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58期-日治時期軍事遺構調查-美軍攻台計畫(四)

文、圖 /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提供

-節錄自蘭陽地區⽇治時期軍事遺構⽂化資源調查計畫成果報告書》

編按

臺灣的戰略位置優越,在 1944-1945年間,成為美、日兩國航空對決的主要戰場。宜蘭因位處東北部,銜接琉球至臺灣之空中防線,又有廣大的平原、沙灘,可供登陸與補給,加上擁有蘇澳港,並配置三座機場,成為日本部隊南向東南亞的關鍵地位。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在2018年執行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以宏觀視角、區域定位及軍事功能之探討,此案在2019年完成結案報告,還原了宜蘭地區在臺灣二戰史上扮演的角色與歷程,本刊將逐期擇要刊載,讓後世重新認識、理解刻劃於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跡痕。

鋪道計畫之轉折

由於鋪道計畫從未被正式放棄,相信這就是登陸臺灣的各式計畫並未停滯的原因,1944年10月至12月間,仍有相關計畫擬訂,而駐臺日軍動向、預計登陸之沙灘等情報亦持續更新。[1]

至於尼米茲主動放棄鋪道計畫的原因,主要有幾種說法:

(一)美軍代價太高

貝洛特(Belote)與康寧漢(Cunningham)等認為鋪道計畫被放棄的原因是代價太高,故軍方轉而規劃登陸琉球的冰山行動(Operation Iceberg)。[2] 但筆者認為,若以美軍預估攻臺部隊(350,000 人)傷亡十分之一,則人數為35,000 人。對比美軍投入呂宋戰役兵力為280,000 人,實際傷亡超過十分之一,達47,190人。[3]可見呂宋之役的傷亡人數與比例更高,且預估傷亡與實際傷亡也不必然相同。從珍珠港會議(7月)到舊金山會議(10月),傷亡人數從來都不是軍方討論重點,代價太高之評論應係個別研究者的解讀。更重要的是,此說法的基礎來自動用兵力的人數比例,若是調降兵力,預估傷亡人數也會自然降低。那麼,美軍為何要編定如此龐大的兵力來攻打臺灣?

(二)兵力、後勤不足

莫里森認為鋪道會被放棄,是因為要動用9個武裝師和更多的後勤部隊,但這些部隊得在德軍投降後才能補充。[4]此說應來自美軍聯合後勤計畫委員會(Joint Logistics Committee)。該會審視計畫後認為當時的軍方無法滿足人力與物資的需求,除非是在德軍投降一段長時間後。[5]

小巴克納的日記亦記載,10月3日尼米茲在舊金山會議後返回,「看來我們最近的計畫,因為缺乏充足的部隊,將被改變或延緩。」[6]但此論似有討論空間。依據前述之A、B、C計畫,若採用B計畫,動用兵力為海軍陸戰隊第3軍、第5軍及陸軍第24軍。若採用A計畫,則無海陸第5軍,總兵力只須2/3。此外,若對比呂宋戰役,美軍動用兵力為280,000人,[7]日軍兵力為275,000,[8]可見即便雙方人數在伯仲之間,登陸戰仍可進行。但根據前述之調查,臺灣僅有6-8萬日軍(1944年9月),就算登陸時(1945年2月)概估日軍有8個師團(約16萬人),相信也不需動用到56萬美軍。太平洋戰區曾建議小巴克納刪減部隊,但第十軍團僅刪減千餘人。在56萬人的規模遠超過太平洋地區盟國陸軍總兵力的情況之下,第十軍團為何不在修正計畫中大幅刪減兵力?

