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32期-南方澳漁港的興修過往

文:簡浴沂

南方澳地形圖
南方澳地形圖

前言

北宜高通車後,原本就遊客如織的南方澳漁村,更是百業興盛,喧囂繁華。很難想像80多年前未開港時,原本只有少數幾戶平埔族人居住,狂濤直奔內、外埤,海邊長滿林投樹的景象。

 

南方澳的積極開發始於日人領台,日本人於1921年開闢第一漁港,隨後招募高知、愛媛、長崎等縣漁民移民,定居落戶,帶來漁撈新技術,南方澳迅速發展成台灣東部最大的漁港。

 

台灣光復後,南方澳造船業者,以日本人留下的造船工業基礎,打造機動漁船,漁船快速增長,泊地不足,1955年5月,動工開闢內埤第二漁港。1984年,遠洋鐵殼漁船興起,船席告急,交通部同意撥交小型商港,供大型漁船停靠裝卸,稱為第三漁港。

 

台灣東北部海域潮流交會,湧升流帶來豐富的漁業資源,洄游魚群聚集,是舉世難得的黃金漁場。以此為作業基地的南方澳漁民,針對各種魚類特性、作業水域深淺,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漁法,是全台漁船種類、作業方式最為多元的漁港。

第一漁港建港完工祭港
第一漁港建港完工祭港

闢港前的南方澳

南方澳,清朝時稱為南風澳,位於蘇澳鎮東南約1公里,西南高山環繞,北、東二面向海,天然地形隱蔽,自成一個地理區。在地理上,是一處陸連島,山與島之間,原是低窪的草澤,有一大一小兩個淡水瀉湖。

 

清朝時期的南風澳可停泊小船,人煙荒疏,漁船來往情形也不熱絡。陳淑均於《噶瑪蘭廳志.卷二規志.海防》對南方澳的地理環境有如下的描述:「蘇澳:離城南五十里,為蘭界東勢之盡頭,澳口即深水外洋,該澳內寬外窄,中有石礁鎖束,左為北風澳、右為南風澳,皆可避風湧。當春夏間,內地漁舟、小商艇,亦有收泊於此者,相其口道,似較便於烏石港,然人煙未能稠密,諸船亦不甚往來也。」(陳淑均,1968:126)。

 

在漢人遷移南方澳以前,本地即有平埔族猴猴族人於此定居。根據日人田中直溫調查,1909年(明治42年)南方澳築港前12年,有猴猴族人37戶,男性59人、女性 65人,共124人(田中直溫,1909:p76)。

 

根據日人安倍明義於調查記錄,猴猴族人原住花蓮新港,約在1838年移居南方澳西北4公里的猴猴高地,後來遷居武荖坑溪下游北岸(安倍明義,1987)。約在1851〜1861年間,又遷回南方澳。 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於1897年(明治30年)10月18日實查南方澳的平埔蕃,發現猴猴社人在港灣內坐船前行,但船小行駛不便,多走海岸近路,記錄中提到,社番的漢化程度不高,在濕地中種稻,能以簡單的方法捕魚(伊能嘉矩,1993:126-127)。

 

南方澳在築港以前因地理封閉、交通阻隔,居民外出需翻越蘇澳山脈,山路崎嶇,山區有泰雅族人出沒,行走危險,居民進出另有一條險路,即山腳下沿海岸行走,但礁石林立,在風浪平靜時,沿海灘步行至白米溪口,可達施八坑(今蘇澳市區)。

 

最早的南方澳原住民是何種人,因史料缺乏,查考不易,但最早搬到南方澳的漢人,咸信是黃碰毛一家人(註1)。根據日治時期戶籍資料記載,黃碰毛,父親黃番皮、母親黃陳氏杏,生於1872年(明治5年,清同治11年)11月28日。黃碰毛家族,祖籍福建,原本住在宜蘭廳利澤簡堡猴猴庄土名猴猴三十二番地,即今之蘇澳鎮龍德里,昔日為猴猴族聚落,故地名習稱猴猴,與猴猴族人住在一起。1879年(明治12年,清光緒5年)12月15日分戶,寄留在宜蘭廳利澤簡堡蘇澳庄土名南方澳六十番地,也就是從龍德里搬到南方澳居住,直到1889年(明治22年,清光緒15年)12月15日分戶,自立門戶。

