕時來大南澳就是從事焗腦,而由於所帶來的家中神尊李鐵拐非常靈驗,護佑大家平安,信眾越來越多才致形成宮廟。

 

叔公給她的,除了這鋒子,也還有其他。她隨手抓一件說:「這把柺杖也是叔公給的,他自己製做自己使用。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木頭?很堅硬卻又很輕很輕,使用起來毫無負擔。」她覺得所有收藏中最有特色的是兩支舀粥的木杓(右下圖),不過類似的福佬人也有在用,客家味道不足。王老師的收藏幾乎都是客家人的老東西,而這些文物中最有客家色彩的應該是牆角那兩根扁擔:

 

我覺得這是客家的!福佬的兩端有鉤。我有一個義父,也是客家人,這兩根扁擔是他送給我的。我覺得很珍貴。扁擔的兩端本來沒有花,是我叔公後來再編上去的,他認為那上面應該要有花。那是有一次他去我義父家,我也去,義父說起送我扁擔的事,他倆用客家話在講說那個上面「有花冇(有沒有花)?」他因一時忘記怎麼做了,還先用包裝紙箱的打包帶編,並說:「該是用藤皮來做。」那時我剛好之前有向原住民買了一些藤皮,就說:「藤皮,涯有涯有(我有我有)!」叔公命我:「擔竿(扁擔)拿來,涯做(我做)!」他那時已90幾歲了。

 

左:舀粥的木杓 / 右:叔公編上去的花
左:舀粥的木杓 / 右:叔公編上去的花

我有個紅木的臼,底下呈八卦型,也是義父送的。和它搭的那根杵,其實並非同一組,杵也是客家人的,就是我叔公!那根杵差點被人家鋸斷改做他用呢!我叔公的孫子是我哥哥的拜把兄弟,我這位嫂嫂很疼我,我跟她說我有個臼,但欠這個杵,你們可不可以賣給我?她用客家話說:「唉唷,拿去啦,拿去啦!」很重!和臼一樣都是紅木的,湊成一組很搭很搭。我們本來只有二樓,後來因為收集太多,加蓋三樓來擺。蓋房子時有用到起重機,我就趁那時候利用起重機把這椿臼擺到三樓。其他的就都是我自己一個一個搬上去的。

 

叔公有一個兒子在南安國中當老師,現在退休了。有一回他跟我說,我爸爸有一些龍銀。我聽了後就到山上去找叔公,問他,你有龍銀嗎?他說有,然後拿給我,我一看,唉,怎麼是這樣?原來曾有幾個年輕人到山上去打劫,結果搶不到錢,把他綁起來還放火燒廟,所幸叔公後來脫逃了。原本他還有很多極珍貴的東西,可惜都在那場浩劫中付之一炬。

 

王老師沒有做資料也沒有統計自己到底收藏有哪些文物,由於前日才剛動了白內障手術,醫囑必須避光不能使力,不方便大動作翻找,遂此僅約略將所見列出:

 

碗公、小碗、盤子、碟子、茶杯、碟仙小茶杯、瓶子、罐子、酒甕、豬油甕、醬菜罌、糖罐、鹽罐、龍罐(龍矸)、水缸、箸籠(筷筒、筷笐)…等百件以上陶瓷器皿,砧板、飯桶、飯撈(笊簍)、飯匙、木杓、扁擔、木火缽、木臼、木杵、竹管胡琴、算盤、斗笠(笠嫲)、小竹椅、竹藤簍筐、秧籃、搖籃、謝籃、擐籃、菜籃、水果籃、菜籃鉤(鉤搭鉤)、油燈火(媒油燈)、磺火(電土燈、瓦斯燈)、鐵鎚、柴刀、鐮刀、雕刻刀等各式小工具,早期穀類與液類方形量具(「升」、「合」、「勺」)、米斗、米房、米簍、糕餅印、粿印、木箱(內還藏放若干小物件)、竹箱、藤箱、鐵秤鉈、蓑衣、鋒子、水龜(冰熱枕)、墨斗、木盆、木盒、燭台、銅鐘、木凳、暖爐(火熜、火籠)、魚簍、魚筌、矮櫃、柺杖、鏡台、梳妝台…。品項很多,有些不止一件,大中小不同尺寸與造型都有,平日未開空調,但大抵保存良好。

左:水龜(冰熱枕) / 右:托盤
左:水龜(冰熱枕) / 右:托盤

王玉蘭老師是個念舊愛物的人,但考慮下一代的價值觀,認為孩子們將來應該也不會想要這些的,所以態度上倒也不執著,如果公家有什麼計畫,一切好商量。她說:「我這些東西如果全部捐出的話…恐怕也需要一棟房子來擺吧!」宜蘭縣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蓬萊國小客語教師邱智賢,非常熱心地方客家事物,他認為,既然現成已有這麼多客家古文物,公家何不就協助在南強社區覓一空間,成立一座大南澳的客家文物館呢?

我這些東西如果全部捐出的話…恐怕也需要一棟房子來擺吧!
我這些東西如果全部捐出的話…恐怕也需要一棟房子來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