本文認為,龐大的〝紙上〞兵力或許就是為當時海、陸軍潛在衝突的解套方式。登陸臺灣的兵力以太平洋戰區而言是不足的,勢必要動用麥克阿瑟之西南太平洋戰區的部隊,但麥克阿瑟向來主張攻打菲律賓,若執意調動麥帥部隊到海軍領導之太平洋戰區,或許會造成內部矛盾。而第十軍團司令小巴克納,在職期間極力避免不同軍種間的衝突,陸軍出身的他更力主攻打琉球,此舉似乎避開了選擇呂宋或臺灣的衝突;而兵力需求過大的理由,或許也是一種〝暗助〞麥克阿瑟的策略,因為尼米茲根本無法調齊足夠的部隊。如史迪威(Joseph Stilwell)將軍根據他對小巴克納的觀察,就在日記裡寫下:小巴克納根本在戲弄海軍(playing the Navy),令人厭惡(nauseating)。[9]

(三)戰略價值隨時間遞減

史密斯(Smith)認為,無論對海軍艦隊或陸軍航空隊而言,臺灣的戰略價值並不高。因為臺灣西南沿海缺乏可供美軍大型艦隊使用的深水港、泊地及後勤基地。北臺灣若是進駐B-29轟炸機,確實可更有效地轟炸日本;但鋪道計畫佔領地為南臺灣,航程相對於其他基地,轟炸日本的成果較小。如塞班、馬里亞納、天寧島(位於北馬里亞納群島)等B-29轟炸機基地,相較於南臺灣,更接近東京。這些島嶼孤處太平洋,也不易遭到日軍飛機攻擊。此外,鋪道計畫預計於1945年2-3月執行,佔領行動加上修建時間,B-29基地約春末夏初(約年中)才能竣工,但陸軍規劃中的馬里亞納基地,1944年末即可啟用。因此,1944年9月底時,臺灣在海軍及陸軍參謀的眼中,戰略價值隨著時間遞減,軍事上已失去佔領意義。[10]

筆者據此調查,B-29於印度執行任務時,往返航程通常為2,000英哩(3,200公里)。[11]而高雄至東京的直線距離約為1,520.92英哩(2,447.69公里),往返在3,000英哩以上。[12]由於油料與滯空時間是轟炸任務是否成功的原因之一,南臺灣對當時的戰略轟炸而言,確實過於遙遠。加上飛航路線很容易遭到來自中、北部臺灣、南西群島、琉球、九州、四國各地之日軍的攔截,徒增美軍風險。

艦隊泊地方面,根據美軍之調查(1944年6月),高雄港防波堤前端的深度為5.25至6噚。水道位於本島及潟湖的沙洲之間,但寬度只有360英呎,防波堤尾端與碼頭入口處,濬深後的最深深度達29英呎。而安平港碇泊區的深度,在距潟湖入口1,000碼處,僅有18英呎。[13]以當時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如愛賽克斯級(Essex-class),滿載吃水深度約為28呎,[14]無論高雄港或安平港,對太平洋艦隊而言,確實難以利用。

這些理由只是放棄登陸臺灣後的回顧。但重點是:美軍放棄了臺灣,轉而攻打呂宋。呂宋的緯度豈不比南臺灣更低?距離日本更為遙遠?況且登陸南臺灣後,美軍也不可能只固守原地,如美方考量的輕裝師、充足的船運,就是想支持更大範圍的作戰及更大規模的任務。只是在登陸計畫中止後,未再繼續發展。在民答那峨島仍在日軍控制的情況下,美軍航空母艦駐泊於呂、民兩島間的雷伊泰灣,豈不是更加危險?

結論

過往多認為,1944年7月26日於夏威夷召開軍事會議中,由於羅斯福支持麥克阿瑟登陸菲律賓而放棄了尼米茲的鋪道計畫。但這種說法,實際上是一種誤解,未經證實。該會議僅確定10月將於菲律賓之雷伊泰灣登陸。金恩與麥克阿瑟兩派後來討論的主角是〝呂宋〞與臺灣,而非〝菲律賓〞與臺灣。鋪道計畫真正的執行時間:1945年2月,則是以登陸〝硫磺島〞取代了登陸臺灣。但鋪道也從未正式放棄,只是出現執行上的停滯。