 

據黃碰毛的嫡孫黃春生(註2)口述,他的祖父搬到南方澳,算起來距今已124年,初到南方澳時還是個8歲的小孩。當時,平埔族有20來戶,漢族只有他們黃家一戶,住在內埤(今昭安宮的正前面),開墾一甲多地種水稻,農閒時捕魚撈貝,生活沒有問題。

 

黃春生說,祖母黃陳阿招經常提起,當年的南方澳,分為外埤、內埤二個湖,湖水直逼山下,所以猴猴族人的房屋,多半建在靠山邊的坡地上。而遷居較晚的黃碰毛一家,就住在現今昭安宮左前方的山麓。

 

內、外埤都是淡水湖泊;當時,外埤與海之間有一道林投樹林,內埤與海之間有一道土崙,都沒有堤防保護,每次大風浪來襲,浪花灌進內、外埤,直逼山腳,颱風天,一片汪洋,更覺可怕。外埤的北邊是大海,如今的南興里一帶,過去是湖海之間的高灘地,長滿茂盛的林投樹,人走不過去,林投樹林的南側,是南方澳平埔族人的墓地。

 

稻田是圍水填埤而成,外埤有農田6、7甲地,內埤也有1、2甲地;地勢低窪,田裡有湧泉,泉水清涼,灌溉沒有問題,一年兩季的收成還不錯。

 

搬到南方澳的黃家,帶來傳統的漁撈技術,能下湖捕魚,在內埤近海牽罟,潛水捕龍蝦、採笠貝。黃春生說,內埤魚群聚集,苦魺季節,經常泛紅潮,漁獲相當豐富,南方澳最早有罟槽就是黃家,可惜交通不便,很少挑出去賣。

 

住新馬的黃家族親,看到黃碰毛一家人遷到南方澳後吃住無憂,生活過得不錯,先後搬來。莊萬福、蘇四川、黃其旺等幾戶來自龍德,不久,與黃家結為姻親的蕭阿美、蕭阿順,隨後也從冬山鄉埔城地遷來,算是第二批漢族移民。

 

根據日治早期資料記載,南方澳庄有猴猴社37戶、漢人5戶;日人描述南方澳時也說「南風澳是猴猴社聚落」(佐佐木武治,1897:蘇澳漁業移民的現狀);印證了黃春生的說法,那時的5戶漢人,都是他的親戚(註4)。

明治29年蘇澳漁港地圖
明治29年蘇澳漁港地圖

第一漁港開港

1895年6月21日,日本天皇任命海軍大將樺山資紀為台灣總督兼軍務司令官,率艦隊從蘇澳登陸,佔領宜蘭。總督府發現,宜蘭外海有黑潮經過,湧升流帶來豐富的浮游生物,魚蝦聚集,是非常好的漁場,決定以南方澳為漁業基地,開發龜山島一帶海域(蘇澳區漁會,1956:36–37)。

 

第一漁港工程與規模

1921年(大正10年),日本政府派員實地調查南方澳的地理環境,並選定港址;次年,日政府提撥巨額國費,著手徵收一萬多坪的私有土地,召募工人,啟動開港作業(吳麗玲,1994:23)。

 

《台灣全誌.蘇澳漁港工事》記載,南方澳漁港預算66萬2千日圓,漁港改築設計,大正10年動工,1923年竣工,為北台灣漁業發展一大使命(藤崎濟之助,1927:149)。

 

港址的所在,當時稱為外埤,本來就是一個大水泊,面積很大,從現在的南天宮前,直到海邊的山丘腳下,南側連接內埤,於是挖成丁字形水域、分為2個船渠。 新建成的漁港,港域面積共7.6公頃,連同外泊地計算,水域面積合計12.1公頃,可泊靠中、小型漁船5百艘(蘇澳水產株式會社,1935)。船渠建成,稱為「蘇澳漁港」,也稱「南方澳漁港」,在第二漁港開闢後,為方便區分,南方澳漁港通稱為「南方澳第一漁港」。

 

住民參與開港作業

建港之初,漢族最早搬來的黃碰毛一家住在內埤,有一甲多地。1921年夏天,黃家人正忙著收割,一位日本工程師手中拿著一根細藤條,輕敲黃椪毛的手臂,示意他不必割稻了,有更好賺的工作,由於言語不通,比手劃腳一番,才知道政府要挖港,需要很多工人。

 

根據黃春生口述,日人透過黃椪毛,到處招募工人,他的父親、9歲的黃來成也加入行列,協助測量工作。小孩學習能力強,與日本工程師朝夕相處,不久,黃來成即聽得懂日語,成為日本人的得力助手,升格當小管事,專事掌理工人挑土,核給工資。

 

外埤有許多湧泉,地下水旺盛,工人一邊排水,一邊挖土,工作環境艱難。每天開挖、挑土、排水的有5、6百人上工。工人多就近住工寮,工寮沿山麓而建,有的乾脆舉家搬來,人多了,外地前來做生意、賣小吃的也不少,南方澳一下子成了近千人居住的熱鬧漁村。

 

開港後情形

第一漁港開港之後,總督府原寄望發展台灣北部漁業,但漁港完成啟用初期,僅基隆地區及日本漁民冬季捕鮪魚、旗魚時停泊,2、3月漁期過了,隨即離去,無法在南方澳生根,夏季漁港則閒置(胡興華,2000:138)。

 

為了加快東部、東北部漁場的開發,總督府於1926年擬定漁業移民計畫,總督府補助台北州3萬日圓,從日本太平洋沿岸的高知、宮崎、鹿兒島等縣,招募漁民到南方澳港自由經營漁業。同時,清除水道和港口暗礁,在航道出海口設置燈台,港內設有浮標燈柱,並輔導民間供水,在原五洲造船廠建一加油設施供應燃料油,造船所的設備及其他日用品的供需,漸趨完善(胡興華,2002:138)。

 

港內的浮標燈柱,亮度不足,漁船航行十分危險,1927年(昭和2年)4月,在北方澳的東南山上設蘇澳燈台,瓦斯式1千燭光,光距20浬,高潮面184呎,大幅提高遠航漁船安全(胡興華,2002:138)。

 

到了1928年(昭和3年),南方澳成為典型的地方港與漁港,有機動漁船60餘艘、戎克漁船38艘。1934年,有延繩漁船117艘、鏢旗魚船93艘、小型漁船59艘(台灣總督府交通局,1928:41)。到了1942年,日本先進機動漁船已有130餘艘,加上本地大小漁船,計3、4百艘(蘇澳區漁會,1956:36–37),可見南方澳漁業發展之快速。

 

日本漁民帶來先進的捕撈技術,漁業興起,魚市場、曳船場、鰹魚加工場等公共設施逐漸完善,小琉球、澎湖籍寄泊漁船,多數定居下來。漁業從業人口亦隨之激增,1934年(昭和9年),南方澳已是居民342戶,人口1,296人的大漁村(胡興華,2002:137)。

第一漁港
第一漁港

第二漁港開港

光復後,政府推動漁船放領,放寬漁業貸款,使戰爭中受創的南方澳漁業再度起飛。到1952年,南方澳大小漁船已增加為7百多艘。原有港渠嚴重不足,船擠船、船撞船,糾紛迭起,台灣省農林廳、漁管處、農復會、宜蘭縣政府、基隆港務局共商,決定再開闢一座漁港。