過往臺、美學界探討鋪道終未執行的原因,不外乎美軍代價太高、兵力不足、戰略價值隨時間遞減等。但代價太高向來非軍方討論的重點,兵力不足也只是表象,龐大的〝紙上〞兵力其實是第十軍團司令小巴克納避開不同戰區潛在衝突的策略,因為尼米茲根本無法調動足夠的部隊。力主登陸菲律賓的麥克阿瑟,若只憑呼籲、主張,想讓登陸呂宋成真,恐怕沒那麼簡單。

但調動兵力涉及陸、海軍之間的合作,而編制兵力的大權又掌握在陸軍手上。相信這就是尼米茲選擇放棄臺灣的主要原因,也是陸、海軍之間鬥爭的結果。鋪道雖列為備案,但後來的局勢發展,硫磺島取代了南臺灣的航空基地、琉球取代了南臺灣的海軍基地,導致原先以臺灣作為基地,進攻日本的戰略失去了意義。鋪道雖然轉折,但對臺灣仍有相當之影響。

參考資料與註釋

[1] Headquarters Tenth Army, Office of the Quartermaster, APO 357: “Quartermaster Troop Basis for Causeway,” 14 Oct., 1944, RG338, P50418, Box.62(NARA); Headquarters Tenth Army, Office of the Quartermaster, APO 357: “Request for Substitute Quartermaster Unit(Causeway),” 21 Oct., 1944, RG338, P50418, Box.62(NARA); Tenth Army, “Groupment Study Causeway,” 27 Oct., 1944, RG338, P50418, Box.62 (NARA); “Formosa,” 27 Dec., 1944, RG338, P50419, Box.99(NARA).

[2] James H. Belote and William M. Belote, Typhoon of Steel: The Battle for Okinawa(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0), p.35; Paul E. Cunningham II, “Command and Control of the U.S. Tenth Army during the Battle of Okinawa”, West Point, NY: Masters Thesis of Military Art and Science, Military History,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1994, p.61.

[3] William B. Hopkins, The Pacific War: The Strategy, Politics, and Players that Won the War (Minneapolis, MN:Zenith Press, 2008), p. 288.

[4] Samuel Eliot Morison, Victory in the Pacific, in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Ⅱ, Volume XIV(London: Book Sales, 2001), p.4.

[5] Assistant Chief of Staff, Logistics, “Service Troops for Causeway,” 23 August, 1944, RG338, 50418, Box.71(NARA).

[6] Nicholas Evan Sarantakes(Editor), Seven Stars: The Okinawa Battle Diaries of Simon Bolivar Buckner, Jr., and Joseph Stilwell(Williams-Ford Texas A&M University Military History Series, 2004), p.17.

[7] Suzanne Sparrow Watson and Kathleen Chapman Watson, In The Enemy's Camp(Bloomington, IN:iUniverse, Inc., 2004), p.77.

[8] Alan J. Levine, The Pacific War: Japan Versus the Allies(Connecticu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5), p.131; Robert Ross Smith, US Army in World War II, War in the Pacific, Triumph in the Philipines(Washington:Defense Dept.,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2015), p. 94.

[9] Nicholas Evan Sarantakes, Keystone: The American Occupation of Okinawa and U.S.-Japanese Relations(College Station: Texas A&M Univ. Press, 2000), p.5.

[10] Robert Ross Smith, Luzon versus Formosa(Washington DC: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S. Army, 1960), pp.473-474.

[11] Robert F Dorr, Mark Styling, B-29 Superfortress Units of World War 2(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2), p.6.

[12] 利用Google Map測量。

[13] JANIS 87: Joint Army-Navy Intelligence Study of Formosa(Taiwan), “Port Facilities,” June, 1944, RG319, Box.421(NARA).

[14] World War II: USS Intrepid(CV-11):http://militaryhistory.about.com/od/worldwariiwarships/p/World-War-Ii-Uss-Intrepid-cv-11.htm.

計畫資訊

計畫名稱:蘭陽地區⽇治時期軍事遺構⽂化資源調查計畫

計畫執行:木本設計有限公司

執行時間:2019年