 

經多次踏勘,選定內埤為新港址,總工程費用預估需650萬元,其中,受益漁民分攤300萬元、農復會補助70萬元,餘由漁管處負擔,省漁業處、農復會、省交通處、基隆港務局和宜蘭縣政府,共組「築港委員會」負責推動(宜蘭縣政府,1961:64–74)。

 

第二漁港工程分二期施工,第一期於1955年4月15日發包,5月動工,預定次年12月15日完工。之後,縣府以礁石開炸、增加機械為由,申請追加469,950元8角1分。漁民分攤部份,從每日漁獲交易中扣除百分之4,從1954年4月起實施,不到一年即已徵足3百萬元。

 

1958年2月28日,內埤漁港擴建工程傳出弊案,台北地方法院展開調查(註6),拘押林振成營造負責人林才與縣府大小監工,建設局長林朝鳳、築港主持人宜蘭縣長甘阿炎,同遭傳訊、起訴。1958年5月30日,初審判甘阿炎有期徒刑2年,其餘12人分別判刑,案情轟動一時(宜蘭縣政府,1958:1–7)

甘阿炎照,內埤漁港擴建工程傳出弊案,導致甘阿炎縣長因案遭省府停職
甘阿炎照,內埤漁港擴建工程傳出弊案,導致甘阿炎縣長因案遭省府停職

 

甘阿炎縣長因案遭省府停職處分,職務由民政廳主任秘書汪岳喬代理,立即著手組成「監理小組」加緊趕工,下令每天至少300名工人在工地工作,每工最少挖泥9立方公尺。(宜蘭縣政府,1961:64–74) 監理小組原定1958年9月3日為完工日,不料,溫妮颱風來襲,狂風巨浪,沖毀新舊港之間的土堤75公尺,好不容易抽乾湧水的新港,一片汪洋。

 

一波三折的內埤漁港,經日夜趕工,終於在1959年3月完工,水域面積28,800平方公尺,碼頭長857公尺,水深1.8到2.7公尺,距1955年5月動工,前後歷時近4年,總共花費8百多萬元(宜蘭縣政府,1961:64–74)。

第二漁港
第二漁港

第三漁港建港

第三漁港的歷史,要先從蘇澳港的興建說起。

 

1964年,南方澳大小動力漁船有778艘,進出十分頻繁,航道過度擁擠,貨輪裝卸空間受到擠壓,等待船席時間過長。為適應地方發展需求,交通部選定第一漁港北邊的海灘修築小型商港。

 

小型商港的水域面積6萬平方公尺(第一漁港4萬平方公尺、第二漁港2萬5千平方公尺),港寬158公尺,修築3千噸級碼頭1座,長220公尺,1千噸級碼頭2座,長300公尺,港池水深5.5公尺,航道水深6公尺(基隆港務局蘇澳工程處,1983:97)。

 

總工程於1973年6月完成,然而,早在完工前兩年,小型商港即已開始使用;1972年,裝卸量達38,355噸;1973年,即迅速增加到129,665噸。(基隆港務局蘇澳工程處,1983:113)裝卸量增加,貨輪噸位加大,基隆港務局發現,即使再浚深港池,最多也只能容納3千5百噸級貨輪,5千噸級以上貨輪根本進不了蘇澳的小型商港。

 

1973年5月26日,行政院長蔣經國與省主席謝東閔視察蘇澳,聽取簡報後,指示從速規劃蘇澳港。1947年7月1日正式動工,納入國家十大建設,第一期工程施工時程5年(基隆港務局蘇澳港分局,2001:12)。

 

蘇澳商港工程浩大,移砲台山上土石填海。小型商港作為工作船的泊地,在其南邊增建施工碼頭,漁民習稱之「三角碼頭」,並建橋跨越漁港航道,專供運送工程材料之用,這座橋就是後來聞名的「駝背橋」。

日治時期蘭陽高等女學校在暑假期間在第三漁港的所在地的臨海洋訓練
日治時期蘭陽高等女學校在暑假期間在第三漁港的所在地的臨海洋訓練

1983年6月,港域面積4百萬平方公尺的蘇澳港興建完成,工作船移泊第一港渠,貨輪也陸續靠泊商港,小型商港空出,不少漁船前往泊靠。眼見地方漁業發展飛快,泊地嚴重不足,1984年,基隆港務局同意小型商港船渠,連同倉庫,撥交宜蘭縣政府,供漁業使用,成為南方澳「第三漁港」。

 

其實,說到第三漁港,應該從日治時期,或者更早說起。

 

日本領台之前,第三漁港的所在地,是一片美麗的沙灘,灘長約120公尺,海水直逼山腳下,是戲水的好去處,風浪大時,直奔如今的南安里一帶,灌入外埤。

 

在沙灘與外埤之間,有一道長得十分藏密的林投樹林,從砲台山下直到坡仔腳下,縱寬約三、四十公尺,林投長得比大腿還粗,猴猴族人用來當柱子,搭建房屋,不易腐朽。林投樹長得茂盛,早期移民黃春萬說,人根本走過不去,林投樹間有小路,彎彎曲曲,是進入沙灘的捷徑,不熟悉地形的外地人,很難越過這道屏障。林投樹內側,現在的南安路沿線,以前是南方澳人的墳場,早期移居南方澳的猴猴族人,以及闢港之後大舉遷來的漢人,因對外交通不便,過世之後,就近埋葬於此。

 

闢建第三漁港時,挖除了整片林投樹林,遷移所有墳墓,部分無主的先人遺骸,安厝在如今內碑路的城隍廟供奉。(簡浴沂編纂,2001:92)

 

小型商港移作第三漁港後,遠洋漁業興起,單拖鐵殼船、深海延繩釣、大型圍網船組接連進駐,開創南方澳漁業輝煌的一頁,政府大力興建國宅,南方澳房屋櫛比,呈現一片繁華景象。

第三漁港開港
第三漁港開港

參考文獻

田中直溫
1909 《平埔蕃調查書》,手抄本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
1926 《台灣水產統計書》,台北:編者。
1928 《台灣.港灣》,台北:編者。

 

台灣省交通處
1997 《南方澳漁港跨航道橋樑計畫》,南投:編者。

 

安倍明義
1987 《台灣地名研究》,台北:武陵。

 

佐佐木武治
1987 《蘇澳漁業漁民的現狀》,台灣水產雜誌

 

吳麗玲
1994 《南方澳漁業聚落形成與社會整合》,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宜蘭縣政府
1954 《宜蘭縣政三年》,宜蘭:編者。
1958 《築港風波》,宜蘭:編者。
1961 《蘭陽十年》,宜蘭:編者。
1996 《宜蘭縣漁港》,宜蘭:編者。

 

胡興華
2000 《話漁台灣》,台北:農委會漁業署。
2002 《海洋台灣》,台北:農委會漁業署。

 

基隆港務局蘇澳港工程處
1983 《蘇澳港興建工程》,宜蘭:編者。

 

基隆港務局蘇澳港分局
2001 《蘇澳港簡介》,宜蘭:編者。

 

陳淑均
1968(1852) 《噶瑪蘭廳志》,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詹素娟
1995 〈宜蘭平原噶瑪蘭族來源、分佈與遷徙──以哆囉美遠社、猴猴社為中心之言研究〉,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41–76,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蘇澳水產株式會社
1935 《蘇澳漁港》,台北州:編者。

 

蘇澳區漁會
1965 《蘇澳區漁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宜蘭:編者。
2001 《南方澳延伸碼頭計畫》,宜蘭:編者。

 

簡浴沂編撰
2001 《蘇澳采風》,宜蘭:蘇澳鎮公所。

 

藤崎濟之助
1927 《台灣全誌》,台北: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